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粉缨
万维读者网 > 恋恋风尘 > 帖子
《深入藏地---徒步西藏10万公里纪实》自序
送交者: 马光 2002年05月18日18:50:49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人的主体开创(自序)
生命之间,痛苦之河。在痛苦之河里浮游,不能永生,也为鬼雄。
地球大隆起的地域我基本上走完了,但人的主体开创工程永远没有结束,因此生命必定仍在痛苦之河里继续浮游,也许根本就没有彼岸存在。直到个人的生命终结时,或者几代人的生命终结时,人的自由王国也许还不曾到来。
尼采说,上帝已经死了。那么,就应该让那些被上帝窒息了的人复活。但愿上帝永远死去,但愿人永远活在人间。
如果大地不倾斜的话,我相信人类进步的程度应该是人类文明的程度,那么就应该是人的主体确立的程度。
持提斯古海的波涛,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地球大隆起时代的村落文化,地球大隆起之后的本教和本教文化的消失,吐蕃文化的诞生与发展,本、佛斗争所带来的空白与文化危机,藏传佛教文化圈和整个文化流程……太多太多,也许几代人也写不完。现在,我呼唤的主要是人本身,其中有我自己。

母亲早逝,上无碎瓦,下无锥地,流落街头。父亲是个私塾老师,矮小瘦弱,满口“之乎者也”的生存竞争能力自然比一般人差。我一懂事,就明白活下去很不容易。1949年我翻了身,从骨子里感谢时代。经过6年奋斗,16岁考上大学,成了狂热的理想主义少年。人的主体在上升,上升到美妙的梦幻里。18岁成了极右分子,在接踵而来的劳教、劳改中磨难20年。多年来生活在人的最低等级里,生存下来真不容易。对于一个有理想的动物来说,思考的结果,希望作一个真正的人。
伟大的1979,我又一次翻身,可是鬓发斑白。本来可以过人们认为的好日子,但不愿为工资、住房、子女和官位而斗争,更不愿生活在糊里糊涂的半睡眠之中,要作人就应有人的主体。越有独立要求自身就越矛盾,就越受到客观世界的压抑,就越要寻求突破。整个人类,特别在近半个世纪来飞速前进。在人类的潮流中,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毕竟在逐渐觉醒。正在走投无路时,有了去援藏教书的机会,而且被任命为队长。到了西藏,少年时代的雄心复活了,决心走完整个地球大隆起的极地,作一次从古到今的人文跋涉。
1984年作准备,1985年起程考察,历时整整4年,足迹遍及卫藏和康巴。从大渡过河、雅砻江、金沙江、怒江到整个的雅鲁藏布江;南到喜马拉雅,东到横断山,北到唐古拉,西到帕米尔;包括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藏东昌都、察隅、洛隅、门隅,东羌塘霍尔,卫地拉萨,吐蕃发祥地,藏地,阿里、西羌塘无人区;通过了临近的印度、锡金、不丹边境和麦克马洪线,涉足尼泊尔加德满都以北地区。有时坐车,有时走路,有时神气,有时讨口,行程10万公里。

从17世纪西方传教士踏上地球之巅以来,这块神秘的土地开始为外人重视,逐渐地成为世界性的人文研究对象。我读过能找到的外国人和中国人写的关于极地的书,但这些书大都带有偏见,这是由于时代、地域和政治目的所局限的必然。我不带任务,不背包袱,随意来去,自由接触,虽然千辛万苦,但进入了真正的神秘世界。现实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启发我追溯这块土地的源泉和流程,去获得自然史和社会史的真实,去思考人的本质,从而充分地享受极地西巅赐予的快乐和痛苦,以达到创作的自由。

一条漫长的弯弯曲曲的路,连接着雍布拉康、藏王陵、布达拉宫、桑耶寺、萨迦、扎什伦布、强巴林,还有卡若和藏东、藏南、藏西、藏北的古村落,还有古格、青瓦达孜等被历史风雨剥蚀了的王宫,还有蒙古人、拉达克、廓尔喀乃至荣赫鹏、赵尔本他们留下的战场……浩大而又悲壮的人文史呀,任何浅薄的名词术语都不能代替它。我找到了人生的共振波,于是我为人和人的主体哭泣、颤栗、呐喊!

世界是一个生老病死、报应轮回的无边苦海,这是佛教对没完没了的人生现实的否定,其实是在压抑和痛苦中寻找人的主体,只不过那么渺茫,那么虚幻罢了。它是为消除人性恶而悲壮的牺牲的英雄主义,对现实的人进行强制,让现实人的主体服从于未来的假设。其实,在哲学派别里,不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并不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宗教就是“鸦片”。为什么宗教的生命力那么强?尽管它是一种灭绝现实人人性的现实批判,但它在探求一种人的永久性主体的存在,而且佛性的根本就在于爱与善。《佛经•四无量》云:“愿所有的生灵随着幸福和幸福的源泉得以增强;愿所有的生灵在痛苦和痛苦的来源中得以解放;愿有知觉的生命都能摆脱怨恨和奢侈,协心进取,平等无伤。”啊,作为一个寻找自我体的我来说,怎么不感动得流泪呢?我在寻找人的主体呀!

我努力让人类学的线索潜藏这本书中。藏族人、门巴人、珞巴人、夏尔巴人、登人仍然存于喜马拉雅,有他们自己的空间。不管是一妻多夫也好,还是父权制、母权制、试婚制也好,都应该严肃地认识喜马拉雅文化的多元性,任何猎奇或者趣谈只能是无聊和浅薄。

我把个人的生命运动和雪域高原紧紧地接合起来。既然《深入藏地》是忠于真实的报告,那么个人的私生活也是重要的内容。这不是小说家灵感受产物,而是带有必然因素的偶然的奇遇。爱和爱情,给绝望的人生带来了转机,给人的主体开创工程带来了希望。

我把个人的哲学思考和雪域高原紧紧接合起来,自认为这是有别于中外人士描写极地的重要特点,也是完成人的主体开创的必要手段。我并不否定全部传统,只是那些扼杀人性的意识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还牢牢地控制着人们,凡是愿意民族进步的人都必然为之愤慨。麻木不仁者从来就是自私自利的人,只有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获得良知。

在漫长的跋涉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相遇的人和事太多了。高原上的人没有面纱,都正正经经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我写了不少的人和事,企图构成各个社会层次的总和。丢弃公职在神秘的极地漂游,没有他人的帮助是活不下去的。此书的完成,本身就是各民族、各阶层和无私的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罗曼•罗兰说过:“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划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开了你生命的新的水源。”
我们没有权利只记住人的迷惘和艰辛,而看不见由此而化成的彩虹。


古子文
1988年12月26日 拉萨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