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先说说降维
送交者: 仁爱 2019年12月12日01:58:08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先说说降维



噶瑪蘭网友问了一个很深的问题,我一时卡住,没有参加这两天的讨论,这里先解释一下"降维"。


我用这个概念,不是三体中的降维秒杀,而是因为有网友讨论从三维到四维空间,我借过来作为一个转语,由于最初是在"抽象层面"谈这个问题,与游击队讨论而转入"现象层面"继续分析科学与宗教,这是我用这个词的意思。


首先再一次感谢游击队读帖和回帖。游击队的再次回帖给我一些意外的启发,简单说两句。


孔子曰四十不惑,我都入耳顺之年了,才开始有一星半点的小小的不惑。比如我近来慢慢认识到,我其实不会写作。我意识到会写作的人,能够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而我则是任由自我随意发挥。这样随性而言,其实结果往往很糟糕,因为写与读,本来是不对称的。我在写作的时候有一种自以为是的预期,即读者如写者,然而事实上读者所见,完全是另外一种独立存在的体验,跳跃、选择、误解、忽略、着重点、怎么读、读多少。。。等等等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可见我还没有学会一种有效的交流方法,向来认为自己理解的别人也应该理解,这样的写作效率很低,原来的问题没有解决,还会引出节外生枝的问题。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一直以来我对这一句存在困惑,难道不是知人容易知己难吗?现在通过写作表达和交流这一点,我对夫子语才有所体会。事实上若不知人,那么结果也会造成他人更不己知。


另外明成说我谈玄学,物理与佛教毫无关系,这两点都有问题。玄学祖述老庄,我既没有讨论老庄也没有谈本体论,何玄之有?至于物理与佛教毫无关系,则既不能说你错,但更不能说你对。你可以不认同下面的观点,但你不能说物理与佛教无关,更广义而言,科学与宗教的相关性多大多小,也取决于谈论的角度和层次。



朱清时谈佛学与物理学

https://m.youtube.com/watch?v=IBIcm4dZCSs


The Nature of Reality - Theory of Relativity, Quantum Science and Buddhist Thought 1/2

https://youtu.be/n984nd55BqQ


佛法與科學2(结尾处有杨振宁的看法)

https://m.youtube.com/watch?v=8V4_AjnykTU




游击队回帖中谈到:我想你是不反对科学与宗教都是人(人类)对自然存在or whatever的认知和理解的(这是你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么?)。对被人类称为科学的认知理解部分是铁打的(也叫做自然规律,不以某个人的认知变化。人类对自然存在的科学理解是可以一步步深化的,这被称之为科学进步。人类某个体可能会出现幻觉,但人类不会每个个体都出现幻觉。如会,取决于幻觉程度,是可能对人类的科学认识有影响。但即使人类死光了,自然规律还是在的。当然人类死光了,去和谁说科学与宗教捏?



噶瑪蘭网友论及一个观念人为自然立法即"人们共同的认知结构造成了人类普遍必然的"共识。很显然,"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前提,而"自然规律"是人为自然立法的结果,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是以人为尺度的,是人类经验与普遍必然共识的自洽。这四个方面是一个循环论证


自然规律的"铁打性"是由"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来定义的,然而这一句话存在两个严重的漏洞 一一一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和"客观规律"。


噶瑪蘭网友已经指出,"不以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与"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以及"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含义不同,而"人们共同的认知结构造成了人类普遍必然的"共识,是否可以称为"客观规律"?


从肯定的一面看,就算人死光了,人所共知的"规律"不会改变。然而这个"规律"到底是不是"客观"的呢?于是我们需要追问由谁来定义"客观"?


如果由人来定义"客观",那就还是"人为自然立法",以及人是万物的尺度。而换一种假设,"客观"并不由人、猫、狗、青蛙、蝉、胡蝶、水牛。。。来定义,这样的客观才是真正的客观,才真正满足"不以人(类)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或曰,不以人类自身的感觉和意识活动的经验为转移的"客观",很显然,这又回到了康德的"物自体"。


客观性,离不开人类唯一性的立场;自然规律,是基于从人类的角度所认知的自然。



最后我们从一个例子,感觉一下什么叫"人是万物的尺度"。我记得茶馆有网友写狗,于是有讨论说狗的聪明,能够懂得几千个单词。很显然,这个判断来自于人类自己的代入感,即以人为尺度所下的判断。然而狗能对几千个单词做出正确的反应,跟人理解几千个单词很可能完全不是一回事。狗也许基于相关记忆的成分远远高于理解的成分,也就是说,狗也许是基于音节、声调和场景的相关性的记忆来决定如何反应的。


所谓"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代入感,有两个特征,一是唯一性。我可以代入你,你不可以代入我,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打一人名)。另一个是普适性,万物皆备于我,无孔不入。小到一只狗,大到上帝皆可取而代之,对于后者,绝非妄言,有一个经典案例下次再与大家一起分享。


随便认为"可观测性和可重复性,是科学的两大基石。也是自然独立于人的意识的证明。"然而可观测性和可重复性,已然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这是其一。另外"自然"是相对于人类感觉和意识活动的"自然",而在人类感觉、经验和意识活动的边界之外还有没有自然以及它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是个不可证的问题,类似于孔子所说的未知生焉知死。也就是说,人类所说的自然,是以人的可能性为边界的自然,它不是独立于人的存在的,这是其二。最后可观测、可重复、可预测,不以人在场与否为前提,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独立于人的意识,它只意味着人的意识所创造的解释体系与人所感知的那一部分"自然"之间的自洽,这是第三。这里的自然之所以是"自然",可以用"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来类比,人类眼晴所看到的"自然"是否是自然,人自身是无法证明的,这是第四。



最后非常期待噶瑪蘭网友《如何理解科学是人类的创造》的续篇。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8: 其实卖碗粥大妈的罪是很容易打的。大妈
2018: 出资保释孟美女的会得到十倍以上的回报
2017: 行啦,我下乡10年, 我都不觉得谁欠我
2017: 龙天和是不是老帽,茶馆现有一个反例:
2016: 沙发马铃薯:墨西哥城的地铁
2016: 如果时光逆转,委员长取得了胜利, 茶
2015: 行头
2015: 这里的人刚看出我没有下过围棋,又看出
2014: 抱歉,老全。我多事了。谁让你在五味说
2014: 居然有人不肯抬举我老人家,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