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中国泳队新一代是否仍将昙花一现 ZT
送交者: 谷雨 2002年10月06日15:50:51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看着泳池里那些朝气蓬勃的笑脸,看着那些洋溢着青春气息的身
体,总是瞪大眼睛,想在目光中深深刻下他们的样子,因为,害怕他
们会从此消失,像他们的许多前辈一样,也如同他们自己到来的时候
那么迅速和突然。

  釜山亚运会的游泳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获得了20枚金牌,超额
完成原定的9到11块的任务,也超过传说中实力超过中国的日本9块。
这又是属于中国游泳队的一个美丽的秋天,人们似乎也该高高奏起胜
利的凯歌,但那歌声里,却有深深的忧愁。

  看一看金牌榜上获得个人比赛冠军的中国运动员名单:杨雨(198
5年出生)、罗雪娟(1984年出生)、齐晖(1985年出生)、战殊(19
85年出生)、周雅菲(1984年出生)、徐妍伟(1984年出生)、陈桦
(1982年出生)、吴鹏(1987年出生)、刘禹(1982年出生),陈祚
(1982年出生)、于诚(1983年出生)。最大的刘禹和陈祚20岁,最
小的吴鹏只有15岁。如果以传统的18岁成年的标准来看,11个人中只
有4个完全成年,有3个刚刚成年,有4个则完全是未成年的少男少女。

  这似乎是人们应该为之欢呼雀跃的现象:中国年轻运动员锋芒毕
露,中国未来的游泳事业再次充满了希望。

  但联想到中国游泳队前进的历史,人们的喜悦骤然停止。

  中国的泳池,湛蓝清澈,但中国运动员在这里使用青春和运动生
命的速度却只能用挥霍来形容。在这里,优秀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就像
人们从泳池中捧起的一汪水,美丽而闪亮着摄人的光芒,但它却迅速
地从指缝间流走,无论你如何地小心和努力。

  90年代初,当令整个世界瞠目结舌的“五朵金花”退出江湖之时
,人们为此而感伤,年华早逝,为何他们走得那么年轻:庄泳、杨文
意退役时年仅21,林莉1997年退出泳坛时虽然已经28岁,但她在1994
年广岛亚运会之后,风光不再,即使是在国内比赛中,也难获冠军。

  年轻的身体带着无奈与痛苦告别,更加年轻的身体又义无返顾地
跃进泳池,等待他们的是几乎完全相同的命运。

  “五朵金花”之后闪亮登场的“10朵小花”以更让人目瞪口呆的
速度凋谢。被原中国游泳队主教练陈运鹏称为“中国泳坛10朵小花中
最成熟、最全面的一朵”的乐靖宜从国际赛场的冠军榜上消失是在199
6年,当时她21岁,在那一年的7月,她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
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比赛中,打破奥运会纪录,获得冠军。2000年
曾传出她积极准备复出参加悉尼奥运会的消息,但最后依然是无疾而
终。而就在这一届奥运会上,比乐靖宜还要大两岁的荷兰选手德布鲁
因获得了四块金牌,打破了两项世界记录。

  现在依然保持着女子100米仰泳世界记录的贺慈红几乎是在16岁参
加完广岛亚运会后就从国际赛场上失去踪影,此后人们只是在几次国
际军人游泳比赛中听到她的消息。而与贺同岁的德国“金色的小飞鱼
”范阿尔姆希克今年8月打破世界记录,刚刚进入个人运动生涯的第二
个春天。

  “10朵小花”之后曾经辉煌一时的陈妍,现在也才刚刚21岁,她5
岁开始学习游泳,1998年在澳大利亚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到达个人运动
生涯的顶峰,获得两块金牌,当时年仅17岁,等到她19岁参加悉尼奥
运会时,已经伤病缠身、尽现老态,在她的强项400米混合泳的比赛中
仅列小组第四而未能进入决赛,游出的成绩和她自己创造的世界记录
竟然相差了11秒。

  仅仅在1990年到2002年的四届亚运会时间里,人们已经看到几乎
完全不同的四批人马粉墨登场,来去匆匆的速度让人眼花缭乱,无所
措手足。虽然每一届亚运会中国游泳队都声称是要为下一届的奥运会
锻炼队伍,但从入选各届亚运会和稍后举行的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单上
很难看出这种迹象:参加98年曼谷亚运会的中国男运动员中,仅有蒋
丞稷、朱毅和谢旭峰三人入选了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女运动员中也
只有韩雪、陈桦、陈妍和李玮四个人。如果在对比本届亚运会,总共
只有2个运动员与1998年亚运会相同。

  唯一参加过两届亚特兰大和悉尼两届奥运会的中国男选手是今年2
7岁的蒋丞稷,他已经在去年引退,成为了一位让人尊敬的团委书记,
而蒋在5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一个著名的对手----俄罗斯的波波夫,今
年已经31岁,他宣称自己将参加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他已经是两个
孩子的父亲。

  如今,运动员闪现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只是在国内比赛中
展现了耀眼的光芒后便人间蒸发。去年的九运会男子个人项目冠军的
平均年龄是20岁,女子则是16.6岁,但是,其中几个最年轻、表现最
晃眼的运动员却甚至没有坚持到这届釜山亚运会。仿佛众多的中国运
动员都是为了一次短暂的比赛而生,他们刻苦磨砺10多年的时光只是
为了在一个短短的瞬间将自己燃烧化做划破夜空的流星,随后又立刻
投入无尽的黑暗。

  在运动员营养的改善、体能训练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延长了许多运
动员的运动寿命的同时,中国游泳运动员的运动生命却在缩短,而且
似乎速度越来越快,这究竟是为什么?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官
方似乎也没有对这个问题开始深入的研究,已经退役或者是现役运动
员夜里感受到的疼痛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中国前国家队主教练陈运鹏在悉尼奥运会后接受采访时曾说:“
‘五朵金花’时代,由于我们技术风格好,所以就把重点放在力量和
训练能力的提高上。以至于我们的继承者仍然不很重视技术风格,而
偏重于力量和训练能力的提高。”

  为了达到力量和能力的提高,超大运动量的训练显然是最好的途
径,却也是一条危险的路。

  近来国外医学界的研究表明:过量运动促使肌体新陈代谢加速,
使人容易衰老。同时,还会使体内各器官供血供氧失去平衡,导致大
脑早衰,扰乱内分泌系统,免疫机制受损。另外,太激烈或超量的运
动,还会加剧身体一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失调,甚至缩短寿
命。在关于什么年龄应该开始专业训练这一点上,国外医生和心理学
家认为,体育可以给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必须严格
遵循规律,以免毁掉年轻运动员。专家们提出:在性完全成熟之前,
只应将体育当成娱乐休闲活动。孩子在7岁之前,是激发其基本体育才
能时期。这个时期应该进行运动的基本练习。7到10岁之间是将这些运
动才能结合起来的时期,但不能进行正规的专业训练。只有在11岁之
后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活动。

  相对于这个研究结果,中国队本届亚运会的亮点之一的吴鹏开始
游泳训练时是6岁,具有冲击世界记录水平的罗雪娟是7岁,另一个水
平处于世界前列的齐晖则在幼儿园时期就进入了少体校。在他们那个
幼小的年纪,每天游上千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

  另外,主张儿童的体育训练必须节制的理由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担
忧:过早的专业训练会对儿童的造成无法挽救的伤害。小孩子比赛时
失望多,失望之后无法自我调整,以至于不再喜欢运动;还有可能浇
灭他们心头的希望之火,提早耗尽他们的心理能量,提早放弃在运动
中继续登峰造极的机会。

  而谈到中国游泳运动员运动生命的缩短问题,却决非仅仅是过量
运动和过早进入专业训练所能回答。在复杂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运
动员的心态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现行的体育机制之下,中国运动员除了他们自己所从事的运动
项目之外一无所长,他们除了自己所擅长的运动项目之外什么也没有
:他们很小就进入运动队训练,却缺乏在今后的社会中生存的其他知
识和技能。

  而中国的每一块金牌通常都建筑在巨大的淘汰率之上,每一年都
有成千上万的运动员从运动队离开,来到他们完全陌生的领域,重新
开始奋斗。而一旦离开了体育领域,他们通常都是竞争中的弱者。

  而且,在中国,绝大多数运动项目都不像足球那样建筑在巨大的
财富之上,绝大多数运动员甚至包括运动明星也都不像足球明星般出
车食鱼、家有所养。上大学也是少部分运动员的特殊待遇。在这样的
情况之下,运动和比赛对于大多数运动员,包括许多极具天赋和运动
潜力的运动员来说就是一种巨大的赌博:他们以青春赌明天。胜了,
则金钱与荣誉皆至,败了则可能不得不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而且,在各个项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某一个项目上的成
功并非努力了就能获得。

  于是,许多天才少年在尚未功成名就之时,便萌生退意,并非缺
乏对胜利的渴望,而是出自对未来生活的深深忧虑。毕竟,越晚离开
,对未来生活的选择面就越窄。

  当然,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下,要为每一个运动员安排未来确实是
不可能,但如何有效的解决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与他们未来生活之间
存在的一定程度的矛盾,却是消除运动员对未来生活的忧虑而全身心
的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的重要方面。

  现在,当这些天赋英才的年轻人跳进釜山亚运会的泳池的时候,
人们不希望这些从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都被视为称为天才的少年只是
变成掠过水面的一阵清风,在掀起一点点波浪之后便无影无踪,仿佛
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一样。

  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对天才的浪费或者毁灭性的使用。

  所以,无论如何,请你生命长一点。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