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粉缨
万维读者网 > 恋恋风尘 > 帖子
诗牌 (ZT)
送交者: 寂寞寒林 2002年06月16日20:31:35 于 [恋恋风尘] 发送悄悄话

诗 牌

  诗牌的牌面上写有作诗常用的单字,参加游戏的人按规则用得到的牌组成诗篇,以诗作的迟速和优劣论高下。这种活动大约到民国10年以后已很少见,现在似乎已经绝迹。

  唐宋时期所称的诗牌是指立于寺庙、名胜门口、路旁的木牌,其上题有名诗佳句供人欣赏,后来,诗牌逐渐演化成一种游戏。所见诗牌游戏最早的文献当属吴兴王良枢的《诗牌谱》,收于明代陶珽编的《说郛续》中,书中讲述了诗牌的制式、玩法,但未收作品。康熙年间著名诗人王渔洋在所著《香祖笔记》(卷七)中谈过诗牌,把诗牌与集句诗相提并论。"诗集旬起于宋。石曼卿、王介甫皆为之,李奔至作《剪绡集》。然非大雅所尚。近士大夫竞以诗牌集字,牵凑无理,或至刻之集中,尤可笑"。王渔洋是主张神韵说的,认为意兴所至,有会于心才能作出好诗。集句和诗牌都是限于一定条件拼凑成诗,因而不是诗的正宗。

  光绪年间作《粟香随笔》的金武样,在《陶庐杂记》中回忆童年游戏中,祖父让他们用竹或纸做成诗牌,在每牌的两端分写两个字;每副牌128张,或多至300张;每百张有空白牌10张,可以顶任何字用。在家庭闲暇和宾朋宴集时用为游戏。据孙桎所著刊于同治十年的《余墨偶谈》说:"诗牌之戏,于杂剧中为最雅。"诗牌游戏清初流行于诗人文士中间,到咸丰、同治年间已经成为社会上带有普遍性的游戏,并且用来教授儿童练习作诗,成为趣味性的教学辅助活动。

  诗牌有牙牌,也有木片的、竹签的及纸制的。牙牌的大小约似天九牌、麻将牌。木片和竹签的稍长一些,可以两端各写一字,当两张牌用。民国初年游戏人临时制作,用名片大小的洋纸一裁为二。所有的诗牌都是平声写红字,仄声写黑字,多数是平仄各一二百张,也有各三百张的。所选的字都是诗词中常用的字,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虚字等各占一定的比例, 以便成句。

  游戏方法分为分牌制和摸牌制两大类。

  分牌制:一开始就把牌分完,每个人各自用分到的牌拼写作品。诗成后大家共同评论作品高下,经过评论,把作品分为上中下品,写得太差的算是"荒牌",别人也可帮助改拼。通常情况是几人分牌游戏,也可以用分到的牌,轮流出句联吟。为了咏古风、歌行,铺写长篇词赋、成套曲调,也可以每人使用全副牌,先后写作。

  摸牌制:类似现在的麻将牌玩法,摸进一张,打出一张。经过几轮以后,便有诗成者。这种玩法见于民国9年署名五指山人编写的《诗牌新谱》,传授此法的人是朱洁,安徽抚宁 人。

  牌谱规定"入局后或作五言,或作七言,绝句、律诗、古风、词曲,悉听其便"。从所载诗例看,五言诗较多,有五言体小诗,如朱洁的《秋望》"几点秋痕碧,平湖生夕烟。西风散黄叶,一雁下遥天"。五绝最多,如应振复的《雨后》"天开分野色,雨过半晴阴。时有飞来鹤,孤云一片心。"有限题的七言纪句,如《春柳》一题有四人同作。有步韵,如步王翰《凉州词》韵,韵脚"杯、催、回"三个字算作都已摸到。

  现在见到的主要作品集是萨克达·成敦在光绪十二年刻于济南的《诗牌集》,收各式作品178首,姓氏名单载有25人的姓名、别字和籍贯。《诗牌集》中五、七言绝句最多,也有六言诗,还有尺牍作品10篇。

(上文摘自石巍、丁启申编著的《扑克牌玩法与技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