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110米欄小知識
送交者: 非打不可 2004年09月02日08:04:22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110米欄小知識
by 非打不可

110米欄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徑賽項目。 早在1896年的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110米欄就已經是正式項目。 當時只有兩位選手參加了比賽,成績分別為17.6和17.7秒。(偶要是早生100年,就能拿這項奧運金牌了。 ^_^ )
110米欄用的欄高為3英尺6英寸(合106.68厘米),高於女子100米欄的欄高,因此常常又叫110米高欄。 從起跑線到第一個欄為45英尺(13.72米),每兩個欄間距為30英尺(9.14米),共10個欄。 從單位上就知道這項運動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嘿嘿。
理想的跨欄動作,加上欄間跑,每個欄一共4步。 9.14米分4步來完成,對運動員來說最容易接近自己的衝刺速度而同時能自然地完成跨越動作。 在沒有欄的徑賽項目里,運動員跑動中身體重心的變化幅度約為10厘米的數量級。 優秀跨欄運動員跨欄時身體重心的變化幅度和短跑時差別極小。 跨欄時如果能做到重心變化幅度小,自然就會少做無用功。 顯然,同樣身高時,腿長是一個明顯的優勢。 腰腿的柔韌性也非常重要。 上欄的時候上身盡力前傾壓向前腿,跨過之後又要馬上抬起,回到衝刺的體形。 但是,個子太高也不好。 太高了反應會慢一點點,另外9.14米跑4步也決定了理想步幅,而只有有特定身高和腿長的人才有最理想的步幅。 偶相信,這一點沒有人會比劉翔更合適了。
眾所周知,練短跑需要猛練上身包括上肢的肌肉,這樣擺臂才會更有力。 相對來說,跨欄運動員的上身不能太多肌肉,太重了上欄時的上身前傾加速度就會反而降低,不利於完成動作。 上身前傾不夠,過欄時的重心自然會更高,也需要降低水平方向的速度才能彌補,或者不肯抬高腿而提高重心,於是乎連連撞欄。 而劉翔把握的總是那麼恰到好處,令偶覺得賞心悅目。
顯然,110米欄既需要衝刺速度,也需要高超的技術來降低過欄時的減速並保持自己的節奏。 在110米欄的前半段,衝刺速度可以彌補技術的不足。 但到了後半段,由於動作的變形會有累積效果,技術不完美的運動員都必須放慢速度來調節自己的步伐,劉翔技術上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一輪一輪看劉翔,直到他勇奪110米欄奧運金牌,感覺他跑得真是太優美、太協調了。 看了劉翔比賽的兄弟姐妹們一定都看到了,劉翔在前4個欄的時候並沒有優勢,從第5個欄開始才逐漸把對手拉開,這充分說明了劉翔的優勢完全是技術上的。
現在的世界紀錄是由英國的Colin Jackson在1993年創造的。 衷心希望劉翔能打破這一紀錄,創造新的歷史!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也談談何智麗
2003: 棋魂(7)(下)
2002: 美國夢幻五隊星光不足靠體能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