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彎刀
萬維讀者網 > 競技沙龍 > 帖子
日本圍棋故事6,7,8,9,10(ZT)
送交者: 偽小寶 2003年04月02日08:54:58 於 [競技沙龍] 發送悄悄話

日本圍棋故事


六 道悅拼死爭棋

在本因坊算悅和安井算知六番棋之前,御城棋雖隆重,但勝敗還僅是關係榮譽,之後,對局者就把積仇宿怨摻了進去,一子下去,恨不能將對方打個腦漿迸出,方感痛快,故而對局時火藥味極濃。

再說算知當上了名人棋所,本因坊家對此極為不滿。原來那安井算知為人十分乖滑,接人待物的本事更比他棋盤上的功夫高明得多,因此頗受一些元老的賞識。再加上過去與本因坊家有淵源的元老們,死的死,老的老,眼見機會成熟,算知再一運動,果然名人棋所就“內定”給了他。此時眾人還蒙在鼓裡,直到那年御城棋比賽前三天,本因坊家才得知消息,繼承算悅衣缽的三世道悅氣得幾欲昏倒。

道悅棋藝並不弱於乃師,但在之後十年的御城棋中,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偶然巧合,道悅一直不曾與算知交過手,所以二人到底誰厲害還是個謎。沒有比過棋而居然被推為名人棋所,事無先例,這種既不公平又不光明的舉動,無怪本因坊家的棋士憤憤不平。

繼之而來的一個消息,說後天御城棋的安排是新名人安井算知讓先對本因坊道悅。道悅聽了愈加不快,咬牙切齒地發狠,要把算知殺個落花流水。

儘管道悅慷慨誓師,要滅此朝食,但又被算知搶了先着-第二天道悅忽然被當朝元老松平肥後守召去。松平一本正經地說:“名人棋所已成定局,天皇亦已同意,此事再無挽回。明天的對局,你拿黑棋,如果輸了,未免太講不過去,所以我已交代算知,叫他無論如何不許贏。但他是名人,又不便輸,輸了連我們都有保薦不實的罪名。因此大家不輸不贏,下個和棋吧。”

道悅聽了,恰如迎頭澆了桶冷水,明知又是算知做了手腳,但對元老的話也不敢違抗,只得忍氣道:“明天的棋謹遵台命。但本人希望在御城棋之後,和安井算知再下分先二十番棋,以決雌雄。”松平不置可否,只說:“明天切記對局,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

第二天比賽開始,雖然已經講了“和”,但道悅不能不存戒心,所以官子以前下得非常小心。這局棋弈得相當精彩,直到二百手以後,道悅已勝定才開始放鬆,故意在官子上吃虧,可對局終了,一算目數,還是黑棋多了一目,雙方都顯得十分尷尬。幸虧元老們串通一氣,一口咬定是和局,天皇也就深信不疑,於是皆大歡喜而散。

經此一役,道悅越想越覺得窩囊,七天之後,就去懇求當時元老之一加賀甲斐守,要和算知下分先二十番棋。誰知加賀說道:“你真不自量力,想和算知下二十番棋,你有多少把握?你知道後果嗎?爭棋輸了要流放異島,永服苦役,這滋味可不好受呀!”

可道悅心志已堅,俯伏流淚表示,雖赴湯蹈火也要一試,如敗則甘願受罰。加賀甲斐守感其心誠,便答應去和元老們商量。終於決定:一年下二十局,六十局定輸贏。至於辦法,因為算知是名人棋所,所以道悅受先。

爭棋獲允,自然不去計較受先,只是暗暗發誓,要在二十局內將受先改了。這二十番大戰,第一局就是那局“假和”,以下九局,道悅五勝三和一負,但當時的規矩,如果不是連勝四局,便要多勝六局才能改變辦法。道悅自以為勝券在握,不料關係重大的十一、十二兩局,卻被算知贏去,落了個空歡喜一場。

道悅回去將這兩局輸棋細細研究,擺了足有數十遍,還是不明瑕疵何在。焦慮之中,忽然想起加賀甲斐守的警告,不由大為煩惱起來。

一天,道悅正對着棋局長吁短嘆,他的唯一的得意弟子道策忽然過來說道:“老師,我看您這兩局下得確有問題。”徒弟竟敢批評起師父的棋來,道悅為之愕然。原來道策的棋力早已青勝於藍,見師父如此焦心,再也忍耐不住,故直言相諫。道策批評第十一局棋說:“黑19碰,並非好棋,至27止,反有幫白走厚之嫌;黑41打入,應先在81位虛刺,與白92位交換一手,以後黑45、47托虎時,白再48位打就勉強了....”這一番批評,講得頭頭是道,道悅深以為然,於是不惜以師長之尊,移枰就教。

事實上,道策所言極是,其中黑先在81與白92交換一手,再45、47托虎,至今還在沿用,成為定式,可見道策當真了得。道悅得道策授以機宜,對安井算知的瑕疵之處無不瞭然,果然連勝廉極,最後2譜中的黑43、47的絕妙手筋一發,道悅才險勝一目。此局獲勝,道悅再無被流放遠島之顧慮。

兩雄的二十番爭棋,下了八年之久終於告一段落。道悅十三勝、四和、三負,高奏凱歌。算知自覺被後輩改了規定,面上無光,於是放棄棋所,退歸林下。但事實上,算知此時已五十二歲,道悅僅三十三歲,從年齡之差來說,不能不承認算知善戰。何況算知能把道悅的定先維持了十六局,可見棋力確實比道悅好一些。一般評論認為安井算知並非輸於道悅,而是輸給其徒弟道策的。後來,在道策就任棋所後(1681),與老師道悅下了一盤讓先棋,僅弈了154手,道悅就認輸不下了,這更證明道策青勝於藍的才能。此局道悅的黑53、87、89不佳,而道策的白棋,布局就相當漂亮,一反傳統的占目外、三間夾等等,一招一式都與現代棋理相符,尤其白54首創的輕妙着法,更為現代棋士所沿用。因此可以說道策是現代布局理論的奠基人。這局棋道策中盤勝,故被稱為“出藍秘譜”。



七 春海的天元之局

安井算哲膝下有三男一女,棋力以涉川春海為最強,當算哲決定引退時,春海還年幼,沒有繼承的資格,故將算知立為安井二世。

春海為人極聰明,不但棋好,而且對天文學很有研究,久而久之,便將天文學的理論應用於盤面。春海認為天元為棋盤上的絕對制高點,黑棋第一着如下在天元上,可一子牽動全局,有八方呼應之奇效。最後得出結論:先着天元無敵天下。

寬文十年(1671),正是算知與本因坊道悅二十番爭棋,弈得難分難解的時候。弈完第十五局時,算知已多輸了五盤,形勢非常險惡。把個春海急得團團轉,恨不得自己去上陣廝殺。剛巧這一年的御城棋排定,由春海執黑對道悅的得意弟子道策,春海不由大喜,以為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

賽前,春海口出朗朗大言,說道:“先着天元,如果失敗,我一生再不下天元!”不料上場一戰,天元失靈,輸了九目。這一敗羞得春海恨不能鑽到棋罐里去,只得躲在家裡,三月不出。不過春海說話算數,從此不但第一着對天元敬而遠之,連中盤引征也絕不下天元着天元”上,實在怪自己研究不到家,見棋譜。

黑 5、9 急搶邊上大場而放棄占角,雖然有以天元為重點的意識,但結構太過鬆散。黑11放白棋向中央出頭也有問題。最後被白56拐頭,天元的威力已蕩然無存。黑53如走 124位,白54如接,黑在 114位飛,還可一戰。相反,道策的白 2、4 、6 占目外是對天元的有力對策,又在亂戰之中,弈得靈活自如,也難怪黑棋要輸。

不過春海在現代“新布局革命”前二百五十年,就走出了天元之局,其創新精神倒是難能可貴的。

此後,春海在御城棋中又連敗給道策十一局,痛感棋道之玄妙,不可限量,索性放棄弈棋,專心研究天文學去了。

由於當時日本沿襲中國之曆法,於日本並不適合,以致二次預報日食失誤,所以春海痛感改歷之必要。1684年,春海負擔了幕府執掌天文學的官員,並完成了《貞享歷》、《天文成象圖》、《日本長曆》的著述,成為日本近代歷學的鼻祖。從此意義上來說,春海輸棋倒是個大大的好事,否則對日本歷學的損失可就大了。



八 名人之王

按說本因坊冒着“發配遠島”之危險,在二十番爭棋中大獲全勝,逼得安井算知不得不自動讓位,接任名人棋所當然名正言順。但道悅在嘔心瀝血的爭棋過程中,飽嘗人世之炎涼,已把名人棋所看得淡了,而且自知棋藝不如徒弟道策,於是索性讓道策撐起本因坊家門戶,同時推薦他為名人棋所。自己則激流勇退,做起世外高人來。

1677年,道策被任命為名人棋所。歷代名人棋所,象這樣眾望所歸而晉升為棋所的,以道策為第一人。

論起日本棋史上的歷代名人,頂數道策最厲害。道策之技不但當時獨步天下,無人能敵,就連現在日本的職業高手也對他佩服萬分。最初日本的圍棋也和中國古棋一樣,講究“吃大龍”拼個你死我活。由於“吃大龍”是安井家的拿手好戲,故日本棋壇將這種布局和戰略稱為“安井流”。但道策一出,棋風頓變,開始講究布局理論和靈活戰略,稱為“道策流”。從此安井流便銷聲匿跡,正如槍炮發明後的刀矛劍戟一樣,只有束之高閣了。故後人稱道策為棋聖。

道策做了名人棋所後,改進了不少圍棋制度,並廣收弟子,弘揚棋道,一時間威名遠揚。

天和二年(1682年),琉球國使來日本朝貢,琉球王因慕道策大名,特派國內第一高手親雲上浜比賀相隨,請求與道策對弈一局。因為道策身為名人棋所,不允許私自與別人對局,後經島津光久的協助,幕府才特許道策出戰。

四月十七日,比賽在島津官邸舉行,島津親臨觀戰,並讓浜比賀放上四子。按說此局是日本圍棋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國際比賽,萬一本因坊輸了,不僅是本因坊家的恥辱,而且失了日本的尊嚴,道策一世英名也就付之東流了。然而道策神態子若,坦然諾之,坊門弟子不禁暗暗為老師捏把汗。

這一局道策下得精彩絕倫,滿盤皆盡碰頂纏繞之能事,着着先手,子子輕靈,弄得浜比賀頭昏腦漲,結果白棋以十四目輕取。在日本歷史上,這局棋是非常著名的。仔細研究,浜比賀後感到受益無窮,更把道策看得天人一般。於是再三請求道策發給他免狀。道策看在島津的面子上授予他三段免狀,並在免狀上特意寫明“扶桑之上手(七段),最多讓其二子”。

浜比賀載譽歸來,琉球王對他倍加讚賞,之後,圍棋便在琉球大大地流行起來。

第二年,道策在御城棋中又作了出色表演。其中與安井春知(七段)的二子局被公認為“道策畢生的傑作”。道策自己在談這局棋時說:“春知是當代不可多得的好手,雖然並非着着精妙,但我已不得不費勁心血與之相抗,攻防雙方均已盡其最善。儘管終局我一目負,但也了無遺憾,此乃一生中不可再得的好局。”

後來,一代宗師吳清源贊此局為“不朽之佳作”,將其排在他所著《道策的棋》第一篇之首位,並在前言“我眼裡的本因坊道策名人”中高度評價了道策的功績,認為他是“邁出近代感覺第一步”之偉人。連春知這樣的七段高手,道策都能讓二子,難怪後人說道策棋力有十三段,稱他為“名人之王”。


九 六天王與五名士

道策任名人棋所的元祿年間,由於社會太平,世人多好棋道,加上道策治理有方,幕府再大力支持,一時弈風大盛,棋士的地位亦隨之提高。這就是日本棋史上有名的“元祿盛世”。

當時,各大名門望族爭相供養或扶持四大家的有名棋士,以他們的獲勝為榮,故而四大家棋道發達,人材濟濟。其中又以本因坊家為最。後來道策竟有了三十餘名內弟子,至於寄名弟子更是不可勝數。內弟子中最優秀的要數道的、道節、策元、八碩、本碩、道玄等六人,人稱“六天王”,棋力個個了得。其中道的,十三歲時棋力就有六段,創了古今中外有棋以來的最高紀錄。

寄名弟子中,以牧野成貞、中江藤樹、祗園南海、北島雪山、雛屋立圃等為最佳,人稱“五名士”。他們雖不是專門棋士,但棋力也相當不壞,而且在社會上也很有名氣。中江號稱近江聖人;祗園是文學家;北島是名醫;牧野官拜將軍侍從,是政壇上炙手可熱的人物。

本因坊下有這麼多的弟子,真叫別人看得眼熱。殊不知道策固然為之得意,煩惱的種子也就生在這裡。原來當時四大家都有預立繼承人的不成文法,這種繼承人叫“跡目”。道策的大弟子桑原道節,棋藝深得老師心傳,棋力亦列“六天王”之首,理應立為跡目,連道節本人也以為當跡目是早晚的事。道策開始也有此意,但後來覺得道節年齡僅小自己一歲,功名心又太重,脾氣也不好,便遲遲未定。以後小川道的脫穎而出,舉一知十,進步之快,連道策也認為是奇蹟。不僅如此,道的人品也極佳,性情溫和,與同門相處甚好。於是道策就有了改立道的為跡目之意。道節並非痴呆,當然心中不悅。那時他和道的,人稱“坊門雙璧”,但一山不容二虎,兩人時常發生齟齬。道策看着心內不安,思前想後,終覺道節年歲太大,做不了幾年掌門人,為了坊門之光大,終於下了決心,正式冊立道的為跡目。此時道的還只有十六歲。

道節聞訊,氣破胸膛,頗怪老師偏心,要求與道的以十番棋決雌雄。道策大驚,忙加阻止。同門相爭,後患無窮,心裡着實為未來憂慮。

正巧此時道策的胞弟三世道砂因碩來訪,共敘家常。見道策愁眉不展,便問緣故。一聽說是因弟子太多而煩惱,不由喜出望外。原來道砂正因無佳弟子繼承衣缽,此來正想向道策討個徒弟來“過戶”,胃口也不大,能得六天王中最末一名,也就心滿意足。現在“坊門雙璧”之間不和,他就趁機要求把道節算做井上家的弟子,去當井上家的跡目。道策正求之不得,一口應允。那道節因日後能為一門之長,自然也無異議,於是一舉三得,皆大歡喜。

要說道的也真是個下棋的天才,十六歲就當了本因坊家跡目不說,同年首次參加御城棋賽,就大出風頭,執白棋三目勝安井春知,不久便晉級為七段上手。此後,道的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連老師道策讓先都很難贏他。有一次,師徒試作分先對局,雙方都是黑棋一目勝,可見道的名為七段,棋力實已有當名人的資格了(見棋譜)。正當道策心慶後繼有人,準備把廣大門楣之重任全部交給道的之時,萬沒想到道的聰明太過,遭天之忌,剛到二十一歲有為之年,就被“天照大神”召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道策失去掌上明珠,簡直痛不欲生,哭得死去活來。但是事情並沒有完。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道的死後幾年,二十四歲的星合八碩(七段)和二十三歲的熊谷本碩又先後死去。更糟的是,新立的跡目佐山策元也在二十五歲時死了。這一連串的蘭萎桂折,直把道策哭得眼淚也幹了。

對道的等人的夭折,人人在惋惜之餘均感愕然,然而卻有一人早已對此作過預言,此人就是中國的心越和尚。心越原是杭州永福寺的僧人,因躲避明末戰亂,延寶九年流亡日本,後在水戶的天得寺為僧。心越性極聰慧,琴棋書畫無不精通,並且深明禪理,洞察萬物,是個了不起的高僧。心越剛到日本不久,有人將道策的棋譜給他看,並詭稱是日本第三棋士弈的棋。心越看罷默思了一會兒,說道:“萬物總有定數,棋也亦然。此譜技藝已入臻化,恐怕此人乃貴邦第一人吧?”這人聞言大驚,對心越佩服之極。後來,道策門下的“五名士”慕名與心越交遊。一日談起坊門盛況,心越喟然嘆道:“天之精華,同降一門,恐怕其中必有夭亡者。”五名士頗不以為然。後來事實果然被心越言中,才驚服其卓見高識。

實際上,也不是心越當真就有預知過去未來的本領。原來道的的身子本來就弱,又用功過度,加上道策“盼徒成龍”求全責備,全力督促,道的積勞成疾,竟染上了肺病。當時肺病乃是“絕症”,並無良藥可治,唯一辦法是“諱”,絕口不談病情,希望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其次是“撐”,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鍾,實在撐不住了,一倒下去就此完結。更糟糕的是當時的人並不懂得預防,道的師兄弟吃住都在一起,每日弈棋也相對而坐,傳染自在意中。難怪數年之後,六大天王死了四個。

策元死是,道策已五十五歲。六天王中唯一剩下的吉和道玄,偏又生在富貴人家,其父認為本因坊家風水有問題,死活將道玄領了回去。至此,前後十二三年工夫,坊門六天王死的死、走的走,落了個風流雲散。於是,跡目問題反成了道策心中的一個死結。

彼時六天王之外,道策手下還有不少高段弟子,但道策獨具慧眼,單單看中了一個剛剛入門學藝的小孩子。這孩子名叫神谷道知,父母均是道策的寄名弟子。道知八歲學棋,十歲入本因坊門時,道策見他聰明伶俐,心內很是喜歡,當即便與他試弈了一盤,更覺此子天生異質,將來絕非池中之物。故而對道知格外垂青,悉心指教之程度比當初教道的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致後來生出道知是道策私生子的說法。

要說道策也真會看人,道知學棋之快,堪稱神速,只二三年便達到三段棋力。正逢此時,道策忽然生起病來。原來道策因道的等人的死,精神屢受打擊,一直悶悶不樂,神情恍惚,健康大受影響,這一病倒便再也起不來了。道策自知大限將至,看看道知還只有十二三歲,實難肩負本因坊家重任,心中煩惱,不禁老淚縱橫。為了善後之事,道策搜索枯腸,忽然靈機一動,想起一世算砂名人託孤的高着,當即派人去請道節。

彼時井上三世剛死,道節已正式繼承第四世因碩了。道節原對師父有感情,見師門屢遭不幸,心內亦覺慘然,以往芥蒂盡消,聞師召喚,自然應命前來。道策將道節喚至枕邊,對他說:“我自從繼承師業以來,已見到了前所未有的圍棋盛況D釷?門之誼,在我死後盡力輔佐道知,將來讓他做名人棋所。你目前已是七段,從現在起,我晉升你為八段准名人。”道節又驚又喜,連忙連聲應承。只聽道策又說:“我要你答應一件事,終年一生不許做名人棋所,一定要讓道知來做,你能答應嗎?”

道家一聽此言,怔在當地,一時做聲不得。原來道節功名心確實極重,棋力又高,此時已接近與道策分先的水平,自然很想過過名人棋所的癮。可是道策這一席話,等於絕了他的念頭,是故患得患失,大感為難。可是被師父單刀直入地逼他表態,根本沒有半點迴旋餘地,又不忍逆師之意,只得勉強答道:“謹遵師命。”然而,道策仍是放心不下,又把將棋(日本象棋)名人大橋宗桂、安井家和林家的代表召來,當眾叫道節寫下“畢生不做名人棋所”的誓言,命坊門弟子好生保存,才算作罷。

這一番勞神,使道策病情迅速惡化,幾天之後便暝目而逝,時在元祿十五年(1702),享年五十八歲。



十 仙角爭棋

道策死後,井上四世道節因碩倒也不負師父重託,不遺餘力地指教本因坊道知。原來道節為人甚是自負,頗有些自命不凡,但對乃師道策卻敬如天人一般。後來有人奉承道節,說道節足以與道策分先,道節嘆道:“誠然老師讓我一先,相當吃力,但如把棋盤擴大四倍,老師足能讓我三子。他之技有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我們在縱橫十九道的小天地中還好,如再加幾路,就望洋興嘆,自愧弗能了。”可見道節對道策是服到了極點,所以儘管被迫立誓心裡有些彆扭,但也恪遵師命,不敢有誤。

當年的御城棋比賽,轉瞬到來,本因坊家如無人參加就要取消俸米,於是十三歲的道知也只得硬着頭皮參加了。報的段位是“四段格”,碰的對手是三世林門入(名玄悅),道知執黑棋,居然七目勝,眾人無不愕然。起初還以為是小孩子運氣好,到了第二年的御城棋賽,碰的對手更厲害,是當時號稱第二國手的安井四世仙角(六段),不料道知執黑棋又是五目勝。眾人方知此子確實有一手,連將軍也高興地說:“本因坊家有後了!”

到了第三年,道知在御城棋中更有出色表演,執白棋贏了林門入三目。又過一年,道知剛滿十六歲,道節讓他先已感相當吃力了。道節是當時獨一無二的八段准名人,所以道知完全有六段資格。這一年的御城棋,輪到道知對安井仙角,道知受先,因為他棋藝雖長進不小,身份卻仍是四段格。

日本的規矩,五段以上才算高段,不到五段不能稱棋士。道節因深知道知的棋力,早有心提拔他,便提出申請,想把道知直接升為六段。元老們看在道知老師道策的面子上,也頗有成全之意。但道策死後,群龍無首,名人棋所一直空位,任何人升段須經四家全體同意。對此,別人都沒說什麼,卻遭到安井仙角的強烈反對。仙角振振有辭地說道:“不錯,前年我是輸給過他,但只此一局,不足為憑。現在他竟想越級升段,事無先例,亂了歷代祖師的規矩,本家實難苟同!”

這一番話倒並非是強詞奪理,道節也無計可施。正值此時,隱居的道悅,偶然下山作客,來到坊門,一聞此事,便自告奮勇去勸說安井仙角,希望安井能看在自己這老頭子的面子上個人情。

哪知仙角是二世安井算知的小徒弟,平日最得算知疼愛,當年道悅爭棋贏了算知,斷送了算知的名人棋所,仙角親眼目睹,如何不恨?只是因為後來的道策藝冠群雄,只得忍氣吞聲,不敢放肆。這次道策一死,安井家無不彈冠相慶,恨不能將本因坊家的人一個個都打入十八層地獄去,才算出得胸中一口惡氣。在此場合,由道悅出面去說和豈不是火上澆油。

道悅的意思:道知棋力確實有六段,硬壓在四段太不合理,如果安井家不同意升段,勢必要以爭棋解決,安井家未必就穩操勝券,不如賣個人情,落個皆大歡喜好。

不料安井家誤會其意,以為本因坊家請出已過時的老頭子來說情,大約是內怯的表示,越發把個道知看得一錢不值。不但不答應,反而冷嘲熱諷大大奚落一番。那道悅碰了個鼻青臉腫回來,大為憤怒,於是爭棋之議,便如弦上之箭,勢在必發了。

安井仙角這般倨傲,一來是兩家本有世仇,二來也有恃無恐。原來仙角號稱六段,實已有七段力量,料定贏四段格的毛孩子萬無一失。本因坊那一面,井上道節心中有數,深知道知足有六段身份,因此雙方都有恃無恐,誰也不肯講半句軟話。最後決定十局定勝負,局差為先相先,其中第一局就算是該年度的御城棋。

當時大凡到了“爭棋”場合,由於事態嚴重,依着慣例,即使算作御城棋的對局也不在現場下,而是借將棋名人家舉行,並由將棋名人充當公證人。所以雙方同意第一局比賽時間定在御城棋賽的前四天,地點在將棋名人大橋宗桂家。至於御城棋正式比賽之日,只要復復盤就算了。

戰書既下,雙方同門師兄弟間,少不得捧場打氣請客吃飯,自吹自擂熱鬧一番。那道知畢竟年輕,不知保養身子,臨近比賽時竟吃壞了肚子,患了嚴重的痢疾,嚇得眾人面面相覷。直到比賽前兩天,才好轉一點,但人已憔悴不堪,瘦得象只猴子。道節愁得長吁短嘆,有意申請改期再弈,但道知還真有個硬朗勁兒,認為此戰關係坊門三代榮譽,如申請改期,必遭人訕笑,故堅持如期比賽。道節亦知改期失面子,也只得聽天由命了。

開賽那天清早,道節率領師弟片岡因竹(即後來的第四世林門入)、小倉道喜、高橋友碩等一班同門,前去助威。另外還帶着一個叫井田知碩的小童拿着湯藥和草紙,伺候道知,以備不時之需。一行人浩浩蕩蕩來到“戰場”。

早晨五點鐘,對局開始。說是爭棋,果然不同凡響,一上來就真刀真槍毫不客氣。道知不知是拉肚子拉脫了神還是怎麼的,棋下得不大對勁兒,頗有滯重之感,急得道節踱來踱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78手之後,眾人心中有數,黑棋已不大妙了(見棋譜)。只見道知雙眉緊鎖,小腦袋瓜幾乎碰到盤面上,臉色由白而青。仙角則顧盼左右,一副悠然之態。坊門棋友心中都覺難過。至譜白118大飛補左上角後,道節知道黑已輸定,恐怕當場討沒趣,忙託故先走。此時已經是晚上八點鐘了。

不久,同去助陣的人除因竹外,一個個都垂頭喪氣地回來了。道節與眾人重擺此局,反覆研究,都認為道知難逃此劫,不由同聲嘆息。

再說大橋家兩雄對局,道知仍在苦苦支撐,雖也趕到前景實在暗淡,但事關坊門榮辱,故決心堅持到底。弈至第190手時,道知忽覺肚內疼痛,苦着臉起身如廁,這一去足有半個時辰未見回來。仙角心中大不耐煩,斥小童知碩前去查看“是否掉進茅廁里”了,一面指着棋盤對觀戰的因竹、大橋等人冷笑道:“到了這種地步還要硬撐,真是丟盡了道策的臉!”

知碩轉到後面一看,原來道知正跪在地上仰天祈禱,淚流滿面,其狀甚慘。這時明月在天,夜涼如水,忽有孤雁飛過,哀鳴聲聲中,更有一番說不盡的悲涼。或許真是道策在天之靈的“關照”,道知回座復弈,果然走出譜中191托的妙着來。黑195立下後,白196隻能自補。如此便給黑棋留下了一步大官子,形勢變得細微了。

至220手,局將終了,只剩下後手官子。仙角也開始長考,小心翼翼數了不下十數遍,確信白棋仍多幾目,這才放下心來。不料奇蹟又出現了,黑225手以下竟走出匪夷所思的妙着,利用白角氣緊,角上要雙活,白236隻好補一手,結果預算中233、235的後手扳粘,變成了先手三目。如此一來,黑棋反勝一目。此時已是第二天早上六點鐘了。

因竹大喜,忙遣小童知碩回去報信。那知碩一時心急,路上跌了一跤,皮破血流也不覺痛,進門就喊:“一目!一目!”道家因心中煩悶,徹夜難寢,此際正在昏昏欲睡,還以為是道知只輸了一目,後來一聽說是黑勝一目,不由心花怒放,忙命人掃階相迎。眾人聞訊後也驚喜非常。

誰知左等右等,還不見道知回來,大家不禁猜疑起來。既怕道知疲勞過度昏在路上,更怕仙角惱羞成怒,一時不擇手段動起武來,後果便不堪設想了。正想前去探查,卻見道知和因竹一道安全回來。

原來終局一數,黑棋多了一目,仙角哪裡肯信,硬要再擺一遍,大家只得由他,結果還是黑棋一目勝。仙角因自信太過而大熱倒灶,面子實在難堪,忽然牛氣大發,強辯道:“剛才打劫時,有一個提子被我順手下在棋盤裡了,不能算數!”大家無奈,只好讓他再擺一遍,數來數去又是黑棋多一目。仙角這才啞口無言,羞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經此耽擱,故而遲了。

道知經過一天一夜的激鬥,九死一生闖過險關,心中得意非凡,不但不覺得不累,連痢疾都徹底好了。道節抱着道知,連聲說道:“你比我厲害!你比我厲害!”道悅聞知此事,也感嘆不已。

第二局爭棋在翌年四月舉行,道知黑棋再勝十五目。因上次的過節,道節故意留難,非要仙角寫“某月某日輸給道知十五目”等字樣,以防他賴。仙角無法,只得照辦。

同年六月弈第三局。這回輪黨鮃饌狻0此狄雲宥郟?仙角即便不比道知好,至少也不比他差。關鍵全在第一局,仙角必勝之局被逆轉,銳氣受挫尚在其次,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輸棋賴帳“作棋”作了三遍,這是前所未聞之事。七段上手做出如此舉動,當然為眾人所不齒,仙角實也愧悔欲死,鬥志全失。在此情形下,仙角哪能不敗?幸虧仙角甚是乖覺,心知再比下去定然討不了好去。光棍不吃眼前虧,當即上表請降,承認道知有六段實力,同時要求十番棋就此罷手。

道節得理不讓人,雖是落水狗,也照樣要打,不但搖頭不允,而且還恐嚇道:“道知棋力又有長進,已經可以和我分先了!這十番棋着下去十比零沒問題,好戲在後頭,等着瞧吧!”仙角聽了下得魂飛天外,越發不敢再着第四局。後來多虧林家做好做歹地疏通,道悅老和尚也慈悲為懷,認為冤家宜解不宜結,於是本因坊家和安井家的第二次爭棋,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中國男籃老八的命——與三大中鋒無關
2002: 我的世界盃之土耳其惡狼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