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名人趣典
送交者: 吳銘 2003年05月05日22:13:05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名人趣典[轉貼]

“快短命”的郁達夫

  20世紀30年代名作家郁達夫,由於他浪漫、頹廢、放蕩的行為而飽受批評。其實他是
以自己怪異的行為來批評那個黑暗的社會,並希望藉此引起人們對社會的關注。
  郁達夫曾留學日本東京帝大,28歲時,他與名詩人易君左同時在安徽公立法政專校教書。
他把每天所掙的錢,全部花在一個名叫“海棠”的風塵女子身上。

  “海棠”的年紀比郁達夫大,嘴巴大、下巴長,又黑又矮,可謂奇醜無比,為什麼郁達
夫對她卻情有獨鍾呢?原來“海棠”小姐符合他公開標榜所愛女子的三個條件:人老、貌丑,
沒人愛過。

  易君左認為,郁達夫之所以愛“海棠”,絕不是為了釋放自己的情慾,而是專找人間最
不平的道路去填。

  郁達夫除了行為不合世理之外,平時為人也很幽默。

  有一次他請朋友到餐廳吃飯,飯後,郁達夫從鞋墊下面抽出鈔票付賬。

  友人驚奇地問道:“您為什麼把鈔票藏在鞋子裡呢?”
  郁達夫指着鈔票笑着說:“它過去一直壓迫我,所以現在我也要壓迫它。”

  還有一次郁達夫應邀演講,他上台在黑板上寫了“快短命”三個大字。
  台下的聽眾面面相覷,郁達夫接着說:“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文藝創作的基本概念’,
這三個字就是要訣,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簡明扼要;命就是不離命題。演講和作文一樣,
不可以說得天花亂墜,離題萬里,完了。”

  包括在黑板上寫那三個字與說話的時間,這次演講郁達夫總共用了二分鐘,這正是他堅持
“快短命”三原則的體現。


魯迅准若時鐘

  魯迅在紹興時有四大愛好:摩爾登糖、茶、雙刀牌香煙、牛肉乾。他特別喜歡買糖吃,
而且總是買那一兩樣,時間久了,每次他一踏入店門,還沒開口,老闆就指揮店夥計,把
糖柜上層擱起來的摩爾登糖拿下來準備給他稱。除此以外,魯迅的作息也是如此,當他在
教育部辦公的時候,每天也是非常的準時,所以沿路的店家常常拿他做時間表,只要他從
此處經過,肯定做飯的時間就到了,簡直是非常的準時。可見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人,對
自己的要求也是十分嚴格的。


歐立希的意外發現

  1882年,德國人科赫開始研究結核菌。結核是一種傳染病,有病原菌,但科赫發現因
結核病而死亡的人的肺並沒有細菌。他把病肺磨碎,塗在老鼠和兔子身上,她們便得了結
核病,但解剖時,也沒有發現結核菌。科赫經過多次實驗發現結核菌是透明的,用顯微鏡
根本看不見。

  為了確認結核菌,科赫用色素染色的方法。雖然不斷地用各種色素染結核病患者的痰、
死者的肺,但是,使結核菌染色極為困難,觀察無多大的進展。

  一天晚上,他的學生歐立希把做好的塗片擺在桌上,一些擺不下的便隨手放在火爐台上。
後來,當歐立希看到工友正在爐台生火,便馬上趕過來把塗片移開。事後,歐立希通過顯微
鏡觀察發現爐台的塗片燃料與結核菌快速結合在一起了。看來,塗片受熱是使結核菌快速染
色的主要原因。當科赫得知歐立希成功的消息時,感到難以置信,自己多年未能解決的問題,
歐立希卻在一夜之間解決了。


普利思特列錯失良機

  1774年,英國化學家普利思特列正在利用水銀做實驗,將許多東西放置在水銀中,起初
沒有什麼發現。隨後,他又拿三仙丹(即氧化汞)來做實驗,三仙丹竟生出了許多的氣體。
  普利思特列繼續實驗,查明這種氣體不易溶於水;再把點燃的蠟燭放進去,竟發出一種
非常亮的火焰;他把兩隻小老鼠放進充滿這種氣體的瓶子裡,老鼠顯得很活潑。於是他親自
吸了這種氣體,沒想到覺得非常舒暢。
  由於他是燃素說的支持者,他斷言這種氣體是“失燃素的空氣”。可是後來法國的化學
家拉瓦錫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失燃素的空氣”是能助燃的氧氣,推翻了燃素說,闡述了
著名的物質不滅定律。普利思特列由于堅信燃素說,像是戴上了有色眼鏡,無法看清事物的
本來面目,所以失去了機會,正如恩格斯所說:“……從歪曲的、片面、錯誤的前提出發,
循着錯誤的、彎曲的、不可靠的途徑行進,往往當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時候,還是沒有得到真理”。


孩子般的高爾基和托爾斯泰

  高爾基和托爾斯泰互相觀察對方時,都感到對方很像個孩子,儘管他們都已經是舉世聞名
的作家了。

  高爾基這樣描述托爾斯泰:“在他講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起了奇怪的變化,一時變得像孩子
似的可憐,一時又發出一種冷酷無情的光,他的嘴唇在顫抖着,他的唇須豎立起來。他說完了,
從他的粗布衣口袋裡拿出一塊手帕來,使勁地擦着他的臉,雖然他的臉上並沒有淌汗……”

  托爾斯泰是這樣看高爾基的:“您是個多麼古怪的人,從外表上看,好像您生下來就是個
成人似的。可是,在您的思想里,卻有着很多小孩的成分,有着很多不成熟的東西,而您對生活
已知道得夠多了……”


富蘭克林論紳士

  十八世紀美國著名科學家富蘭克林有位黑人僕人,他總是問富蘭克林:“主人,紳士是
什麼東西?”

  富蘭克林有一次告訴他:“這是一種生物,是一個能吃,能喝、會睡覺,可是什麼也不
做的有生命的東西。”

  僕人若有所思地說:“主人,我現在知道紳士是什麼東西了。人們在工作,馬在幹活,
健牛也在勞動,惟有豬只知道吃和睡了,什麼都不干。毫無疑問,豬便是紳士。”


湯姆遜玩笑觸發的靈感

  蘇格蘭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威廉·湯姆遜1857年領導鋪設的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出現了
大問題:電纜終端的信號太弱,現有的電極終端無法接收信號。為了研製出靈敏度高的電報
機,他進行了多次的試驗,但一個也沒有成功。

  一天,湯姆遜邀請赫爾姆霍茨等幾位好友去海濱渡假。可是大家正準備出海的時候,卻
發現湯姆遜不見了,赫爾姆霍茨在甲板上四處尋找,突然他發現湯姆遜在船艙下面,正在小
本上畫着什麼。於是赫爾姆霍茨給湯姆遜開了一個玩笑,他掏出隨身攜帶的小鏡子,把陽光
反射到湯姆遜的臉上,不時的晃動。

  湯姆遜的眼睛受到了強光的刺激,中斷了思路,一抬頭看見赫爾姆霍茨,意識到自己冷
落了朋友,正要賠禮,卻突然呆住了。他直呆呆的盯住赫爾姆霍茨手中的鏡子,興奮地喊道:
“成啦,成啦,我的赫爾姆霍茨!”說完,大步向實驗室跑去。朋友們跟蹤到實驗室,湯姆
遜高興的說:“赫爾姆霍茨今天幫了大忙了。”湯姆遜解釋說:我一直在為弱電信號放大發
愁,是你使我找到了解決難題的方法。他拿出鏡子,對着對着陽光晃動,鏡子只轉動一點兒,
而反射出的陽光卻能移動很長一段距離。

  由此不久,湯姆遜發明了鏡式電流計電報機,使長途電纜通信得以實現。


左思將筆當筷子

  左思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出身貧寒,不喜交遊,他非常善於做詩,整天苦苦吟詩,自得
其樂。有一次正當他全神貫注地構思着一首好詩的時候,妻子給他送來飯,並關切地催他乘
熱吃,左思邊想詩邊接過飯碗就往嘴裡送,他剛吃了一口就覺得飯的味道不對,抬頭正想問
妻子原因的時候,妻子看見他嘴上已抹了很多墨黑,禁不住大笑起來。左思更是莫名其妙,
妻子急忙從他的手中把筆奪下,他這才發現自己把筆當筷子用了,夫妻二人一時笑得難以自禁。


戴維遜因禍得福

  1924年,法國的物理學家德布羅意提出電子具有波動性的”物質波“的假說,他用實驗
來檢驗電子打到晶體電子的動態確實呈現波動,就應形成衍射圖形,但實驗失敗了。他的理
論還只是假說。

  1925年4月,美國貝爾電話研究所的戴維遜試圖從高真空中的一塊鎳板上撞出電子流。一
次,由於電子管偶然破碎,被加熱的的鎳板表面形成了一層氧化膜,這樣就不能再當靶標使用
了,後來他試着把鎳板加熱後除去氧化膜,但發現鎳的內部結構發生變化,從原來的無數小晶
體變成大塊的晶體,而表面卻沒有變化。

  戴維遜又用這種方法製成了一塊單晶鎳作為靶標使用,這次他發現“電子束不僅受到反射,
而且發生了衍射,同已知道的X射線衍射圖樣一樣!”戴維遜思考為何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
他想到了德布羅意說過電子具有波動性,而自己的實驗中的衍射現象圖樣正是電子產生的,
衍射正是波的特徵。

  經過戴維遜的反覆實驗,終於證實了德布羅意預言的理論。戴維遜因小事引出了重大的
發現,榮獲了193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拉埃內克的指揮棒

  法國醫生拉埃內克因發明聽診器而永載世界醫學史冊。
  1816年,拉埃內科在行醫時遇到一位胖姑娘,鑑於當時的醫療設備的簡陋,醫生診斷心肺
方面的疾病時,需要將耳朵貼在病人胸部來聽,這可讓拉埃內科犯愁了,一方面姑娘太胖了,
不可能聽清楚,另一方面他也不好意思去聽。

  這時候他忽然想起一次孩子們別出心裁的玩蹺蹺板的情景,他們不是騎着蹺蹺板玩,他們
是在蹺蹺板的一端敲一端聽,聽傳過來的奇妙的"音樂"。拉埃內科茅塞頓開,他將一個筆記本
捲成筒狀,將筒的一端對着姑娘的胸部,另一端對着自己的耳朵,這時姑娘的心跳聽得清清楚楚。

  拉埃內科回家後找了一根木滾,從中穿了一個小孔,並將一端挖成漏斗狀,聽診時,他把
木棍漏斗狀一端放在病人胸部,另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這樣聽診的效果更好了,這樣世界上
最早的聽診器誕生了,拉埃內科親切地把它叫做"指揮棒"。
  1819年,拉埃內科發表文章,公布了他的發明。"指揮棒"也逐漸演變成為今天的聽診器被
廣泛使用。


庫爾特瓦的貓做實驗
  19世紀法國正值拿破崙執政,連年對外征戰,需要大量的黑色火藥。而黑色火藥是由硝酸鉀、
硫磺和木炭構成,在當時的條件下,硝酸鉀很不好製造,傳統的硝酸鉀是用碳酸鉀做原料,而要
取得碳酸鉀一般採用燃燒海草的方法,草灰中的其他雜質要通過在酸中加熱來除去無用的化合物。
  法國火藥商兼化學家庫爾特瓦對製做硝酸鉀努力工作着。1811年,庫爾特瓦實驗室中的一隻
貓將一隻盛放着海草灰和酒精以及另一隻放有鐵的硫酸溶液碰翻了,兩種液體混合在一起了,升
起一縷紫色的蒸汽,並發出一股難聞的刺激性的氣味,蒸汽冷卻凝結後,變成紫黑色帶有金屬光
澤的晶體。當時庫爾特瓦弄不清楚這是什麼東西,經科學界的朋友鑑定證明它是一種新元素,後
來這種元素被法國化學家呂薩克命名為“碘”,研究者幽默地說:“碘”是貓發明的。


伽利略打動父親

  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年少時立志鑽研哲學,可是他的父親不同意。

  一次,伽利略對父親說:"爸爸,我想問你一件事情,是什麼促成了你和母親的婚事?"
  "我看上了她。"
  "那你沒娶過別的女人?"
  "沒有的事,孩子!上帝作證,家裡的人要我討一位富有的太太;可我對你母親鍾情,我
追求她就像一個夢遊者,要知道你母親從前是一位明艷動人的姑娘……"

  “這倒確實,現在也可以看得出來。”伽利略一轉話頭,“你知道,我現在也面臨同樣的
處境,除了哲學以外,我不可能選擇別的職業。哲學是我惟一的需要,我對它的愛猶如對一位
姑娘的傾慕。”

父親聽了終於同意了他的請求。


門捷列夫"夢"出元素周期表

  俄國著名的化學家門捷列夫因發現了元素周期表,被恩格斯譽為“偉大的勳業”。

  門捷列夫研究元素周期律,花費了二十年的時間,簡直是如醉如痴。曾有一次,他的友人
來看望他時,見到他在辦公室中走來走去,緊皺雙眉,桌上還鋪滿了卡片,原來門捷列夫為了
研究元素周期表,已經幾天沒出辦公室了。他嘗試了各種可能的表格形式都不成功,但是他並
不氣餒。

  一天,門捷列夫坐在椅子上睡着了,突然他被驚醒,因為他夢見了一張清晰的元素周期表,
他急忙把夢中的那張表畫了下來。

  門捷列夫興奮的對友人說:"真有趣,我夢見了周期表,各種元素都按它們應該在位置排
好了,只需修改一處,就成為我一直在探尋的那張周期表了。"

  一個神奇的夢,使他作出了一項偉大的發現,但其中包含了平時無數艱辛的工作。


德富雷斯特“給無線電裝上心臟”

  美國發明家德富雷斯特一生有三百項發明專利權,最偉大的貢獻是發明了電子三極管。
1906年德富雷斯特在二極管的燈絲和板絲之間加了一個爐柵形的白金絲,以便放大電信號,
實際上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支三極管。三極管具有檢波、整流和放大三種功能,其中放大
作用更為重要,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但是,當德富雷斯特尋求一些大公司的資助時,卻被這些公司認為是騙子、流浪漢,
還被送進了警察局。誰料,這場官司卻令他出了名,在訴訟中獲勝,變相為三極管技術作
了廣告,他的這項發明也獲得了專利權,他本人被稱為“給無線電裝上心臟的人”

  三極管的發明是電子科學技術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推動了無線電通信和廣播的發明。


不圖虛名的萊特兄弟

  美國發明家萊特兄弟可以說是人類航空史上的勇敢開拓者,他們第一次成功地駕駛有
動力飛機飛上藍天。

  有一次,記者要給他們照相,弟弟奧維爾·萊特謝絕了記者的請求並說:為什麼要讓
那麼多人知道我倆的相貌呢?當記者請求哥哥威爾伯·萊特講話時,他幽默地說:先生,
你可知道,鸚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不能飛得很高。


蒙戈菲爾兄弟的氣球

  1783年6月5日,安諾內的造紙工人約瑟夫·蒙戈菲爾和艾蒂安內·蒙戈菲爾兄弟在安諾
內廣場作了一次公開表演,他們把一個圓周為一百一十英尺的模型氣球放飛。這個氣球用背
麵糊紙的布製成,布的接縫用扣子扣住。兄弟倆用稻草和木材在氣球下面點火,氣球慢慢升
了起來,飛了約一英里半。

  這在當時的法國真是一項創舉。可是您知道嗎,這項後來風靡世界的熱氣球運動來源於
蒙戈菲爾兄弟小時候的一個小遊戲,當時他們想把“上升的煙裝到袋子裡去”,沒想到這個
小遊戲就這樣成了兄弟倆終生致力的事業。

  對了,乘坐蒙戈菲爾兄弟製造的氣球的第一批乘客是一隻公雞、一隻山羊還有一隻醜小鴨。


伽伐尼與生物電

  18世紀末期,電學處於發展初期,電流還沒有被發現。意大利解剖學教授伽伐尼抓住了
偶然發現的奇特現象深入研究,最先發現了它。

  伽伐尼的妻子身體不好,需多吃蛙腿。1780年11月6日,伽伐尼把青蛙剝了皮後放在靠近
電機導體旁的桌子上,他的妻子拿起電機旁的刀子,當刀尖碰到蛙腿時,起電機立刻出現點火
花,而蛙腿也痙攣起來,伽伐尼立即重複實驗,結果一樣。

  伽伐尼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結果發現,不論是將青蛙放在電機旁,掛在鐵絲上還放在真空
中,只要與金屬相碰,就會產生電流。電流來自金屬還是來自肌肉?經過反覆研究,得出結論,
蛙腿的痙攣來,青蛙自身的生物電金屬在其中起導線的作用,伽伐尼由小事而發現了生物電,
讓一些物理學家自嘆弗如。


諾貝爾的安全炸藥

  19世紀瑞典發明家諾貝爾,在製造硝化甘油時經常發生事故。

  1864年,他自己的工廠發生爆炸,造成多人喪生。為此瑞典政府不准他重建工廠。為了
降低危險,他在一個湖中的駁船上,研究控制硝化甘油的方法。

  1866年的一天,他偶然發現有一桶硝化甘油漏了,漏掉的硝化甘油被硅藻土製成的容器
吸收了,而硅藻土看起來還是很乾淨。
  諾貝爾由此開始實驗硝化甘油和硅藻土的混合物,他發現這種混合物保管很安全,沒有
引爆雷管就不會爆炸。一旦爆炸,硝化甘油仍能保持原有的爆炸力。

  他把這種混合物稱為“甘油炸藥”。這樣就產生了條狀的固體甘油炸藥。


諾貝爾的自傳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哥哥路德維哥多次要求享有盛譽的弟弟寫個自傳,諾貝爾推辭不了,
便寫下這段自傳:主要優點“不沾光討便宜,不成為任何人的負擔”,主要缺點:“終生未結婚,
脾氣暴躁,消化不良”,惟一希望:“不要讓人活埋”,最大罪過:“不崇拜財神”,一生中
重大的事件:“全無”。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我身邊的人物之一:小店老闆】
2002: 天使來過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