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奪命狂奔與殘酷虐待--記獨一無二的西班牙奔牛節
送交者: knit 2002年07月09日18:29:01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奪命狂奔與殘酷虐待--記獨一無二的西班牙奔牛節

  舉辦周期:每年舉辦一次

  奔牛節的正式叫法是“聖-費爾明節”,在西班牙重要的三大節慶中,除了塞維利亞的春慶(FeriadeAbril)與聖荷西的法亞火節(LasFallas)之外,場面最為震撼、火爆的,則非
潘普羅納的奔牛節(SanFermin)莫屬。

  每年的7月7日至14日,“聖-費爾明節”在西班牙東北部的潘普洛納市舉行。聖-費爾明是潘普洛納市的守護神,這個節日因此而得名。聖-費爾明節以牛為旋律,從清晨奔牛、中午耍牛到晚上鬥牛,規模盛大、險象環生、高潮迭起,素有“舉世無雙的節日”之稱。每逢節日,前來領教這份激動的世界各地遊人可達30多萬。據說,來看奔牛節的旅遊者為潘普洛納市帶來不菲的收入,讓該市脫貧致富。

  奔牛節之所以使潘普羅那舉城歡騰,還因為它不僅使年輕人瘋狂,還對不同年齡的市民有不同的安排,兼顧各方面的興趣。比如有適合兒童的嬉戲娛樂活動,有適合青少年趣味的月光舞會,有適合中老年人的節目,也不忘記那些身有殘疾不能活躍在節日舞台上的人,因而受到各方的喜愛。(扶風)

  解剖奔牛節

  歷史

  奔牛節的真正起源已經不可考,根據記載,在公元1591年時即有此節慶存在。當時潘普洛納人的意圖是把六頭高大的公牛從城邊趕到城裡的鬥牛場。17世紀十幾名旁觀者突發奇想,斗膽跑到公牛的前面,後來這便成為一種習俗沿襲了下來。

  着裝

  節日期間,當地人不論男女老幼,一色的潔白衣褲和運動鞋,脖子上圍一條紅領巾,腰系一條紅腰帶,這樣可以吸引公牛的眼球。

  場地

  奔牛是在市府大樓附近一條狹長的小胡同舉行的,牛群從畜欄經小胡同跑至市中心的卡斯蒂利亞鬥牛場,全程787米,只需1分50秒至兩分鐘,真是千鈞一髮,令人驚心動魄。

  驚險過程

  上午8:00時整,兩聲響亮的號令發出,十頭巨牛衝出畜欄。

  一般四頭體大強壯的閹牛在前面領頭,其餘六頭為野性十足、兇悍無比的鬥牛(它們即是下午鬥牛場上的主角)。隨着牛背一起一伏地向小胡同內奔來,雜亂的牛蹄聲和着人們聲嘶力竭的叫喊聲,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奔涌而來。那些不怕死的奔牛人涌在牛群周圍,邊跑邊喊。其中出色的奔牛手巧妙地讓自己的腰部與牛角之間保持着1米的距離,既跑在牛前面,又不讓牛頂着。能做到這一點的,將被視作真正的勇敢者,刊登在第二天的報紙上。而那些跟在牛後的人,只配稱為起鬨的膽小鬼。

  鬥牛

  奔牛節期間,中午時分的節目是在卡斯蒂利亞鬥牛場的鬥牛競技,也有人稱其為耍牛。早上在街頭狂奔的鬥牛,被聚集在鬥牛場邊,準備與勇敢的鬥牛士激戰。參加這項目表演的人,或雙人或單人出場,一身素白衣裝,持白手帕,系紅色的領巾和腰帶。入場的牛比鬥牛小而機靈,鋒利的牛角纏上了保護用的白布。牛在場中橫衝直闖,人在圈裡騰挪躲閃,鬥智鬥勇,扣人心弦,十分好看。傍晚時分,真正的鬥牛開始了,這是一天中最慘烈也是最具有刺激的節目。鬥牛場上煙塵滾滾,上下翻飛的紅色斗篷、兇悍地撲過來的公牛……最後,勇士一劍刺入公牛的心臟。

  傷亡

  每年的奔牛節期間都會有許多人受傷,傷重而喪命的人也不在少數。自這項活動開始有正式記載的1924年以來,已有13人喪生和200多人受傷。最近一次奔牛撞死人的事件發生於1995年,死者是一名美國人。但西班牙男人仍然對奔牛活動熱情不減,觀光客們也因好奇而躍躍欲試。

  “火牛”

  “虐待動物”習俗除了鬥牛,在西班牙的鄉村節日活動中,至今還保存着許多“殘酷虐待”動物的習俗。在西班牙東部地區,村民們在狂歡節將瀝青粘在公牛的犄角上,使它們成為“火牛”。被炙痛的火牛發狂地在人群中亂沖亂撞,圍觀者也陷入如醉如痴的狂歡中。在美加尼斯-德拉波沃洛薩,人們有每年從教堂的鐘樓上扔下一頭活羊的習俗,維拉努瓦-德拉韋拉人則有斗驢的嗜好,一些地方則盛行騎士飛馬揪鵝頭的遊戲等等。(李莫)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