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兄弟我上网的时候
送交者: 李寻欢 2005年01月27日10:13:22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兄弟我上网的时候

--------------------------------------------------------------------------------

作者: 李寻欢 按说兄弟在互联网上也挂了七八年了,怎么说也是使过六位ICQ聊过四通玩过MUD那一拨的,现在偶尔碰到青皮后生也尊咱一声李老呢。可我跟您说,我最怕人家让我说网络的事儿。为嘛?

网太大了。

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世界组成了一个新宇宙。

据说宇宙的事儿科学家都弄不明白,惟一能整明白的那一位叫上帝。同样,这网络的事儿我觉得也是谁都弄不明白,惟一能整明白的是那位叫GOOGLE的。

在开始说事儿之前,我还得先一刀把2000年以后的日子切了。这样切的好处是,我们刚才要说宇宙的事儿,这会就一下子留守太阳系了。虽然还是很大,但毕竟不是无穷大。因为就我看来,到2000年的时候,能对互联网各方面产生影响的人物,基本都已经各就各位了。

兄弟我上网,是1996年底的事儿。当然,头一年是纯菜鸟阶段,大概也就申请了一个HOTMAIL信箱学会了MIRC聊天吧,真正开始摸清门路还是1997年成为网络从业人员以后的事儿。

1997年上网时髦的事儿有三件,聊天,玩BBS和做个人主页。

聊天嘛,这是中国网络发展的主战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主要是玩MIRC,有名的站有月光、石头城、上海SEE等站,一些人气旺的房间里自然产生了明星,围绕这些人会有一些网友圈子,可惜网络发展史难以记住这些壮士侠女的大名。

BBS上却已然出现著名ID。首先是海外留学生那一拨,当时活跃的有方舟子散宜生等所谓ACT八大家,主要据点是橄榄树、新语丝等。其中文笔最健的图鸦彼时竟已绝网而去,我辈都无福相见这位真正中文网络文学的开山鼻祖了。其次就是1997年的时候,台湾出了痞子蔡。一帖传天下,满世界都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这才惊动了海峡这岸的文学青年开始网络码字的热潮。不成想,最先成名的却是福州球迷老榕,一篇《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经过南方周末的热捧成为中文BBS标志帖。也从那时确立了新浪(四通立方)论坛的盟主地位。此后,四通立方BBS由体育打头,情感护驾,天地会殿后,由98世界杯前后逐渐发展成气候。应该说,98世界杯前后的四通立方体育沙龙真正构成了网友大圈子,许多著名ID都有在那里厮混的痕迹。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以当地169网论坛为基地,也发展了一些地方网络社区,活跃的有西安古城热线、成都巴蜀论坛、福州八闽论坛以及齐鲁论坛等。都自成一系,各有各的圈子。

比如兄弟我那时就是古城热线的铁杆,用两年如一日的热情,贴了总得有数千张长短不一但都惟一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帖子,才换来了当时珍贵的著名ID称号啊。据好事者夸张的说法,在1999年春天西安一次大型网友活动中,当主持人问大家最想见的网友是谁时,全场700名网友齐声呼喊李某的名字。这个本人不曾亲历的的场景,日后动辄就感动得俺几欲热泪盈眶了,嘿。

也就是说,在那时的BBS上,事实上形成了很多早期网友圈子。其中的大部分后来或许失去联系,但一旦在某个场合碰到,会彼此叫出当时的稀奇古怪的网名。那感觉,就像突然回到上辈子一样。

而且,当时各地网友圈子之间也有走动,有很纯真的友谊。比如,当时我在西安,就接到当时在四通体育沙龙以大家乐成名的王小山的电话,说他有个哥们,叫张角,要做第一个骑摩托环游中国的网友,请我在当地接待一下。我当时就跋涉上百里,从外地回到西安,在钟楼下面接到了这位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但是是网友的网友的浑身是土没有人形的哥们,几天吃喝,成了以后最好的朋友。也是这位张角哥们,当年还真是一个小摩托走了全中国,而且,说还用我的名字混过两顿饭。照他的总结,当年的知名ID,一分钱不花能在中国走两圈。所以说,当时的网友,那是真叫网友。不像现在,三天两头就是网络色情和网络诈骗。

扯BBS太多了,其实当时三大时髦里最牛的是做个人网站的人。这拨人大都以当时的网易为中心,或者搞看书的,如黄金书、书路,或者搞软件下载,如华军软件园、高春晖个人主页等。这些人是当时互联网的风云人物,广大菜鸟同志的贴心人。所以1997,1998那两年评十大网虫,都是高春晖和边城浪子们的天下。

大概1998年以前的互联网就是这个样子。聊天的、玩BBS的、搞个人主页的,各自在以区域为中心建立着自己的圈子。

一直到1999年的时候,网络终于开始风云突变。

所谓突变,惟一的原因是中国互联网在这一年走向了商业化大道。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三大门户的相继成立。而它的背后,是大把美金的流入,是媒体的跟风追捧,是网络用户的几何级数激增。

也就是在这一年,原来平静的网络圈子转型成在2000年以后仍然担当骨架的新圈子。

首先是出现了一批CEO们。这中间有“海龟派”张朝阳、邵亦波,但大部分是此前搞个人网站或公司网站时期的风云人物,如丁磊、王志东、王峻涛等。几大掌门人在网络泡沫最热的时候搞过两次西湖论剑,颇有点意气风发的样子。

当然还出现了一大批IT精英。也就是前一两年的活跃网民。互联网最热的时候,北京满大街的汽车身上都被刷上了网站广告,我所认识的网友都在各大网站拿五位数的月薪。我们上班时不断折腾只赚眼球不赚钱的东东,下班了就聚在一起吃肉喝酒,恍惚以为四个现代化终于实现。也就是在这个时期(1999年底2000年春),是北京网友圈子最活跃最风光的时候,记得当时《互联网周刊》搞了大PARTY,评中国互联网网友108将,头牌是网络双星老榕和菜青虫,下来就是我和王小山、王佩、猛小蛇的黑通社四大杀手,接下来还有十大斑竹、十大闲人等,但总体上这一百单八将也就是三五个圈子里的,互有交集,我至少也认识七八成的。不像现在,要搞至少得挑出十万八千将,而且将将不相熟。

1999年底划分新圈子过程中,还出现了一名词,就是网络作家派。这又拜榕树下和网易所赐,通过商业活动炒热了这个词,当时推出了我和宁财神邢育森等三驾马车,以及女天后安妮宝贝还有黑可可,阿黛儿等人。现在这拨人早都过时了,惟一不过时的安妮妹妹还拒不承认这个阶级划分。倒是后来又有今何在,林长治、慕容雪村、何员外等一干豪杰,从万千网络写作者中走出来,接过了网络作家这面破旗,走实力型路线,倒也俨然守住门户,力保这一圈子不散。

末了有诗为证:网络它真大,里面是鱼虾; 三五成圈子,任你一把抓。

(摘自《杂碎》)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4: 石板拌饭的简易做法
2004: 智取威虎山
2003: 十年弹指一挥间(1)
2003: 旅伴--赠楼下,祝笑解烦恼结
2002: 女性身材的想法..
2002: 男女关系15个绝妙比喻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