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不谈名校,只说教育---答砧板
送交者: 竹皮 2006年04月11日09:36:55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上次我随便发了个贴,居然被置顶被转贴,却也惹来某些人的谩骂,真让我哭笑不得.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攻击那些有儿女上了哈佛,自己跳出来写经验的妈妈们.我觉得她们非常慷慨无私,善良热心.她们写的经验,正是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想看的东西,也是我们到这个版来的原因.当然,你可以有不同意见,大家讨论.可我们却被某些心胸狭窄,嫉妒心重的所谓"中年成功男人"说成"水浅的妈妈,写的是无聊的文章"...说别人"为了炫耀自己,是无知的家庭妇女"...真是过份,这只能说明骂人的人自己素质低下.

即使是在美国主流社会里,为自己的母校和家人感到骄傲,是完全正常的一件事,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不会被人耻笑.这些"中年成功男人"恐怕从来没受过良好的教育,也没有这种经历吧.记得我在BERKELEY新生招待会上,第一次碰到我们系最有名的教授,是个老美,他就对我说:"我有两个女儿,一个在哈佛,另一个在STANFORD读书."我第一次去我老公的导师家里作客,她的丈夫告诉我,老公的导师24岁从STANFORD博士毕业,那时她已经结婚四年了.(我以前只知道她四十来岁就当上我们系的系主任,她不仅是BERKELEY,而且是正个加州大学百年校史上工学院的第一位女CHAIR.可我真没想到,她居然结婚这么早.)我当时看到他们为家人感到很骄傲的样子,比自己拿了总统奖还自豪.我觉得很敬佩,一点没觉得他们是肤浅,是SHOW OFF.

其实我来这个版,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向有经验的父母学习,讨论教育小孩的事.初为人母,再加上身在异国,我的确感到自己是什么都不懂.我说一些我的经验和想法,也是为了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对于善意的批评,我是抱着闻过则喜的态度;对于恶意攻击,对不起,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只能不予理睬了.以下几个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1)上名校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上名校的最大收获,是结交良师益友.记得离开北大的前一个晚上,我很激动的握着同学们的手说:"我感谢你们.我四年大学生涯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你们."
至今回想起来,那些女孩子们,各有各的聪明,各有各的美丽.知识你总能从书本上学到,但气质性格理想情感,则是在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尤其青少年时期最重要.

有人说,微软的成功,造就了三个亿万富翁。其中BILL GATES是发动机。PAUL ALLEN是个老好人,一般的学生,大学只上了WASHINGTO STATE,但他是GATES在LAKESIDE读书时的好朋友,并且嗅觉灵敏,最先说服GATES下海。STEVE BALMER 当然也是很有能力,但他如果不是GATES大学的好朋友,恐怕也没有现在的地位。

朋友的力量是无穷的.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我不是一个特别爱交际的人.我最好的朋友全都是我的同学.如果你上了一番名校,却一个朋友都没有,真是遗憾了.

可是,好的朋友处处都有.真的要家里砸锅卖铁,供小孩上私立中学,名牌大学,是不是值得呢?

2)要不要学琴棋书画呢?
其实我是觉得学这些东西又贵又麻烦,将来也不一定有用.如果能不学,当然是最好了.可是周围的人,全都特别努力,不怕花钱,也不怕麻烦,带着才一两岁的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这让我觉得特别有压力.我们到现在为止,为了自己省事,就只培养他热爱干家务活.他刚会爬,就拖着垃圾袋去倒垃圾了.现在他才一岁多,什么都愿意自己干,被周围的阿姨们称为"新好男人",争着把女儿嫁给他,倒让我感到是意外的收获.

当然,等他长大一点,琴棋书画该学还要学一点.有人说,弹钢琴的小孩越弹越傻,我觉得这不是小孩的问题,是教导他的大人的问题.素质教育,关键不是看你学了什么,而是看你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是否培养了小孩的性格和能力.如果我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我一定要在尊重他的独立性的前提之下;目的呢,不是为了得奖,不是为了申请名校,而是为了让孩子得以更全面的发展,是为了培养他的创造性和个性,是为了健全他的人格,不是扭曲他的人格.

记得我小时候,数学学得不错.初中时有一次得了什么奖被邀请参观北大数学系.当时有一个教授看我挺聪明可爱的样子,就对我说:"你回家和父母商量一下,不用上高中了.跟着我学数学,将来直接上北大数学系." 可是我想都没想就对他说:"我要上高中.不用和您学数学,我将来也能考上北大."这件事我根本就没敢告诉父母.后来我高考数理化全考砸了,(我是理工科学生),但凭语文和外语的高分,还是考上了.所以我觉得,上大学要靠综合实力,不能靠业余爱好.当然,国内的情况和美国又不同.希望有经验的父母指正.

而且,音乐美术体育,学什么最好呢?


3)教育小孩的最终目的:

我觉得中国的父母望子成龙的有之,肯为子女付出一切的也有之,但懂得育儿最终目的的人却不多.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上名牌大学,男孩找个好工作,女孩结门好亲事,就万事大吉了.我自己就是父母这种观念的受害者.

从小我比妹妹学习好:我上的全是名牌,她上的都是普通学校;我比她长得漂亮,性格比她温柔;我干家务活也比她勤快多了,甚至我的运气也一直比她好...可是到了现在,妹妹的事业比我强,她只是本科毕业,年纪青青却成为大公司的副总经理;她的家庭也比我和谐安乐...小时候,一直是她羡慕我,父母亲戚也偏爱我;而现在,我很羡慕她.我觉得她一直不停的努力,她没有把读名校当过目标,但是她是在工作中不断证明自己的能力.我和她的性格也不一样:她非常勇敢坚强;而我在校园里呆久了,比较单纯和脆弱.

现在我才逐渐认识到,人的后三十年,其实要比前三十年重要.如果父母认为孩子考上名校,男孩找个好工作,女孩结门好亲事,就万事大吉了,其实是错的;容易让小孩在觉得完成任务之后停滞不前,最后没有多大出息,白费了父母那么多的心血和金钱.

教育小孩,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他成为健康的对社会有益的成年人.特别是在美国,工程师的工资,未必就比技术工人高;医生挣得多,护士也不少啊...真是行行出状元

我们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精通琴棋书画,能够读名校,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但最重要的,是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康的成年人.从这个意义来讲,读哪所大学不重要,将来的人格和成就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源: 砧板 于 2006-03-31 14:49:24


人在北美置顶了一位自称纯种北大人(因为她和老公都是北大毕业,所以她认为她的儿子就是纯种北大人了。她不知道在杂种优秀的理论中,纯种其实是一个贬义词)的帖子,通篇充满文盲式家庭主妇的杞人忧天顺带摆谱炫耀,我懒得做总体批判,只对其中提到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做一点批评和提醒。

***
纯种北大人说道:可是现在,看着一岁半的儿子每天欢蹦乱跳,无忧无虑的样子,我的忧虑却如滔滔江水,真是为他担心死了:我不知道他将来会上什么样的小学, 什么样的中学,最后进哪一所大学...我觉得周围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他还没生出来,我的中学同学就打电话说,如果是男孩,要学三样:小提琴,油画和中文; 如果是女孩,也要学三样: 钢琴,花样滑冰/国际象棋,和中文.而我的大学同学每次聚会都在讨论我的儿子该考哪.他们认为儿子算是纯种的北大人,至少也要上STANFORD 或BERKELEY.
***

不知道现在的情形如何,到我出国之前我看到太多的父母让他们的儿女学琴,尤其是钢琴,买不起钢琴的也弄个电子琴凑热闹。不知道全民学钢琴的全部理由是什么,最经常听说的有两点:学一种技能或养成音乐素养且陶冶性情。

先看钢琴是怎样一种技能,一个几百年前发明的乐器,正在随着交响乐的衰微而衰微,别说少数的一些佼佼者,除非天才,也别指望靠钢琴生活。现代的技能(尤其是生存所依靠的职业技能)跟逻辑思维的关系比起跟形象思维的关系要强得多。文学,绘画,舞蹈,音乐(除了流行音乐)的职业职位都在绝对或者相对的减少。而钢琴对于训练逻辑思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所以,跟“学钢琴的孩子聪明”的论断正好相反,那些耗费了童年少年大好时光练琴的孩子,其实多半比较傻,不能适应逻辑性强的课程。

再看钢琴培养了怎样的素养和陶冶了怎样的性情。如果我说,不要指望玩鼻烟壶或者摆弄其他古董来培养孩子的现代情操,大家容易接受,但是我说对于大多数盲目练琴的孩子,钢琴提琴之类不过是西洋鼻烟壶而已。那么多的人崇尚钢琴,是因为前几百年太多的人把钢琴跟贵族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并非真的跟音乐联系在一起)。如果钢琴真的跟贵族生活联系紧密,那么随着贵族的没落和消失,离开钢琴远一点也许是明智的。

所以,对那些想让孩子练钢琴,学油画,跳芭蕾,花样滑冰,国际象棋等的父母提个醒,对于大多数儿童花大量时间干这些对于思维训练,职业技能以及性情培养没有太多意义的项目,是人生的一种浪费。每一个时代的儿童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征,今天的儿童应该比从前的儿童有更多地选项,比如电脑和互联网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搞不懂有那么多家长做那么多盲目的事情,陪你的孩子玩电脑游戏或者电脑绘画也许比陪他玩钢琴更有助益,完全应该根据每个家庭和儿童的特点来决定。让那些过时的技能和情操见鬼去吧。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5: 好想给你 我的今生
2005: 职场名流:陈逸飞 很有女人缘
2003: 赌在拉斯维加斯
2003: 彼此的昨天与各自的明天
2002: 你生命中的那个人(转)
2002: 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