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弯刀
万维读者网 > 竞技沙龙 > 帖子
老骨董:老骨董讲故事:说说京剧
送交者: 老骨董 2014年03月21日14:45:19 于 [竞技沙龙] 发送悄悄话
 

上次说到旗人,北京有个和旗人关系很大的活动,就是京剧。如今一说起旅游资源,京剧算是北京比较拿得出手的招牌之一,老外到北京的活动都给安排了“登长城,吃烤鸭,看京戏”,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细究起来,京剧这个叫法很有一些掠人之美的意思,因为京剧根本就不是原产于北京地区的剧种。只是后来从北京地区发扬光大,然后影响了其它国内发达地区,结果被外地人称为京剧(还是上海人哦)。前一阵看了中央台拍的八集系列片《京剧》,质量很好,建议大家看看,这样能有个整体的概念。先列一下这部系列片的“戏码”:

《定军山》:溯源

《宇宙锋》:呐喊

《借东风》:传承

《大登殿》:绽放

《生死恨》:抗争

《凤还巢》:坤伶

《荒山泪》:江湖

《群英会》:新生

从标题上大概可以揣测一下每集的内容,最后一段讲到了庆祝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在新建的人大会堂,众多老名角齐聚一堂演出《群英会》,演出标志着京剧艺术在新中国的新生,等等等等。当然,后来的样板戏就不提了。

我们这一代是听着样板戏长大的,样板戏除了两个芭蕾舞剧其他都是京剧,当时的全称应该是“革命现代京剧”。革命者,讲述革命题材也;现代者,别于旧形式也。样板戏的经典之一就是《智斗》,从那时候过来的人对这出戏那绝对是烂熟于胸,从“这个队伍是你当家,可是,皇军要当你的家!”,到“统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从“这个女人呐不寻常”,到什么“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有什么周详不周详”,等等。这些话语,套在现在也是非常恰当的。可见,经典,什么时候都是经典。当然,这样的京剧在老朽们的眼里已经不是京剧了。

粉碎“四人帮”之后,从中央到地方着实兴起了一阵恢复传统剧目演出的风气,既然是传统剧目,当然要用传统的规矩,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工农兵”不见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又都迈着台步回来啦。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听老戏的唱腔念白一下子很不适应,而这方面的普及工作又没有跟上,我觉得由此造成了欣赏群体出现的断层。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其它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传统京剧的衰落就是必然的后果,其他剧种是否也有这个问题我就无法评论了。

大约是九几年的时候,忽然出来一阵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活动,伴随着什么“振兴京剧”的说法,到那时候我才知道所谓京剧其实是外来的。话说乾隆爷过八十大寿的时候,全国人民都着实跟着操办了一回,其中一个祝寿项目就是各地的戏班子进京表演(为郑重其事,也有说晋京的)。当然了,这些戏班中的徽班后来成了气候,于是就纪念徽班进京。如果是别的什么班火了呢?(二人转是肯定没戏,嘿嘿)。这个进京表演,不是说轮流给皇上演出,其实皇上根本就不看这些地方小戏(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一段康熙带着众多皇子大臣在戏园子里看《失空斩》的情节,很不靠谱,一个是当时没这出戏,一个是皇上包括亲王都不会到外边看戏)。这些全国各地来的戏班子是沿着现在的故宫北门到西直门这一路上,隔一段距离搭一个戏台,在祝寿活动期间为老百姓表演的。说实话,就是一热闹,看起来是普天同庆的样子。

那个时候戏剧的主旋律是昆曲,比较高尚,昆曲又称雅部,有点儿类似现在听西洋歌剧那个劲儿。现在真的欣赏昆曲的已经不多了,不过还是有几位重量级的人物,早些年的康老据说非常喜欢昆曲,海外的就是白先勇,他好像到哪儿都给大家推荐昆曲如何如何好。问题是这个昆曲忒慢,忒细致,忒高雅了,从元朝到大清几百年下来就搞得人们很是审美疲劳。趁着全国戏班子进京表演的机会,北京的观众用关注的方式进行了一次投票,貌似徽班的演出比较活泼多样新鲜有趣,值得关注。徽班班主呢,从上座率上推算出来如果这个班子留在北京继续商业演出,应该还可以捞回本儿来。于是,他们就留下来了。后来,大家称呼这类的班子为花部,又称乱弹(体会一下吧,不是什么好评)。

徽班在北京驻扎的地区最早是什么地方,我就不清楚了,到了后来比较成了气候,绝大部分的戏班都在前门外那一片。前门大街以东大约都是各种梆子腔,大鼓之类的,前门大街以西就是这类皮黄班子,又称皮簧。皮是西皮,来源说法很多,有汉口说和汉南说等等。黄是二黄,同样来源说法不一,就不去深究了。有人说前门大街西边那地界不是八大胡同,特著名的红灯区吗?嘿嘿,这个问题又得往前数了,而且还扯到同性恋的问题。

同性恋这个现象古今中外一直就没断过,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清朝以前一直也没怎么受到打压,因为有些皇上就好这口儿。“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反过来,历朝历代对公务员逛妓院倒是比较在意的,经常会下发文件明令禁止。这些官员要消遣,要沟通感情,要交易什么什么的,总得有个相对私密的地方啊,于是就有了“南院”这种地方,其实就是“男院”。好这口的有个说法叫“好男风”,更隐晦的叫法又称作“南风”。BTW,改革开放以后新出了个杂志叫《南风窗》,要是那些遗老们看到了,还会以为是专给“同志”办的呢。

明朝后期“南风”越刮越盛,看看所谓的那些禁毁小说目录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那个时期出版的。到了康熙年间,政府有了些管理措施出台,封存了一些,收缴了一些,抓捕了一些。。。,当然完全根除是不可能了。《红楼梦》是乾隆时候出的,里边有许多关于同性恋的情节,那个描写尺度已经收敛很多。然而书中涉及到的有好几位唱戏的,很是说明问题,戏曲演员是这个现象的高发群体。徽班在北京逐步扩大之后,各个名角儿的堂子随之兴盛了。老话说“出处不如聚处”,这一聚就聚到了八大胡同。以前说“北贫南贱”指的就是这里多贱民的意思。民国成立之初,下了狠手解散堂子,于是八大胡同才成了妓院的天下。共和国成立之初,又下了狠手封闭妓院,这片儿地方才算消停了。

说句题外话,中国历来都是尊崇读书人的,可大清刚杀进来的时候,见到读书人就砍掉,说是秀才们不会做事,还好发议论,典型的不和谐因素。什么人不杀呢?木匠,裁缝,皮匠,唱曲儿的。这是为数不多的下九流比读书人吃香的年代。《栖霞阁野乘》里记录了顺治年间一位姓杨的大官,在跟人家喝酒听戏的时候忽然喊停,说刚才这句那儿那儿唱错了。人家都恭维他,您老真是行家啊。这姓杨的也是有点儿高了,就白唬起当年他被清兵抓住,眼见就要被砍头的当口,鬼使神差唱了一段《四平腔》,由此得以活命。

大清这么重视唱曲儿的,是有其目的。咱们都说文艺要为什么什么政治服务,这个道理统治阶级很早就明白啦,最早清兵抓到会唱的,就让他们到乡下演出,宣扬大清的德政,宣扬三从四德,宣扬。。。,反正就是宣扬对统治阶级有利的内容。对这些演出人员,政府专门发给一种龙票,相当于介绍信,凭此票就能得到当地政府的食宿招待。后来,江山稳固了,这种宣传工作就归于不急之务,因此龙票就少了许多,最后只剩下部队的文工团。这些拿过龙票的后代,还是喜欢说说唱唱的,凑到一起便以票友自居,以此和吃戏饭的区别开来。后来,凡是发烧友就都叫票友,票友聚集的场所就是票房,票友下决心去唱戏挣钱了,就叫下海。原来旗人只能玩儿票,绝对不许粉墨登场去吃戏饭儿,嫌丢人,后来就顾不得了。

徽班演的东西当时还不能算特别火,到了道光年间才算打开局面,到同治光绪时候可以说达到了一统江山的程度,从皇上到老百姓都认可了。当年有人画了一张“同光十三绝”,这是现在所有谈京剧的文章必用的材料。画中的十三位大拿有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有余叔言的父亲余紫云,等等,排靠后的就是谭鑫培,电影《梅兰芳》里的十三燕的原型。《梅兰芳》里边有好几个镜头都能看到十三燕的家里有个玻璃罩,里边是一件黄马褂,这是真的。谭老板是第一位得到四品顶戴,赏黄马褂的京剧演员,估计他那个是“赏黄马褂”,而不是“赏穿黄马褂”,所以他只能用玻璃罩给罩起来。

谭老板又是中国第一位电影演员,现在看到的中国最早的电影资料片就是谭老板的《定军山》。他和梅兰芳有过合作,电影《梅兰芳》里讲到谭老板要和梅兰芳打擂台,这是没影儿的事儿。但是电影里谭老板露了一手武场底子,那到是真的,他这个功夫还救过他的命呢。早年间,小谭还啥都不是呢,跟着草台班子到处演出,本来这当演员的就招人,小谭又是那种有贼心有贼胆贼又大的人物,在某个村子和某人的小妾挂搭上了,被人家觉察,追到他们戏班,小谭见势不妙,纵身一跃倒挂在房梁上,对方进屋搜查了许久,就是没人抬头看一眼,让小谭逃过一劫。

谭老板在他那个时候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名角儿,当时有“戏界无腔不学谭”的说法,大家热衷的程度可想而知。大腕出场一般都是唱大轴或是压轴,大轴就是最后一个,压轴就是倒数第二个,哪个更牛,说法不一,看情况了。有一回,排着老谭演大轴的,可演压轴的田桂凤来晚了,老谭就先上去了。老谭原以为自己的戏完了以后,观众就该“开闸”放水,没想到田桂凤的演出也是相当精彩,这让老谭很不是味儿。后来,碰上他俩同一天的情况,老谭主动要求演压轴。大家伙别以为老谭风格高,其实他是憋着坏呢。田桂凤的戏以动作表情见长,问题是以前的戏园子里光线很不好,要是碰上天阴傍晚的,台上再怎么卖力台下也得不着好。老谭就是琢磨到了这一点,该他上台了就故意拖堂,比如台步原来走一趟的现在走两趟,唱腔原来拐一个弯儿的现在多拐几个,观众看着新鲜,喝彩又多,老谭就更来劲了,非整到天黑了拉到。就这么,等田桂凤上了场,观众前面都看足了,这时候台上黑咕隆咚,于是就都散了。文艺界这种互相下绊儿传统,那是怎么也改不了的。

有人会说了,要是众多大腕一起出演那该怎么调度呢?这就得看台后的运作了,专门有个职位是管这个的,叫戏提调。干这个的,可是不一般。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正是京剧最火的时候,上海浦东杜家祠堂落成搞了一个京剧大汇演,全国的名角儿除了余叔岩身体不好,盖叫天比较各色,其他人悉数到场,这个活动的戏提调比春晚总导演牛多了。怎么个牛法?您猜当时所谓把场的(就是负责维持次序)是谁吗?是张啸林。您想想,这场面够多么大。

在谭老板之后的顶尖人物就得算梅兰芳了,关于梅兰芳得另外专门讲一篇。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3: xxlfm: 雄伟之旅游计划(1)
2013: 今年沙龙居然没疯,丁丁失职啊
2012: 今天肯定赢76,你们就大胆搭台。我真不
2012: w2mazi: 柳暗花明
2011: 合法大麻: 核工随笔
2011: 沙龙FNBA常规赛排名, 季后赛今日开始
2010: 感谢大家,感动得内牛满面(崽儿,是这
2010: 少数党领袖作最后发言
2009: 桦树: 悼--恩师彭明(二)
2009: UConn-TX A&M 应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