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美食上海2
送交者: 伪小宝 2003年11月06日18:49:04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饮食男女
李安的电影看过么?譬如近期的《卧虎藏龙》。虽然李安在奥斯卡颁奖时的发言逊了点,但是他的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di),特别是他的"My Father KnowsBest"三部曲的第三部《饮食男女》。
片中讲述的是一家梁姓人家及其3个女儿的情感生活故事,导演巧妙的将中国的饮食文化贯穿入整部影片,讽刺的揭示了现今社会的种种或咸或淡或苦或甜的生活和世态炎凉。
话说回来,其实生活就是一道菜,酸甜苦辣甜,哪一样没有?
其实爱情更是一道菜,一道其味无穷的菜,永远没有固定的公式。在爱情里面,每一个人都是厨师,能不能烹饪出美食恒久远,爱情永流传的绝世传菜,就看你对待它的态度了。
爱情如西餐,婚姻如中餐,中餐一旦上了桌,美食家们虽尽可以横挑鼻子竖挑眼﹑指出种种不是,但菜终究是做得的,咸点淡点是既成事实,是不吃也得吃的,比不得那西餐上桌只是半成品,食客自己再深加工,任凭餐桌上打翻五味瓶,那是主随客便的(di)。
一个人一生的感情,往往就在最关键的几顿饭里。尤其是现今的城市人,在饭桌上谈情,在饭桌上分手。这时候,你就会深深感叹,圣人以饮食和男女并称,真不是平白无故的。

浮想上海邓丽君主题音乐餐厅
看新闻,据说上海要开邓丽君纪念馆以及邓丽君主题音乐餐厅。我对邓丽君的唯一认同点,觉得歌好听,很甜,但是不腻,听起来很舒服,很养耳朵。在我的感觉里,邓丽君的主题音乐餐厅应该是融合了台湾、日本、法国以及上海味道的一家餐厅,可以做成Restaurant&Bar的形式,选址比较适宜在譬如香山路、衡山路这类比较有情调的路边。
格局不一定要大,但一定要精致,典雅。要有个性包含其中,需要把艺术和餐厅文化融入在一起。邓丽君虽然长期旅居法国,但是她自己也说,上海是她最喜欢的城市。可惜她没来过上海,自然也没品尝过地道的上海菜了。如果有人能把日本料理和法国菜还有上海菜完美而又富艺术气息的融合在一起,那么就堪称叫绝,但是这个基本上很难,所以觉得邓丽君主题音乐餐厅在餐厅营业时间内主要还是以法国菜为主,在酒吧营业时间内可以考虑适当提供上海风格的食物。
整个室内设计风格肯定很考较设计师的功夫,要把邓丽君旅居法国的生活品位及物品,以及带有台湾风情的格调,更要融入日本和上海的气息,难!
想象一下,漫步在法国梧桐茂盛的路边,拾级而上,推开木门,进门。感受到怀旧的气氛,暗暗的灯光,从木纹唱机里传来邓丽君的甜美歌声,墙上挂着她的照片,或是月份牌,在有着壁炉的墙边,和自己的恋人点上一份法国牛排,在有着浓郁的多国情调的怀旧气氛中进餐,应该是一件美妙的事。
这里的主题永远是怀旧...出生在80年代的我,竟然也在期盼邓丽君主题音乐餐厅的落成。邓丽君,你还活着吗?
吃奇吃特吃惟一--尼泊尔菜
只有皇宫边的马路够两辆汽车并行,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超过六层的房子,老百姓都沉浸于宗教信仰中,物价低得要命,一个大饼只要几分钱人民币......
现在的年轻人穿衣好奇好特,吃饭也是。如果你告诉他哪儿新开了一家听也没有听说过的某国餐厅,保证第二天他就要去试试,哪管这个国家是地图上蚂蚁大的一个点或是贫穷得缺衣少粮。尼泊尔餐厅的吸引力也在此。对于大多数人,她是很陌生的,餐厅老板,一位很时尚的上海小伙子给我描述了这样的景象:只有皇宫边的马路够两辆汽车并行,整个国家几乎没有超过六层的房子,老百姓都沉浸于宗教信仰中,物价低得要命,一个大饼只要几分钱人民币......
近来,每走访一个外国餐厅,我都试图去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尼泊尔餐厅悬挂着的一幅幅图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我国藏族同胞一样的装扮,黑黑的神情木然的脸,充满佛教人物的叫做唐卡的绘画,像中国过年贴的对子一样的密密麻麻写满教义的纸片......
这样的国家会有什么样的菜肴呢?
先吃吃它很实惠的包含9种特色菜点的65元套餐:土豆竹笋汤、尼泊尔米饭、扁豆汤、尼泊尔烤羊肉、咖喱鸡肉、酱汁、甜点、酸奶、茶或咖啡。扁豆汤是实实在在的尼泊尔货,用一种黄色的豆粉做成,有一种很特别的味道,我无法形容它的好坏。尼泊尔烤羊肉就跟新疆的羊肉串似的,不过那天烤得有点硬。咖喱鸡肉是我喜欢的,也许这与我喜欢吃印度菜有关。尼泊尔菜有印度的渊源,据说整个国家至少有1/4人口是印度血缘,所以菜里咖喱用得很普遍,不同的是不像印度菜用量那么多,因而味道也就不那么浓重.这让不大喜欢咖喱的人也比较容易接受。此外,尼泊尔菜还普遍用孜然。这种孜然比新疆的大与嫩,一颗颗吃在嘴里很香。套餐几乎所有菜里都放了咖喱和孜然,很对我胃口。
如果让我评价,我要说这份套餐的性价比很高。在上海,花65块钱吃一顿异国风味的晚餐,而且还吃得不错,还是比较难得的。张老板说客人初来时,他们都会推荐这份套餐,这样就会对尼泊尔菜有个了解,同时知道自己喜欢哪道菜,下次来时就可以点了。


美食上海全本(三)

13位清帝堂上坐
--沪上第一家满族餐厅
菜挺精致,饺子尤其好吃,每天都有顾客排队等候。服务员一副清朝官员打扮,清帝的像片挂满了厅堂,原木做的桌椅有东北大兴安岭森林的味道。
东北菜大多给人一种不上档次的感觉--大大的盘子,粗糙的做工,且店店都以饺子做主打。一位被称做"食神"的朋友甚至说吃东北菜就意味着在菜肴上没有选择。如此,我这个东北人也不愿意去吃东北菜了。今天发现了"大清花",终于扬眉吐气了了一把。别看"大清花"这名字俗,它的渊源可不浅-创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店名由溥杰亲笔题写,为中国第一家满族连锁店(全国已有60家)。
瞧这大木墩一张弓和某种动物皮瞧这打扮喜欢的是大清花的复古味道--厅堂里到处挂着清朝皇帝的像片,从一楼直到四楼。包房干脆就以清帝名字命名--顺治厅、乾隆厅,雍正厅的。服务员则长袍马褂长辫帽,一副清朝官员的打扮。
完全手工的饺子皇帝像有森林味道的大厅还喜欢的是它森林的味道--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那种:桌子用厚厚的本色原木制成,凳子就是一个个大木桩,桌与桌的空间很大,都听不见邻桌的讲话声。
大清花的饺子可真叫名不虚传,让吃了三十年饺子的我都频频称好,回到家后还禁不住去探讨它馅料的奥秘。那天点的是酸菜和黄瓜蒸饺,酸菜饺有其酸味,但又不失鲜,黄瓜饺有其鲜味但又不失香。感觉馅料里放了东北做饺子偶尔会用的一种肥肉炸过后的碎末,又好象放了一种蒸煮过的瘦猪肉。
石锅酸菜白肉红烧牛口白满族香酥烤羊肉大清花的菜不如饺子那么令我赞美,但光是不同于其他东北餐厅这一点也算得上是特色了。那位被称做"食神"的朋友总抱怨说东北菜的盘子太大,做工也不精细。大清花在这一点上可谓借鉴了上海菜少而精的特点。不过价格也不贵,比如那天点的石锅酸菜白肉、满族香酥烤羊肉和红烧牛口白,价格也只有18元、24元和22元。菜单上几乎所有菜的价格也多不超过30元。酸菜白肉是典型的东北菜,主料酸菜很正宗,是地道的东北味道,侍者说是从东北原装托运过来的。作为东北人我知道做道菜的讲究,就是一定要用带一点肥的肉,这样酸菜才不会太酸,因而,白肉的切工很重要,得让那些怕肥肉的人不觉得肥才行,大清花做到了这一点。更好吃的还是随菜一起上来的三小碟佐料-菲菜花酱、腐乳汁和辣椒酱。后两者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是菲菜花酱(想必这是许多人不熟悉的),那确是北方调料中的美味,蘸一点就鲜得不得了,配酸菜尤其好。香酥烤羊肉也加孜然,有些像新疆菜和蒙古菜的烧法,不同在于它是用长条的肉裹上面后炸出来的,很酥。三个菜中不满意的是牛口白(牛舌),有些老,嚼不动的感觉,不知是不是切成块的缘故,也不知为什么侍者总是向客人推荐这个。

下雨天的VABENE午后
走向坐落于新天地的VABENE意大利餐厅,总有一种曲径通幽之感,印象中它低调而不张扬。进门之后,发现VABENE真是一家地道的意大利餐厅,只因餐席间尽显其好客、友好的性格,正是意大利菜的最大特色。
这里的服务生煞是热情,客人尽可以向他询问今天的哪道菜特别新鲜出色,他会不厌其烦地一一道来,使得点菜配酒合情合理,感觉吃得奢华,付帐时则毫不离谱。进餐时,笑容可掬的经理Paolo也会像老朋友一样来打个招呼,气氛更显温馨。
主厨Franco推荐的菜有这么几道:意大利粉配小龙虾、黄菇、鲜番茄、马苏里拉芝士、意大利火箭菜、巴马火腿比萨;香烩羊膝伴红花饭;意大利酒香芝士饼。其中小龙虾的圆润适口、羊膝的汁浓味厚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但最出色的莫过于那份温香可口的披萨,做法就很独特:嚼劲十足的火箭菜和鲜香的巴马火腿,覆在温热的芝士和比萨上,一咬上去,香味直沁人心脾。真的好味道!
憨厚的Franco介绍之际,情不自禁卷起一片塞进嘴里,其实意大利酒香芝士饼也就是Tiramisu,它已经如同意大利的绿茵豪强,享誉全球,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了,据Franco说,Tiramisu原意是"拉我起来",也就是让人有劲,使人健壮的意思,Tiramisu还有如此功用!怪不得托蒂的射门如此威猛,看来Tiramisu功不可没。
除了美食,VABENE还有几个好去处,一是楼上的酒吧和雪茄吧,二是楼下的一间藏酒室,各色各样足有好几百支,可最合心意的还是偏于一隅的"雅室",昏暗的灯光映在毛皮墙面上,泛起优雅的褐蓝色;雨天的午后,倚坐其间,斟上一杯VABENE特酿的Grappa甜酒,慵懒地透过帘窗,望着小巷中偶尔路过的一二行人,恬淡闲适的心情油然而生。

就像上海大剧院-法国歌舞餐厅乐美颂
一样红与黑的两色,一样宽大的舞台,一样闪烁的灯光,一样分场换演员的表演方式。据说这是法国巴黎十九世纪就很流行的贵族味的餐厅式样,就如有名的"红磨坊",如今在上海、在中国它也算是独一无二的。
歌舞佐餐是时下许多餐厅的做法,尤其盛行在一些外国餐厅中。可如果留心一下,你会发现歌者舞者除了中国本土人就多是那些深色皮肤的老外了,比如那些酒吧、那些中东的餐厅、甚至那些欧美人开的西餐厅。每每听到菲律宾乐队、黑人舞蹈团、土耳其舞的说法,我心里总有一些别样的滋味。也难怪,只有来自比中国还不发达的国家,才不需要付很高的工资。
可是在乐美颂,我第一次看到了白人歌者和舞者,也是第一次与坐在台下的白皮肤的老外们一起欣赏他们同族人的表演。心里有许多满足感。这一周的表演队来自比利时,男子是西欧人的那种高头大马,女孩却很纤细。长达1小时的表演就像进戏院看戏那样前场、中场地安排得景然有序。序幕是木偶戏,小熊小猫地在上面跳来跳去;之后便是歌与舞。七八个男孩女孩变换不同的衣著与乐曲,或激烈、或轻柔地舞着唱着,时而还会走到台下拉顾客同演,大方的老外们往往立刻上去,学着他们的样子夸张地扭来扭去,而羞涩的中国人多数推脱再三,老大不情愿地红着脸上台。歌舞间歇,还有类似中国杂技和小丑的表演。
那日进场时已吃完晚饭,就选择不点菜(点菜需消费150元),而花100元赠甜点或饮料的方式。我要的是甜点--一种芝士蛋糕,他们菜单上的价格为48元。之所以要甜点是因为曾在电视上得知乐美颂是世界上最好的蛋糕品牌,当然也是最贵的,我想。蛋糕很精致,有巧克力彩条棒和绿色植物叶相配。纯奶油很鲜,也没一般的那么甜。
近11点钟,歌舞结束,一些人纷纷起立,就像戏院终场时那样。其实这里真的很像戏院,而且像上海大剧院,不是它的规模,而是色调与配置--一样红与黑的两色,一样宽大的舞台,一样闪烁的灯光,一样分场换演员的表演方式。据说这是法国巴黎十九世纪就很流行的贵族味的餐厅式样,就如有名的"红磨坊",如今在上海、在中国它也算是独一无二的。
注释:
乐美颂餐厅每晚有两场表演--7:30至8:30,10:00至11:00。每周变换不同的歌舞团。
地址: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广场北里23号楼单元一
电话:33071010


爱吃生煎的,看过来
听说有一家叫小杨生煎的馆子,天天排队,心里有些不相信,在上海,大街小巷,好吃的生煎店多了,"排队"好像已经是二十几年前的往事了,没想到,沿着吴江路步行街朝东一直走,离开还有50多米远,就看到了排着的队伍。每个人都是3两、4两地"打包"回家,一锅生煎瞬间就卖光。
近旁,一位师傅正加紧赶制着即将出炉的一锅--转锅、加水、再转锅、闷锅、大把大把地撒上芝麻,再闷......,最后撒上许多的葱花。上桌开卖时,揭开圆木盖,所有的生煎都被煎成1/2焦黄的个体,身子底下正"吱吱"地闹着响。
我开始有些明白小杨"俏销"的原因了,它有这么几个与别处的不同点:
(1)个头大。每一只都象婴儿的小拳头那么大;
(2)色泽焦黄。焦黄的部位不仅在"底儿"上,就连侧边的一圈也都着上了焦黄的颜色;
(3)香味。舍得下芝麻、葱花。就好象许多面包房有意将烤面包的香味排到街头一样,"香味"是最好的广告嘛。许多吃客都是闻香而入的呀;
(4)价平。1两4只,售1.7元。
既然来了,当然要排队买上2两,没有"打包",而是走到"小杨"的店里吃。呵!"小杨"的店内,可实在不敢恭维,狭小的空间,简陋的桌椅,还有一个只能侧身走上的小阁楼,居然也放了三、两桌座位,放眼望去,这小店里唯一亮眼的似乎只有盘子里的只只生煎了。
不得不承认,小杨生煎做得还可以,是有点儿水平的,皮薄如纸,却薄而不破,互不粘连,先在顶端咬个小洞,待生煎稍凉后,吮吸其中的汤汁,竟一口吸不完,好像你吃着这生煎,就不用叫汤了似的。
而吃到肉的部份,却令我有点儿失望起来,肉打得太细、太松、太泡,咬下去软棉棉的,好像不是在吃肉,也没有肉特有的香味,在此,我可以历数我吃过的好几家生煎馆,其中的肉都比他"小杨"的鲜美许多。
我想,也许"小杨"的优点太多,那"满眼简陋"和"缺乏肉香"的缺点被"光环"罩住了,还是令许多人如醉如痴不已。前些时,有位网友钱大新来信说:"淮海路上,淮海电影院对面,原来有一家'春江生煎包',自从'国际购物中心'建成后不知去向。'春江生煎包'我敢说是上海最好的生煎包,谁能够让它重见天日,一定功德无量!"看了之后,颇想一探究竟,那么就在此呼吁所有爱吃生煎的知情网友,给我指点个方向,消息准确,定有奖品。在此,还是建议:如果回家方便,想吃"小杨"的人最好还是"打包"回去吃,这样环境和味道都有了,吃东西有时还得讲究一个"心境",对吧?

齐秦的餐厅,够辣,够文化
不麻不辣,人生无味;又麻又辣,恍然大悟;奇麻奇辣,四大皆空;齐麻齐辣,活在当下。
齐鲁--内敛之味觉
齐豫--超脱之美感
齐秦--嗜辣之活力。
这是齐辣餐厅的广告语,它由齐秦、齐豫、齐鲁三兄妹共同投资创建。齐秦一家人长得可真像,尤其齐秦与大哥齐鲁。"脾气也很像,非常火爆,可能是我东北父母亲的遗传。"齐鲁说。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长发披肩。"这在十年前是叛逆的象征。"齐鲁说。
齐秦可真是个叛逆,连吃都是,"齐辣"便是其叛逆的产物。原本一家人并不嗜辣,只是从齐秦喜欢上音乐以后,辣瘾就越来越浓,经常是在口舌全麻时,文思才如泉涌。而齐鲁又恰恰从事健康产业工作多年,颇知医学药理,便常为齐秦自制的辣锅增补些调料或予以改良,不想竟创制出独特口味来,引得众演艺界人士争相品尝。后来,大家就干脆推举齐鲁创办了"台北齐辣"火锅店。至今它已有六年多的历史,成为台湾演艺界人士常常光顾的"星光大道"。
这种让兄弟俩很骄傲的独特火锅叫胡椒螃蟹锅,齐鲁说它结合了东南亚和中国四川两地的烹饪方法,"用科学观点来讲,胡椒与螃蟹经过化学作用生成了适口的甜味。"这火锅还有一绝,就是不用牛油,齐鲁说这也有人体绿色环保的健康理念在里面。
耳听为虚,亲尝为实。某一天,一行四人就特意去吃了这种神乎其神的388元的胡椒螃蟹锅。
先上来的是一大锅汤,不见油,也不见红辣椒,却能闻到一种有些呛鼻的辣,想必是胡椒了。侍者说这汤已经熬了四五个小时了,主要用白胡椒、黑胡椒和螃蟹作底料,不加一点盐。奇怪的是吃时也不用蘸料,只提供一些葱末、蒜末与香菜末。随后上来的是一大盘涮料:红膏蟹已切成四瓣,黄挺满;日本的鲜潮鲷鱼片肉很肥厚,鲜草虾有的还在动,北极贝个头比一般的大,鲜生蚝已被剥了壳。盘里层还有鲜干贝、鱼饺、鱼丸、香菇、青菜、粉丝和手工面条。
按照侍者的指示将汤舀到碗里,就着涮好的东西一道吃。别说,还真是别具风味,而且竟没感到少盐。吃了那么多的火锅店,这种还真是头一回。侍者还让我们连汤一起喝掉,朋友边喝边说,连感冒也会治好的。
所点的下酒菜中有三道比较特别:麻辣头皮炫(28元)、黄瓜卷(18元)和齐风味炒红油膏蟹(136元)。麻辣头皮炫是由薄如蝉翼、肥瘦相间的猪肉覆盖着细细的白菜丝,再加麻辣拌料制成的,肉的香、菜的脆和酱的麻组合成一种特别的口感和滋味;黄瓜卷薄薄的卷中是细细的胡萝卜丝,做工之精致可与宾馆菜媲美;齐风味炒红油膏蟹是干炒的,也以麻取胜,意想不到的是,撒满盘中的红红的碎屑竟然是炸过的大蒜粒。
吃完时才发现我们所在包房的名字叫"秦",感觉很有文化,就问起其他包房的字,侍者也"很有文化"地一长串地报出:齐、楚、燕、韩、赵、魏、秦。原来整个餐厅的布置全以齐秦的"秦"字为背景,餐厅的颜色也是--差不多只用那个时代的皇帝金、墨绿与暗红三种。墙壁上还多处可见古体的齐字和水墨仕女图,连包房的门也是由篆体"齐"字的两瓣构成。
看起来,"齐辣"是想走高格调的路,而从它所选择的地理位置与包房内那些供名人签名用的活动墙壁板也可知,它也想像台北齐辣一样成为"星光大道"。
100年前的法国贵族大餐
在未吃法国菜以前我一直以为中国菜是最好的,有了这次经验后我明白了味与色与精致的含义,也忽然觉出一位法国餐厅经理话的道理:真正的好菜是不用重味的,法国菜便是,中国的粤菜也是。
去C'estLaVie(这就是生活)法国餐馆是"蓄谋已久"的。几年前读一本留美学生写的文章,就有法国菜第一,中国菜第二的说法。那以后就对法国菜很是心痒。
C'estLaVie位于茂名南路上,就在那些酒吧、画廊的集中区。走进去,就犹如走进了遥远时代的某个遥远地方:半圆形的窗子用木框隔成一个个小小的格子,从篷顶直到地面,像根据大仲马的小说改编的法国电影里的镜头。墙壁全由石头砌成,褐红色的原木不规则地间隔在其间。篷顶亦是原木,就连菜单的封面也是。同样褐红色的木制桌椅、烛台及壁灯都与整个房间的风格和谐统一。
正面墙上挂着一张电影海报似的宣传画--勇士的奇遇。扎着马尾巴的服务生样的老板Yann说那是十九世纪的法国,到处都是这样木头与石头结构的小餐厅,贵族们常常进出那里,吃的就是现在餐馆里供应的菜。

自制松子鹅肝糕
冰淇淋
然后我们就让Yann推荐几道贵族菜。
先上来的是甜酒,接着是汤与烤面包。蔬菜清汤(45元)其实并不"清",有玉米粉、蔬菜末,好象还有奶油,很香。开胃菜"自制松子鹅肝糕另加一小杯人头马"(110元)是与佐餐酒(50元)一起上来的。鹅肝糕弄得像盆花:椭圆形的盘子里分别放着生菜色拉、烤面包片和三色相间的蛋糕状鹅肝。我有过一次吃鹅肝的经历,那次的感觉是腥而腻,这一次才算真正觉出其鲜、嫩、香的味道。腻其实还是有一点点的,不过喝了那小杯XO后就清清爽爽了。偶尔咬到一颗夹在鹅肝里的松子时,就更加鲜香得很。

牛排
今日特色鱼
主菜是今日特色鱼(时价)和"烤澳洲'安格斯'牛排"(170元)。鱼与牛排的味道都比较清淡,不像鹅肝糕那样吸引我,倒是五颜六色的配菜让我对法国菜的精致有了很深的印象:麦穗状金色的胡萝卜泥、三角状绿色的西兰花泥、山丘状白色的土豆泥,以及其他很多种我叫不出是什么的泥都很漂亮地摆放在椭圆形大盘子的旁边。
甜点--自制薄荷巧克力冰淇淋(50元)和奶油杏仁糖冰淇淋(50元)个头都很大,味道也与众不同,薄荷的清凉尚在口中时,香甜的杏仁糖也挤到齿上。
收尾的消化酒很令人难忘,黄里透红的颜色,甜中略带一点点的酸,好似日本的梅酒,却又有另一种说不出的特别味道,挺爽。Yann说这也是自酿的,不能告诉别人秘密的,法国人称为巫婆的酒。

常去,爱晚亭
每次从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区路过,一家名叫"爱晚亭"的酒店,总是清晰、醒目地牵走我的视线。
走进若大的就餐大厅,绛红深漆的装裱、诱人的香气,似乎明白无误地告诉你,美食的王国到了。这里经营的是大江南北各色菜肴上百款,而最拿手的竟然是本帮菜。
"爱晚亭"似乎感染了岳麓书院的书卷气,一份份店报,折射出扎实的企业文化功底。在您的桌子上,随手可及的是店报中的精彩小品,从中,你能清楚地知道--"爱晚亭"酒店自1996年由江苏省江阴的陈氏先生在海南海口创建,历时仅5年,就发展壮大起来,如今又带着天南地北的各款佳肴登陆了上海。
这里招牌菜之一--剁椒鱼头,是"爱晚亭"最自豪一道菜,"爱晚亭"的剁椒鱼头个儿大,别的地方没法比。味道也不一样,更鲜了;火候恰到好处,嫩而不生,刚刚脱骨。据我深入了解,这"爱晚亭"的剁椒,有一个神秘配方,决不外传的,满满地一盆剁椒鱼头,却不贵,38元一份。
"爱晚亭"的另一个自豪,是"左宗棠鸡",这鸡,每天都"不辞辛劳"地从海南"飞"过来。经加工、调味、香炸等多道工序精心制成,一眼看去,色泽金黄;吃起来,外酥里嫩。细细咀嚼,方品出丝丝的辣味来,这感觉醇厚而深远,仿佛向人们述说着它流传一方的有趣典故--据说,有一年,左宗棠打完胜仗回家,夫人给他烧了一只鸡,左宗棠一吃,心花努放,连叫"好吃"不止,并立即叫夫人做了很多,犒赏三军,从此,"左宗棠鸡"倒比左宗棠本人更家喻户晓起来。(35元/份)
其实,爱晚亭也是一个吃本帮高档菜的较好去处。翻开菜单,各种形形色色的鱼翅烧法有点儿令我们目不暇接:金箔荷包翅(380/位)、红烧丁级大鲍翅(188元/位)、蟹肉烩鱼翅(168元/位)、原盅椰青炖生翅(128元/位)、菜胆鱼翅盅(128元/位)、龙虾刺身(时价)、蚝皇原只吉品鲍(280元/只)......,装盘精美,味道也比较新鲜和纯正。
红烧丁级大鲍翅蚝皇原只吉品鲍龙虾刺身
在爱晚亭您还可以品味淮扬菜、广邦烧烤、潮州卤水、炖品、海鲜鲍翅等高档美食,以及海南菜的精典美食,如红汤东山羊、文昌鸡、五指山野菜等各式品牌菜肴。
喜欢常去"爱晚亭"坐坐,除了宜人的文化氛围、可口的菜式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几乎每次去,都有几个新菜,一些鲜货,令我惊喜、叫人留恋。明天,又要打那儿经过了,正盘算着,是不是约几个朋友,再去一次"爱晚亭"。

探吃--小肥羊
也许是职业习惯,一探究竟的心灵牵动我的脚步,悄悄溜进了小肥羊的后厨房。忙着摘菜、剥蒜、刨肉的店员们身旁,引人注目地放着一只只半米高的不锈钢大圆桶,桶盖处,全部由封箱纸密密实实地封住,揭开一只已启封的桶盖,啊!原来是乳白色结成胶冻的汤底。再一看桶上的标签,清一色写着:"发货地点:包头"的字样。早就听说,小肥羊的汤、肉、菜,就连店员,都原汁原味来自蒙古,今天想是被我证实了。
第一次去小肥羊吃火锅,是被她"不沾小料"的宣传语勾起了食欲和好奇。一进店堂,一股异香扑鼻而来,生意好得令所有玻璃窗都蒙上了一层雾汽,足足等了40分钟才落座。
不出几分钟,一份30元特色的滋补清汤锅已经出现在面前,乳白的汤色醇厚诱人,其上飘浮着新剥的大蒜头、黄姜和葱段。
点上的菜中,当然少不了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当年的羔羊肉,18元一份,密密匝匝的一盆,沉甸甸的份量中,似乎也掺进了草原的豪爽与殷实。色泽艳红的羊肉刨成一卷卷的,筷子轻易地夹起一卷,扔进汤中,不到30秒的光景,就可以捞出了。真的没有沾小料,真接入口,只觉得这羊肉绵软异常,所以既便是刨得再厚些,也很容易咬动,绵软的羊肉吸饱了汤的鲜、咸、香,因此,没有小料,吃起来也是美味的。
不沾小料,当然有它的道理在里面:传统的火锅中,涮出来的小食,因为无甚咸味,所以沾上有滋有味的小料,就变得可口了许多。而这样做的弊端是:所有的东西也就成了一个味--小料味。
而小肥羊锐意创新之处就在于此:秘制的锅底,用60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这汤底久涮而锅不糊、味不淡。涮什么,什么好吃,同时又保住了该食物原有的香味。一种味道的火锅,变成了各色各味的火锅,美味了许多,也有趣了许多。难怪吃客们一批批地来,又一次次地再来。
当然,小肥羊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比方说,就餐饮行业来说,色调应是明快、鲜亮、温暖的暖色调,就好象肯德基的明黄、麦当劳的亮红、必胜客的七彩那样,欢快的颜色带来的是酣畅的食欲。而小肥羊的椅背、桌布,却用了令人极压抑的暗蓝色。让人吃在口中味虽好,而于眼中、心里却难免有了一丝淡淡的不畅。也许是近来听到客人提意见的缘故,据说,现在小肥羊陆家浜路总店已经不用这种暗蓝的陈设了。
"听八方意见,集众家之所长"--看来这"小肥羊"离十全十美的境界该是不远了吧。
Secret Garden零度隐匿
衡-山-路7号,舌尖轻颤出这个字眼,隐隐有种亨伯特微吟"洛丽塔"时的动情:幽隐的欢乐,私人的内涵。这儿有属于个人的夜的表情,包括隐匿。说一扇门吸引了我不知能否成立,可事实就是如此。深棕色柔和的厚质木门,整块门板纹理细密浑然、无可挑剔,好似印第安人那一身漂亮的皮肤;同色同质的圆杆型把手纵向竖置在门的右侧三分之一处--北欧式的简洁流畅,中国式的细致深沉。推门之际,发现了上首安静闪亮着的招牌--SecretGarden(神秘园)。
在中央区依墙而坐。波尔多、加州、南澳洲的各种红酒将墙面安插得颇有几分像城堡内的地窖。墨绿色的沙发肆意地舒展着,手中红黑色调的Menu极富色彩张力。点上杯"北冰洋"测探一下今晚的感觉底限,还是试一下"秋天海风"给这个季节点个题?各色的命名脱去了饮料的物质肉身,感觉到位而味觉悬置又何妨,一切随性就好。
吧台隐在酒吧的深处,上方悬绕着一圈小型电视,逢上绿茵逐鹿的夜晚,便与中央区的投影电视一同成了供上足球盛宴的餐桌。银蓝的光线遭遇吧台表面磨砂玻璃的拦截,流失了尖锐犀利的成份,自下而上打在悬挂着的一排排酒杯上,炫得无比冷感冶艳。吧台后方及对面的墙壁均嵌着整面的大镜子,互为表里,映射出层叠不穷的现实空间与想象维度。在这实则不大的范围内行走或安坐以寻求隐匿,往往走向了目的的反面+纤毫毕现的明晰以及与自身晕眩般的相遇。
不论在哪儿落座,都有幅别具风情的油画环绕,一色地署着"TLN"的名,印象派的风格搭以蒙克的主题描绘手法。中央区正中的大幅画用色惨烈浓重,笔法简练凝洁,取着个安静的名字:《在这里等待,今朝、明日、从前》,究竟透出柔暖抑或坚冷,就视乎当时的心情了。
沿着鹅卵石与绿色木板相间铺就的小路,伸展出一个真正Garden。Carlsberg的露天座椅陈设于竹影婆娑间、树枝缭绕下,隔着铁制雕栏与咫尺前衡山路上的车流坦然相望。
大隐隐朝市--即使终究是无处藏身,隐匿是今晚的姿势。套用罗兰•巴特对零度风格的定义,无处藏身的隐匿即零度隐匿。

范思哲的米兰小香樟
一提到小香樟,我的朋友总是眉飞色舞,热情非凡地要把我带到这里来见识见识。只因为在这儿可以欣赏到名家范思哲的作品。
受海派影响的上海人,天性里就有对高品位设计作品的狂热追求。当范思哲的米兰风影映射到了东方不夜城时,当GianniVersace的设计以奔放的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图案傲然于时装界时,幽默、豪华、性感、超现实、高科技.........各类元素也同样汇集成了小香樟的灵点。因此,如果你在上海,如果你的血液里也有追求时尚的种子,那么,这样的地方你不得不去。
踏入礼堂般的餐饮大厅,在提琴与钢琴底叙缠绵的调子里,眼光不由自主地停留在古典阁棱、明净玻窗里的西洋装饰上,这里有的是文化的交合,有的是华贵典雅里的丝丝温馨,而在欣赏环境的同时,别忘了精致餐具里的海派美食。在这里,有你能想象到的所有时尚,有你可以触摸到的所有华贵,也有你能感觉到的所有温馨。而你完全不必为扁平的钱囊而羞涩,在这里,50元就能享受到西式套餐,如此值得的美餐,不试不爽。若你想要大宴宾客,订一间供十人享受的总统包房,银制餐具及金镶鱼翅煲仔炉等皇室般的服务让你买足了面子。


这里有很多人在谈论SALARY MATCH,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大.因为国内和北美的生活完全是两回事,在国内即使拿US$150K,也拥有不了北美的环境, 在北美即使拿US$200K, 也未必有国内的那份从容和踏实. 选择回国或留守就是选择了两种生活态度, 没有直接的可比性. 所以只能在生活的舒适程度这个泛泛的概念上对国内的薪酬作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近一两年,随着大批海龟的出现,海龟的人气指数大幅下滑, 已经全没了前几年炙手可热的景象,另外,大批海外公司已经进入国内多年,对国内的薪酬的掌握,以及各公司本土化的深入, 海龟们对薪酬切不可有不切实际实际的幻想, 另一方面, 因为身份的特殊性, 寻求更好的待遇也是人之常情,从我的经验和大家交流交流.

首先, 在城市的选择上, 上海应该是首选,尽管我不是上海人, 曾经也非常厌恶上海人, 但实事求是的讲,上海已经在大多数方面领先北京很多了, 其次,北京(最主要是气候太差).. 不过,在这一点上,还龟的自主性不大, 基本靠运气.

其次, 什么样的薪水在上海,北京是合适的(其他城市应该可以略减),下面谈谈我的经验.

如果,你在北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家庭收入在此80-120K, 那么,如果你得到如下的OFFER:
* 考虑到另一半也应该可以较容易的在上海和北京找到50KRMB/yr的工作. 以下薪水须加上50KRMB/yr.

RMB150K/yr以下, 可能后悔指数大于50%. 建议慎重考虑回国.

RMB150-200K/yr(也就是说加上另一半的薪水,家庭税前收入RMB200-250K/yr, 以下同), 较富裕的小康水平, 可以购买近郊的apartment, 基本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包括奢侈品), 节余不多, 也不为钱发愁, 总体生活舒适水平可能略低于北美, 考虑到心情会更舒畅一些, 所以可能后悔指数50%.

RMB200-250K/yr, 进入中产阶层, 可以购买市区的apartment, 总体生活舒适水平应该不低于北美, 处境尴尬, 既可以接触到一些富裕人士, 而觉得自己也没什么钱,愤愤不平, 同时也不敢于尝试任何可能失去现有一切的挑战, 心情总体比较舒畅, 有一定的自我满足度, 同时对现有生活也有一些不满, 可能后悔指数35%.

RMB250-450K/yr, 中产阶层, 进入国内所谓的金领一族, 基本可以进出或消费人烟稀少,装饰别致的商业设施, 而不至于忐忑不安, 乐于在高级健身中心锻炼, 节假日可以出国旅游, 有强烈的理财投资的意愿, 可能有车, 也可能没有, 总体生活舒适水平应该高于北美,可能后悔指数 15%.

RMB500K/yr以上, 富裕的中产阶层, 有房有车, 有积蓄, 生活潇洒, 可以加入一些私人俱乐部, 可能后悔指数5%.

RMB1000K/yr以上, 富裕阶层, 还考虑什么, 抓紧时间收拾行装回国吧.

* 国内的中产阶层概念就是可以媲美国外中产阶层相近的生活舒适程度, 在上海, 估计:5% 为富裕阶层, 10%为中产阶层,另外85%为小康, 平民和贫困阶层. 所以,在国内作为中产阶层的心理满足度是大大高于国外的, 这一点在回国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国内外企以及较好的国内企业的薪酬也非常不错了, 在外企工作5,6年拿到20万的薪水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海龟也不必为自己的高薪感到忐忑不安. 但是, 如果你和本地员工的薪酬差距过大 ,碰上国内不景气,你就是首当其冲的被裁对象. 所以,在讨价还价薪酬时要懂的适可而止, 目前来说,在上海超过30万的年薪还是很少的,如果你拿到了一份五,六十万的OFFER,切不可过于沾沾自喜, 因为这也意味你要准备承受别人两,三倍的工作压力, 同时拥有两,三倍的失去工作的风险.

当然,如果你在北美没有稳定的工作或混的特不如意, the above information doesn’t work for you.

在国外,你是在享受生活中找到乐趣, 可以预计十年后的自己, 生活不免有些沉闷, 在国内你是在创造生活中找到乐趣,很多未知的东西,增加了风险,也增加了乐趣.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02: 去国(五)
2002: 回国系列(修改版)----亲情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