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上海體操
送交者: dongcai 2004年02月17日20:21:06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提起楊明明,5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大概很有親切感。當時的楊明明——用現在的話說——是體操界的一個腕兒。全國冠軍,還是全能的。

  遠了?那麼拉近點的說。楊明明七八十年代當教練時,培養出“跳馬王”樓雲。在洛杉磯與漢城奧運會上,樓雲都獲得了跳馬金牌,是我國第一個蟬聯奧運冠軍的運動員。

  還遠?那麼就說說2003年吧。闊別中國13年的楊明明,被聘為上海體操隊總教練,聘期到明年全運會結束。他的心理價位是:為上海添一塊多年未見的體操金牌。

  楊明明帶隊有何妙方?他說是軍事機密,不便透露。可以講的,倒是他這些年來的“酸甜苦辣”。拿出4件事,一一道來,讓熟悉他與不熟悉他的讀者們,一同分享。

  酸:沒有陽光所以叫楊光

  楊明明的兒子叫楊光。這個名字與申花隊的後衛楊光一模一樣。要知道,當時起這個名字,還是有特殊含意的。

  1976年9月,楊明明夫婦在北京結婚後,隊裡分給他一間地下室做婚房。兩年後,他們的愛情結晶出世了。當時,夫婦倆就想,給孩子起什麼名字呢?想了半天,覺得將來組織上能夠分給他們一套見得到陽光的房子,就心滿意足了。於是,兒子的名字就叫楊光。後來與楊明明說笑,如果當時是底層的房子,可能兒子就叫楊台,甚至是楊房了。

  每天傍晚,楊明明總要帶着兒子到“上面”透透風。兒子指着附近正在建造的房子問老子:“爸爸,我們什麼時候能住進去啊?”楊明明回答說:“大概快了吧。”

  其實是早了。

  楊光一天天長大,真正的陽光遲遲沒有露臉。一直到1984年春節期間,一群記者在地下室採訪完培養出世界冠軍樓雲的楊明明後,看不下去了。很快,楊明明一家搬進了看得見陽光的家。

  現在,楊明明在美國的洋房有250多平方米,充滿了加州陽光。兒子楊光現在美國,他學的是動畫設計,剛剛畢業,有意回國。

  甜:討個老婆叫娟娟

  楊明明與于娟娟結婚的時候,現為國家體操管理中心主任的高健,當時是媒人兼婚禮主持人,他寫了一副對聯:天上明明月,地下娟娟人。橫批:百年恩愛。感覺是才子配佳人,夠浪漫的。

  且慢!其實,他們才談了4個月的朋友,就匆匆上馬了——絕不是什麼兩小無猜,感情深厚。

  這豈不是要成“豆腐渣工程”了嗎?還好,他們早就認識。

  于娟娟,北京人,1963年的全國平衡木冠軍,比楊明明大2個月。

  1959年,楊明明與于娟娟一同參加全國少年體操錦標賽,同時獲得冠軍。當時,《新體育》上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這批小冠軍。兩個人都被重點提到,楊明明還有一張照片。

  1976年,組織上想把楊明明留在北京,又想給于娟娟找個對象,於是讓他倆“試試看”。這一試,就試出個“百年恩愛”。結婚前,楊明明的母親沒機會看于娟娟,就寫信問明明,那個娟娟是不是《新體育》上的那個“于娟娟”。楊明明說是,楊媽媽表示,那還差不多,“可惜雜誌上沒有她的照片”——楊媽媽也真夠幽默的,即便有,也是13歲的小姑娘呀。

  苦:第一次出國是政治任務

  楊明明不能出國。在那個年代,有一個在台灣的姨,一輩子也別想出國,政審永遠也不會通過。

  但楊明明成績出眾,每次國內有什麼重要比賽,國家體操隊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楊明明。可是一到出國比賽,楊明明就只能乖乖地回上海“繼續苦練了”。

  1973年,楊明明終於等到了一次出國機會。

  那時,中美剛剛建交,繼中國乒乓球隊之後,中國體操隊成為第二支赴美出訪的運動隊。當時,國家領導人要求:絕對不能輸!

  乒乓球,我們水平高,輸贏盡在掌握中。體操就沒那麼方便了,何況,當時美國隊水平並不低。六男六女的出訪名單,醞釀了很久。

  這回,想到了楊明明。因為前一年,也就是1972年,楊明明剛剛獲得全能冠軍。全能冠軍不去,實在是說不過去。最後,是周總理拍的板:楊明明可以去。去的時候,代表團里的人,悄悄告訴楊明明,好好比,這可是政治任務。

  果然,美國女隊的水平,要超過中國隊,所以中國男隊就必須拿下來。還算爭氣,比了兩場,最後都打成一比一,皆大喜歡。楊明明也不負眾望,在比賽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之後,他也摘掉了“政治上不過硬”的帽子。

  辣:要把二手房變精裝修房

  什麼樣的教練最好?答案是熟悉中國國情的外籍專家。

  外籍專家,見多識廣,想得簡單,幹得賣力。但外籍專家,最大的不利就是不熟悉中國國情。常常是還沒熟悉國情,就已經被迫下台。

  楊明明卻正是一個“熟悉中國國情的外籍專家”,體育界的“老海龜”。楊明明1990年赴美,2003年回國時,他們一家已經加入了美國籍。所以,這次他回國執教上海體操隊,享受的是外籍專家待遇。

  “一年前,我回來時看到的上海體操隊,就是一個二手房。”楊明明說,這比毛坯房還不如,毛坯房是一張白紙,裝修起來,還容易些。楊明明不是來住二手房的,他是想把二手房變成精裝修房。通過一年的努力,現在的上海體操隊已經有7名隊員與3名教練,進了新一屆國家集訓隊,而一年前,上海只有2名隊員入選國家隊。

  “明明啊,你真行。”那天聽到上海體操中心主任沈利龍正在夸楊明明,“明年全運會的一枚金牌全靠你好好帶訓了。”

  楊明明壓低了嗓門說:“主任,對外還是穩一點吧。”

  沈主任假裝臉一沉:“你不是老稱自己是外籍專家嗎?外國人不是都很自信的嗎?”

  楊明明不緊不慢地回答:“你不也老說,要有中國特色嗎?沈主任,做人要厚道,金牌放在心中即可。”

  舉座皆笑。

  本報記者高興

  楊明明笑談“酸甜苦辣”

  上海體操名宿今何在

  李小平

  1962年9月19日出生。1972年入業餘體校進行體操訓練。1973年入上海體操隊。1979年在全國體操比賽中首次獲得鞍馬冠軍,同年被選入國家體操集訓隊。1981年7月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舉行的第1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獲鞍馬金牌;同年11月在莫斯科舉行的第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在鞍馬項目上,以獨特的“縱向前移環中轉體360°”、“縱向後移”等新穎動作和舒展灑脫的技術風格,奪得冠軍,與李月久一起成為我國首次獲得世界錦標賽單項冠軍的運動員。1982年在新德里第9屆亞洲運動會體操比賽中獲鞍馬金牌,並是獲得男子團體金牌的中國隊的成員。1983年在第22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鞍馬亞軍,並是中國隊首次獲得男子團體冠軍的成員。1984年在洛杉磯第23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獲鞍馬銀牌,是中國隊獲得男子團體銀牌的成員。1986年,李小平退役,赴美讀大學體育專業。他的妻子文佳是湖南人,是1987年體操世錦賽女團亞軍的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李小平夫婦現在美國的阿納海姆開設了自己的體操學校,兩個女兒都在練體操。

  吳佳妮

  1966年4月23日出生。

  1973年進入上海市體育宮進行體操訓練。1976年入上海市體操隊。1977年被選入國家體操集訓隊。1980年在全國體操錦標賽中獲個人全能、平衡木兩項冠軍,高低槓、自由體操兩項亞軍,跳馬第三名。1981年在第21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中,獲平衡木第三名,自由體操第四名,並是首次榮獲女子團體冠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1982年11月在第9屆亞運會體操比賽中,獲高低槓和平衡木兩枚金牌,個人全能和自由體操兩枚銀牌,並是獲得女子團體金牌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1984年在第23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是獲得女子團體銅牌的中國隊成員。她在高低槓上所做的腹彈分腿騰越動作被人們稱為“佳妮騰越”。吳佳妮退役後,與為中國奪得三次體操世界冠軍的李月久結婚。現他們也在美國開設了自己的體操學校,女兒安娜也在練體操。

  樊迪

  1973年出生,1980年進入上海市少體校開始接受體操訓練。1984年,入選國家隊。1987年作為候補隊員參加了第二十四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因其他隊員受傷而臨時決定派她上場,在團體賽的高低槓比賽中,她以“反握向前大迴環”這一創新動作和高飄的“分腿前空翻抓槓”,獲得了中國隊唯一的一個滿分——10分,為中國隊取得團體第四名立下了汗馬功勞。同年在六運會上獲得高低槓金牌。1988年在第24屆奧運會體操比賽中,是獲得女子團體第六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1989年10月在第25屆世界體操錦標賽上,她以獨一無二的高難、流暢、優質的全套動作再獲滿分,與著名選手西里瓦絲並列站在高低槓冠軍的領獎台上,成為繼馬燕紅之後,在世界錦標賽上奪得冠軍的第二位女子體操運動員,並是獲得女子團體第三名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1990年在第11屆亞運會體操比賽中奪得高低槓金牌,並是獲得女子團體金牌的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亞運會後,樊迪急流勇退,進入大學讀書,現在美國的一家體操學校執教。洪南麗攝(資料照片)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笨鶴學棋記
2003: 看來選拔賽就是和內定的不一樣
2002: “費爾潑賴”主義必然倒掉-再說奧運雙
2002: 毛三先生是在討論“冷戰”還是討論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