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唐朝女性穿男裝zt
送交者: caoan 2003年02月10日21:35:35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榮新江

唐朝前期女扮男裝的現象出現的原因,研究者的解說不一,主要有唐朝統治者出身胡族,因而尚武,故此喜着胡服;唐朝前期社會開放,婦女參加社會活動較多,男裝較為方便;唐代婦女的自我表性意識較強,男裝可以體現女性身體各部位的曲線。尚武和開放,無疑是女扮男裝流行的大背景,但北齊、北周、隋朝也同樣有胡族血統,有尚武精神,有開放的社會,卻還沒有見到婦女大量穿男裝的現象。突出女性人體美,則可能是個別婦女的意識,未必是所有人的想法。而開放和體現人體美,也可以通過其他裝飾表現出來,像太原金勝村337號
墓壁畫中袒胸的婦女,要比着男裝的侍女開放得多。

從史料來看,貞觀初身着胡服的粟特男女大量進入中國,可能是男裝,特別是男式胡服被唐朝婦女當作時髦裝束的原因之一。這種社會風尚在高宗、武則天時期迅速擴散。

從性別的角度來看,唐朝前期宮廷和上層社會活動中,不像其他時代那樣排斥女性。而這些女性的社會形象,往往是以男裝的模樣出現的。關於這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舊唐書》卷一九一《袁天綱傳》所記的故事:

則天初在襁褓,天綱來至第中,謂其母曰:“唯夫人骨法,必生貴子。”乃召諸子,令天綱相之。見元慶、元爽曰:“此二子皆保家之主,官可至三品。”見韓國夫人曰:“此女亦大貴,然不利其夫。”乳母時抱則天,衣男子之服,天綱曰:“此郎君子神色爽徹,不可易知,試令行看。”於是步於床前,仍令舉目,天綱大驚曰:“此郎君子龍睛鳳頸,貴人之極
。”更轉側視之,又驚曰:“必若是女,實不可窺測,後當為天下之主矣。”武則天生於唐高祖武德七年的長安,我們當然不能據此說武德時就有女扮男裝的風俗,因為則天當時還是個男女不分的幼童。但武則天的父母給她穿男孩的衣服,並讓相士看相,表明其父母是用男子的形象來展現自己的女孩的。

兩個極具影響力的女性武則天和太平公主喜穿男裝的事例,必然會對社會風氣產生影響。從高宗到睿宗統治時期,武則天、韋後、安樂公主、太平公主、金仙公主、玉真公主等女性給社會造成一個所謂“女人國”的形象,但是在傳統的男性權威的思想意識支配下,出頭露面的女性,往往要以男裝的形象站在人們面前,這恐怕是唐朝前期女性盛穿男服的另一個原因。

盛唐時期的女扮男裝,還可以從唐朝女性的教育、家內戶外的生活、宮廷都市的活動、道教佛教的影響、個人性格的不同等方面加以分析,而且,不同社會群體,或不同社會階層婦女女扮男裝的情形也不相同。從總體上看,唐朝前期的社會選擇,並不像其他時代那樣排斥女性,我們只要把唐朝前期這些女扮男裝圖像,拿來和漢魏時期的最為流行的《貞妃烈婦》圖,如顧愷之所畫的《女史箴圖》,或唐代以後閨門之內的婦女形象相比較,就可以凸顯出
唐女子的社會風貌。

唐朝中晚期,傳世的圖像和考古資料都再也見不到女扮男裝的婦女形象了。像才女李季蘭、魚玄機,無法充分舒展自己的才華,只能出家入道,或當情人,前者因為被迫寫詩讚頌反叛唐朝的朱而被皇帝杖殺;後者則只能看着新進士的題名,“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了,《唐才子傳》的作者對此不無感慨地說:“使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唐朝前期社會風氣中的女扮男裝情況,給我們提出許多問題。在清理文獻和考古材料的基礎上,力圖從社會性別的視角來討論這一問題,這種探討還只是對這個問題的初步研究,許多問題還有待深入分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水手的舞蹈 (轉貼)
2002: 采蝶軒請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