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放马南山,归隐田园--给徐根宝
送交者: shouvinn 2001年12月18日17:27:46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金庸、古龙笔下不乏少年得志、英年成名的剑客侠士,但每个人总难逃英雄迟暮的悲壮。因为历史的发展,因为新陈代谢,于是中山先生有云: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是我七个月前写的《一代名帅徐根宝》的题记,现在再借用过来!

(一)质疑徐根宝的能力

通常衡量一个教练的能力和业绩的指标有三:成绩、人才和风格,10年前根宝执教国奥时,培养了反之仪、好还动等一大批近10年来中国最好的球员,又经过5年的磨砺形成了被成为强逼围的新理念,加上在国奥、上海和大连成绩斐然,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土教练的旗手。但是从97年离开上海起,根宝再也没有培养一名新秀,听到更多的是某某球员被根宝“废了”一说;在风格和理念方面,他也没有走出经验型成功者的误区,把过去的成功模式当成“红宝书”,强逼围这时尽显原始足球的粗糙和不足。

从来就是有人才就有一切,过去十年,徐根宝因握有70左右出生的那一拨球员中的精英而获得了在中国足坛肆意纵横的空间。但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足坛大幅度的年轻化,77、78、79出生的新生代球员逐渐成为主打,这批球员基本是由朱广沪、国作金和沈祥福等少壮派一手铸就。于是乎,根宝被取而代之就不足为怪。当然,根宝却放不下,习惯了嵩山剑法,再改习华山剑法显然不行。不能走出自己,这是被淘汰的关键原因。其实,每个职业的教练都应该明白:作为专业足球时代的遗老,不谋进取而被淘汰是必然的,即所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尽管有时候显得太快了点。

搞清楚这个之后,再看申花球员得知徐根宝回来的消息后的“他来我就走”,就毫不奇怪了。这些队员大多都由徐根宝亲手带过,而现在却几乎异口同声“他来我就走”“根宝即便来,时间也不会长”......即便是一些中远队员也很惊讶:“怎么是他?要是他行中远会不要他吗?他除了会骂队员外,真的没什么东西!”这一切又是为什么呢?这已不是简单在球队中确立威望的问题,而确实如一球员所言,徐根宝的那点东西早就过时了,他那些东西已经很难应付现在的甲A联赛。上海中远尽管最终冲了上A,但是谁都可以看出,这只不过是最后的晚餐---一向以善于培养造就新人自诩的根宝如今带着一班三十好几的过气球员冲假A,才智的枯竭、心态的黄昏一览无余。其实,带着中远冲上甲A的是徐泽宪大把大把烧钱,徐根宝的作用也就好比一个放牛的老农,没事吆喝两下而已。

“穿惯了皮鞋你再让他去穿草鞋,能习惯吗?”95年的上海属于根宝,他和范志毅的天地之合用简单的方式击败了在上海人突然迸发的简单方式前一筹莫展的北方足球。但是,那毕竟是职业联赛的第二个年头,一切都是漆黑中的摸索。而现在,球队的起点和上8年前组建时已不一样了,球队的技战术风格差不多已经形成了。那个时候成功了,现在就一定能成功吗?徐根宝的那一套确实不行了,他的身体理念已经凌驾到技术层面之上了,“强逼围”说得好听是一战术,说得不好听就是靠原始本钱吃饭的大老粗。申花球员有好多是从当年根宝那一套过来的,他们也是这套“战术”的执行者,“有比较才有鉴别,有调查才有发言权”。申花球员的观点以及诸多的事实都已表明:徐根宝,确实不行了。个人能力这个东西不是说来的,你不行就是不行!不服老不行啊!还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二)质疑徐根宝的品格

这一点要追溯到今年的夏天,当时,中青队在世青赛上的2战,一胜一平,应该说,这个成绩是骄人的,尤其是第二场逼平了欧洲赛区的第二名---乌克兰。这一次,国青队员和沈祥福都是成功的。但是,当时足球报上却大张旗鼓登了徐根宝的“言论”,让我不寒而栗:“他们达不到我当年带国奥队的水平”说得那么的坚决,我很佩服他说这话时的勇气,太牛逼了。徐根宝还说:“现在这批中青队球员中,杜威以后能达到范志毅的水平?阎嵩和曲波能成长为郝海东那样的前锋?我看难。”

人家才刚20岁啊,老大!范志毅20岁时有杜威那种气闲神定、稳定后防的气质?没有;郝海东20岁的时候,能穿人家守门员的裆?也不能。其实,不时代的球员是根本没法比较。再说,郝海东、范志毅也不是他一手培养的,郝海东的发现是八一队刘国江当年在青岛时发现的。他在八一队近10年的学习锻炼,才成为八一队的一线队员。再说范志毅,他到国奥队以前,已经是上海队的球星了。如此看来,郝海东、范志毅原来不是他一手培养的,徐根宝牛什么牛?他的苦恼,是因为总是冲不出亚洲啊,所以呢,产生醋意那也怪他,情理之中嘛。沈祥福的成功确实夺走了他头上“牛逼”的光环,于是他自己不小心在广大球迷面前,暴露你嫉妒年轻教练的阴暗心理。对了,他的“黑色9分钟”已经载入了中国足球的耻辱册,他也一定不会忘记吧。

再细细一想啊,徐根宝也很搞笑,既然他的队员这么牛,他为什么连亚洲都冲不出去?为什么没有本事向沈祥福那样带队员到奥运会走一遭?他的能力因你自己而让人完全失望,还说像阎嵩、胡兆军都是他在带大连万达时提拔起来的。那我再问徐根宝,为什么你认为能力不行的球员到世青赛上却很cool?一把年纪了,是出于妒忌的心态?那么他也太失败了,妒忌谁?沈祥福?不用,人家不敢跟您比;妒忌年轻球员?人家才多大,您多大了?他们需要的是全国人民的关怀和鼓励。“当时马明宇这样的队员都是我们不要的,李明也没有进最后的主力阵容。”知人善用,你也不会。我发现,你其实是个极端的狂热“口号”主义的人。

(三)徐根宝的定位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宝现在在国内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原因就是人们心中还在根宝的过去和现在之间徘徊。当年的四大名帅徐根宝、金志扬、陈亦明和迟尚斌曾被请到中央电视台,纵论中国足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仅仅3、4年的时间当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酋的四大名帅先后让出职业最高点。95年的中国足坛有气宇轩昂的金志洋、沉雄有力的迟尚斌、人精极品的陈亦名,但惟有根宝一人独霸足坛。现如今,迟尚斌、金志扬被杯酒释兵权,转而在国家队韬光养晦;说话精妙、处世精明的陈亦明在甲B也难以立足,于是摇身一变成了球评家;徐根宝的命最硬,2001的他再次经历了他教练生涯的一个“高峰”,也有了再一次的“谢天谢地谢人”的机会。

回首1997年,徐根宝南下松日,屈尊甲B,也迎来了那次经典的“谢天谢地谢人”,这是根宝在自己的足球事业上作的一次赌博。回到上海,入主中远是他的第二次赌博。八年的职业化之路,徐根宝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个性风格”。经历了上海、广州、大连这三座在中国足球氛围最为浓烈的磨练,他有别于他人的内心的优越和领先的心态,他的人物形象也日益的丰满。现在的徐根宝放弃不了足球,依旧在足球第一线打拼。所以他的荣誉、年纪,也使得他很容易患得患失。撇开一切功利不谈,一把“年纪”的他的执作也让人钦佩不已。所以,我也没有怀疑过他是个好教练,他曾经是个好教练。不管怎么说,徐根宝也确实是中国足坛的领军人物,他在中国教练中算是有特点和有一定水平的(当然仅限于中国足球这块贫瘠的土地)。他的强逼围概念毕竟“历史”过中国足球,他也培养了“亚洲足球先生”、“亚洲第一前锋”,从这个层面上讲,他是一个失失在在的优秀教练。但是,他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英雄!

对于上海队而言,最合适的还是外籍教练,比如皮特!外籍教练的水平毋容置疑,至于为什么没一个教练创造过辉煌的成绩,只能说申花俱乐部摈弃不了小家之气,太功利,为什么不多给外教一些时间呢?事实上,外籍教练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有很多,最典型的莫过于米卢,如果四国邀请赛“顺民意”炒了他,怎么进世界杯?从俱乐部上来讲,涅波、桑尼、李章洙、科萨乃至今年的霍顿,谁不是很出色?

说来说去,我和上海许多球员的观点一致,徐根宝应该“放马南山,归隐田园”。倘使,徐根宝“不识时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就准备成为第二个戚务生吧!1997年冬天还不算遥远!最后再送徐根宝一句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