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剃鬚
送交者: fadeoff 2002年03月30日21:39:30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小學篇-

小時候,我相信所有人的父親都有一個放刮臉刀的小鋁盒,和我爸的一模一樣。長寬和一張名片相仿,兩指厚;打開後盒蓋裡面是一面小鏡子,盒子裡面躺着一把刀架和幾片刀片----都是飛鷹牌的。每個星期天的上午,爸打一盆開水放在窗前的凳子上。於是我就饒有興致地在旁邊看他刮臉:先浸濕一塊毛巾敷在臉上過一會兒,再用軟毛刷在肥皂上打出又白又濃的泡沫塗在兩腮,唇邊和下巴上;接下來就用那個刀架認真地刮啊刮。幾分鐘後,爸就年輕了好多。到現在我閉上眼睛,甚至還能清楚地看到爸爸在窗前陽光中的剪影,背景里在空中緩緩漂浮的灰塵都清清楚楚。那時候,在我看來,剃鬚簡直是就一個神聖的儀式。

-中學篇-

直到初中畢業,我身邊的同齡朋友和同學們,還沒有一個刮過臉。不象現在的小孩,成熟得很早,小學沒畢業很多已經變聲了,初三時我們至多在唇上有一層淡淡絨毛。初中的最後一個元旦,我們班在教室里偷偷搞了一個通宵晚會,最受歡迎的一個節目是三個小子表演的小品:剃鬚,講的是兩個人去理髮店剃鬚的經歷。小品的高潮是當理髮員掏出一把大號電工刀撲上來的時候,兩個人嚇得從椅子上向後翻倒... 現在想起來真是恍如隔世,最後一次聯繫時,這三個傢伙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新澤西,另一個在亞特蘭大。

高一軍訓後,當我們再次坐回課堂時,忽然覺得一個朋友看上去很彆扭,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兒,但是又說不出來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盯着看了快一分鐘才恍然:這小子居然把鬍子刮了。下課以後他理所當然地成了我們取笑的目標,憑良心說他那臉突然變得光光的的確比較滑稽,特別象宮裡面的。更過份的是他居然把剃鬚刀帶學校來了,就是那種現在看來最普通的電動剃鬚刀,後面還有一個電剪刀的那種。我們最多拿着它煞有介事地刮刮鬢角,沒有第二個人真正用它刮鬍子,如果那些軟毛可以稱為鬍子的話。幾年以後這哥們考上了民航飛行員,自從被派往澳洲培訓後就再沒有見過面,去年10月回國時我幾乎以為自己航班的機師就是他,問過空姐才證明自己認錯了。

-成人篇-

已經記不清楚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刮臉的了,肯定是高考以後,而且肯定是小心翼翼地。先把下巴上的刮光,上唇的仍被當作自留地。直到若干月以後,下巴上的鬍子逐漸變硬才開始上唇的"清理運動",那時候一個月也刮不了一兩次吧。轉眼就到戰"痘"的歲月,兩頰上起了大量的"紅疙瘩"。我固執地認為這是皮膚對電動刀金屬網過敏的結果,從那時起我開始用刀架刀片。第一把吉列的基本型刀架是10塊錢,刀片先是父親擱置不用多年的飛鷹,後來是5塊錢一包的蘭吉列。直到現在,儘管早已經告別了尷尬的年齡,雖然經手送人的BRAUN就有好幾個,我自己基本配置仍然是吉列,只不過單層換成了多層,敷料從最初的肥皂,牙膏換成了吉列的泡沫和須後水。

讀書期間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每周只刮一到兩次。是一種自我獎勵,或者說成了自我放鬆的一種重要方式。特別是心情鬱悶的時候,準備盆熱水,把泡沫仔細地均勻塗在臉上,然後靜靜地體會鋒利的刀片從皮膚上平順地滑過,心一下子就能靜下來。最後把剩餘的泡沫洗乾淨,抹上些須後水,皮膚緊繃繃的,清涼中稍微有些刺痛的感覺,這樣好心情就能夠伴隨我整整一天。

工作以後,替須成了每天必經的程序,以前的感覺逐漸離我遠去了。現在想要獎勵自己的時候,反而是偷懶一天兩天。尤其在周末,如果沒有什么正式活動需要參加,從周五就開始給刀片放假,禮拜一早晨才很有成就感地審視着鏡中的自己,然後就是例行公事。

有人說,電影裡如果男人想顯得比較落魄,只要幾天不刮臉就行了;其實如果想讓自己不那麼一本正經,也很容易,只要幾天不刮臉就行了。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