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男隱〉之六:風涼日記
送交者: 浪猴 2002年01月12日15:57:22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九月二十六,星期三,天晴。

連續月余忙碌,竟一個字寫作的時間也難擠。
昨夜喝不想喝的酒至很晚,回來時,上網與網友聊天打發煩躁。睡時,已下一點了。

正想睡黎明覺哩,兒子的讀書聲醒我。
妻這幾天腰疼,心疼我吧,總不說,看她走路的樣子問才知的。本打算送兒子上學去,妻不讓,說叫我好好休息——唉呀,總是在忙碌和苦時才真正感受到妻子的愛。
喝了杯豆汁,上班去。天上的雲堆堆弄弄的,白的黑的灰的都有,太陽很傲氣地上升,很排場地發着熱吧。然而樹葉子卻受不住秋了,一葉一葉落下了。
畢竟天已中秋了。
坐七路公交到市府,路上行人行色匆匆,想美國大樓被炸,這世界還是不太平的,就在過馬路等車流時一陣心酸。
人,到底是什麼動物?!
正義、良知、自由這些詞一時竟讓我如此陌生。忽然感到這世上無所謂對錯,難道人世真是個弱肉強食的叢林,從生活中感到了這點,卻總不想承認這點。——人,都是在霧中行走的,一旦霧散了,人生也就無味了。還是看不透了好些 。
但還是想惡人終是有報應的。
貪官總有該殺的時候,就象美國總有要炸的時候。

有村婦投訴,訴稱她與夫離婚法院判決不公並多收其錢。
最好笑的是縣法院某法庭聽說我們關注此事了,竟找到投訴人做工作時竟說了句,再給她重新下個判決書。唉唉,法律在這些人手裡你說算個啥?——一紙而矣。

找宣傳部和郵政局談發行之事。
郵政局裡一個小頭目,總想拿報紙發行弄點好處。總不給他!
站上又招聘一個退伍軍人,很能吃苦,也有事業心。
晚上妻子開家長會去了。與兒子在街上吃飯,回來,叫兒睡上,找電話給父母——這段忙的時間看看快過去了。
能與父母打電話,能坐下寫這日記,已說明我的心已稍稍靜下了。


九月二十七日,星期四,天晴。

一陣電話亂響,將我吵醒,過去接了,是小陳打來的,說是要到陳鄉一中搞報道,同意他去。放下電話,看時間已是六點多了。
匆匆洗刷。喝一杯龍井熱茶,背上包出得門來。
天很高,雲鱗鱗的,些許風一吹,大有秋意。

法院院長打來電話,說是農民問題已解決——多收的錢已退,沒開發票的補開了發票。心想只要將多收的錢退還農民了就好。
路上的行人,忙忙的來去,看一眼高樓上的玻璃,太陽光剌得眼疼。幾個老年秧歌隊員在路邊化妝,一個個笑得跟老菊花似的;一個光着身的流浪漢從身旁邊走過,髒兮兮的也笑;幾個清純的學生邊走邊笑——可我的心裡卻有一股說不出的憂鬱。
國門外的世界正是一片戰爭的聲音,國門內的某些官們砍尖了頭鑽營,渾不顧百姓死活,遇見農民的問題了一是推二是拖三是壓,最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想為人民服務本身可能說是一個理想吧,在人類的社會是很難成現實的——人,都是在剝奪着同類才奔富路的。有國家,就不可能消除剝奪和不平。

與小林一道去了郵政局找到那個發投科的小頭目。
這人頭髮梳得油光,嘴是蛤蟆嘴,話說得好聽,總有意暗示想要點發行的好處。可我那有好處給他的,報社發行是沒有發行費的,可有的報刊就用高額回扣推發行,唉。人人為錢呀,當官的也是為錢,這世上沒錢就得有權!——小林氣憤地說。
要錢的太多了,而掙錢的太少了!農民的負擔何時能減輕呢?


九月二十八日,星期五,晴。

昨晚入睡時已近下一點了,又是亂夢,早晨兒子起時,我頭疼得厲害。
忽想起今天有採訪大事,匆忙起來,洗刷完,喝了幾口豆汁,下得樓來,天寒意重了。
坐103公交到市府,李林已到。
太陽光,白白的撒下來。幾隻鳥在高雲下飛。

不一忽,縣法院院長來。
看他的樣子,象個書生,說話也細密有致,對群眾問題還是很重視的。
送走他們後,打傳呼叫小陳來,不想傳呼台只播放音樂,好長時間也不傳,連打兩次皆是如此。便打電話通知他們,一會兒,再打時音樂已停了。
眼看看仲秋到了,想爹娘了。
本打算叫上爹娘一塊到張家界玩,可爹說,秋口正忙哩。便想放下手中的活,一步走回家去幫娘收秋——剝玉米、割豆子,摘芝麻,然後拉糞,犁地,再種麥子。
看着窗外,就想寫篇文章來。正要做時,小朱討教古詩的做法。與他談了些詩的話題。不覺時已近午了。

與李林一道到春秋廣場吃小吃,一碗砂鍋面,一碟花生米,吃得滿頭大汗。沿廣場小路,看了些池裡的金魚,到一椅子下坐下,看閒人,竟覺自己也是一閒人,心裡滿是快樂。一個兩個打扮時興的女子身邊走走,李林說,人都是忙得啥呀。
也有同感受——人,不是腳下的螞蟻嗎,忙碌着,不想頭上頂着一隻大腳,隨時就會被人踩死的——美國大樓被炸不是個實例嗎?
太陽很好,照耀得竟有點熱了。商場上發的音樂瘋狂的響着。叫上李林來辦公室,待小陳來時,又給他講了些新聞常識。
晚上幾個同學一塊兒吃飯。回家時,天起風了。


九月二十九,星期六,時下小雨,天涼。

昨晚回到家時,從報箱裡取出報紙看時,得知前天採訪蔣鎮的一篇稿子發了。
這是一個村婦通過電話向我投訴的——她的夫叫永軍是個退伍軍人,黨員,復員回鄉,自小隨父搬遷到蔣鎮一個叫郭村的村子,十幾年前因故舉家遷回老家藺村戶口也隨之遷入該村,土地叫郭村村委收回;可藺村卻遲遲不給他一家人分土地,他多次反映到村鎮兩級,問題卻總沒解決,便由此氣死,一家至今到處流浪。
隨即打電話給小陳叫他明天通知鄉政府主要領導加緊給農民一說法。

簡單吃了點早點,出得門來,一天的青雲,微風很涼的吹。
總是坐車,很想走走,想工作交待給了小陳和李林,便不坐車走着到辦公室。接工商局辦公室一主任電話,稱他們的老局長已退,並說該局長退時有同事竟放鞭炮慶賀,哈哈一笑了之。中國的官,台上時八面玲瓏,一旦退了也是灰溜溜的,曾聽一朋友說他單位一領導沒退時身體強鍵,退了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這是誰的悲劇?

下午到一鄉下採訪。
風,很涼的吹,地里滿是割豆子,拉秸杆的農人,間或的雨,一滴兩滴地下着,問地頭一頭髮銀白的老者現在收入如何,老人眼裡竟要流淚了——緊顧住吃嘍,說罷,老人艱難地彎下腰撿拾豆子。田野一望無際,蟋蟀一下子竄上了腳面,秋煙氤氳,我看不清遠方的景物。
來到村口,秋忙時,村子幾成了空村,只一兩個頑童在村道上玩耍。看一家一戶屋檐下掛着金黃色的玉米串,大門邊堆滿了豆秧和玉米杆,找一個冒着柴煙的農家敲門,裡面的狗便瘋狂地叫,一忽兒從院子後面走來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聽我們是來採訪的,邀進屋裡。
他說,該村被鄉里報成是個小康村人均純收入二千五,其實那是假的。因為報的收入過多,農民所交的鄉統籌村提留便被變象加高達一人二百多斤小麥;一年所收糧幾乎繳納完了,有些家生活都緊得顧,因為負擔太重,農民自99年以來便抗糧不交。說着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他家六口人,一人合地一畝半。今秋種豆子二畝多,其餘全是玉米。豆子一畝收穫250斤左右,賣9毛錢一斤;玉米一畝收6、700斤,賣4毛錢一斤;一畝地投入肥料近75元,加上種子,不算勞動力滿打滿算一年土地毛收入才近二千五百元,交交公糧,一家就不剩多少了;養一頭豬,餵幾隻雞剛好顧住吃鹽錢。小孩子上學都要靠農閒找小工掙錢供養。

從農家出來,雨下得緊了。
匆忙坐車回來,一路上農民還在地里忙着,渾不覺天是在下雨呢。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