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跟帖
“无”是佛家境界,不是道家境界
送交者: mean 2008月06月24日08:36:53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回  答: 《功夫熊猫》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有点 于 2008-06-23 07:20:11
道家看到了“有无”的两面性,但并不单一强调“无”。老子说:“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即使是庄子在心境行为上的清静无为,也常常被人误解,其实他的 focus 仍然是“法自然”,“法自然”地“离(人)形去(人)智”,这是为了达到“撄宁”,而不是“无”。

强调“无”的是佛家:“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可见“无”到了最后连“无”都是虚妄的。

中国人思想受到作为印度教派之一的佛家影响,方才会如此崇尚“无”,甚至以为道家也崇尚“无”。(同样强调“无”的还有耆那教,以及印度教比较原始的哲学等,佛教与其相比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人常评说老庄对“无”的解释,或曰参悟,不如佛家。事实上这正是道家的宝贵,没有故意像佛家那般钻牛角尖,以至于发生种种悖论。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7: 看看你的名字代表什么武器-一个不错的
2007: 孤亡魂:有些儿童叫我恶心
2006: 老外看陈逸飞的画(鄂鲵叶翻译)
2006: 非球迷的。世界杯。
2005: 寂寞三境界
2005: 女孩必看:留住男人之十戒
2004: 生日祝福To Michelle----大自然的精灵
2004: 父亲节和母亲节的无奈
2003: 出远门的孩子
2003: 还有一点感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