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太極列國傳》夕林著 (二)
送交者: xilin11 2012年12月25日06:27:01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 智人暗訪乾唐黃家

 

正是陽春三月,清水河兩岸桃花盛開。一葉小舟,迎着朝陽,順水而下。一個中年漢子,五十開外,身高八尺,僧侶裝扮,站在船頭,他就是中州智人高士元。船上還有一位少年,不過十五六歲,清瘦高挑,身穿小僧青布衣,腰系藍色絲帶,頭戴青布軟帽,不時地用力劃着小舟。他不是別人,正是智人的徒弟童智子。高士元側着身子,眺望着遠處的橫貫山脈。只見那橫貫山重巒疊障。晨曦中山峰迎着朝霞,顯露無餘。山腰被雲霧像裙帶似地包裹起來,時隱時現,虛無縹緲。智人喜歡觀看這橫貫山。不知為什麼,它能給智人一種力量,一種說不出的感染力,還有一種天然的魅力!智人一邊欣賞着清水河兩岸的風景,一邊思忖着如何尋找未來戰爭的拒敵之人。

 

童智子用長袍的袖子擦了擦頭上的汗水。

“聽說乾唐鎮有上千年的歷史,師傅以前去過那裡沒有?”

“十年前去過。乾唐鎮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名氣很大。不光是因為它是著名的陶器之鄉,還因為它有中州獨一無二的土鑄城牆。乾唐城方圓不過四五里地,卻有十幾里長的土城牆。有四個大城門,分東門、南門、西門和北門,還有四個小城門,分東南門、東北門、西南門和西北門。城牆高七八丈,堅不可摧,竟然是黃土築成的。要是站在城北面的駝峰山上向南一望,就會發現乾唐城形似一隻神龜。龜頭在北,龜尾在南。城中街道中規中矩,正東、正西、正南和正北,不偏不倚。可見昔日築城之人,心中必有大丘豁。”

童智子聽着有趣,竟忘了划船。小舟不知不覺地慢了下來。忽聽得“嘩”的一聲,一條鯉魚,躍出水面,足足有兩尺多長,在空中亮了一下肚子,就一頭扎入河水中。童智子這才意識到船已經慢了下來,他又用力划起來。

 

師徒二人沿河向東而下,莫約過了兩個時辰,遠遠地看見清水河拐彎的灘頭,有一片柳樹林。林子邊上有幾間青瓦房,炊煙繚繞。童智子頓覺飢腸轆轆。高士元知道他餓了,就命他把船靠在岸邊。二人上岸,繞過柳樹林,來到當街,進了一家麵館,要了兩碗中州拉麵。正要吃,忽聽到角落的桌上有人在大聲議論乾唐鎮的事。高士元抬頭一看,原來是兩個北域商人,一高一矮。高的骨瘦如柴,矮的膀肥腰圓。

“這次到乾唐黃土崖去買陶器,聽到了一樁怪事。”瘦子道。

“什麼怪事?”胖子問道。

“知道中州第一制陶人嗎?”

“竹杆,你當我是傻子。”胖子象受了侮辱似地嚷道,“連誰是第一制陶人都不知道。不就是黃伯升嘛!”

“黃伯升的二公子黃仲仁,也是制陶的一把好手。”瘦子慢條斯理,“這回我們買的陶器中,就有不少是他做的。”

“快說啥怪事,扯這麼遠幹什麼?”胖子有點兒不耐煩。

“說的就是這黃家二公子。據說他長得一點也不像中州人,倒象是我們草馬城的人。”

“這有什麼希奇的,”胖子不滿地道,“天下長得像我們北域人的也不至他一個,大驚小怪!”

“我想說的不是這個。”瘦子喝了一口酒,“乾唐北街有個東來順陶器店。這店的吳老闆說:黃家從一百多年以前起,就在城東的一條黃土溝里開了個制陶作坊,至今已經傳了五六代了。單說現在這黃家的二公子,雖然是制陶的一把好手,卻有幾分痴傻!”

“你這傢伙,說了半天,才說到正題上!”胖子急切地道,“快說正經的,別東拉西扯!”

瘦子見胖子有了興趣,不免有點自鳴得意,晃着腦袋。

“也是吳老闆說的。”瘦子不緊不慢,“去年夏天,鄰居家的窯洞着了火,裡面有個老頭沒逃出來。當時火勢太大,沒有人敢衝進去救人。這小子路過,一聲不吭,不慌不忙地進去,把老頭子救了出來,他一根汗毛也沒有燒着。”

“奇怪!怎麼會呢?”胖子瞪大眼睛道。

“這還不算,他又走進火里,抱出許多陶器來。你說傻不傻?”

“傻,傻瓜一個!”胖子道,“奇怪,怎麼沒燒傷呢,奇怪!”

“是呀。”瘦子又了吃一口菜,喝了一口酒,“當時在場的人都以為他死在裡面了,誰會想到,他沒事人似地抱着陶器,從火堆里走出來!”

瘦子見胖子吃驚得目瞪口呆,得意地舉起杯酒,把剩下的酒一飲而盡。中州智人師徒本無心聽別人講話,怎奈這兩個北域人聲音太大,想不聽都難。北域人講話聲音大,從不在乎場合。開始的時候,中州人很不喜歡,但是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飯罷,中州智人師徒又登舟東進。當晚,就在清水河岸邊的旅店裡歇息。這樣日復一日,第三日中午,小舟行至白沙渡。師徒二人棄舟乘馬北上,沿旱路跑了一個時辰,遠遠地看見一座城池。北面有座石山,東面有一道道的黃土梁子,遠近有不少樹木。路邊的楓、楊、槐各種樹木,枝繁葉茂。空氣中散發着泥土的芳香。

“那裡就是乾唐鎮。”高士元道,“北面的山是駝峰山。東邊都是黃土坡,也是製作陶器的地方。”

 

童智子見乾唐鎮有山有水有黃土,與橫貫山景致迥然不同,心中甚是新奇。高士元師徒快馬加鞭。趕黃昏時分,來到乾唐城南門。只見城牆高峻堅固,護城河清波蕩漾,一輪夕陽映照在河水中。青磚砌的城門上面有一座城門樓子,藍瓦頂,朱紅窗。一面中州聯邦的星旗在空中飄揚。


師徒二人騎馬進城,在一家客棧歇息。


次日一早,中州智人師徒仍穿僧侶服裝,把馬兒留在客棧,徒步而行。街上行人熙熙攘攘,街道兩邊有不少店鋪:陳家布店、容麗美發廳、乾唐拉麵館等等。更有不少小攤販:賣水果的,賣雜貨的,賣手工藝品的,應有盡有。童智子八歲就上了橫貫山,一直生活在半崖洞,哪裡見過這種熱鬧去處!免不了東張西望。師傅不得不催促他快走。出了北門,一路踩着青磚大道而上,不過半個時辰,來到了駝峰山下。抬頭一望,這駝峰山約八百米,樹少石多,山頂形似兩隻駝峰,因而得了這個名字。在兩個駝峰之間,有一座寺廟半隱在松柏之中。智人告訴童智子,那寺廟就是北嶽廟,是祭拜北嶽神的地方。中州人無論老幼,都知道北嶽神是中州的保護神。他曾是中州第一紀最神勇的將軍,是中州歷史上最受崇拜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從人漸漸地變成了神。中州大大小小的廟宇都是為他建的。

 

智人師徒夾雜在朝拜的人群中,一路拾階而上,來到北嶽廟。廟中百姓眾多,煙霧繚繞,香氣襲人。童智子隨師傅轉過北嶽神殿,進了一所別院,看見一個老僧正在閉目打坐。他不曾睜眼,卻突然開口道:

“來者可是中州智人高士元?”

“乾唐高僧果然厲害,聽覺聞名天下。”高士元禁不住嘆道,“十年不見,竟能聽出來是在下。”

“過獎過獎。”老僧睜開眼睛笑道,“智人別來無恙。”

他起身邀智人在客廳坐下,命徒弟上龍泉茶。童智子也見過了老僧,站在師傅身旁。

“智人很久不來乾唐了。這次來,一定有什麼要事吧?”

“我是來尋人的。只是不知道他家住在哪裡,想請高僧幫幫忙。”

“誰呀?竟勞智人行五百里路?”

“只知道他家住在一條黃土谷地里。谷邊的高崗上有松柏林。谷地的旁邊有一條挺深的溝,溝里有小溪。”

“這樣的地方在乾唐很多,老難說是哪一處。還有其它的特徵嗎?”

“有。這少年和黃土旋風有點兒關係。”

“哦,我知道他是誰了。”

“是誰?”

“是黃土崖黃伯升的兒子—黃仲仁,小名叫土娃。他有個綽號叫‘黃旋風’。”

“黃旋風?”

“傳言說:土娃在情急時能行走如飛,身邊有黃沙飛揚繚繞,像一團旋風,因此得了這個諢號。”

“除了土娃,乾唐還有誰有這種特徵?

“我在乾唐住了三十年了,只聽說過這一個。這種特異功能,豈能人人都有!”

“如此說來,他就是我要找的人了。”

“智人既知道他的特徵,又能說出他家鄉的地理環境,卻不知道他是誰,這是為何?”

智人怎能實言相告,只好推說是夢見的。老僧意會,也不追問,只命弟子一空作嚮導,領中州智人師徒一路去黃土崖村尋人。

 

智人師徒隨一空下了駝峰山,轉入一條東西向大道,沿河而行。路南面的乾唐河在柳枝之間時隱時現,灘頭的蘆葦一片一片的,在春風中像波浪似地翻卷着。漸漸地,北面出現了一道道的黃土梁子。越往東走,黃土梁子越高。三人行至正午時分,轉了幾個彎兒,來到了一個三叉路口。往北的這條路是青磚鋪的,通往不遠處的一個村落。

“那就是黃土崖村。到村口一問,就知道土娃家在哪裡了。”一空道言罷,辭別而去。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1: 2012
2009: 徐意:Friends remind you who you wer
2009: 徐意:做生不如做熟
2008: 英子: 愛到放手 (組圖 文)
2008: 千代一中: 日本女星-飯島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