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金学的最高境界
送交者: 弯刀 2003年09月16日07:46:47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论金学的境界(硕士论文摘要)

弯刀 2003年9月13日


引言

。。。。。。


第一章 伪金学现象

。。。。。。

第二章 金学的七重境界

。。。。。。

(以上诸节先前已在沙龙登出,故此略)

--------------------------------------

第三章 金学的最高境界

金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学术金庸了。

毛主席当年对许世友说,《红楼梦》要读三遍才有发言权。

但若只读了十遍金庸,练到了七重境界,恐怕还是对正经的金学研究不能有太多发言权。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标准金学全套共计15部长、中篇,出版社发行的有25开精、平装本一套36册的,也有特48开库藏本一套72册的。要一口气读完是不大容易---问题是为什么要那么做呢?

一般从第四重境界以上,读金庸就渐渐进入由厚及薄的阶段,书越读越薄。

但金学在更高一层次的境界上,随着功力的加深,读金庸就要由厚变薄,然后再由薄返厚。

记人名,对武功,理关系,谈好恶,论是非,斗口舌,掰手腕,在最初的几重境界中,金迷就这么较劲儿的。

但到了学术金庸的层次,人们对此可能已不再感兴趣了。

另外,在通读第十遍之前,搞学术金庸的人大概是不会读正规出版物中其他人的评论的吧。

因为尽管有那么多评论金庸的,但其中误导的也不少。有一次金庸到台北去参加一个座谈会,本来说是讨论金庸小说的,结果四分之三的问题却在问关于韦小宝的事情,弄得老金回不过神来。关于韦小宝的事其实文章不少,但评得最好最精练的却数金庸本人的。他用七个字就概括了韦小宝其人:适应环境,讲义气。

说金学的最高境界是学术境界,是指的不仅要在沙龙茶馆砍一砍,还要认真准备论文,到金庸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去宣读,那才见真功夫。要准备论文,资料自然就越积越厚罗。

还有,真攻金学的,不仅要读中文的,还要读英文的,才便于同老外同好切磋武功噢。中、英文一加起来,自然是书越读越厚拉。然而前面提到的那些即使练到了第七重境界的高人神人异人牛人,也未必就读过英文版的金庸。

先简单提一下金学的外译情况。金学的翻译开始并不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金学首先风糜东南亚,计有越南,柬埔寨,印尼,泰国,韩国以及日本等国引入。近来据说法国,德国等欧洲诸国也正着手翻译。英译本中,最先翻译的大概是《雪山飞狐》(1972年由Robin Wu 译作“Flying Fox of Snow Mountain”;1993年 由Olivia Mok翻译成“Volant of the Snowy Mountain”),然后是《书剑恩仇录》(1995年,Graham Earnshaw:“The Book and the Sword”),然后有《鹿鼎记》 (1997年,John Minford:“The deer and the Cauldron”)等等。

这里再稍微谈谈Olivia Mok翻译的《雪山飞狐》。

插图:本书分节成10章,每章前配一碳笔素描图,象小人书的那种。

兵器:图示本书使用的14种主要兵器,如棍,剑,鞭,锤,戟,铲,弓(2种),短插子(2种),刀(4种)等。有了这些兵器图对武功的理解有帮助,奇怪为什么中文的金庸没有兵器图呢。

穴位:主要是“paralytic points”。在前言中作者提到360个穴位,又提到其中36个是死穴。但在插图里,本书只显示了8个大穴:正面(如Heavenly Butte,膻中?)4个和背上(如Gustry Mere,大椎?)4个大穴。

人名:有的人名连弯刀也看不懂,因为作者有时音译,如田青文(Sign Tian);但更多的时候意译,如胡一刀(Gully Hu),苗人凤(Phoenix Miao);但译的糊涂的就不少了,如胡斐(Fox Hu,这怎么回事?),郑三娘(Third Zheng,连性别都看不出!郑老三啊),范帮主(Fan the Ringleader,什么跟什么?),杜希孟(Wish Tu,译得真够猛的),宝树大师(Tree the Great Master,有这样的树么?),平阿四(Quad,花样滑冰的四周跳啊)等等。

书呐,能有咱中文的读起来那样会心会神吗?不可能地。有时读来简直是受罪,呵呵。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轉貼:马健与篮协的过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