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天冷到雲南去貓冬吧——舊帖重發
送交者: 閒雲風動 2017年12月08日20:16:56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2017年春節,同家人開車往雲南一游。歷時7天,行程2000餘公里,停留昆明、元陽、玉溪、會澤。看了滇池、石林,遊覽了紅河哈尼梯田,逛了建水古城、玉溪市和會澤古城。

又到了嚴冬,不由想起了雲南那明媚和溫暖的天氣:20度以上的溫度,藍天白雲,十數種綠葉青菜……。有時間、有條件的人們,去雲南貓冬吧,那裡一定不會令你失望。

第一天 1月27日,年三十

2017年春節假期開始的1月27日大年三十。早8點出發,上了渝昆高速,從四川盆地的南沿爬上雲貴高原。

四川盆地常年為陰雲籠罩,近年霧霾嚴重。天氣陰冷潮濕令人不適。在爬升至高原,接近雲南昭通時,衝出了霧霾,天氣放晴,從此進入藍天白雲模式,令人心胸為之一爽。

下午5點左右到達昆明,入住尼西酒店。這是一間坐落於昆明盤龍去商店街的酒店,為小套公寓式,每套有一大一小兩個房間,50多平米,比較寬敞,有電磁灶可用,很適合家庭旅行。雖說地處商店街,但入住時已是三十晚上,萬家團圓之際,除個別飯館營業外,余者全部關門過年去了。這種身在鬧市,周圍卻全是關門閉戶的店鋪,空寂無人、冷清異常的情形,怕也是一般人都難以見到的吧。

IMG_4677-1.jpg

為防春節店家休息,家人準備了一些過年的吃食,餃子、滷菜等各種。在尚開門營業的飯館訂了幾個菜,在電磁爐上熱了餃子等,在昆明過了不在家中的第一個年。

第二天 1月28日,大年初一

上午在昆明小轉一下,出發向南。中午到達滇池。湖邊人多車多,時有約3、4級陣風,江鷗飛翔,岸柳飛舞,水呈奇怪的果綠色,想是水中藍藻有一定濃度。近年時聞滇池污染了、治理了,目前就是這樣的情況了。老父回憶道,他曾多次來過滇池,原生態和污染後都見過。原來水比現在要清,還曾有每年一度,會開湖兩、三天,誰人都可隨便打漁的慣例。而污染時期水很臭。

IMG_4703-1.jpg

IMG_4704-1.jpg

IMG_4709-1.jpg

下午三點到達石林,很熱鬧,有團體在景區門口表演舞蹈。大家飢腸轆轆,直奔飯館。進門看見菜櫃——雲南的飯館一大特點,是把所有的菜、肉等原材料展示在大廳的一個冷藏櫃中,點菜時一目了然。所到之處莫不如此。

IMG_4712-1.jpg

IMG_4713-1.jpg

這家是我們全程見過的蔬菜最多的一家,於是點菜、上菜、風捲殘雲。值得一書的是,雲南各地都有許多野菜,從照片中可見一斑。出遊的一行人無一不歡,從此,走到哪裡都要兩個以上的野菜,沒吃過的優先。

石林的門票,門口的保安說平時175元一位,這大過年的怎麼也得200以上。看看天色已是下午4點,遊園時間不夠,便未進園內,只在附近的一片小景體驗了一把。果然難行,險峻的石頭犬牙交錯,即便四腳並用,也覺難以攀爬。於是想,如果園內沒有人工修築的道路,也是難以遊覽的。

IMG_4717-1.jpg

IMG_4734-1.jpg

從石林出發已近6點。這個季節若是北京天早已黑了,但這裡似差了兩個時區,仍是斜陽普照。在途中看着太陽落山,看着天邊的雲由白變得淺黃而紅——,天黑了。

石林到元陽300公里左右路程,但因多半不是高速,頗費了些時間。晚近8點,到達了元陽縣的新縣城——南沙鎮,導航顯示,我們訂好的酒店——位於老縣城新街鎮的雲梯大酒店,還要1個多小時才能到。加了油,車子上了山。天黑,環境完全看不清,9點半過到達新街鎮入住酒店。天上的星星好大好亮!

IMG_4748-1.jpg

辦入住手續走近大廳櫃檯,好傢夥!櫃檯不是普通的木桌,而是整塊的楠木和根雕啊!自此,每當走近它,都聽到有人在打:是真的嗎?什麼木?多少錢買的?……不一而足。值班員一一告知:當年花150萬買的。估計他們應是見得多了,但心裡沒準會想,老闆當年可真的精明。

兩天的行路下榻和遊覽,人真的不多,據說,遊覽大軍們一般是初二出發,我們領先了很多噢。

第三天,1月29日,年初二

一早醒來,便見酒店旁的山谷中雲海涌動。匆匆吃罷早飯,向景區出發,10分鐘到達,入園票80元,比石林可公道多了。

IMG_4750-1.jpg

IMG_4753-1.jpg

老縣城新街鎮的梯田景區分四個景點:箐口、壩達、多依樹、老虎嘴。其中,箐口有村子;多依樹適合看雲海;老虎嘴則是看日落的絕佳地點。門票上印着這四處景點,去一個打個孔,三天內有效。遊覽公路連接着4個景點,正轉反轉均可到達。

梯田景區很大一片,其實周圍方圓若干里也是差不多的情形,此處是由幾座山圍成了一圈,中間有谷地,比較集中,易於觀看。現在仍是當地哈尼、彝族居民的生計,村子散落其間,全然是田野牧歌氣氛。

IMG_4771-1.jpg

梯田很壯觀,很有些氣象萬千的氣勢。整座山從谷底到山頂,布滿了一層層的水平田,山頂則是養護得很好的樹林、草地,涵養的涓涓細流從上向下滋潤着梯田,是不是很巧妙的結構?

IMG_4784-1.jpg

可供遊覽的道路和立腳點建在水田和樹林的交界處,即接近頂端處,在幾個主要景區有可以下去的觀景台和種田用的小路。

從規模可以想見,哈尼人不停地開發了多少代才有了今天的規模。如今仍在不停的開發之中。解說中有言:哈尼人的習俗是女人種田,男人在家看孩子。如此的勞作都是女人擔當的?不容易呀,哈尼女人!

這不禁令人揣測,難不成是當初哈尼人祖先跟人打仗,男人們受傷致殘者多,跑到大山躲起來後,只有女人可下田。之後男人們帶孩子頗有心得,規矩便就此形成?或因由女權社會發展而來?說到此處,想到景區似只見女人們嬌俏的身影,或操勞於市,或行於道路,都簇新靚麗,男人們真是不起眼,竟讓人留意不到呢!

IMG_4866-1.jpg

哈尼女人的衣服是修身的,有的還是燕尾式:前襟短後襟長,他們的住房是三層樓噢。從梯田規模、衣服款式和居住環境,可以看出,哈尼人世世代代不是窮人,不敢說大富大貴,但豐衣足食是確定無疑的。

IMG_4867-1.jpg

如今這地方生活着哈尼人和彝族人。我們的午飯,是在一家彝族人的飯館解決的。攬客和招待的都是女人。這裡的彝族人服裝也是修身的,款式也漂亮。與招待攀談,她說,這裡是最早是哈尼人的地盤,如今的彝族人卻比哈尼人要多。彝族人服裝掛的兩張美麗的“屁簾”,其實是由腰帶的穗子發展而來。

IMG_4757-1.jpg

日落,是老虎嘴景點的高潮,我們和上千人一起,目睹着夕陽一點點沒入山後。夕陽下的梯田,像無數塊鏡子般地閃着光。

IMG_4857-1.jpg

第四天 1月30日 初三

因已經看過大部分景點,這天就較為從容了。酒店的早餐還算豐盛,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有西餐麵包和煮得很好的咖啡,大家都認為是雲南當地產的。除了饅頭、粥和小菜外,比較隆重的是米線。是啊,到了雲南,怎可沒有米線?各種菜均可配米線,甚至紅燒肉!除米線外還有葛粉、卷粉和細麵條。備有一大桶骨頭湯。

早上的厚雲層又聚又散,我們沿小路下行一段,可見小路蜿蜒,推測是種田用的。於是感嘆一番耕作和收穫時會多麼不易。其間一群人自下方的村中走上來,完全城市人打扮和做派,想是在外工作回家鄉探親的人。

IMG_4930-1.jpg

遊人明顯增多,景區看情況是在發展中,雖有公路環繞,但基本沒有停車場,車輛停在路邊很容易導致擁堵。國內開車興搶路,交警管理若不力,則道路寸寸堵。以至於需要協助交警維持秩序。

午飯時,在一家客棧停下來。這是一家去年新開張的客棧,客房條件不錯,難得的是有一個可停十幾台車的停車場,還能自助洗車。順便一提,一路走來的廁所都還乾淨,這讓人皺眉的次數減少了很多。

第五天 1月31日 初四 

看夠了梯田,下山去也。老縣城與新縣城高差1400米,陡峭的下山路驚心動魄,偶一撇卻見到一山坡一山坡的香蕉林、火龍果林。高度降到500米,溫度升高,感覺到熱起來。

從新縣城的南沙鎮向玉溪進發,本想經箇舊市,看看沒落的錫礦,但被導航指引走上了去建水縣的路。好吧,那就建水,反正都沒有去過。崇山峻岭一一走過,來到了世外桃源般的建水縣。

維基百科是這樣描述建水縣的:該縣屬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紅河之畔、滇東高原的南部邊緣,在古代曾長期是雲南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1994年被授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唐代時,南詔國在此築城,稱惠歷城,漢語譯作建水。後大理國設建水郡,明代設建水州,為臨安府治,並置納樓茶甸長官司。清乾隆年間降州為縣。

建水曾名為臨安鎮,有過輝煌的過去,今天也毫不遜色。縣衙的手筆好大!煙草專賣顯示着雲煙的輝煌。更難得的是,建水街上的乾淨,比日本都不遜色!房子很洋氣,多少帶歐風,色彩豐富,卻非大紅大綠,而是奶油色、豆沙色、淡藍淺綠等中間色,很驚艷的一座城市。因這裡當年有法國人經營和居住過,有些歐風也就不太奇怪了。

遊覽古城,見到大夫第、翰林府等古時遺存。經過拍“爸爸去哪兒”的朱家花園,還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照片)可見其昔日繁華。

這裡物產豐富,街市上很有些不常見到的東西。建水也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精美的紫陶作品多種多樣。

IMG_4979-1.jpg

IMG_4980-1.jpg

IMG_4981-1.jpg

IMG_4982-1.jpg

IMG_4985-1.jpg

離開建水,上高速公路奔向玉溪。在玉溪的預訂是泡溫泉——映月潭溫泉。傍晚到達,各自買了泳衣進園。這是一家日式經營的溫泉,室外有20多個溫泉池,泡泡浴、貴妃池、五行池等等,應有盡有。冬日滲入骨髓的陰冷和多日奔波的勞累一掃而空。

第六天 2月1日 初五 

在玉溪入住的酒店早餐有些奇葩:不論男女老幼,每人只一碗米線。吃了這碗人人平等的米線,驅車北行,早早到達了撫仙湖的陽光海岸。

寫盜墓系列的天下霸唱曾寫過撫仙湖的傳說。維基百科說:撫仙湖屬珠江流域南盤江水系,是一個以斷層溶蝕為主的湖泊。湖泊面積211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721米,最深達155米,是中國第三深水湖泊,僅次於長白山天池(373米)和喀納斯湖(188.5米)。為雲南省最大容積的湖泊。

IMG_5050-1.jpg

撫仙湖水質清冽,雲南對此湖有保護措施,一般不允許在湖邊開發建設,但此行見到有的地方在建飯店和別墅等。在離岸稍遠的公路邊小丘,建有影視文化基地。

IMG_5051-1.jpg

沿湖來到了樹木蔥鬱的界魚石公園。

原來,撫仙湖旁另有一個小得多的星雲湖,兩湖有一條極窄的玉帶河聯通。河中有一巨石,民間傳撫仙湖中的抗浪魚和星雲湖中的大頭鯉各自游到界魚石便回頭,絕不越界,因此該石得名界魚石。

公園在窄窄的山谷中間有亭台走廊,也是雕梁畫棟,更有通通石碑,清代以來的文人墨客吟詩作賦刻於碑上,有抒發情感的、有感嘆奇妙的,甚至有藉此諷今的。就是沒有關於這個現象的考證:傳說是否確實?是何原因導致等。

揮別界魚石,沿湖到了月亮灣濕地公園。公園很有規模,鮮花盛開,岸邊鋪滿金色細沙,猶如海岸,當日風大,浪濤陣陣,椰樹飄飛,儼然南海風光。

IMG_5102-1.jpg

IMG_5122-1.jpg

夕陽中,驅車北上,駛往會澤,當晚抵達,入住美景大酒店。

第七天 2月2日 初六 

會澤是雲南曲靖的一個縣,會澤城之所以有名跟“錢”有關:該地自古是銅產地,自明嘉靖34年(1555年),開始在會澤設立鑄錢局造錢,為紀念開爐,鑄造了一枚重43公斤重的“嘉靖通寶”,現存會澤縣江西會館,堪稱“錢王”。百度百科上說,該枚錢2002年被確認為吉尼斯世界之最。

會澤新城區建有廣場,矗立着這枚大錢的形象,還有通錢眼之橋。

IMG_5154-1.jpg

但古鑄錢局的命運卻尚在飄搖之中,經人指點,我們來到了鑄錢局原址,這裡被一個設備廠占據,用來堆放物料。但對我們這一行探尋者,廠里出來一人予以了熱情指點,帶我們看了鑄錢局供財神的大殿和院子。

民間有大年初五拜財神的說法,這天雖初六,但若這裡不是工廠,來拜的人會擠破門吧?這麼說,會澤人可真是超脫啊,守着這尊真正的財神卻滿不當回事,羨煞旁人呀。

會澤的老城有部分保留完好,江西會館正在修繕,遺憾沒能參觀。老街有些房子很奇怪,窗子小且低,令人懷疑當時不是為住人所建,難不成是錢庫?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明初的反袁將領唐繼堯的私宅也在這裡,進去看了一下。唐是會澤人。《人物周刊》上說:蔡鍔和唐繼堯在當留日士官生時是師兄弟,在護國運動中是身份並列的主事人,在蔡鍔的授命下,唐繼堯任司令,率雲南北伐軍,取道貴陽進入四川。

後在雲南省執政,在近14年的執政期中,興辦教育,曾參與創辦東陸大學(雲南大學前身),籌辦市政、發展實業,做了若干件利民興滇的大事,為雲南的近代化事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執政後期從下屬到民間怨氣甚大。1927年失去雲南政權,同年5月23日病死於昆明,終年四十四歲。

該人物似爭議頗大,但好歹算是名人吧。

會澤城海拔2120米。周邊雖有不少景點,但多數海拔更高,且需要很多時間,只有留待下次了。

最後要寫一筆的,是這家飯館。他家的小豆白菜湯和鴨脯口味很好,還可以與老闆娘談論一下古僰人的懸棺問題。

驅車向盆地一路下行,太陽沒入濃雲,我們回到了霧靄之下。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16: 回答一下皮膚的提問
2016: 安雅云:俺看《西藏女孩》
2015: 地點:國內某機場。時間:2015年11月22
2015: 就事論事,在美國當個副教授回國就那麼
2014: 大呆鳥,你說得對,只要你們當時在場的
2014: 我剛看了365的貼,如果那是起因,我認
2013: 在國內辦公司可以招四川,上海,東北,
2013: 妖妖&櫻 ,講比距地班廢柴聽。嶺南唐話
2012: 從1942得到的兩點感想
2012: 早上上網真跟早朝的感覺1樣哈。有新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