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粉纓
萬維讀者網 > 戀戀風塵 > 帖子
長哮
送交者: 南京客 2004年09月26日19:58:42 於 [戀戀風塵] 發送悄悄話

長哮
- 前妹子

  十二月十三號,一個極其平常又普通的日子。可對於南京人民,今天是不能忘
記的南京大屠殺66周年祭日。

  我因為有事外出,隻身來到市中心。上午十時突然聽到響徹市區的警笛聲,我
渾身為之一震。本來並沒有上心今天這個日子的我,即刻反應過來,這是為紀念六
十多年前在南京死難的三十多萬同胞而發出的長哮。

  我匆匆趕出室外,來到大街上,以再次感受這悠遠刺耳的長鳴帶來的凝重。尖
厲的警笛響徹雲霄,如雷灌耳,令我有些不寒而慄。

  清風拂面,和煦的陽光充溢着大街小巷,報攤和小賣在小街道的拐角仍成其為街景,輕鬆和自然隨處可見。

  可能只有我是專程出門聽警報聲的。當那長長的警報響起,我看到行人都在急
急地趕路,大聲說話的夥伴也停止了交流,似乎全持有同樣肅穆而莊重的表情。

  我有意地壓低了邁步的節奏,以緩和由於周圍環境的突然緊張而帶給我心頭的
顫動。

  我靜靜地品味着這尖厲的長哮,此時才真正體會到66年前,腳下曾流淌的鮮
血是多麼燙人,眼前恍惚着日本人的殺氣是多麼刺人,而耳旁尤如中國百姓苦難的
哀嚎又是多麼撕心裂肺地逼人。

  我左右扭頭尋找着這催人的長哮,它持續的嘶叫聲越來越大,可以鑽進每一位
南京市民的肌膚里,血液里,骨髓里;又能迴蕩在每一位南京市民的記憶里,情感
里,意志里。

  我此時找不到這聲音的起點和方向,想必藍天白雲也說不出這悽厲聲來自何方
,要奔向何處。若不是在汽車行人川流不息大白天,我想我很可能會非常害怕。

  我慶幸自己由於晚到世上三十多年而躲過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的大災難,我也為
自己民族66年前所遭受的空前的凌辱而心痛不已。中國人太善良,太軟弱,承擔
的苦難太多!

  晴好的冬天同樣能感受到的浸心的涼意,就在那天,就在我走在當年日本人殺
進南京城的第一條道路上的當時,就在耳畔迴響着震盪南京全城的警笛聲那一刻,
我才真正感覺到我是一個南京人,我的肩上擔負着熱愛南京的責任。

  那之後,我常常會問起自稱在南京住過五、六十年的長者,有關南京城的過去
,我非常希望親耳聽到他們敘說南京當年的歷史和悲憤。

  有一位長者,他很少笑,自述是沒有什麼值得開懷的事。快七十歲了,他說,
兒時遍地屍骨的記憶讓他六十多年來竟然不再愛笑……

  我走近報攤,買了兩份南京當地的報紙,頭版頭條黑色的大字映入眼帘:

  “南京繼續帶着痛史走在二十一世紀”

  “寫在30萬同胞遇難66周年這一天”

  “白骨為歷史作證”……

  如今的南京與60年前有着天翻地覆的變化,但南京人卻在不斷地修建大
屠殺紀念碑、館,出版有關史料、書籍,為大屠殺倖存者做公證,在互聯網上建起
“南京大屠殺”網頁等等事宜,為的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報上有這樣一件令人關注的事:一個打扮入時的女孩,陪同兩個日本留須男人
在莊嚴肅穆的南京江東門紀念館遇難者陳列室,高聲地說着日語,旁若無人;出得
門來小女孩從那一塊塊象徵遇難者遺骨的鵝卵石上走過,惹來一位大學生用英語問
道:“Are you Japanese?”

  回答“不是。”

  再用漢語問:“為什麼在萬人坑上走過?”

  答:“我害怕那骨頭才走上面的,我是中國人。”

  那學生說:“是中國人就更不應該從這上面走過,更何況是在日本人面前!”

  報上還有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奧斯維辛集中營陳列中心成為‘世界文化保護遺產’,日本廣島和平中心也
入選取了,但江東門紀念館連申報的資格都不具備……”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風兒你看到了嗎?
2002: 說平仄--(兼答艾小及F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