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也談《圍城》vs《京華煙雲》
送交者: jianyi2 2007年03月29日12:43:52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我讀了無筆無名的《圍城》vs《京華煙雲 》, 有一些個人看法與作者商榷。

我認為不能以高低來比較這兩本書。只能以風格和刻畫重點來評判。

圍城雖然是以方鴻漸的婚戀為主題的一部小說。但作者更是利用它來刻畫以方鴻漸為主的一些知識分子的行為,思想,以及他們對生活和人生的態度。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可謂入木三分,栩栩如生。除了方鴻漸之外,還描寫了孫柔佳,蘇文紈,范小姐,趙辛楣,李梅婷,高校長,還有汪處厚,汪太太 等男女知識分子代表。這些人物雖然距離我們有半個多世紀,但我們不難在周圍人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他們的影子。這是一部寫實主義的小說。體現了當時知識分子的處境以及個人的心態和行為準則所造就的人生結果。有無奈和辛酸,有理想和妥協,有真情和掙扎,也有複雜的人際關係和微妙的男女情懷。他寫出了人性的複雜和多面性, 還有以方鴻漸為代表的普通知識分子面對現實的無奈和矛盾。
《圍城》的語言也是獨創性的,除了實際演繹了城裡的人想出來,而城外的人想進去的法國名言外,所有的比喻和諷刺都貼切而深入骨髓,對話也極為精彩,不時能讓人捧腹大笑。比如,蘇小姐又甜又冷的冰激凌作風,學醫兼信教的諷刺,小城市的摩登女郎,關於一個真正女孩子的評論,高松年的為政之道,汪處厚的兩撇鬍子,汪太太的尖尖十指。 學生看不起老師的描述,最後結尾關於鴻漸飢餓和睡眠的描寫,無一不體現了作者的超逾常人的睿智,深厚的語言功底和不凡的創作才華。《圍城》的確是一部書中精品。

而林語堂創作《京華煙雲》主要是向西人介紹在上世紀之初中國傳統社會和家族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後家族和時代的變遷,以及家族代表人物的生活,婚戀和精神狀態。 從書中人物的行為方式和婚戀傳統變化,還有他們的精神狀態,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文化中博大精深和消極頹廢對人們生活上的影響,以及西方思想對傳統 的改造。作者理想化了他心目中的女性 和男性, 也鞭笞了道德淪喪的男男女女。這一點從刻畫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莫愁和木蘭雖是兩個個性不同的女性,但她們是完美的。莫愁是傳統女子的典範,嫻淑而溫婉,而木蘭是情趣盎然的自由女性,聰明,理智,善良,多情而會享受生活。而牛素雲,茵茵這樣的女性就代表了千斤小姐的放肆和當代女子的墮落。在男性人物的刻畫上,對立夫 ,遜亞和牛懷瑜的塑造也是同樣的,這代表了作者黑白分明的破立觀。要說京華煙雲比較《紅樓夢》的話,《紅樓夢》是包羅萬象,大雅小俗,藝術性與思想性,無一不具。而《京華煙雲》只是大戶人家的一篇婚姻小史, 簡約和粗線條地勾畫了時代和生活而已。談不上更多的思想性。 但是這部作品的可讀性很強。有很多豐富的中國文化信息。讀起來確實有趣。消遣是極好的。林語堂這個作家還是別有一番才氣的。特別是原作乃英文版本。我想,如果他本意把這本書寫給中國人看,會寫得更有深度而取得更多的反響。京華煙雲是一部理想主義的小說。

我以為《京華煙雲》和《圍城》沒有可比性。喜歡《京華煙雲》或是《圍城》,只是一個人對羅卜青菜的不同喜好。如果從文學價值上比較。《圍城》還是要更高一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6: 神州大地鴨幾多--中國男人賣淫現狀
2006: 作為中國文人搖頭丸的偽藝術
2005: 血緣:第十四章 多少愛無根無脈 (4)
2005: 各種版本的小寡婦上墳
2004: 你又飛走了
2004: 仍然想念你
2003: 為了不能忘卻的忘卻
2003: 一個單身母親的周末
2002: 男人的尷尬(閒扯水滸 三)
2002: 生命的邂逅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