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围棋静的艺术ZT
送交者: 云裳 2003年02月01日02:55:59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主题:围棋静的艺术
 作者:温州青年

东方文明被称为“静的文明”,东方体育(养生、气功、瑜伽、武术、武道、围棋等)也往往具有“静”的特点,郝勤在《东方体育内向文化特征与价值》(《体育文史》19923)一文中称之为一种“内向型体育文化模式”。它将东方体育概括为四大特征:整、圆、静、和。“整”即指整体、模糊、观悟。“圆”指在时空形态上的无限轮回、流转、复返、回还。“静”指在修炼上强调冥想、入静、坐忘、滤神。“和”即指东方体育以“中和”为内在价值取向。

  围棋同样典型地体现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特征,它可称之为一种“静的艺术”。

  从心理学角度说,“静”不止****一种心理状态,同时意味着人的各种本能和情感冲动的内抑制与理性的自觉。中国哲学主要是建立在内省的“静”的基础上的。孔孟思想建立在人与人的行为准则与社会的规范的基础上,强调“中庸”、“仁和”、“忠恕”,以“和谐”、“静”的理想社会为归依。老庄崇尚清静、无为、心斋、坐忘,“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根归回静。”“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老子》)。

  二十世纪的儒学大师梁漱溟将人类的创造,归为两大方向:一则向外,一则向内。向外,即从内蕴自觉的人心向外发挥行动,意识作用于物,求得知识,实现科学的发达与人对自然之物的控制利用,这体现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文化精神。而内向者,则典型体现在东方哲学特别是释道哲学中,由向内而形成以“静”为归依的人生追求倾向与社会理想,寻求静的秩序与氛围,从静中见出智慧与本质,在静中领悟宇宙自然的人生追求倾向与社会理想,寻求静的秩序与氛围,从静中见出智慧与本质,在静中领悟宇宙自然的勃勃生机,享受一种准宗教式的“静福”。

  中国艺术也是一种表现“静”的艺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这使我们想起白居易的咏棋诗《池上》;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荫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落子声。

  足球在激烈的冲撞,巧妙的传球、过人,力贯千钧的射门中体现了一种力之美,动态之美。围棋却将一切的攻击、冲突、争战内蕴于无声的手谈中,将人的本能、欲望消解于寂静的落子声中,你死我活的争斗披上了优雅的外衣。棋手纹枰对坐,面对即将到来的激烈厮杀,首先需要的却是“入静”。古印度《弥勒奥义书》将“制气、敛识、静虑、凝神、观照、入定”归为“瑜伽六支”,“明者苦摄敛意识,由外返内,气息均调,物念皆寂,则当定于无想。”下棋者亦然,若能无想无念、心内澄明,方能进入最佳境界。禅宗谓“平常心是道”,日本的“武道”讲究禅与武的结合,“心剑合一”,同样,围棋也需要棋手排除任何内外干扰,于静定之中,“心棋合一”,你也就在方寸棋盘中进入了一个自由之境。人们称韩国棋手李昌镐为“石佛”,在技艺差距微乎其微的情况下,李昌镐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恐怕得力于这种心如止水的“静定”功夫。

  中国古代的棋手都好战,但在价值判断上,又始终把“不战而屈人之兵”列为上上之策。以“入神”、“坐照”为高品,而将“斗力”列为下品。特别是对文人来说,“莫将世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分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王安石《棋》),在胜固欣然败亦喜中,体验到一体内外俱“寂”的境界。中国的雅人们以棋为“坐隐”,一卷诗,一杯酒,一盏茶,一局棋,“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正是在对围棋之“静”的欣赏、把玩中,获得了精神的皈依。

  动与静构成了围棋的一对矛盾,对局是棋子不断运动变化的一个过程,“争”无处不在,但最终达到的是“冲突中的和谐”。而从下棋者的角度说,下棋乃是让“各种本能和情感冲动”获得释放的一个过程,但驾御棋局之人却需要“心静”,以静制动,动被寓于静之中,欲望被控制于理性的自觉中。“静”与“和”,也就成了围棋的一种境界。围棋正是在“静”与“动”,“争”与“和”的对立、依存、转换中,体现出一种东方的艺术之美。

※ 温州青年(wenzqn)发表于2002/08/21 19:52:02 来自Tom体育论坛 >> 棋友论坛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从铿锵玫瑰到金刚玫瑰
2002: 阎专副俗话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