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起床听哨声饭前唱军歌 徐根宝坚信严师出高徒 ---- ZT
送交者: DVD 2002年08月23日23:31:42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坚信严师出高徒 教练个个是“魔鬼”

  东方网8月23日消息:在93名小队员中,终有人会被冷落、被淘汰
,但如果没有经过“魔鬼训练”的考验,他们是不会把职业精神牢牢
地焊死到头脑中去的。

  有一次记者路过教练办公室,一个犯了错误的队员刚刚“受罚”
完出来,身上的衣服全湿了,外衣和书包拿在手里,狼狈不堪。记者
问他罚什么?他回答说:“仰卧起坐。”记者又问他:“累不累?”
他笑着说了两个字:“恐怖。”过一会,已经走开几步的他又回过头
来,嘴巴里迸出两个字:“魔鬼!”

  不久之后,记者又从另一个小球员嘴里听到这两个字“魔鬼”,
那是谈及早操,每天要空着肚子绕着三片半标准足球场那么大的空间
跑上整整四大圈,而且最近还有逐渐加量的趋势,因此球员谈之色变

  谁都知道,徐根宝是以严格著称的“魔鬼教练”,他坚持认为足
球是个集体项目,平时一定要加强纪律性。他甚至还提出:“不被队
员骂的教练不是好教练。越是严的教练,队员长大后就越能记住你。

  非但徐根宝自己身体力行,就连他麾下的教练,在他的反复督促
下,也一个个开始向“魔鬼教练”靠拢。

  章教练在说起对队员的惩罚时感慨道:“毕竟是孩子,总是难免
要闯祸,教育了,惩罚了,稍微好一点,但时间长了,到时候就忍不
住,不弄点事情出来就难受似的。”

  外号叫“阿童木”的郑凯木生性好动,刚来基地时还特别爱管闲
事,有一次就因为这个,郑凯木和队友双胞胎兄弟对打了起来,一个
打两个,打出鼻血来还接着打,结果被教练看到,罚他劳动。“刷厕
所、下雨天扫水……反正好多好多。”对记者细数自己受过的惩罚,
他都数不过来了:“以后就不敢再打架了。”

  像郑凯木这样受过罚的队员,还有好多,其中不乏优秀的队员:
朱峥嵘跑步偷懒,被罚拔草一个中午;顾超跟人打架,被罚拣了三天
石头;张萌祺吃饭集合晚到了一步,被罚晚吃饭,饭后还要写检讨;
孙凯不肯好好睡觉,被叫到宿舍外罚站,外面又冷又暗,他站得心里
直发慌……培养过许多球星的沈志强教练告诉记者,他生平觉得最痛
苦的事,就是一些孩子到了十五六岁,眼看要成功了,却因为一时不
能把握自己,调皮贪玩、逆反心理甚至过早恋爱等,影响了踢球,最
终前功尽弃,所以他始终不敢对队里的孩子有半点松懈。

  有些“善良”的球迷抱怨徐根宝太冷酷,再大的明星站到他面前
,都得服从他的整体安排。但即使是这些球迷也不得不承认,要实现
梦想,就得付出牺牲。

  有人说过:“没有魔鬼教练大松博文,就没有东洋魔女,更无从
感召中国女排。”那么,我们也可以认为,没有当时为离队出走而道
歉,就没有今天的范志毅;没有饿着肚子晨跑的球员,就没有1995年
的申花夺冠;没有受冷落的绝对主力加西亚,中远冲甲A也就一定不会
成功……如今,这个魔鬼教练站在了93个孩子面前。

  徐根宝坦陈:在93名小队员中,终有人会被冷落、被淘汰,但如
果没有经过“魔鬼训练”的考验,他们是不会把职业精神牢牢地焊死
到头脑中去的。

  起床听哨声 饭前唱军歌职业球员从小做起

  每天天蒙蒙亮,随着一声声起床哨响,用不了多久,宿舍外的空
地上就会出现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升旗、唱国歌,整齐地跑步。

  每日三餐前,队员们也必须自觉地在那片空地上集合,整齐地唱
一首军营歌曲然后方能入内吃饭,而且进餐厅的秩序必须按年龄从小
到大……基地的教练向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年冬天,一个教练
起得很早,发现两个幼小的身影在水龙头前忙碌。他上前一看,原来
是两个济南来的球员,正在洗鞋子。教练觉得奇怪:“你们应该在昨
天晚上就洗好的呀?”

  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俩前一天晚上有点发烧,没力气去洗,但
是他们俩支撑着,没对任何人说,早晨五点半他们就起了床,感觉身
体还不错,于是就出来洗自己的鞋子。

  教练一摸他们的额头,热度并没有降低,于是强制命令他们去找
队医。

  当时,基地刚刚成立不久,上海孩子的家长放心不下,经常来探
望,甚至天晴有家长赶来帮忙晒被子。相比之下,外地孩子则自立能
力较强。于是教练在集合的时候,便以此事教育孩子,后来,上海籍
的孩子也自己洗鞋子、洗袜子,并逐渐养成了习惯。

  基地非常重视培养劳动观念,有过军旅生涯的徐根宝认为这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基地每支队伍都有一片农田。基地安排了两个指
导,搞了一块示范田,然后带着小队员种植,如果你在大训练场边行
走,看到一块“巴西队菜园”的牌子,你可千万不要吃惊。

  每天天蒙蒙亮,随着一声声起床哨响,用不了多久,宿舍外的空
地上就会出现一列列整齐的队伍,升旗、唱国歌,整齐地跑步。

  每日三餐前,队员们也必须自觉地在那片空地上集合,整齐地唱
一首军营歌曲然后方能入内吃饭,而且进餐厅的秩序必须按年龄从小
到大……基地培养一个未来的职业球员,首先教育他们的就是这种自
觉的集体主义精神。

  基地里有20多个外地孩子,起先上海孩子形成帮派冷落他们,教
练及时以自己以前在外踢球的经历教育孩子。后来徐根宝想出个办法
,放假时让上海的小孩带队员回家,尤其是闹过矛盾的球员,要一对
一地带回家,球员家庭自然热情接待,孩子们开心得不得了,所有的
不快都消散了。

  除了训练,最重要的教育莫过于学习知识,基地特别注意培养这
些孩子的学习观念。在崇明县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当地教育部门派遣
优秀老师来执教。考试也全部使用区县一级的统考试卷以保证质量。
基地为此专门空出上午的时间用于学习、上课。而且还提出“尊重老
师、重视读书”。因为读书好了,文化水平高了,球场上悟性也高了
。未来一旦不踢球了,也不至于耽误。

  如果哪名队员开了“红灯”,不管是谁,一律停训,要是遇到放
假,则留下来补课。读书好的有奖学金,有一学期考前三名的队员还
得到了徐根宝亲自签名的高级足球。

  徐根宝对英语教学特别重视,他坚信自己的优秀苗子长大以后会
有机会跟外籍教练、球员切磋:“让他们到场上直接交流去吧!”

  这次徐根宝回到基地,提出“三好原则”,其中把“人品好”放
在了首位,他要队员首先学会做人。尊敬教练,尊敬老师,尊敬家长
,尊敬工作人员,尊敬队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注定
是个漫长的过程,但在某种观念的影响下,它或许也是个可以预测的
过程。

  球员家长:信任根宝我们就是冲他来的   

  为什么把孩子送到那么老远的崇明岛?就是冲着根宝,冲着他的
严格来的。

  如果去基地看孩子们踢球,一定会看到一个个子特别小的球员,
外号叫“一休”的刘仁伯,他是湖北黄石人,因为母亲去武汉做服装
生意,于是就带着他去武汉读书。就在武汉,喜欢足球、技术不错的
刘仁伯被前来招生的根宝足球基地选入了。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做母亲的毕竟放心不下,坚持跟
他来到崇明,服装生意自然放弃了。

  没有经济保障,也没有社会关系,在崇明岛上要想找一份好一点
的工作谈何容易。最后,她就在基地隔壁的宝岛度假村当起了服务员
,每月只有600元收入,因为收入低,只能在农场里找房跟人合租。

  只要一有空,她就会到基地来看儿子踢球。于是在球场一边,人
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不高的身影,痴痴地看着场上的少年。

  球员孙斌来自更遥远的东北吉林,他的父母是当地很成功的家电
商,生意非常红火,因为仰慕徐根宝,不远遥途前来试训,最后,孩
子留下了,父母也留了下来。

  现在经常可以看见他们开着车来基地,但是,每次都是在场边静
静地看着,严肃的父亲甚至很少和儿子说话。由于最近孙斌的状态有
些反复,尤其是身为前锋的他在场上缺乏斗志和拼劲,曾经做过足球
梦的父亲急在心里。

  那一年他们回到久违的吉林老家,老孙特地把儿子送去学跆拳道
,短期培训下来,果然自信心增加了,等回到基地一训练,孙斌变得
敢突敢抢,受到了教练的夸奖。

  更令人感慨的是,在记者所采访过的所有球员家长中,他们对基
地严格的军事化管理都表示支持:“为什么把孩子送到那么老远的崇
明岛?就是冲着根宝,冲着他的严格来的。”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