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印第安之聲
送交者: 迅速 2003年06月27日18:16:07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年年夏季,巴黎總有一次音樂節。在大街小巷,公園廣場隨處可見大大小小,正規非正規的樂隊演出。滿城曲落,行人如雲。熱鬧非常。算是巴黎的大節。很多旅遊者慕名前來,專門在巴黎度過充滿歡樂的一日。

在香街和鐵塔,是巴黎最最熱鬧的地方了。兩地的音樂節演出也是各有千秋,都是頂
尖之作。

鐵塔下則雲集了大批音樂發燒友,從戰神廣場到鐵塔後的草坪簡直是人挨人,肩並肩。只看見遠處一大舞台,燈光打得通明,火焰噴泉此起彼落。太專業了。費了半天勁,擠到跟前,才看出來,原來是舞台後台。台正面在軍校那面的。前面的人更多更瘋狂。一曲平時不怎麼當回事的流行樂,在十餘萬人齊聲叫喊中,那震撼力就表現出來了。

就那麼一個號子似的東西,這麼多人一喊,還真是那麼回事。置身在人海中,四周都是一個嗓門一個調的。十幾萬個聲音在吶喊,好大的衝擊力。這哪是台上歌星在唱,簡直全是靠下面的免費伴唱伴舞才撐起明星場面。其實歌手出名也就是濫竽充數,多多益善幾字。可要是真當場將這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話這麼說了出去,非但不俊傑了。當場就得遭罪。

下里巴人的樂曲和者眾,也不用我多口舌。喜歡者歡迎下年來鐵塔下親自欣賞就是了。還是說說香街。

香街大道周圍布滿名店,且咖啡座隨處可見。選一處座位,要上一杯咖啡或其它飲料。聽聽路邊小樂隊的演奏,甚為愜意。此街的特色就那麼陽春白雪了一些,小資情調濃烈。可是談談情說說愛,神遊非想非非想之地什麼的。

整條香街上,最受歡迎的音樂組是哪個,猜不出吧。是印第安人的小樂隊。他們的音樂,從樂器,舞蹈,服裝,演員都是最有特點的。

先說人,純粹的南美印第安人,個子不高,身材健壯,古銅色的皮膚。黑眼睛長頭髮。高顴骨,大鼻梁。頭帶紅白羽飾。身穿黃色皮衣皮褲,光腳板不穿鞋襪。隨者樂曲蹲身跺足,前進後退。不疾不徐,似乎要游在天地間,逍遙自得。

再說樂器。多是竹管做成,類似洞簫。舞者手中有一木製器具,似煙杆,又似小木斧頭。說不好是什麼。有人說是印第安人祭祀用的東西。看舞者捧在手中,一臉虔誠的表情,大概真是這樣。

說不定數百年前,印第安人舞者就會是部落中最神聖的大祭師。我們所見的舞蹈也許是向印第安人最尊貴的天神所獻的聖舞,祈禱風調雨順,萬物生長。

歷史學家考證印第安人的來歷,曾說他們是武王伐紂是,商代的殘軍遺民,下海轉輾逃至美洲的。從他們的血統,語言,文字,器具,制度都有清晰的商文明痕跡。要真是如此,印第安人世代相傳的音樂,沒準兒就是從黃帝那會兒傳下來的天籟之聲。

孔子曾說聞韶樂可以不知腊味。說得就是中國上古之樂。要是今天的京劇崑曲越戲什麼的,他老人家估計早睡着了。臨了還得說句禮崩樂壞什麼的。

印第安人的樂曲悠揚,肅穆,誠靜。僅僅數人,幾件簡單樂器就可表現如此境界。實在不簡單。蘇格蘭的風笛也不錯,格調類似,就是多了幾分激揚的情調。放在中國就是塞上曲,得勝令。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教堂的大管風琴,則神聖有餘,經虔有餘,超越世俗,直達天上。就少了些靜慮的餘地。

所謂天籟之聲就是自然之聲。雖然印第安人的樂曲不能到無聲勝有聲的地步。卻也是能將天地之聲融於小小蕭管之中。似乎是高山上的青松在隨風而嘯,對月而吟。四周萬物在做聽眾。

遺憾的是,樂曲雖好,難掩其中幽怨。羌管悠悠霜滿地,怨得是離家。印第安人的怨就更怨了,亡國。世界上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以前是猶太人現在是印第安人。猶太人以前是在異族他鄉全族流亡,盼望重歸應許之地。現在終於復國了。印第安人是在本鄉本土就地成了原住民,也就是說給去了本土化資格,成外鄉人了,在自己鄉土流亡。

失去了大地的民族,連天空也發現不屬於自己了。要有頂多巴掌大一塊,還是坐井裡面看到的。現在印第安人的天也就這麼大,從保留區向上看看,星星有幾顆都數得過來。所謂的失去大地贏得天空,阿Q去吧.

海是龍世界,云為鶴家鄉.猶太人念念不忘自己在錫安山那方鄉土.幾度興亡流散,始終懷着上帝對民族應許的期望不滅,終究復國.整部聖經就是猶太人歷史的見證,信仰的宣告,未來的
預言.值得驕傲的民族啊.

猶太人亡國於巴比倫後,所作的詩歌集錄進後來的聖經舊約詩篇.再後來歐洲受希伯來文化的基督教影響,也多少也融有猶太人的精神性格.香街前星形廣場上凱旋門最出名的一面浮雕,馬賽曲,表現的就是法國國歌,裡面的激情就是滿有聖經風格的.還有另一首名樂曲,國際歌,更是有名.兩首樂曲一雄壯,一悲壯,是各有所長.冼星海當年在巴黎作義勇軍進行曲,是既悲且雄.兼兩曲之長.謙虛些說,兼則又難兩全,是又不及兩曲境界專一,能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要說印第安人的音樂就難有壯之境界了.曾聽過一首印第安名曲,鷹之歌.裡面道,寧為鐵錘不為鐵釘.據說是一位印第安大首領,不願屈服殖民者,作最後抗爭.後人為紀念他所作.歷史大河流過,印第安的黃金國終於都成了廢墟,而早期的殖民強國也都衰落.南北美洲江山易主已經
多少回.真是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似乎鷹酋長的驕傲不屈的靈魂就在青山高崗上,隨着一曲鷹之歌舞在天地間.可嘆,終究是怨不是壯.

要壯懷激烈,也得有個機會.印第安人是徹底失去了歷史上的機會了.丟失了南北美洲所有的土地.今天甚至連黑人在美洲都有自己的國家,就是印第安人沒有.遺憾,印第安人在歷史上沒有出什麼真正的大英雄大豪傑,能挽救國家民族危亡.

僅僅流傳下獨具一格的音樂,讓人神往那曾經跨越南北美洲大陸,在平原高山建立大帝國的印第安文明.當初是何等繁榮.如今竟然一衰不再興.如同歷史上的埃及,巴比倫,波斯古文明.成了歷史遺蹟,僅供後人憑弔.

要說以色列人憑彈丸之地,無法和印第安人兩大州之地相比較.人數文化更不用說.結果就憑着神聖的應許,歷經苦難,仍能復興.而且在異族土地上寄居時就常壓地主三分,人才濟濟,財源滾滾.兼而有之.當真是聖民天佑.

另一天佑之族,恐怕就是中華.大分大合,文明始終綿延不絕.照保羅的話,有的民族對上帝不識而敬.上帝也許也是不識而佑.所以然,中華文明是古而常新,代代相傳.佼佼立於世界文明之林.

同種同文,一衣帶水的印第安同胞就沒如此的好運了.上帝是不公正的.乾綱獨斷,命定了誰如何就是誰如何.沒辦法.

春秋時名樂師,師曠曾論過亡國之樂,諫晉侯勿聽.印第安人的音樂雖然上乘,真帶着亡國的哀怨.不可多聽,多聽恐怕陷於哀愁,精神難以自振.

法國文化國度,民眾藝術氣質濃厚.所喜歡的音樂纏綿有餘.很難想象馬賽曲,國際歌的故鄉竟然會是這裡.近代法國仍然領袖歐州的文化,文史哲,音樂美術大師輩出.而在經濟和軍事
上就馬馬虎虎,讓英德領先了.

也許當年的印第安人也像法國人一樣格調高雅.有超一流的音樂,藝術.而治理國家方面
則正相反.結果是偉大輝煌的文明落得在香街上為法國文化作陪襯點綴.

偉大的印第安音樂,偉大的法國咖啡.還有,偉大的中國聽眾.品咖啡,欣賞音樂.思念家國天下.憂天下之憂.樂天下之樂.不亦快哉.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2: 煙花中的亦舒
2002: 上種紅菱下種藕 記憶中江南迷人的水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