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重慶崽兒: 流逝的歲月(連載5)
送交者: 重慶崽兒 2008年09月26日14:12:58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父親教我做飯 我幾歲開始學做飯,主要從父親那裡學的,有了興趣。後來四處"淘金",致使廚藝有些基礎,能應付家用,也幫公家主廚過席桌。 搬到農村,父親那時45歲,母親已去世。家中唯一女性是我二姐,縫補由她料理,有時也協助父親做飯,後來則多由她獨立做飯。父親是多面手,煮飯也在行。農村一般摸黑起床,父親起床時腳往我一靠(我挨着他睡),叫我起床,我一手檫眼睛,一邊跌跌撞撞走向廚房,幫父親燒火。他經常邊操作,邊給我講要領,如煮乾飯瀝米湯前手要試捏米粒軟硬,蒸飯一定時間從飯蓋判斷"上汽"的方法,鼻子聞或口吹飯表面,看飯是否蒸熟。那時父親是長輩,一家之主,差不多隔一天早上要煮一個荷包蛋吃,碗裡放有冰糖、豬油,好香。每次他都要給我留三-四分之一,算是對我的疼愛與早起煮飯的獎勵吧! 平時炒蔬菜類,他不主張放過多佐料,講究的是火候。火旺快炒是關鍵,炒出來的菜鮮活、清香。放少量薑末,過油出香,在多種菜中都用。他說,大片姜和整瓣蒜在館子做菜是為了襯盤,好看,但家裡則沒有必要,一是浪費,二是並不能充分發揮姜蒜作用。仔細想想很有道理。 父親做菜除已敘述過的外,還有三種特殊的烹品我記憶深刻,他們是藕丸子、麥芽粑和谷芽粑。 藕丸子:鮮藕在石磨有齒面手磨成藕泥,混入適量碎肉、豆粉、少許薑末和鹽,作成如乒乓球大小的丸子,若有糯米制的陰米更好,粘在丸子表面後,裝碗或盤入蒸。其味具有鮮藕的清香,吃起來真過癮。後來再沒吃過,我也沒做過。各位有興趣的話,照此做,一定沒錯。有所改進更好。 麥芽粑:為了次日早上能吃上麥芽粑,又不占白天工作時間,一般前一晚開始進行。入夜,將稍發芽的麥子磨粉後,與帶麥麩的麵粉相混,做成長形粑,用桐子葉包上入蒸籠。小火蒸至熱透(約30攝氏度),灶下保持微火使蒸籠能保溫.次晨加火蒸熟,即成了油亮暗黃的麥芽粑。 甜而不膩,爽而不粘,清甜可口。其中預溫是關鍵,溫度太低太高都會使粑不甜。此外,桐子葉不黏粑,發芽的麥發芽要適度,加入的量過多則會過甜、欠爽。新麥收穫時,是作麥芽粑的最佳季節,我們小孩最等不及晚上就守着直到打瞌睡。父親就給我們解釋為什麼要等,要有耐心。 谷芽粑:做法與上相似,只是經過發芽的穀粒要去穀殼,仍與粗麵粉相混。一般谷芽粑更甜。當時街上也有賣,小個些,也有做得很好的。 現在我真正體會到,做飯烹飪是一門藝術。作成一般的容易,做好就難。實際上它貫穿着許多物理、化學原理。比分說做魚或其它很多菜為什麼都需要放點酒,後加入少許醋呢?因酒含乙醇,醋含乙酸,兩者相遇生成乙酸乙酯,它就很香。從刀功到配料、成形裝盤(碗)都涉及美學。選料、烹飪過程又無不發揮眼、耳、鼻等五官的敏銳;還會練就一雙巧手,養成計劃性,步步在腦;學習實踐烹飪可幫助我們做好其它工作,尤其對訓練計劃性、協調性、手巧快速、美學欣賞及尊重他人勞動等都大有裨益!因此,我從父親那裡學到的,不僅是做飯的廚藝。 餵牛、養家禽 耕牛在農家是個寶,不僅可以耕田,還可積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耕牛不是家家都養得起,一是較貴,二是要有人割草,三要有牛圈。這三個條件我家初步具備。開始,我們與對門匡XX家、張XX家合養一頭耕牛,輪流各養一周至15天,每年能滿足三家耕田之用。 割草餵牛我是主力,基本由我包幹,弟弟協助。現割的青草餵牛最好,牛也最喜歡。一般每天滿背青草就夠,偶要加點穀草。若犁田時,儘量讓牛吃飽。冬天青草不夠,就用干穀草補充。我逐漸學會割草後就知道哪些草是牛最喜歡的,哪些不能要,甚至有毒(如斷腸草),也熟悉了哪些田邊地頭、墳邊樹林可以割到更多草。要輪番去,否則割不多。遠的要走1-2里路。有一種叫"馬鞭草"的,牛最喜歡,也促膘,常在河邊、溝邊和水茂盛處才有。牛是否餵得好,只要看膘好不好(肥壯程度)就知道了。相鄰人家牛沒餵好沒面子,餵得光溜肥壯很有自豪感。每天傍晚牽牛出去溜時,讓牛吃吃路邊青草和飲水。牛很有人性,給牠添草,要溜牛時,你可以看到牠那期盼、高興、炯炯有神的目光,牠還會把頭讓開,便於你去解繩牽出。犁田勞累,我們會給牠充足的草料,甚至加些玉米,半夜還起床添草,還會常常為牠梳梳刮刮皮膚,以示慰勞。幾家的牛牽在一起溜時,牛也高興,時不時抬頭、噴鼻、揚腿、掃尾,十分歡快,也有比試之意。與牛相處久了真會產生感情,情不自禁會加緊割草,多給牠添加,讓牠長得壯壯實實的;勤打掃沖洗牛圈,讓牠更舒適;多讓牠溜些時間;犁田休息時會及時牽到蔭涼處讓牠補料;我內心不是很想借給別人犁田,因為這樣牠會更累。 割草的刀很重要,幾乎每次都會先磨刀,自己用慣了的會成"專用"。割草有手勢,先不熟時,也有刀傷手的時候,如草叢中隱藏有小石頭,刀鏟下去一跳,左手就易受傷。有了經驗就會用刀尖劃探一下。割草有拉割、鏟割、挑割等方式,視不同情況而下手。 牛糞雖不如豬糞肥,但量大、肥源足。另外,牛尿是種菸特別好的肥料。 小時也貪玩,幾個割草娃常邀約在一起,割一會,聚在林邊"打刀",就是把每人的刀插在隔一定距離處,然後用自己的木刀把擲刀,擲准打倒的算贏;或"打洞",路上隔幾步刁一個洞,自揀一片瓦塊擲洞,入洞多的為勝;或下"六子棋",隨地畫上格子即可玩。以上玩法最常見,凡輸者要向贏者"進貢"草,當然主要不是輸贏,而是好玩。夏天有時還會偷偷去堰塘游泳,尤其是中午趁大人們午睡時去,否則不管哪家大人看見都會"干涉",招呼不要游,主要怕被淹死。我父親知道了要打我,瞞不住他,只要叫把手臂伸出來,指甲一划,出現白印,定是游過無疑。此時只有"坦白交代",才會"處理從寬"。不過玩後,一般我們都會拼命快割,裝滿背篼回來。個別時候太貪玩過頭了,割不滿背篼,就把草松松的撐"滿"背篼回家,試圖"矇混過關"。不過,草往牛圈地下一倒,就會現相,仍免不了受一頓罵。趕快找一些家務活作,以便"將功補過"。 餵豬的事我做的很少,主要由二姐他們管。我只是有時去摘些苕藤或打些豬草(菜葉類),再鍘細。 餵雞較簡單。我們特別餵了些"暿鴨",比一般鴨大些,紅冠黑毛,我常腰系一個笆籠,在岩石縫中揀很多山螺餵鴨,它們長得快而肥。有一次揀山螺,正手伸進一石縫掏時,突然一條不大的蛇昂起頭來,把我嚇得撒腿就跑,從那以後,揀螺時都心有餘悸。 農村養狗 農村養狗十分必要。幾乎家家養狗,但不同於城裡養狗。鄉下養狗有多種用途,首先是每家的"衛士",白天、夜晚"巡邏站崗",一雙靈敏的耳朵貼地而臥,一個嗅覺特別敏感的鼻子四處搜尋,一旦有情況立即報警或禦敵,特具犧牲精神;其次,狗最忠於主人,不會嫌貧愛富;第三,狗是和諧之物,家有狗是興旺的象徵。主人勞動回家,牠遠遠地就搖頭擺尾迎接,挨着你一步一趨送你回家,疲勞頓消。牠也可以陪你曬太陽。外出時,只要你喚上牠,就可以一路相隨,不會寂寞;第四,狗是"清潔工",小孩掉的飯牠揀得徹徹底底。嬰幼兒拉了屎,狗也處理得乾乾淨淨;第五,家裡來客,牠先也會叫,一旦主人招呼牠停止,牠就認可客人,進門後不再當陌生人看待。多可愛的生物,所以,農村養狗不單是養逗樂的寵物了! 當然,也有讓人懼怕的時候,我們上學路過人戶時,總是提心弔膽,最怕那種不聲不響突然躥將出來的狗,可以嚇得人半天回不過神來。我被狗咬過一次。有一天我去對門家玩,和壩子裡幾個小孩一道"追貓"。我正快跑中,一條狗一個箭步躥上來,在我右腿上就勢咬了一口,我哇哇大叫。大人趕緊給我清理了傷口,塗了點黃糖,幾天就好了,沒留下痕跡。 狗肉別有一味,烹飪方法也不同。現在城市的狗肉比豬、牛、羊和雞肉都貴,冬天食狗肉後不怕冷。據說韓國人是世界上最喜歡吃狗肉的。不過農村人一般不會吃自己養的狗。 走小學 04年我回鄉探親,見侄孫兒女均每天坐車上學、放學,車上有老師接送,路程只有兩公里左右,多幸福啊!不竟使我回憶起50年前我讀小學的情景。 我的初小是跳着讀的,在油溪僅讀了一年,遷至鄉下沒接着讀,過一年多後才到離家約三里的新靈小學讀初小。那會農村沒通公路,全靠走,包括後來高小也是,我稱這叫"走小學"。初小我插班讀了近一年,校長兼班主任是劉源金老師。只有語文、算術和簡單的音、體課。中午也可回家吃飯。52年秋,我升學到離家約10里路的吳灘小學。讀書一直是我最喜歡的,算術稍逐漸難點,其餘課都不難。加上自讀小學後,家中一直有哥哥精心輔導我,並不覺得多難。他教我做題的方法技巧,教我心算,舉很多生活中的實例讓我加深理解和加以應用。珠算的四則運算是父親和他親手指導的,至今沒忘,只是現在不用算盤了。自幼就記得某一齣戲里諷刺公子哥兒讀書的唱詞"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子冬又冷,收起書包好過年"。父親、哥哥和在外的二哥姐姐都再三鼓勵我要讀書,給我提供一切條件。一次姐姐回家探親,拉着我的手問:"XX,你需要什麼?"我毫不猶豫地說:"我想上學讀書"。上學後,姐姐為我訂閱了《紅領巾》,《兒童時代》,我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它們,後來還讀過《紅旗飄飄》等。這些對我學習語文,增長知識幫助很大。 每天步行到吳灘小學讀高小,單面路程10里,來回20里。無論天晴下雨、暑 往冬來都靠的是兩條腿。由於經濟所限,都是赤腳走路,書包裝一雙布鞋,快到學校時,路邊田裡洗腳穿上。赤腳平時早已習慣了,只是冬季下雪、路上結冰時,走路腳太涼,能穿上一雙"麻窩子鞋"(用麻編織的鞋)就不錯了,幾乎每年都要生凍瘡。下雨路滑天,腳上栓幾根穀草就可防滑了。 午飯靠自己從家裡帶,在學校集體加熱。多為簡單的干(或稀飯)里加點鹹菜、素菜。個別時候,家裡給我7分錢,在街上飯館吃飯,其中3分錢一個"毛兒頭"飯,4分錢的菜和活湯,或吃碗素面,算是改善了。那時候真不知什麼叫吃苦,只要有飯吃,有書讀就行了。有天,我正欲上飯館吃麵,一個人問:"你父親是不是xxx,你是否是三少爺?"得到肯定後,他執意招待我吃了一碗雜漿面。他說,他以前是我家佃客,我家待他們很好。回家告訴大人名字後,大人說"有這人"。 放學回家路上也常常貪玩,比如在學校或在街上打皮球、打彈子,看別人玩,打小撲克等,這種情況到家都是天黑了,家裡人問就撒謊說是放學晚了,當然大人心知肚明,不太追究罷了。 在學校後來我加入了少先隊。 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學校的音樂老師有一天突然被逮捕了,反轉雙手被綁在操場邊上,他低着頭,無顏面對大家。據說是他誘姦了一名年齡較大的小女生。這女生就住在離我家約一里多路的地方。 與我在小學先後同學中,要好又同一村的有揚XX、王XX、邱XX等。楊就與我們家相鄰,王在村里"半邊街"一農家,邱在"新靈小學"旁,其兄曾任村長。後來他們都沒考上中學,楊XX當了代課小學老師,王XX當村的的會計多年,邱XX好像外出幹什麼去了。我每天幾乎都與楊XX結伴上學,情誼永在。62年困難年間,一次我回鄉,楊招呼我到他家,聊天回憶童年時代,他端出自熬的"漏仔糖",舀了幾小湯匙給我吃,我十分感動。因為在那熟人都當陌生人的年代,缺吃嚴重,拿出糖來招待我太難得了!後來我當了醫生,每次回鄉,彼此親切聊家常,還幾次為其兄或他家診病解詢。在他們眼裡,我是"書讀出來了"的人。 65年秋,我高小畢業,報考了初中。考試在江津石門的津六中進行,一踏進遠比高小堂皇得多的學校,看見那些正生龍活虎比賽籃球的中學生,見到處五彩繽紛的壁報,一個個穿着"時髦"的中學生,我真羨慕!我盡力考了,覺得題不太難,等待通知吧!時間一天天過去,可我落榜了!後來才知道,不是因為我的考分,而是因為我家成分是"地主",在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莫大的創傷。 從此綴學在家,繼續我的農活。但我不甘心,在父親哥哥的指導幫助下,我沒停止學習看書。機會終於來了,次年,即1956年,由於我姐夫和姐姐知道了我落榜原因後,叫我去重慶考中學,問我敢不敢?我說:"有什麼不敢!"當時姐夫是重慶八中的黨支部書記兼校長,沾了他的光。我和二姐一起去參加入學考試,最終我以優異成績被錄取。村鄉政府也沒卡我,為我開了證明和辦了戶口遷移手續。幸運之神向我伸出了援手,讓我終於實現了夢寐以求的繼續升學的願望!從此離開了我生活五年的農村,那時的心情是既依戀又想離開。那畢竟是我在父兄卵翼下倍感溫暖和深受磨練的地方。而能離鄉升學又意味着我可以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群親畢至、群農畢至 我家父延續的血脈從50年至今,從9人已達51人。所從事的職業計有工、農、商、學、軍、警、醫、教、研、政、文、學等十多種。農村的家由家父、大哥和弟弟傳遞下來,不斷興旺發達,常成為各家親戚大聚會的地方。在那裡有熱情好客、誠懇待人的主人,有家族之長,有廣闊的天地,有優雅而特具的鄉村風味。因此在城市生活的兄弟姐妹、侄輩、孫輩均喜歡去聚會,享受那難得的歡樂,去維繫那血濃於水的親情。尤其川東、重慶—江津一帶的親戚,占地利之便,更是經常往來。我在農村時,姐姐、姐夫一家最愛到鄉下玩,尤其姐夫更感興趣。後來二哥一家和我的小家也乘方便之機去同大家聚會。記得1990年那次大聚會有25人之多,歡天喜地回憶過去,聊聊現在,謀劃將來,真有擺不完的龍門陣。趕場那天,大人們邊走邊聊,漫步前行,待走到街上,場已經散了,可聊興未減。每幾年回去一次,見到家裡都有很大變化,一步一樓往上走,心裡特別高興。如改革開放不久,在大哥帶領下,將草房改建成了青磚瓦房;15年後,在XX弟弟主持下,又改建成了兩層樓房,內有幾套臥室,配有電視機數台、電扇若干、有的還有空調,冬有電褥;還有電冰箱、自來水等;屋外有漂亮家禽院,外種果樹,竹林茂盛,蔬菜青青……。能不吸引人嗎?群親畢至,其樂融融。這使我不禁聯想起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會稽山"群賢畢至"聚會後,他書寫而留下的傳世之寶《蘭亭序》來。 我們家也是同生產隊的農友們喜歡聚會的地方。我在鄉下時,有一次過年,姐夫同姐姐回家探親,姐夫驚奇地發現,我們家院壩一批又一批的左鄰右舍,甚至不同隊的人來玩,他不解的問:"你們家不是地主嗎?怎麼還有這麼多人來玩呢?"我們說,因為家裡的人待人好,又是軍屬吧!在眾人眼裡,我們家不少人在外工作,又有軍人和高文化的人,還會種莊稼,不簡單。談吐不俗,知書識禮,待人誠懇,樂於助人。農村人都很樸實,感情純真,你待他好,他怎不喜歡你呢!老一批的愛來聊天,聽聽外面的新聞,彼此也趁閒交流;年輕人和小孩們也想看看新鮮事,湊湊熱鬧。設座、倒茶、遞煙、撒糖和端出過年炒貨,那是少不了的。我當醫生後回家鄉,他們更感親切了,因為好多人是看着我長大的,小的則聽過我們的故事,有病的更求醫若渴了。我回鄉常帶上聽診器,因樂於為他們諮詢和診治疾病,還出過診。其中治好了的,或他們感覺解釋得很清楚,判斷得很準,或治療有效的,他們更是永久難忘。以後,家族中有當警官的,有出國的,有在大學當老師、教授的,有當校長的等等,每次回鄉都會吸引鄉親們來,也是"群農畢至" 了。 其它拾零 【上交公餘糧】農民都要向國家上交公糧和售餘糧,這是政策硬性定的,戶戶如此。我在農村那會,家裡每年交公糧約600斤,售餘糧約300斤。以稻穀或麥子高粱充之。上交地點是油溪,政府便於火車或船運走,運之前鎮上有若乾糧倉儲存。收糧很嚴格,有專業人士把關,谷不飽米的不收,雜質多的不收,不干的不收,要風車打或篩過,要就地翻曬過。以確保國家糧食的儲糧質量。若谷麥不夠,自行事先向別家兌換或借。我們家都夠,因分田地時,由於是軍屬,有照顧,按規定多分了一人份(6個人分得7人份)。上糧那幾天很熱鬧,大家結伴挑到20里外的油溪,一路有說有笑,玩笑(農村俗稱"涮罈子")不斷。我也跟着挑,人小擔得不多,只覺得肩上越來越重,我最怕擔東西了。 【蓋草房】我們家當時的草房屋頂是用麥草或穀草蓋的,一般說來麥草好過穀草,因杆直硬,不易腐爛,蓋好後也好看。蓋草房也是一門技術,我們家不會,都是請人蓋。先後請過附近的王XX和王XX(後成為我弟弟的老丈人)。我們多用麥草,全屋在2-3年內輪流翻蓋。由地上的人將草把挑送到房上"蓋匠"手邊,只見他把舊爛草拔掉後,鋪以新草,用竹條作適當固定,依序遞進,用專用長木板(塊)將草露端打整齊。新翻蓋過的草房很漂亮,整潔光亮,冬暖夏不太熱。我們家翻蓋一次草房,"蓋匠"要2-3天,家裡待之以酒(晚上)、肉。後在大哥和弟弟一家的奮鬥下,於85年家屋重修,在方圓20里內第一家建起了青磚牆瓦房。15年後,又改建成了樓房,它見證了農村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也見證了家裡大哥、弟弟、弟媳、侄兒和侄媳們勤勞開拓的致富精神!當然這是後話了。 【捉青蛙】那時農村走夜路,月黑天常用火把照路,火把有草、竹和柏樹皮製作,用電棒(手電筒)的極少。每至夏天,谷田青青,水草繁茂。壩中乘涼可聞一片蛙聲,奏響了"田間奏鳴曲",美極了。我們小時候不懂得環保,沒有保護青蛙的概念。有時我帶着弟弟,打起火把,背上竹笆籠去逮青蛙,後邊常跟着幾個看熱鬧的小孩。田坎上、池塘邊,到處都是青蛙,火把的強光照射着蛙眼,牠一動不動,手到擒拿,一抓一個準,若是蟾蜍因有毒,就拋棄。大約1-2個小時,大半笆籠的青蛙就背回家了。當夜即去皮、除肚、斷腳。蛙肉或炒或燒或粉蒸都好吃。不過後來聽大人講,青蛙吃青蟲,對農作物有益,也就不去捉了。 【飛來的蜜蜂王】有一年秋天,在我家屋檐處突然出現一團蜜蜂,父親看見了說:"有蜂王在那裡,所以一群蜜蜂跟着來。"他拿了一根竹竿,綁了一個小布袋,慢慢將那團蜜蜂"招安"。給它們做了一個竹編的橫狀桶(峰桶),前有進出口,四周用牛糞敷平,桶內放了一碟黃糖以示安撫。不久小蜜蜂越來越多地聚往桶里。春天到來,各種花相繼盛開,清晨我們一早起來,只見群群蜜蜂已采粉而歸,其兩條腿上已粘滿了花粉,如兩個金黃的花錘,均忙碌地往桶里鑽。而已"卸貨"的則又離巢騰空飛去,甚是好看。可見,蜜蜂採花比人還起得早。夏時天熱,只見許多工蜂輪流在桶口搧風。夏末,父親圍好面頸,穿上長袖衫,戴上手套,只露眼睛,輕輕打開旁邊桶蓋,小心翼翼割下部分"蜂列子"(含糖的蜂巢),拿出來後,蜜蜂們不依不饒地圍着,於是我們用一根香將煙輕輕吹去,只好促其"讓步"了。蜂巢列放在"缸缽"里,蜜糖慢慢就流出來了。我們小孩拿着空巢看了又看,奇怪這糖在桶里為什麼就不流下來呢?這麼規矩的一個個小峰巢,蜜蜂是怎麼計算和建造的呢?這麼甜的蜂蜜是如何製成的呢?有的大人解釋得了,有的是後來自己看《十萬個為什麼》才部分知道。大人講,蜜蜂分幾種,各有分工。一窩只有一個蜂王,分巢時新的蜂王必須分家出走,真是"一窩不容二王"。另外,最多的是工蜂,負責採花粉等,還有"公蜂"專職繁衍。割"列子"時要留一些,冬天還要給餵些糖。那時不是"科學養蜂",沒有人工活動巢箱,取蜜用離心,"列子"可放回不傷窩。這窩蜂在我們家住了幾年,後還分成兩桶。到分巢時,多數新蜂王又飛走了。每年採得的蜂蜜約幾斤,多時十多斤。割下的巢可熬蠟。 【丈量土地、辦夜校掃盲】上高小時,我參加過複查丈量土地的工作,以便為農業合作社作準備。手持一個彈弓似的土製丈量器,協助大人丈量土地。那活,我大哥有文化,就是當然主力了。此外,我也參加夜校掃盲工作。政府動員廣大農民,尤其年齡大點的都要掃除文盲學文化,我也就當起了"小老師"。教他們識些簡單的字。我記得地點在家附近張厚懷家,來的人約20來個,學習1-2小時。結束後或跟大人一起打着火把回家,或在張家熱情邀請下就住他們家。他們是土牆瓦房,較寬敞,其三兄弟一妹妹與我相處很快就甚融洽。院子裡還有其他人戶,大人們聚在一起常編些鬼故事閒聊,因此在我腦子裡積累了許許多多鬼的故事,這到無意間給我幾年後高考作文《論鬼》準備了豐富的素材。那段時間為配合掃盲宣傳,我還參加了辦牆報。在路邊築一小塊土牆,抹平後用鍋煙灰一塗,就成為一塊小土黑板了,可用白粉筆鞋子宣傳。 我入中學後,放假回農村家,只要需要,我也樂意參加那裡的公務活動。在他們眼裡,我是有文化的中學生,挺尊重我的,彼此仍然是那麼親切,我繼續向他們學習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高小畢業、輟學後,即將進入重慶八中學習。 中學時代是什麼樣子,怎麼度過的?我的故事將在下一節向大家講述。 (第二部分《農村生活》完,2008年8月6日於美國)
0%(0)
0%(0)
  頂,寫得好!  /無內容 - daming 09/27/08 (167)
  頂!帶着俺又走過一次俺的少年生活。  /無內容 - 紅山狼 09/26/08 (106)
    希望火星猿人不要再出來搗亂了,下午讓TA - 紅山狼 09/26/08 (121)
      同學, 請注意你的PG - w2mazi 09/26/08 (106)
  大頂咱姨夫,同時踩螞蟻一腳。 - 周老虎 09/26/08 (156)
    頂咱大姨夫?  /無內容 - w2mazi 09/26/08 (127)
      典型的南方人用咱  /無內容 - 阿胖~ 09/26/08 (95)
    老虎,整個辯論台吧  /無內容 - 機會園丁 09/26/08 (137)
      甭管誰上,小布什得下去,馬砍也得下去! - 南天門 09/26/08 (126)
        唉,可惜 - 機會園丁 09/26/08 (129)
        辨啥?不是等小奧老麥嗎?  /無內容 - 周老虎 09/26/08 (133)
  哈哈,螞蟻的刀變鈍了 - ztyixia 09/26/08 (119)
  我還專門沒敢跟在(6)後面, - nanerlou 09/26/08 (229)
      你閨女現在還跟你們干, - nanerlou 09/26/08 (238)
        你們兩口子一人拿一雙筷子,在傍邊守着,做一個 - gobelieve 09/26/08 (144)
          啥呀, - nanerlou 09/26/08 (120)
            可惜,可惜。。。  /無內容 - gobelieve 09/26/08 (97)
        能堅持做這麼大的PROJECT,主要是自己上癮了 - 機會園丁 09/26/08 (180)
          嗯, - nanerlou 09/26/08 (188)
            俺只是轉載社論 - 機會園丁 09/26/08 (183)
              不是說, - nanerlou 09/26/08 (120)
            園丁的哥哥 - 踩一腳 09/26/08 (130)
    既然是潔本,我就沒敢點進去看 - 機會園丁 09/26/08 (109)
      再次道歉!內容是完全一樣的,以後好人好事都會保留原名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110)
    絕對是! - 重慶崽兒 09/26/08 (118)
    5完全是誤刪,俺的錯,交代不清。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87)
  至二樓:typo已修改,嚴重感謝!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93)
  靠!難道要大家再馬屁一輪?  /無內容 - gobelieve 09/26/08 (88)
    你寫個檢討吧,這麼大的事情,不給大家一個交代說不過去  /無內容 - 阿珂 09/26/08 (175)
      應該是我寫,交代不清。。。 - 重慶崽兒 09/26/08 (156)
        還是崽兒人厚道,那個阿珂不咋的  /無內容 - 麻衣神道 09/26/08 (164)
          這就是你不厚道了,人家找工作,心情不好。 - 重慶崽兒 09/26/08 (210)
            瓦特瓦特? - 麻衣神道 09/26/08 (205)
              瓦特瓦特?她退是因為我攪?俺又犯錯啦? - 重慶崽兒 09/26/08 (128)
                主席早就說過了 - 麻衣神道 09/26/08 (155)
  總共多長? - (99) 09/26/08 (141)
    沒興趣!競技體育沙龍村獨家連載!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130)
      你二愣子一個! - (99) 09/26/08 (167)
        是是是。放心好了 - 重慶崽兒 09/26/08 (153)
          等全部系列文章寫完,經修改定稿後, - 重慶崽兒 09/26/08 (129)
  坐沙發! - 阿胖~ 09/26/08 (145)
    可惜阿胖說的壞話很多人沒見到 - 麻衣神道 09/26/08 (124)
      沒留罪證吧? - 阿胖~ 09/26/08 (135)
  這次再要求刪我TMD就不是人!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99)
    你是崽兒麼,哈哈 - 阿胖~ 09/26/08 (132)
      你是沙發,我的不算,這好了吧?!  /無內容 - 重慶崽兒 09/26/08 (107)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5: 力刀:我的網球搭當(之一)--在美國
2004: 近期NBA小小評
2004: 巴黎游 - 序
2003: 開庭之前(六)
2003: 說說我們的奧運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