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神奇小子 4
送交者: ztyixia 2007年06月12日01:56:5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神奇小子 4

NASCAR的人 2-4 Jeff Gordon

1998賽季後,Rick/Jeff/Ray的24號車隊聲望達到頂峰,Garage里牆上那個標語裡
的所有目標都已實現。無數的贊助商願意投資,哪怕只是在賽車上貼個小商標。
Jeff的日程表也排得滿滿的,試車,賽車,廣告,促銷,電視訪問,與車迷見面簽
名,幫聯盟宣傳等等等等。他已開始不能滿足所有人的時間需求,一周簽幾百個簽
名也會令不少車迷失望。連Jeff的繼父John都雞犬升天,搬到北卡,任職於一家
NASCAR指定的紀念品製造公司。

NASCAR賽車界對這個車隊已從敬佩變成畏懼,當時的懸念就是:誰能擊敗這個
組合?Jeff Gordon還這麼年輕,能拿多少次冠軍?

歷史多次證明了無數次王朝的失落,內部問題都是主要因素,24號車隊也不例
外。與一般體育界的爭奪功名導致團體分崩離析既相同也不同,他們都明白賽車隊
的成功老闆總管車手缺一不可, 雖然車手 會拿到最大的榮耀。他們的主要問題來
自Ray對個人生涯的進一步追求:不滿足僅僅做總管,即使是“Crew Chief Of The
Decade”, 要當老闆。

Rick對於他人的志向還是理解的, 為了留人,也付諸於他所能做到的行動。在
1999年,他幫助Jeff和Ray成立了一個車隊參加Busch系列比賽,百事可樂為主
要贊助商,Gordon夫婦和Ray為老闆,Jeff跑6站比賽,Rick的兒子Ricky跑剩下
的比賽。而且他還有計劃讓Jeff和Ray成為Cup系列老車隊或新車隊的小老闆。

每年NASCAR賽季中期的5-6月份被稱作“Silly Season”,這是各個車手車隊重
新組合洗牌的時機,否則等到賽季結束後就沒有時間進行新車隊組合的訓練和試
車。1999年的Silly Season, 更大的誘惑出現在Ray面前,道奇車為重返
NASCAR領域,開出很優惠的條件請Ray當老闆組織新車隊。Ray自然 不會錯過
這個機會,而且一直把進展通報Jeff,並Jeff能和他一起走作老闆。Jeff雖然理解
Ray的想法,但一直含混支吾,他個人也還有3連冠的目標要實現。

當Ray與道奇達成正式協議後,攤牌的時間終於來到。Jeff其實根本就不想離開,
留在Hendrick這裡比到新環境有更多機會繼續保持好成績,NASCAR到了這個年
代已經是廣告費遠遠大於賽車的薪水獎金,忠誠於原主更容易保持市場形象。連
Earnhart成立了自己的車隊後也是雇用別人操作和開車,本人留在原老闆那裡。進
一步講,Jeff已經非常了解Rick,知道如何共處,和Ray做商業夥伴根本沒底。
Ray做了最後的努力,請Jeff繼父John出面說服Jeff, 但在John那裡就給打回。
John的理由很簡單,Jeff已經長大,該自己拿主意了,而且沒見過多少朋友在一起
做生意後還能繼續做朋友的。

當然,Rick不會不回報Jeff的忠誠。很快,他們就達成協議,Jeff成為24號車隊
的小老闆,並簽署合同, Jeff將終身為Hendrick集團開車。Ray也把他們Busch車
隊的股份賣給Rick, 因為雪佛萊和道奇在一起會有利益衝突。

裂痕已成,Ray還將帶走24號車隊的很大一批工作人員,基本上都是他原先招來
的。24號車隊的氣氛可想而知,最後大家同意讓Ray提前離職。沒走的Brian
Whitesell臨時擔任總管。24號車隊雖然賽季後期還贏過分站比賽,但很早已不是
冠軍爭奪者。

賽季結束後,Whitesell表示不願再做總管,只願意負責後台業務。更為震驚的
是,有彩虹勇士之稱的Pit Crew集體退出,而Henderick企業的人才流失率一直都
是業內最低的。如果這些人追隨Ray還好理解,但他們選擇的是1999年冠軍Dale
Jarett 的老闆Robert Yates,也許這些人覺得加入現任勝利者更有希望以後取勝。
Yates 接受這些人的做法其實也是損人不利己,破壞了自己隊伍的和諧,以後再沒
有能爭奪冠軍。

Rick和Jeff首先選擇了Petty企業的Robbie Loomis作為新總管。Loomis是車王
Petty最後一次比賽時的總管,對Petty非常忠誠,以後就一直流在Petty企業內任
職,Ray臨走前就對Jeff推薦過他做後繼總管。出於對Rick和Jeff為人的欣賞,
Richard Petty同意放人。而後Rick/Jeff就不斷招徠新的好工程師們以及在內部提拔
留任人員重新建隊,新的Pit Crew組成也改變原來從外面雇用專門人員的做法,由
車隊其他工作人員兼任,一來忠誠,二來也給這些人拿雙份錢的機會。

Loomis上台後不出所料經歷了很長一段的熟悉時期,開始他和Jeff Gordon兩人交
流起來非常難受,據Jeff說常常看到Loomis臉上的木雞表情。車隊其他人員也是
不斷磨合,整個24號車隊的2000年賽季就是個重新整合的年份。他們雖然在全年
拿過3站勝利,但最後總積分只排第9。不過最後階段他們表現得相當好,使得他
們對下一年充滿希望。在整個過程中,身為老闆的Jeff也必須花費更多的心血,
做出更多的努力。

2001年,神奇小子和彩虹勇士們果然重領江湖。他們拿下6站勝利, 並以領先第
2名近300分的總分拿下第4次年度總冠軍, Jeff Gordon也成為NASCAR第一個
全年收入過1千萬的車手。這年的勝利,不僅終止了Jeff離開Ray就不行的怪論,
再次證明老闆和車手還是比總管更重要(其它體育也如此),而且使Jeff的生涯成
績超越了其他幾名著名車手,達到了和Petty,Earnhart一致的高度,成為了第四代
車手的旗手。這一年的比賽也是對車手心理的重大考驗,先是Earnhart在年初
Daytona撞牆喪生,然後又是911, 對全國全民都是一個激烈衝擊。要在這種大環
境下保持冷靜,保持注意力,的確不容易。

至於走了另一條道路的Ray也可算是個較為成功的老闆,到2007年他已經擁有3
個車隊。手下的車手每年都能贏一站比賽,但所有人加起來這麼些年也就7場勝
利,更不用說衝擊總冠軍了。

2002年開始,Jeff Gordon的個人生活起了重大變化,他和妻子Brooke的關係開始
破裂分居,也許是因為七年之癢,也許是因為Jeff和另一名美女影星Deanna
Merryman 幽會的八卦(http://webcenters.netscape.compuserve.com/men/gallery.jsp?floc=g-merryman&gname=merryman),
還有人說是因為Brooke染了金髮,身材走樣,失去了吸引力。總之,Jeff Gordon
是人不是神,在2002年和2003年,他的成績大受影響,每年都只拿到3站冠軍,
而且都不是在總冠軍的競爭者名單裡。

不過在2002年, Jeff Gordon還是有一件事能引以為豪。當時展露頭角的Busch年
輕車手Jimmie Johnson已被很多車隊青睞,出於對Jeff/Rick的欽佩以及與Jeff的私
交甚厚(兩人的脾氣較投合,愛好也接近),Jimmie同意把簽Cup系列車隊合約
的機會先給Jeff。Jeff和Rick成立了一個新48號車隊成為共同老闆,而且Jeff幾
乎是完全利用自己的名聲給當時有潛能但成績不顯著的Jimmie找來了Lowe’s作為
主要贊助商。Jimmie也厲害,2002年新秀賽季就拿下3站勝利得到年度新人獎。
而後2004年總分第2,2006年度冠軍,總共27場勝利,成為年輕一代車手中的名
角。這充分展示了Jeff的伯樂和商業眼光。24號車隊和48號車隊採用Formula
One的做法,兩個車隊共用一個Garage,場上場下親密合作, 連Jimmie的妻子都
是Jeff介紹認識的。

2004年24號車隊也重振旗鼓,成績不錯,全年有5站勝利。可惜NASCAR採用
了新的最後10場“季後賽”的賽制,Jeff最後名列第3。如果按照老賽制,Jeff就
是年度冠軍。

2005年Jeff和Brooke正式開始離婚談判, 最後以Brooke拿到1千5百萬美金離
異費而收場。Jeff在本年也遭受了個人生涯的最低點,只有1站勝利而且最後連季
後賽資格都沒有拿到。賽季晚期,Loomis也離開車隊回到Petty企業去當副主席。
儘管Jeff本人不願承認,但大家都認為這幾年的感情波折給了Jeff事業很大打擊。
幾個小時幾百邁的高速賽車,需要車手高度緊張高度集中注意力,稍微一不留神就
會喪失機會,這和籃球多兩個失誤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基本一點錯都不能犯。

到了2006年,Jeff 24號車隊的長期人員Steve Letarte接手成為總管。車隊也漸漸
恢復戰鬥力,雖然最後階段賽車出了不少問題,成績不理想, 還是拿到了總分第
6。在這一年, Jeff也和以前客串電影《Taxi》時認識的出生於比利時的超級名模
Ingrid Vandebosch(http://www.celebritybabywatch.com/wp-content/uploads/2006/12/Jeff-Gordon-384.jpg)
再結連理。Ingrid將於2007年7月為Jeff生下一個女兒,Jeff 也將首次成為父親。
有趣的是,Ingrid的年齡由於模特職業的關係而一直是個迷,但據傳最小也是1972
年出生的,還有說法是她是1969年出生的。

進入2007年,人逢喜事的Jeff Gordon意氣風發,到目前為止已經拿下4站冠軍,
在積分榜上領先群雄,生涯累計勝利也達到79場,超越Earnhart成為生涯勝利榜
上第6名,估計他終究會到達前3位。據Forbes報道,Jeff的2006年收入已達到2
千2百萬美金,生涯總收入也達到8千多萬美金。雖然近來成戰績平平人氣沖天的
老Earnhart兒子Dale Earnhart Jr 的年收入已經超過Jeff Gordon, Gordon的累計總
收入還是排在美國賽車手首位。

雖然Gordon在今年勢頭很好,但NASCAR已經成功地轉化為一項打破壟斷使眾
多車手都有機會的運動,新的季後賽制度也更強調賽季最後10場的結果。各個車
隊實力接近,眾多的年輕高手們也人人虎視眈眈。已經告別青年時代的昔日神奇小
子還能再現輝煌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 OVER--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格鬥搏擊與
2006: 菲哥老矣, 墨西哥風華正茂.
2005: 路邊社:總決賽第一場中的教練因素
2005: 走入西部 (一)
2004: 湖人此番凶多吉少-第三場觀後感
2003: 我看第四場
2003: 如果有如果的話---馬刺網隊第四場
2002: 辛酸的浪漫
2002: “重炮”巴蒂已不適應阿根廷這艘“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