蚬
蚬
蚬是一种生活在河沙里的贝壳类动物。两片箕形的壳夹着一点肉。壳的外表面是金黄色的,
内表面是白色的。肉在活着的时候是透明的,有点像新鲜龙眼的肉那样。煮熟后是白色的。
我妈有个爱好就是去摸蚬。我们家每隔一段时间就去东水库下边的灌溉水渠摸蚬,实际上
是去玩水奏鸣顺便捞点河鲜。我没到北江河里摸过蚬。我在七队住的时候离北江河很近,
但只去捡过鹅卵石,没下河摸过蚬,可能是那时还太小,不能下水。
蚬是生活在活水的沙里的,要将手伸到沙里将沙捞起,让水流将沙和太小的蚬冲走留下大
的。大的蚬大概相当于人的大拇指指甲大吧。引水渠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沙,一般是在转弯
内侧,或者土质松软被冲刷变阔水流变慢的地方才有沙。
我们在东水库的水渠里每次大概能摸到两三斤蚬吧。蚬拿回家后要放在盆里用清水养两
个星期等其吐干净肚里的沙。蚬在水里静置半个小时左右,牠的壳就会分开一条缝,里边
的肉跑出来一点。你用手一碰牠,牠就会将壳合上。反正每天都要换两次水直到水里没有
沙子为止。然后用一个大锅将牠们煮死,壳就会张开。然后很费工夫地将里边缩成一团的
一点点肉(比塞牙缝的大点)刮下来放在碗赶里。两三斤弄到的肉刚够填满饭碗的碗底,只
够在煮菜加到里边当味精。
文革时广州的菜市场里也有已经煮熟去掉壳的蚬肉卖,不过他们肯定没有用清水养两个
星期,肉里全是沙子。也许人家只用来当味精,肉是不吃的。
我们那里还有很多石螺,比田螺小一点,尖一点,但从来没人吃。还有蚌,有手掌那么大,
壳会产生光的干涉条纹的,好像也没人吃,只用来喂鸭。
我小时候还有一个蚬壳油,是冬天用来涂手的。我现在都没搞清楚那个蚬壳是天然的还是
人工的。看着像天然的,但上边有个关节显然与蚬的关节不一样,合上后可以卡死不会分
开。我想也许是在天然蚬壳上人工磨了个关节吧。那个蚬壳有一个手掌大,但外表是白色
的。不知道是不是海里的蚬。后来油用完后这个壳不知道丢哪里了。如果放到现在也许值
几百块钱吧。
查看妖妖的其他作品点此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1156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