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阿黛: 家鄉味
送交者: 阿黛 2010年08月19日09:31:15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我喜歡小吃,這次回國去了幾個地方,邊走邊吃。 

又見到曾經喜歡的安徽炸臭干,只是想到網上爆出的醃製方法,再也沒有要吃的願望了。

杭州山外山的八寶魚頭是相當的物有所值,西湖醋魚如果能再甜一點就更對我口味了,東坡肉是按塊賣的,一塊一口,一口9元,司機師傅吃了他的那份,我只嘗了佐肉的荷葉饅頭,顫微微的一塊肉,無論如何非而不膩我都下不去口。

蘇州的冰糖蓮子羹色澤淡雅柔順,口感滑潤清香,我喜歡。

在上海, 點一份南翔小籠世博套餐,按照菜單上說的,有鮮肉小籠、野菜小籠、菌菇小籠和蟹粉小籠各兩隻,少而精,正合我意。八隻吃完,基本一個味道,沒吃出誰是誰。

慕名而去到此一吃而已,除了短暫的美夢成真的滿足,過後都不曾留下多少念想。 

我生長在西北,自然而然深深眷戀着的是那裡的滋味,所有關於光陰的故事都能在杯盤筷箸中被細細咀嚼出來。色香味,加上感情,便成就美味佳餚,我在這佳餚中化解鄉愁,放鬆身心,也為下一段旅程儲備力量。 

我記憶中的美味都來自路邊攤,馬路砑子上一溜兒高低不平的桌凳,簡樸的碗筷,破舊的炊具,旺旺的爐火,還有空氣里飄着的香。那時候沒有多少錢,所以喜歡去那家同時賣兩樣的大媽攤,半份這個半份那個,呵呵,誰說一份錢一份貨? 

高擔釀皮是一種用麵粉調成漿蒸出的薄薄半透明的皮,放涼後切條,拌上酸辣佐料和幾根小菜即成。這次回去朋友給介紹了一家最著名的,其實我吃着味道並沒二樣。裝碗時老闆夾起一滿筷,三抖兩抖能堅持到碗裡的只剩幾根,由此得店名“兩根半

現在釀皮已經從街頭登入大雅之堂了,這是在一家海鮮酒樓里吃到的,餐具乾淨,碼盤也算講究,卻已吃不出記憶中的滋味了。

灰豆是又一道家鄉小吃,用碗豆、紅棗和少量蘇達粉文火熬製,深紅色,甜甜糯糯。這次專門去了一趟老字號的“杜家灰豆王”,正應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擁擠的巷子裡不大的店面,客人川流不絕,在如今盤大菜少精緻路線盛行的時候,灰豆王純樸依舊,一碗灰豆實實在在,我抱着胖死算了的心態也只吃下去一半。

 

還有一種叫甜醅的,可以解釋為用莜麥做的酒釀。和米酒釀相比,甜醅的口感更清爽更有韌性。通常的吃法是調了涼水邊吃邊喝,酸甜可口。

不能不說的是牛肉麵。特意躲開吃飯的高峰時間,顧客少,我就守在廚房窗口看師傅拉麵,握一大劑麵團在手,拉扯,手腕翻轉,面由一根變兩根,兩根變四根,到16根的時候,面已成絲,兩臂撐開了在面板上摔打兩下,掐去手上捏着的麵團,將麵條高高地丟入滾沸的鍋里,筷子輕輕幾撥的功夫,面就已經熟了,前後不過兩分鐘時間。兒子的澆頭是“除了肉什麼都不要”,我正相反,除了肉什麼都要,蔥花香菜辣椒油蘿蔔片,趕緊了,乘熱。

 

嚼着眼前這碗其貌不揚的面,品嘗家鄉特有的味道,心裡的踏實與滿足,不足為外人道也。吃,已不再為飽腹,它成為一種情感,既已入心,便成永恆,不管經了多少事,走了多少路,只要家鄉味依舊,回家的路就不會迷失。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9: 南二樓: 大傢伙幫忙給老矮起個字號
2009: 山西一號: 叫一聲哥哥你快回來,送給不
2008: 男子雙槓決賽開始了
2008: 同情一下,何可欣的一生被毀了
2005: [橋牌] 閒聊體系與叫牌法 (ZT)
2005: 自由塔和世界貿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