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粉缨
万维读者网 > 恋恋风尘 > 帖子
林妹妹出家新闻报道显示媒体信仰的缺失
送交者: 曾颖 2007年03月06日19:37:35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在春节刚过这一段媒体公认的新闻寡淡期,传出“林妹妹”的扮演者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消息。这无疑是平静湖面上扔下一块大石头,惊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式的影响。
  从传播学的规律来看,这条新闻确实足以构成爆炸性新闻。其爆炸强度,第一来自于当年电视剧《红楼梦》万人空巷的影响力;第二来自于陈晓旭亿万身家的富姐身份;第三,则是出家。串在一起,即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美女富豪遁入空门的故事。这里面具有商业时代新闻最需要的“美女”“财富”元素,引起众多媒体纷追热炒,也不足奇。
  但这条新闻注定是不能像王菲生娃娃或别的明星艳闻轶事那样报道的。因为这个题材,内含着庄严肃穆的信仰文化,不是可以用狗仔队的眼界和思维方式去判断的。而一旦强用这种思维逻辑去套,则像一楼的人想象十五楼的人那样,难免套出贻笑大方的结果来。而绝大多数媒体正是这么干的。
  媒体的第一反应——这会不会是一次炒作。因为炒作是他们的强项,经他们的手策划参与或报道的炒作太多太多了,所以,这样的本能反应一点都不奇怪。什么样的世界观指导什么样的看世界方式嘛!
  炒作说很快落空。因为“林妹妹”根本不需要炒作。但媒体并不甘心,很快又以“言情小说”的思维模式,推出了“因夫妻感情不和,对人生绝望”而出家的理由。支持这个理由的惟一论据,便是“林妹妹”结婚多年没有生小孩。但“情感失败说”很快被陈晓旭的丈夫郝彤用实际行动粉碎,他在回应了媒体各种可笑的猜测和提问之后,宣布一周后也将剃度出家。
  但人们似乎并不想就此罢手,通过陈晓旭坐轮椅的细节,又推出了“林妹妹患绝症,遁入空门是为避灾”之说,有的媒体甚至活灵活现地写出了“乳腺癌”这三个耸人听闻的大字。而某些所谓医学家也不甘寂寞,跑出来大谈“陈晓旭患有严重的抑郁症,曾经想自杀。”
  人们拼尽全力在做的,便是想找个合适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为什么一个名也有利也有一切都不缺的幸运女子,会舍弃红尘中的一切。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包括众多媒体人在内的世人渴望而不得,每天拼命挣扎着想要的东西啊!因此,不找出一个不得已的理由,是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他们的。
  这其实涉及到信仰的问题,在当下,信仰普遍缺乏的市风之下,许多人心中是没有敬畏的。他们所向往的,仅是金钱与物质的享乐,而认为精神追求是虚无的东西。正是因为如此,许多人在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状下,却内心痛苦寂寞无聊,失眠和心理疾病成为当下最泛滥的社会疾病,无不与此相关。
  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病因在哪里?在他们心中,名和利仍是追逐和解释世界的主要原因。他们心中的一切神圣感已经破灭,不向往天堂也不恐惧地狱。即使偶尔会和神打交道,也多是给赵公明上柱香作个揖搞搞交易:我捐你三五十元钱,你保我发大财发横财。至于信仰,则无从谈起。
  正因为如此,让心中根本无信仰的迷者去看有信仰者的任何举动,都无法理喻和解释。而有些事,没必要也不需要解释。而有些事,没必要也不需要解释。因为人的层次和境界不同,是根本没有对话空间的。而成为“妙真”的“林妹妹”在媒体死追烂打的种种猜测中被逼发出“声明”,确实是件无奈的事。
  几年前,在一次政协会上,同组的一位师太说:现在的电影和电视,对僧尼的生活是不懂甚至误解的。披着袈裟打打杀杀的镜头比比皆是。而写出家,都是杀了人或失了恋,哭哭啼啼削发的,其实,这是一种误导和误解,真正的出家人,有几个是这样的?潜心向佛,如哑子吃蜜的觉悟喜悦,世人又怎么知道呢?
  这一段话用来解释“林妹妹”出家,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6: 青春一瞬间
2006: 万里长城永不倒
2003: 自己在极度单相思状态下写的信【原创】
2003: 大学四年的7个永恒瞬间[1] (ZT)
2002: ZT休妻书
2002: 最毒妇人心,信哉斯言!(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