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似水流年,事關《聖傳》 ( zt)
送交者: 洛嫣 2004年01月07日19:05:44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似水流年,事關《聖傳》 ( zt)

  亂世紛爭,雷神帝釋天起兵謀反,篡奪天帝之位,實行暴力統治.

  黑暗之中,叛逆的力量終於會合,六顆星匯集在一起,終將要扭轉天界的命運.夜叉王遵從星見的指引,信守三百年前的承諾,要帶領初生的阿修羅,走上挑戰命運之路……

  這是《聖傳》的開頭。


  從來不知該如何評述《聖傳》,可是它卻從稚弱的中學時代起就開始陪伴我們中的很多人,以其獨特的魅力讓我們將它珍藏在記憶之艙,無法忘記。

  沒有少女情懷青春如詩,沒有熱情勵志百折不回,不能簡單地把它歸到少女或者少年漫畫的任何一種。真正值得記憶的作品是沒有界限的。

  每次看《聖傳》,都會看到更新的世界和不同的含義,或許,這就是它的意義所在。

  而現在,我的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去重溫我們喜愛的這個故事嗎?

  好了,就要啟程了,在這露重霜寒的夜晚,我的朋友,請珍重加衣。

  雙重約定:

  夜叉王之於阿修羅:

  如果,將來你遇到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卻註定要帶給你傷害,那麼,你將怎麼辦?

  ——保護他,伸出雙手,以全力來保護他!

  這是少年夜叉的回答。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為一件事付出——夜叉選擇的是為了阿修羅,無論如何,即使犧牲全世界也要保護阿修羅——一種危險而純粹的堅持。可以不顧一切的人生,甚至說不上道義——為了一個人可以不顧別人的幸福甚至生命,這在心理學上無疑是一種偏執。

  帝釋天之於阿修羅王:

  默默無聞的武神將,追隨阿修羅王,幫助王完成他最大的心願。

  為了守住今生唯一的約定,不惜成為天界的罪人。滿手血污,毀滅從前靜謐而安然的天界。

  到最後,終於沒能擋住阿修羅毀滅世界的紅蓮之火。但是他含着笑死去——因為他沒有背棄約定,他信守承諾,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其實說到底,帝釋天只是個悲劇的戲子,明知道一切註定,自己的任務只是把這個角色演完,卻還是全情投入,悲哀地投入;或者說,他也不過是個命運之奴——即使那般強大。

  這些約定叫我們看到: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遇到一些你認為值得守護的東西。也許在別人看來不值,但你已別無選擇。有時為了一件東西,你將試圖改變命運,而不在乎由此產生的後果。從這個意義上,聖傳其實也不無勵志的效果:世間並無難事,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如果殫精竭慮也無法達到,那麼歸諸於命運也可甘心,因為畢竟盡心任性嘗試達到過,沒有遺憾。

  無詩情懷:

  善見城外,花開似海,艷紅的花瓣像風般飄飛,日本人最善於經營這樣花吹雪的場面。一片靜寂中,羞澀的天王終於肯說出自己的心裡話。

  ——悄悄地喜歡一個鄰班的女生,我們也是這樣的感覺吧。

  可是到最後乾達婆王終於也要震斷琴弦,把美麗的豎琴變成殺人的彎刀,恢復南方天王持國天的身份。

  ——在美麗的面孔、柔弱的外表下,隱藏的,卻是那樣一顆堅強的心。

  迷信最強者,或許是童年時代早就植下的種子,是對自己父親最深程度的失望吧:無論上代的夜叉王是多麼冷酷,自己的母親仍然傾心愛戀,想必是因為父親不如夜叉強悍的緣故吧;甚至到最後,效忠天帝的父親也得要死在帝釋天的劍下。這一切,都給小小乾達婆烙下深刻印痕:她看到強者的美麗和無可拒絕之態。那是她一生要守護的理想——追隨最強者。叫心愛的蘇摩死在自己手中,是因為蘇摩已經妨礙了她對於強者的追隨,這是對理想的捍衛,可是沒有蘇摩的天界,究竟又還有什麼顏色?美麗的乾達婆王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她自盡時,閃爍寒光的利刃和她似喜還悲的笑容相互暉映,那是一種死亡的極致的美麗了。

  迦樓羅更讓我覺得心痛,外表那樣的堅毅,稜角分明。金翅鳥舒展翅膀在天空中翱翔,而她本人也該如大鳥一般在空中自在飛翔,卻為了照顧柔弱的妹妹,希望一生守護天堂里最美麗的歌聲。羈絆在陰暗的天國,放棄一切立場,沉默地效忠自己並不信服的帝釋天,如此犧牲自我!終於還是要面對失去依託的悲慟。《笑傲》裡說,當小師妹死去那一刻,令狐的整個世界好象也和死了一樣。迦樓羅的世界其實早在迦陵頻珈死去時也整個消亡了,她只是為了遵從對妹妹最好的承諾:要隨心所欲的生活,才在這個世界上孤單的活着,與六星會合,換取仇家的血肉。早已是一個沒有生命的肉體了,只被復仇的信念所激活着,並不具備與帝釋天抗衡的強力,卻終於百折不回,直到最後倒在帝釋天的劍下,此時的她,其實是最幸福的吧!相信她去天國的路途,有迦陵的歌聲牽引。

  好男生:

  天王:天王其實很像中學校園裡那些品學兼優的男孩子,他們謙虛地微笑,給出真誠的友愛。淳樸的,優秀的,高高的站立在我們中間。天王,也是這樣的吧。不過好象現在不流行這樣的男生了,感覺大家都更喜歡叛逆一點的,像反町一樣的男孩子,我們身邊的天王們,或許是寂寞的吧。

  孔雀:這個孤獨的星見,一邊控制命運,一邊為命運所控制。亦正亦邪,亦神亦魔,他的出現本身就是一個迷人的謎題。

  幼年時和母親一起被父親天帝所遺棄,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陰霾。表面的漫不經心掩藏着內里深重的悲哀,那樣的戲噱,也一直生活在最苦最深的陰影里,和阿修羅一樣,說着:自己是沒有人要的孩子呢。

  於孔雀而言,自己的人生只為了證明存在“可改變的人生”,向悲慘的夙命挑戰。他希望在阿修羅身上看到他自己所得不到的衝破命運枷鎖的人生。所以最後他不惜將星見的權杖刺入自己的胸膛,以自己的血祭打破了阿修羅的封印,以自己生命的終結換來了命運轉輪最後的斷折。

  龍王:恐怕不大有人記得“那迦”這個名字吧?在我們記憶里,一直鮮活的不是他的本名,而是這個“小龍”的暱稱。一點叛逆,不願意被別人輕易地決定自己的將來。他就是那個可愛的鄰家小弟弟,好象一不留神就會從家人溫暖的懷抱中跑出來,四處流浪。

  遺忘的角落:

  這是一些只出現在一集,或者有限篇幅中的人物形象,不知你還能不能記起她們,對我而言,她們能輕鬆地在我記憶中容身而入,因為這些形象是如此鮮活美麗,甚至各具稜角。並且,六星是針,她們是線,她們的故事引領着聖傳的發展。沒有愛染明王的慘死,六星不會感受到世事的殘暴,不會堅定叛天之心。沒有技藝,阿修羅和夜叉不會和乾達婆相遇;尤其,沒有迦陵頻迦的慘劇,迦樓羅會永受羈畔無法加入六星的行列。

  愛染明王:在善見城中和迦樓羅王、干達婆王一起成長的小公主,美麗而明艷的,紅色的王袍,眩目的頭飾,在逃亡中被魔族所吃掉了。很悲傷的結局,但是,因為是那麼漂亮的小公主,我們會不由自主去想象她的故事。守護她的人在哪裡呢?

  技藝:住在阿修羅童年記憶里的女孩子,善良而倔強的,去呵護自己所愛的人,最後甚至給出最珍貴的生命。她的包容和愛憐,曾經呵護過小小阿修羅童真的心靈,無法抹去。不能忘記,小阿修羅懇請干達婆王的樣子:能不能讓這個城飛得慢一點,不然技藝就追不上我們了……

  迦陵頻伽:天堂里最美麗的歌聲,像夜鶯一般動聽的,那一隻小小的金絲鳥縈繞在她身畔,看見她純純的微笑,告訴姐姐:“一定要隨心所欲地活着。”

  絕愛哀歌:

  《聖傳》裡最感人的,應該是那些悲傷的愛情故事,要用死亡,來論證永恆。這些故事,太容易讓人聯想到現實中的愛情:隔膜,悖離、時間與空間、外界的不可抗力,心中的太多溝豁。

  這一切,令真愛分割,叫我們在午夜夢回時,為之深深哭泣。

  地下城市的愛情:

  被復仇的狂想覆蓋了愛的真實面目的俱摩羅天,用粗暴的手段,猙獰的面目去對待深愛他的枷羅,只在不經意間流露關懷和愛憐。這讓對被愛充滿懷疑的枷羅活在痛苦裡,卻一心告訴自己要相信俱摩羅天的愛,讓別人和身為鬼魂的自己相信:自己腹中正孕育着俱摩羅的後代——虛幻的夢想和歡喜。要到最後,最後,俱摩羅天才會傾訴:“我希望看到這個城市重見陽光,我希望看到這裡再有花開,那不過都是為你。”

  可是迦羅再也聽不到了。

  羅剎和沙羅:

  神與凡人之間的戀情,本來已經足夠轟轟烈烈,到了最後,還得為保護六星而犧牲生命,Clamp可謂用盡煽情手段。最不能忘記,夜已闌珊,紗羅站在山崖的最高處,舉一盞燈,悄立風中,等待丈夫羅剎的回來。羅剎離開很久了,可是紗羅會記得每天都在深夜舉起那盞燈,害怕可能歸來的丈夫找不到回家的路。這是怎麼樣的一種愛和信任啊。羅剎和紗羅的故事,當然是一個悲劇了,但是每當我想到這個畫面的時候,想到那一盞燈中所涵蓋的信任依賴和眷戀,仍然會覺得心中溫馨一片。

  吉祥天和北方天王毗沙門天——絕望的守望

  對于吉祥天而言,是帝釋天和他忠實的追隨者毗沙門天令她的生命一夜之間完全變色,她父親的頭顱掛在高杆上示眾,瞬息間,善見城中最可寶貴的明珠,淪為喪父亡國的孤女,被迫做了仇人毗沙門天的妻子,而命運,可詛咒的命運還叫她愛上他,自己的仇人。這對被仇恨所羈畔的男女,相愛卻不能相訴,絕望地彼此守望。直到生命最後一刻,才能真正地廝守一起。

  無法忘記,平和的宮殿,弦樂聲聲,在高高樓台嬉戲的少女吉祥天笑鬧聲中,無意轉回頭來,看到遠方花樹下安靜佇立,仰頭深深凝視自己的那個英俊青年武將毗沙門天,不由輕輕怔住,那麼似喜還羞的純真的少女情懷。

  皆如夢,

  何曾共?

  可憐孤如釵頭鳳。(程靈素)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法國百日記
2003: 平蹚加拿大(22)------傻傻的小松鼠
2002: 大學女生渺渺 (二)
2002: 告男人們書(續)---"情變"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