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處於危機之中,中國正在收緊政策以反擊通脹,針對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的批評使貨幣政策走向面臨不確定。但全球股市在10月份上漲近20%後,目前僅較11月高點小幅回落。股市為什麼表現得這麼有韌性呢?
首先,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經濟有望今年增長4.8%,2011年增長4.2%。這樣的增速或許慢於危機前不久超過5%的速度,但高於 1980年以來的平均水平。就連歐元區的危機也沒有中斷增長:以德國為例,其統一後最快的經濟擴張將會給整個歐元區的GDP起到推動作用。
其次,相比昂貴的核心國家政府債券和投資級公司債券,股票顯得便宜。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計,2011年歐洲股市的股息收益率為3.8%,而債券收益率為3.4%。前者是後者的1.1倍,遠高於90年平均值0.75倍。因此可能還有更多資金流入股市,即使按花旗集團(Citigroup)估計股市相對於2011年預期利潤的市盈率是12倍,從基本面來看顯得並不便宜。
第三,很多國家超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造成通貨膨脹,這將有利於股市而不利於債市。美聯儲的量化寬鬆計劃將繼續向風險資產注資,加息還很遙遠。
風險當然是有的。公司已經大幅削減成本,利潤率進一步擴大潛力有限。據瑞士銀行(UBS)計算,美國公司利潤的GDP占比已經接近危機前峰值。與此同時,過去股市投資者對信貸市場問題的反應不夠迅速。一些人擔心,要是有新的問題出現,政策制定者或許已經沒有足夠的火力加以應對。
但考慮到公司紮實的資產負債表、穩健的利潤,以及經濟復甦可能持續(排除歐元區崩盤),哪怕復甦道路並不平坦,股市的走勢應該會得到維持。
Richard Bar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