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超級強文
送交者: fatcop111 2008年02月05日09:51:47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
[原創組]去年冬天的火箭半程總結 由 去年冬天 發表在HoopChina·火箭專區 http://nba.hoopchina.com


Section A 球隊評估


現在賽程剛剛過半。按照NBA球隊的發展規律來說,這個時間是一個分界點,各支球隊需要對自己做出明確的定位,並在下半段的賽程中採取相應的策略。一般來說,最終的結論有三種:


一、球隊運行良好,季後賽席位不成問題,只需做小範圍調整。


二、不符期待,季後賽席位懸而未決,想要脫穎而出還需要一定程度的改變。


三、季後賽無望,準備擺爛搶樂透。


火箭的定位非常明確,選項二。


已經過去的半個賽季是由三個階段構成的:第一階段:6勝1負;第二階段:連敗,磨合問題逐步增多;第三階段:勝率回到50%附近並逐步提高,連勝場次增多。應該說火箭的趨勢是比較好的,特別是近段時間,無論輸贏,總能依靠角色球員的出色發揮纏鬥到最後時刻。費城之辱過後,火箭球員的Hustle Play和比賽專注程度明顯提高,可謂塞翁失馬。


由戰績和球員心態兩方面來看,火箭在持選項二的球隊中,屬於後程更值得期待的准強隊。反觀另外一些球隊,甚至還有一些持選項一的球隊,在賽季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進入狀態的契機過早,在賽季中後期很容易現出疲態。


從歷年季後賽球隊的實力來看,常規賽過早進入狀態是一種不明智的選擇。實力出眾的球隊,在全明星賽之前基本都呈現出一種半休眠狀態,然後在全明星賽後忽然取得長連勝,奠定主場優勢,並挾餘勇進入季後賽。沒有球隊能夠做到82場一場比一場亢奮,賽季初的大熱之選往往後勁不足。因此,火箭前半賽季的成績和狀態雖然不能算作出色,但在全明星賽後的衝刺期,依然是值得給予更大的期望的。


Section B 戰術軌跡


這部分同樣可以分成三個時期:混沌期、單核期、融合期。


混沌期


混沌期占據的時間最長,大概是前20-23場比賽。這個階段的Adelman對輸贏沒有任何想法,其主要目的是觀察與改造。有很多球員,如Brooks、Landry、Novak,在這個時期沒有上場機會,但在後面的時期表現出色,這也證明Adelman對球員的改造是有效果的。


這段時期所反映出的主要問題有:1、姚明防擋拆;2、球的轉換;3、防突與防投的平衡;4、內外線人員配置;5、Tmac和姚明共存。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是火箭的核心問題,也是一定要解決的問題。


1、姚明防擋拆


在上個賽季,打姚明的擋拆是NBA各隊的一種常規戰術,甚至於沒有好PG和好牆的球隊,也經常嘗試這種打法。Adelman上任之後,在混沌期第一個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標誌性的比賽是11月29號對太陽。太陽是跑轟戰術大師,而且全隊擋拆貫徹得非常堅決。在這場比賽之前,火箭曾與太陽交手一次,結果主力下場後球隊反而打得有聲有色。Adelman在這場比賽中吸取前一場比賽的教訓,安排PF在罰球線附近協防擋拆,把姚明完全收在了禁區之內,並十分注意對太陽投籃的干擾。全場比賽,Nash和Stoudemire一直試圖突破火箭的防守,找到從前的感覺,然而火箭沒有給他們機會。


這場比賽比勝利更重大的意義在於其示範性。雖然在之後的比賽中,火箭的PF大多數時間還是站在低位防守,然而各球隊再也沒有將打姚明擋拆作為常規戰術,只是偶爾為之。


2、球的轉換


這個問題在JVG時代幾乎沒有提及過,JVG強調的是傳球瞬間的空間感,而Adelman則強調強弱側之間轉換的速度。這種安排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對方不再能夠肆無忌憚地對姚明包夾或繞前。半個賽季之後,我們的成果是:姚明不再怕包夾,但關鍵時刻的繞前仍然沒有好的解決辦法。


Adelman的原理是:姚明遭遇包夾繞前時,對方一定有兩名球員注意力在姚明身上。對方球員包夾或繞前的時機是球在姚明一側45度準備向內線傳球時。因此,只要能夠做到球在強側和弱側之間快速而自由地轉換,協防姚明的人一定會失位。破解包夾的進攻,就從這個失位開始。


在混沌期,他首先嘗試的是姚明和Wells分站兩側,外線站成三角形,形成兩個低位三個高位,高位球員彼此間迅速傳球找人的格局。由於姚明和Wells共同牽制底線區,wells的位置又可里可外,因此在包夾中負責協防的球員所要照顧的面積相當大。剛開始,這種戰術是很有效的,然而後來遇到了兩個球隊,令Adelman不再經常使用這種破包夾戰術,一個是金州勇士,一個是費城76人。


3、防突與防投的平衡


Adelman在防守上的造詣很少被人提及,但當年的開拓者和國王在壓低對方命中率方面成績斐然。有人總說是JVG的老一套頻頻救火箭於危難,但我不同意這種說法。正確的結果經常是殊途同歸。Jordan的後仰跳投有標誌性,不代表所有球員的後仰跳投都是和Jordan學的。Adelman的防守之於JVG,亦同此理。


兩名教練在防守上的共通之處在於:他們都是最大限度地保護內線,製造內線威懾力,而對投籃的防守只是輔助。


這是由姚明的特點決定的。防中投要求良好的靈活性,而姚明的絕對靈活性無論如何比不上聯盟中大批的矮個內線。與此同時,姚明最大的防守威力在於內線威懾力,把他拉出去防投籃是不合算的。因此,這種思路是符合火箭實際情況的。


因此,直到現在,面對中遠投出色的球隊,火箭依然比較吃力。像馬刺這種外線只有Ginobili一個強點,Parker要鑽到內線討生活的球隊,火箭反而不怕。


在這裡,不能不提的一個球隊,還是金州勇士。他們是小球中的異類,不以投籃作為第一手段,而是一貫堅決而重複地衝擊內線。但Harrington、Jackson、Davis和Azubuike組成的三分投手群又會在某個時段大爆發。除此之外,快攻他們也是一把好手。因此,對於火箭來說,如果能夠掌握對金州勇士時防突與防投的平衡,那麼防守體系便已經成形。


至於建隊思路與勇士相類似的爵士,天生是勇士的剋星,因為他們的內線比勇士強太多;但火箭倒不用太把爵士放在心上,因為替補增強後的火箭,將是爵士無法逾越的。類似食物鏈。


4、內外線人員配置。


Adelman曾經用15場比賽鍛煉姚明在低位的傳球感覺,而姚明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串聯球隊上取得了一定的進步。這個時候,人員配置的問題就顯得突出了。Hayes、Scola各有各的缺點,中鋒替補的穆大叔又垂垂老矣。最後六分鐘的姚明需要一個pf來幫他分擔進攻責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而SG位置的防守,從來沒好過。


這也可以解釋日後Scola的快速成長,Landry獲得的機會,以及Brooks和Alston多次同時上場的現象。


5、Tmac與姚明共存。


4年間不曾解決的問題交給了Adelman,Tmac沒磨合好就又受傷了。這個問題,暫時就沒有擺上檯面。


單核期


Tmac受傷的日子裡,姚明和球隊努力尋找着方向。這一階段是火箭的信心逐漸確立的時期。主要取得的進步有:


1、Alston的作用升華。


火箭破聯防的感覺一直不算好,誰也沒有指望Alston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Adelman確實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教練,他把Alston變成了一個破聯防的銳利武器。


聯防所害怕的,無非是區域責任不明以及三分球。Alston的突破能力或許不強,但他帶球穿梭的能力並不亞於任何一個頂級PG。Adelman安排Alston通過掩護之後接球進入對方罰球線,之後的選擇讓他自己進行。這個位置是對方最難受的位置,有一個人帶球在那裡轉悠,無異於眼睛裡撒一把沙子。Alston表現最好的那幾場比賽,就是對方不打人盯人的比賽。這又是一個示範性作用,自從Alston的那幾場比賽之後,面對火箭的對手,聯防頻率也下來了。


2、新秀的崛起


我想把Novak也歸入這個行列,因為去年他根本就沒有表現的機會。


Scola、Brooks、Landry和Novak為球隊做出的貢獻,也是連勝開始增多的原因之一。火箭上賽季的一個頑疾就是到了關鍵時刻除姚麥之外其他人束手無策。很顯然,Adelman不準備穿新鞋走老路。


具體的情況在後面球員評估中詳細分析。


3、最後六分鐘的戰術多樣化


Adelman對比賽最後六分鐘的安排,要遠遠強於JVG。最後六分鐘對他來說,是令人亢奮的決戰時刻,是一場比賽凝縮的精華。所有球員的所有戰鬥力,都是為了最後六分鐘傾瀉在對方身上的。


一開始,姚明對接管比賽的心理準備明顯不足,儘管Adelman為他留好了至少兩次犯規的機會,但他在前面的比賽中經常消耗太多體力,導致最後時刻命中率降低。


經過幾場比賽,姚明的心態開始有了變化,在上半場的狀態一般都是很平淡的,基本都在為隊友擋人,自己進攻出手很少。這樣一來,其他球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被調動了起來,等到第四節末段,姚明自己大打出手,其他人也已經有了足夠的熱量,形成趁熱打鐵之勢。


很快又出現了問題,對方末節瘋狂繞前。Adelman堅持打了幾場姚明之後,開始為Scola安排戰術,並派上Landry。內線的打擊多樣化之後,姚明的壓力降低,威脅也越來越大。


融合期


這個融合主要是指Tmac而言的。


在Tmac傷停期間,火箭有優勢,也有劣勢。


優勢在於,少了一個持球進攻者,球的傳導日益迅速起來,姚明的進攻壓力也得到了減輕。


而劣勢在於,少了一個持球進攻者,在關鍵時刻,對方對姚明繞前時,就沒有人能保證命中率,或者傳出能保證命中率的空位球。


目前的情況是,Tmac融合情況還算不錯,然而老毛病還在。


我理想中的Tmac,應該是像下面這樣的:


姚明拉到高位時,他在低位保持壓力和聯繫;


姚明進低位時,他在另一側隨時準備接球攻


站在正面弧頂時,如有需要,能夠迅速向兩側分球


各種進攻手段比例:背打20%,突破50%,接球投20%,干拔10%。


不必太在意自己防守的球員,但一定要有猛龍時期那種協防的熱情,直上直下封蓋投籃者,或者拿後場籃板。


目前來看,他只做到50%左右。我相信,一個90%的Tmac加上姚明,就足以共存於場上,建立一支有條理的強隊。

Section C 球員評估

姚明 Yao Ming

姚明在這半個賽季的發展歷程,從一個側面與火箭的發展里程相呼應。當姚明不知道自己在場上該做什麼的時候,整支球隊就陷於低谷。因此,我們可以說,姚明是前半個賽季的球隊核心。

Adelman對姚明的要求也歷經變化,幾次調整。首先,他要求姚明多上高位,並提出了著名的25/75論。然而在開局階段的比賽中,姚明上高位的比例遠大於25%。前面已經說了,前20場比賽Adelman是不在意結果的,在場上更多是一種練兵的意味。姚明上高位所帶來的負效應很大,首先,低位能力大大降低,這對於一支習慣了Inside Out思想的球隊來說,無異於失去了中軸。其次,對手的內線完好無損,姚明的殺傷力體現不出來。第三,姚明的傳球能力不如Brad Miller,他站高位傳球的效果還不如Scola和Tmac。因此,這是一次失敗的戰術嘗試。

隨後,Adelman開始把姚明向Duncan方向打造,標誌性的比賽也是對太陽,11月18日。在那場比賽的第二節,火箭把賽場當成了訓練場。將近6分鐘的時間內,全隊只有一個戰術:45度吊球給姚明,姚明單打,遭遇包夾即分球。姚明在剛開始打這個戰術的時候,浪費了4-5次進攻機會,後來自己單打進了一個球,助攻外線一個三分球,Adelman就把他換下了。從那場比賽開始,姚明領悟傳球時機和閱讀比賽的能力逐漸增強。

這裡需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姚明和Duncan的差距在什麼地方?身體素質上,兩個人沒有什麼差別,頂多是Duncan快一些,姚明高一些;內線技術上,不客氣地說,Duncan在進攻端與姚明持平,防守端還不如姚明;但是Duncan在場上體現出來的比賽意識,是姚明所不具備的。Duncan很少會等到對方夾到他面前才傳球,通常是對方剛剛起步,他的球就傳出去了。如果他自己的命中率較低,他會想辦法給隊友製造各種機會,而隊友獲得機會之後,他自己就會被忽視,從而更輕鬆地得分。

值得高興的是,姚明在半程之際,也有了一些這樣的感覺。近幾場比賽,姚明都是上半場如浮雲,下半場如霹靂。火箭最怕的就是角色球員沒有貢獻。姚明在開場時主要選擇掩護和傳球,同時調動角色球員的攻擊力,而把體力留給下半場的關鍵時刻,這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巴蒂爾 Shane Battier

 第二個說Battier,是因為他在火箭隊的作用僅次於姚明,連Tmac都比不上。

以前我們對Battier有種種疑惑。他在灰熊的第一年可以場均15分,然而第二年就變成了專職防守的投手;在JVG火箭變成一防一的苦力,在Adelman的火箭又成為內線的保護殼。Battier究竟是什麼?

我認為:Battier是一個“你需要他幹什麼,他就能幹什麼”的球員。

新秀賽季,灰熊缺外線得分手缺得直哭,於是他場均15分;第二年教練要求他以防守為重,加上賽季後半段來了Mike Miller,他就放棄了出手機會;第三年打替補,依然有聲有色;JVG讓他單防對方箭頭,他雖然覺得很疲勞,還是堅持了一個賽季,貢獻了不錯的數據;現在到Adelman時代,他就變成了保護姚明的一道屏障。

一個6號新秀,杜克出身,技術全面,毫無利己的表現,把教練安排的任務當作他的首要任務,這是什麼精神?這是集體主義的精神,這是團隊籃球的精神,每一個NBA球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拿這個賽季來說,Battier在賽季開端是非常迷茫的,在場上幾乎沒有存在感。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Battier在場上不聲不響,然而徹底消失的情況還是很少見的。Battier在不確定自己應該扮演什麼角色的時候,就乾脆謹慎地什麼都不扮演,只按照自己對籃球的理解,做一些最最基本的工作。

Adelman很快就發現了他的優缺點。其優點:解讀對方戰術能力異常強大、協防外線球員出色、有一定進攻能力(並曾經有過比較強的進攻能力);缺點:跑跳能力差、爆發力小。Adelman曾經試圖讓他重新找回進攻能力,在3-5場比賽的時間內給他單打的機會,然而很快就發現得不償失。NBA畢竟是一個野獸的世界,Battier這樣的身板單打單防都要吃虧。

所以Adelman讓Battier作為一個協防外線的牆,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延緩突破速度,保護姚明。後來甚至有球隊派一個投手將Battier拉到外線,然後再往裡面突破。不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Hayes、Scola和Landry在Battier的影響下,也學會了判斷突破路線提前站位。姚明在防小個突破上的犯規減少了很多。

麥迪 Tracy McGrady

說到Tmac,很多人的感覺就是四個字:又愛又恨。愛的是他毫無節奏的出手命中;恨的是他毫無節奏的出手不中。

其實,這無關愛恨。Tmac是一把利劍,用得好當然殺敵無數,用不好就要自損肌膚。任何時候,作為主教練,都不能以“天欲亡我,非戰之罪”作為藉口。好歹你手中還有利劍,那些連菜刀都沒有的,怎麼辦了?

在賽季開端,Tmac並沒有得到Adelman的重視,至少沒有姚明那麼重視。Adelman給了Tmac自由發揮的權利,但給姚明的,則是一套又一套的戰術,一層又一層的鎧甲。自由發揮的Tmac把自己的兩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好時一切都好,不好時一切都不好。2.06的身高和超常的爆發力可以稱之為天賦——比如底線區的自在,也可以是詛咒——比如弧頂區的束縛。


我一貫推崇的做法就是讓Tmac回到小前鋒位置。面對那些正常身材的小前鋒球員,Tmac會打得很舒服。然而由於Battier不能防守SG,所以Tmac又需要守在SG的位置上,他的橫向移動好歹要比Battier快一些,而且手長腿長。這就形成了一個尷尬的狀況:SG位置的防守,一旦遇到速度快手感好的球員,比如Ginobili、Marbury等等,基本無法限制。


Adelman在Tmac傷停之後,開始給他安排新的角色。這個角色基本上是隨姚明而動的。現在MM同時在場的時候,Tmac的主動權不像從前那麼高,控球的權利也基本交回了PG,Tmac更多是從姚明的另一側開始走套路。而姚明下場時,Tmac又恢復了100%的控制權。這種安排應該說基本合理,中鋒在戰術安排上如果沒有優先權,發揮要打很大的折扣。


不過,MM同時在場的時候,依然是火箭表現最生澀的階段。畢竟只有4-5場比賽的時間,兩個人之間的空間感還沒有重新確立。但有一個現象是很好的:Tmac的進攻選擇比以前合理多了,主要體現在底線方向進攻比例增大、高位掩護突破增多、投籃作為輔助手段,干拔明顯減少。

阿爾斯通 Rafer Alston

其實對Alston抱太多的期望並不現實,雖然他曾經連續打出幾場頂級PG的表現,但隨着對手防守策略的調整,以及對大屁股PG防守不力,他的功能還是以外線的三分球為主。

前面對他破聯防的用途說了一下,其實他的特點也很適合發動快攻,但是一旦他頭腦不清醒,就是災難性的存在。

好在三分球命中率回復正常之後一直保持得不錯。他和Brooks基本可以滿足火箭目前的進攻要求。防守上面對Deron和Baron Davis之類球員沒有辦法,但面對目前排名靠前的牛馬控衛時表現還不錯。不排除在全明星期間被交易的可能,目前的交易價值正位於高點。

海德 Luther Head

他是一個很努力的球員,但天賦上確實不夠。在去年我評論他的時候,曾經說他的發展模板將會是David Wesley那個方向,前提是把身體練出來。現在來看不太現實了。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他還將進步,但速度不會高於平均水平。如果200-300萬一年續簽的話,依然可以接受,再高的價格就危險了。DeShawn Stevenson也不過335萬一年,Azubuike還底薪呢。

威爾斯 Bonzi Wells

作用毋庸置疑,除姚麥之外唯一能夠穩定單打的進攻點。

肩傷在這個賽季日益嚴重,影響到了上場時間。投籃時有時無,低位進攻不錯,打球聰明,但突進內線之後如何防止被蓋還需要更細膩的技術。

今年仍然是為了下一份合同而努力,但明年又是一個飢年,幾乎沒有球隊有薪金空間。感覺他挺倒霉的。

從賽季開始就很好地適應了Adelman,畢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下半個賽季應該以養傷為主,為季後賽做準備。單打的任務交回給Tmac和Scola了。

斯科拉 Luis Scola

本賽季最大的發現,在我們被其他球隊“影帝”了好多年之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影帝。

上面的話當然是開玩笑,但Scola頭腦之清醒、技術之獨特、適應速度之快,實在令火箭球迷開心不已。

進攻手段為擋拆後中投、前場籃板二次進攻和偶爾的低位單打。防守端僅用20場比賽就解決了犯規困擾,目前是名義上的替補,實質上的主力。

Scola在罰球線附近處理球的能力是獨一無二的,能投,能突,可以迅速向兩側分球,又精於內傳內。這讓他在幫助姚明破包夾的戰術中位居一個不可替代的位置。

即便如此,他的全部能力也並沒有發揮出來,下半賽季,對他的期待將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短暫替代姚明成為低位單打者和全隊的進攻中軸。

海耶斯 Chuck Hayes


目前的地位正在降低,作用也越來越局限。


Hayes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如果沒有姚明,他在其他球隊派不上用場。續約時1年200萬而無人匹配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他的籃板能力很強,但身高不夠。前場籃板,Scola和Landry不比他差多少;進攻能力上,則是天差地別。

因此,他現在上場的作用,就是加強後場籃板,頂防力量型PF。

但是,Landry是遲早會成長起來的,很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Haslem。到那個時候,Hayes怎麼辦呢?


弗朗西斯 Steve Francis

能力還在,但身體似乎已經不行了。

Morey說Francis的傷病問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段時間不知道將會是多少。如果Francis能夠保持健康,每場至少10分鐘的時間還是可以保證的。

有一種可能是,目前控衛上的局面是為交易Alston或James做鋪墊,而Francis根本沒有傷。從流感到肌腱炎,都不是重傷,訓練應該還是可以進行的,而且無論Francis本人還是Adelman和Morey,均對此事三箴其口。

詹姆斯 Mike James

與Francis情況類似,不過他沒有傷。

這哥倆在賽季初搭檔時,曾經對外線投籃有過非常出色的抑制。而James的身體素質沒有任何減退,也沒有傷,僅僅是命中率過低,就消失了。


這與Adelman對待球員的態度不符。


而當交易Mike James的流言傳出後,James本人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這對他的性格而言,安靜得有些異常。


還有,Morey很少放交易流言,而在一個球員交易價值處於最低點時放出交易流言,更不像Morey做的事。


布魯克斯 Aaron Brooks


選秀成功之作,已經成為2號PG。


很多人在賽季沒開始的時候,用Lucas 3來質疑他。但正如不是所有1米98的人都能成為Jordan一樣,也沒必要懷疑所有1米80的小個球員都是Lucas 3。


速度和爆發力一流,三分球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突破能力,但顯然在戰術體系中還只能做一個傳控球的機器。


防守小個速度型球員時感覺不錯,體型略大就吃力了。


他的關鍵不在今年,而在明年。明年他能夠達到什麼水平,可以給未來幾年奠定一個基調。


蘭德里 Carl Landry


同樣是選秀成功之作,附帶商業合同成功之作。


Morey當初給Landry 42萬一年,第二年球隊選項的合同時,很多人都覺得相當過分。現在,Landry會感謝Morey給他的球隊選項,而火箭會慶幸Morey的球隊選項,作為球迷的我們,則會感受到Morey的老謀深算。


Landry的發展是十分難以估計的。假如從第二年開始,他度過新秀期打出非常好的表現,那麼按二輪2-3年的新秀合同來計算,火箭只能擁有1-2年超值的Landry。


而這個賽季的Landry已經超值了,下個賽季火箭還可以抓住機會與他續簽,價格不會高,這樣可以連續擁有將近4-5年的超值新秀。


如果Landry不行的話,第一年就放棄了,球隊毫無損失。


所以,感嘆Landry在場上表現的同時,更要感嘆Morey的眼光和手段。


諾瓦克 Steve Novak


也是二輪新秀,目前在Adelman手下表現出了一定的實力。


Adelman是把Novak當小前鋒來使用,這樣就增加了小前鋒位置上的進攻實力。Novak的C & S是相當不錯的,出手點高而且快。最重要的是,他投籃的信心又回來了。


為避免出現去年AK和Battier互相看着乾瞪眼的局面發生,也為了避免看死MM之後就沒人敢出手也沒人能出手,Novak是一個不錯的奇兵。


斯奈德 Kirk Snyder


目前最可惜的一名球員,擁有非常不錯的身體素質,卻沒有轉化成比賽能力。


由於長時間沒有他的消息,所以對他現在的狀態不了解。但可以肯定,他是一個用腦子多於用身體的球員。Adelman手下的球員已經都獲得了機會,只差他一個,看看下半賽季會不會有什麼起色吧。


穆大叔 Dikembe Mutombo Mpolondo Mukamba Jean Jacque Wamutombo


 基本已經是吉祥物了。


 但有句話說的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上賽季是二老,如今走了一個,在更衣室里,穆大叔有絕對的威信。每次看比賽,雖然大叔不上場,但總要給他很多鏡頭,都是他為隊友加油鼓勁或者樂不可支的模樣。火箭目前上下一心的精神狀態,顯然也有大叔站好最後一班崗的貢獻。


Section D 走勢預測


目前西部形勢錯綜複雜,但還沒有研究對手的必要。火箭現在還處於積累期,只能先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


下半賽季的主要問題有六個:


一、MM同時在場的戰術安排;


二、最後六分鐘的穩定變化


三、PG和PF位置的繼續挖掘或補強


四、SG位置的防守


五、對中投和快攻的防守


六、對強壯PG的防守


這六點將決定火箭最後的常規賽排位。


我目前的個人預測是:基準勝場47勝。


這六點,如果能做好兩點,就能夠達到基準勝場。在基準勝場的基礎上,每多做好一個問題,就能夠多勝一場。反之亦然。


也就是說,假如這六點都沒做到,火箭就只有45勝。如果都做到了,就可以到51勝。這個“做到”的含義是至少有2場能夠有標誌性的戰術安排,而不是輸的毫無辦法,或贏得糊裡糊塗。


如果火箭達到51勝以上,恭喜各位,今年就有戲了。

三大主張:
1 換一個協防出色的內線打主力PF
2 Tmac回到小前鋒位置
3 弄一個C & Ser

我們需要射手,高矮不拘,胖瘦不限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7: 超級碗大賭(1)、(2)結果,得負分
2007: 死板的熊瞎子
2005: 我叫傑弗范甘迪 (ZT)
2005: 我叫湯姆賈諾維奇 (ZT)
2004: 誰與爭瘋
2004: 拍橄欖球一磚!
2003: 俺的學校圍棋生涯續三
2003: 紅塵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