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廣告服務 技術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簡體 繁體 手機版
分類廣告
版主:阿飛的劍
萬維讀者網 > 茗香茶語 > 帖子
亂彈東西(四):有點新、有點舊
送交者: 草梅 2004年03月16日15:04:05 於 [茗香茶語] 發送悄悄話


亂彈東西(四):有點新、有點舊

草梅

西人的結婚習俗之一是新娘子必須要穿戴一件舊的,一件新的,一件借來的,一件
蘭顏色的。一件舊的也就是SOMETHING OLD隱含着新娘子和娘家的聯繫,代表着她以
前的生活,提醒着她已經擁有的幸福;一件新的也就是SOMETHING NEW預示着新娘子
和新郎新的聯繫,也是對未來婚姻生活的祝福和期許。這個習俗給你的喜悅加上一
點淡淡的憂傷,仿佛歡笑中迸出的幾滴淚珠,使你對幸福的感受有幾分朦朧,又有
幾分真實。

這個結婚習俗和我們的是多麼不同啊。我們的新娘子、新郎可是一定要全新的,包
括內衣都要是全新的。新新地嫁到夫家,開始了她在夫家新的生活。要不怎麼叫
“新娘、新郎、新婚燕爾”呢。

我們來自一個古老的國家,可我們對舊的東西卻沒那麼在乎。古老的城牆輕易地就
拆毀了,古樸的四合院要麼已經拆掉了許多,要麼已經畫上了大大的“拆”字----准
備拆了。

而我們來到的這個年輕國家,卻對舊東西異乎尋常地愛惜。不再需要的舊衣服、舊
玩具和舊家具都可以通過YARD SALE、GARAGE SALE賣給需要的人,或者捐給救世軍
(SALVATION ARMY)、老大哥(BIG BROTHER)等慈善結構,再或者跳蚤市場、拍賣市場
都是它們的好去處,如果這舊東西已經舊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也許是你祖母留給
你的一套餐具,也許是從自家地下室淘出來的前任房主留下的一把舊椅子,那就成
了古董了,你可以留在自己家裡,當寶貝一樣存著,也可以拿到拍賣場、古董店甚
至到網上拍賣,絕對可以賣出個好價錢。

這裡對老舊房子的保護也不遺餘力,尤其是舊出歷史、舊出風格的HERITAGE房子,
更是保護得上綱上線,你可以維修,但一定不能破壞它原來的風格。

華裔入籍法官簡穎湘曾談到過加拿大人對舊房子的感情。她說:“加拿大人很重視
居住環境,對房屋有很深的感情。例如我現在住的房子,原來的主人在出售前還把
房子內外的喉管全部更換一新。而且寧願以低廉得多的價錢賣給我,也不賣給地產
公司,因為我答應把房子保持原狀。”

就是你院子裡的樹木,雖然是屬於你的,可是在一定高度以上的,也就是有點年頭
的樹,你如果想砍、想鋸,還必須取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批准。

很多人尤其是那些有名的設計師裝修房子、設計家居時,很少會到一家大店,把家
具一下子置辦個齊,他們通常都會到小店、舊貨市場和古董店去,淘一些有意思的
舊東西,配上以前的舊家什,再買幾樣新東西,搭配起來,也是一屋子的和諧溫暖。
他們認為一屋子新家具,房間顯得太單調。

有時候,他們還故意追求那種看起來舊舊的效果,對牆紙或者家具做些特殊處理,
牆紙發黃,仿佛從老祖母時代就沒有換過,那叫鄉村風格;家具的油漆斑駁不堪,
那叫古董效果(ANTIQUE LOOK)。

我一個西人鄰居就曾驕傲地向我展示過她的一個藤條箱,說那是她的祖母從德國帶
來後來留給她的。她就把那個大大的藤條箱放在她的客廳里,用來做她的茶几,里
面放一些書報雜誌和她孩子們的玩具。多親切呀,通過這個老藤條箱,她的孩子們
和她的老祖母跨越時空聯繫在了一起。

而我們有時候卻迫不急待地扔掉所有的舊東西,仿佛那是自己的恥辱。我曾親耳聽
一個朋友咬牙切齒地說,等我買了新房,我現在家裡的東西,一個都不要,統統扔
了,全買新的。

我在國內的一個朋友向我講了這樣一件事,她搬了新家後,幾乎扔掉了所有的舊東
西,只留下一對衣櫃,有一天,她先生的哥哥造訪,看到了那兩個衣櫃,這位老大
哥立刻驚訝地說“XX(我朋友的名字),搬了新家,居然連大衣櫃也不捨得買新的,
我們現在就直奔家具店,你看上那件,咱就把那件搬回來,我來付錢。”從老大哥
的話,可以看出有些人的觀念,新房子一定要和全新的家具搭配,如果沒有這樣做,
就是你的經濟狀況有問題。是啊,多少人買了新房,搬了新家,都是一屋子的簇新
錚亮,只有人是舊的,和舊家的聯繫就是“輕輕地,我走了,不帶走一片雲”。

舊東西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和令我們感覺舒服的東西。它代表着我們的過去。我一
個老朋友講過她女兒小時候的故事,她一直給女兒穿別人送給她的舊衣服,有一天,
她給女兒買了一件新衣服,她女兒堅決不穿,說:“媽媽,我不要穿這件衣服,這
件衣服太硬,沒有以前的衣服柔軟。”是啊,舊東西一般都在歲月的打磨中變得圓
滑柔軟,和我們的聯繫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們輕易丟棄舊東西,不就是輕
易丟棄自己的過去嗎?

許多事情都是相通的,新舊搭配好了,這事兒就成了一半。穿衣如是,婚姻亦如是。
穿衣高手都很會把自己新買的衣服和舊衣服搭配得天衣無縫,也很會讓流行和古典
在自己的身上和平共處;而婚姻,就象前面提到的西人結婚風俗一樣,更是個需要
有點新,有點舊的工程。加點新東西,清新你的婚姻;回憶舊時光,仿佛回到初戀
和新婚時候。舊東西沉澱下來,成了友誼和親情;肯定新東西、新變化,這就是激
情和愛情的來源。

其實移民這事兒很象結婚。我們從自己的祖國來到了自己選擇的國家生活,祖國如
同我們的娘家,我們生於斯、長於斯,幾多痛苦,幾多歡樂;而我們自己選擇的新
國家多象我們的夫家,我們自己決定要把自己的後半生和這個國家綁在一起。

所以啊,移民也是一件需要有點新、有點舊的工程。在移民這門婚姻中,有點舊的
是我們在祖國的知識積累、人生歷煉,有點新的是我們未知的生活。

而我們自己選擇的這個國家是怎樣對待我們的“有點舊”的呢?

正象我前面說的,加拿大人重情戀舊,所以他們沒有象美國人那樣,用革命的方式
拋棄英國女皇,他們選擇了保留。

對於我們的“有點舊”,加拿大人是這樣做的,他們強調多元文化,並且已經形成
了法律。多元文化就是讓各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保持其特色,其實就是鼓勵你保留
原居住國的文化,而不是強調歸化。讓你來了新國家,還保留你的“舊”文化。我
們已經移了民,就象我們已經結了婚,離開了娘家,嫁到了夫家,可我們移民的這
個國家---也就是我們的新家、我們的夫家,還鼓勵我們保留自己祖國的文化,這是
一種對我們娘家的尊重,也是對我們自己的尊重和愛。夫家對娘家尊重,讓這門婚
姻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其實任何人際關係都是這樣,愛體現在尊重你的過去。
正如>里說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許多收養中國小孩的西人,不
是讓孩子全盤西化,而是想方設法讓他們中國血統的孩子學些中文,甚至自己開始
笨手笨腳地下廚房給孩子學做中餐,這是怎樣的一種愛啊!就我所知,有些人嫌棄
自己的丈夫或妻子的農村出生背景,我不覺得這裡有愛,至少這樣的愛不深。

我們的文化背景,對於我們自己,代表着我們的過去,是我們的“有點舊”。可對
於當地人,他們接觸得不多或從來沒有接觸過,也是他們的“有點新”。多元文化
的鼓勵和強調,說明加拿大人既有胸襟尊重“有點舊”,也有眼光接受“有點新”。
這對於我們何嘗不是一種幸運。有新國家對於你的“有點舊”的尊重和接納打底,
我們對於自己的“有點新”----未知的生活,還有什麼恐懼和彷惶呢?

我們的新家,有我們的“有點舊”--我們的文化背景、人生歷煉,再來一點“有點
新”----新的眼界、新的價值觀、新的技能和面對新挑戰的勇氣,我們的新家怎會
單調,我們的人生怎麼會不豐富。


0%(0)
0%(0)
標 題 (必選項):
內 容 (選填項):
實用資訊
回國機票$360起 | 商務艙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爐:海航獲五星
海外華人福利!在線看陳建斌《三叉戟》熱血歸回 豪情築夢 高清免費看 無地區限制
一周點擊熱帖 更多>>
一周回復熱帖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2003: 無奈雪樹
2003: 女人與煙
2002: 珍珠花的傳說―――落牙茶
2002: ZT (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