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阿飞的剑
万维读者网 > 茗香茶语 > 帖子
证据!远程诊断追查铊毒真凶
送交者: nile 2013年05月08日08:03:50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核心提要:朱令案的证据并没有完全灭失,有些证据是无法销毁的,甚至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条证据:贝志城电脑上所谓的“专家电子邮件”是假的。出现在东方时空《朱令十二年》专题片中电脑屏幕上的“专家电子邮件”可以完全肯定不是“专家电子邮件”。尼罗河在此呼吁所有关心朱令铊毒案的人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警方重新启动此案调查。

19年前发生的朱令案,尼罗河一直没有关注过。直到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说清华才女被同室同学孙维伙同其他两人下毒身残还信以为真。没过几天又看到消息说朱令中毒案19年悬而未破。才发现有人故意装神弄鬼,于是连续撰写了两篇文章分析朱令铊毒案。在查找相关资讯过程中,发现贝志诚在朱令咖啡杯的问题上撒了一个大谎。这就使人不得不查考他如此殚精竭虑要把孙维推向审判台的真实动机。

朱令案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互联网征询诊断。这个过程是贝志诚主导的。根据公开信息,涉及朱令事件的一个重要贡献是通过互联网征询朱令病情诊断。在两周之内收到3000封回信,30%的诊断指向铊中毒。碰巧,就在1995年,我也遇到一件远程诊断的事。

当时我在北京一家大医院血液科作医师。这年呼吸科有一个高热伴淋巴结肿大的病人。请外院专家会诊认为是淋巴瘤在呼吸科进行了一个疗程的联合化疗转到我的手里。这个病人的淋巴结病理片有4-5家医院病理科出具了意见,病理诊断认为是淋巴瘤的与反应性病变(感染)的大概一对一。我通过对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血液学和生化检查结果的全面分析,不同意淋巴瘤的诊断,认为是病毒感染。决定先停化疗,对症支持治疗静观病情发展。病人家属对我的决定很疑惑,说他们在中央电视台有关系可以通过互联网寻求全世界医生的诊断意见,要求我能否将他的病例翻译成英文。我当即答应了。第二天就把翻译件打印好交给他们。结果病人在我手里一直观察了一个月,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痊愈出院,互联网上也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贝志诚的求助信息发出不到十分钟就收到的第一封邮件,半个月内收到3000封邮件,其中30%谈到铊中毒。他发动同学把邮件全部译成中文送给协和医院的医生们却遭到拒绝。在东方时空《朱令的十二年》电视访谈中贝志城说:“十号发了那是个周一,周三我就给朱令他爸爸打电话,”。贝志城拿到3000份回邮的用了半个月时间,而他给朱令家报警只用了两天时间。我们就假定全部邮件中30%诊断铊中毒是占有压倒多数的意见,但是仅仅通过最初两天的邮件反馈,贝志城凭什么迅速否定其他可能性,如此精确地锁定了铊中毒的诊断,坚决要求进行相关检查呢?

紧接着,贝志城出现了一个非常刺耳的口误,他说:“周三我就给朱令他爸爸打电话,看到提问里还有说是铊中毒。”。这里贝志城把“回复” 误说成“提问”。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是典型的受到压制的深层意向对表观意向冲击的结果。虽然贝志城的口误很可能是他内心的冲动的真实流露,我们不能根据某种学说确定一个人是投毒嫌犯。


尼罗河好奇的不仅是贝志诚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得到那么多的反馈,又有什么必要把这些东西全部译成中文。更好奇的是邮件里究竟写了什么东西。令人意外的是,网上找不到任何原始文件,甚至找不到任何转载的文章。朱令案在全世界轰轰烈烈讨论了19年,没有任何当年参与远程诊断的业内人士谈及这个罕见的铊盐中毒病例。这也太奇怪了吧。这些怀疑仍然不能成为任何证据。

但是,事情既然做了,必然会留下痕迹。东方时空的《朱令的十二年》视频中电脑屏幕上有远程诊断的回复件。这个镜头只有3-4秒,尼罗河停下来看了个究竟。下面就是从电脑屏幕上扑捉到的信息(附视频截图):

 

Porphyria, and other acute polyneuropathies…Thallium salts act lik…

potassium, and a high intake of potassium chloride hastens the excre…

thallium. Chelating agents are of unproven value.”

My understanding is that large doses of thallium salts (1g)

cause cerebral edema and central respiratory failure. There may in s…

be a gray line in the gums or gray circles around hair follicles.

事实就在眼前,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查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研判拿到手中的这小半页证据。

porphyria, and other acute polyneuropathies…看上去是铊中毒的鉴别诊断。紧接着的一个完整的句子:Thallium salts act lik potassium, and a high intake of potassium chloride hastens the excre thallium. Chelating agents are of unproven value. 内容很明显是铊中毒的治疗方法。最后是大剂量铊中毒的临床表现,提到脑水肿,中枢性呼吸衰竭。牙龈灰线和毛囊灰色环线。

尼罗河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不是一个专业人员提出的诊断治疗意见。首先因为顺序不对,专业人员不会谈完鉴别诊断,突然过度到治疗最后再谈临床表现。关键是第二点,这不像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病例发表意见而是从教科书上抄来的内容。尼罗河于是尝试用“Thalliumsalts act like potassium, and a high intake of potassium chloride hastens the excretion thallium. Chelating agents are of unproven value. 这句去Google上检索(lik 应该是likeexcre 应该是excretion),结果发现了这句话的原始出处在这里:Principles of neurology》作者Allan Ropper, Martin Samuels1993年由McGraw-Hill, Health Professions Division出版。在这本书1993年第五版1132页可以看到这个完整的句子,而且porphyria, and other acute polyneuropathies也出现在这一页上,正是有关鉴别诊断的内容。

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很难想象一个医生在1995年会在电子邮件里从神经学专著中手工摘录一段铊中毒的治疗方法,连标点符号“,”和连接词“and”都没有遗漏,作为自己的意见提供给网络咨询者。更重要的是,真正熟悉铊中毒的医生不会提供一个这样的意见:“Chelating agents are of unproven value. ”。因为普鲁士兰作为一种络合剂(Chelating agents)治疗铊中毒在1995年已经被公认为最有效的首选治疗。这本著作中的这个观点早就应该修改。所以,这段话可以肯定不是专业人员通过电子邮件给贝志城提供的。

 

再往下看,“My understanding is that large doses of thallium salts (1g) cause cerebral edema and central respiratory failure. There may in s be a gray line in the gums or gray circles around hair follicles. 。这两个句子尽管没有查到出处,但是从语境上解读,这是从知识的角度讨论铊中毒的临床表现而不是针对朱令病情提出的意见。其中in s 很可能是in serious/some cases。所以也不像是来自“专家电子邮件”。最后一点也是最明显的一点,这不是一份完整的邮件,也不是一份完整邮件的一个局部,而是一个经过制作剪贴的文档。其中的一个单侧引号和“it is my understanding ”非常可能是制作者自己添加上去的。

到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出现在东方时空《朱令十二年》专题片中电脑屏幕上的“专家电子邮件”可以完全肯定不是原版的“专家电子邮件”;可以基本肯定不是经过剪辑的“专家电子邮件”。非常有可能的,是贝志城自己储存在电脑中关于铊中毒的电子文件,其来源是用扫描,下载或者手工录入方式从医学专著中复制的。

铊中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少见的病例。协和只有一位医生60年代见过这种病例,这位医生最初也确实怀疑过铊中毒。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经验科学,很少有医生会在没有任何实际经验的情况下仅仅依据理论对自己没有实地接触的病人作出远程诊断。所以全世界在半个月里有900位医生对朱令病情提出的铊中毒的诊断,几乎没有可能性。贝志城有可能从美国或者欧洲得到一些业内人士的电邮反馈。在贝志城得到的回邮中,即使有人提到铊中毒也应该是极少数。这个时候投毒者为了既保护自己又能警示医生铊中毒。只有自导自演一出“远程诊断”的大戏,也就是在回复邮件中塞进一部分伪造的邮件,把铊中毒制造成国际学术界压倒性诊断意见。

最核心的问题是,有没有证据表明1995410日之前,贝志城就知道朱令铊中毒。有没有证据表明在1995410日之后回复电子邮件中有人为伪造。尽管当年相关场所没有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经灭失。这两个问题是可以查证的。最直接的方法,通过中国警方介入,要求贝志城公布全部回复的电子邮件。对这些邮件的来源作出逐一甄别。还有其他的调查途径。比如,贝志城有没有在1994年到1995年期间在北大图书馆借阅一本《Principles of Neurology》,或者在北京相关图书馆查找《Principles of Neurology》这本书的借阅者。再比如,逐一与The First Large-Scale International Telemedicine Trial to China: ZHU Ling's Case网页上公布的电子邮件提供者联系,查证究竟有谁提出了铊中毒的诊断。

 

朱令案的证据并没有完全灭失,有些证据是无法销毁的,甚至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已经掌握了第一条证据:贝志城电脑上所谓的“专家电子邮件”是假的。要确定真凶,现在需要有其他证据构成一条可以相互印证的证据链。“如果正义得不到伸张,太阳就不会升起在东方。如果罪恶得不到惩办,地球也会失去重量。”。尼罗河相信雷抒雁纪念张志新的这两句诗不会被善良的人们遗忘。尼罗河在此呼吁所有关心朱令铊毒案的人们共同努力,推动中国警方重新启动此案调查。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2: 搬运工、大脚妹降央卓玛。。。
2012: 我相信桦树姐不是那种人。偶和桦树姐网
2011: 桦树:湜华,你在哪里?(二)
2011: 11
2010: 我觉得,女同学还是自卑。你看,女同学
2010: 小六可以进来看看。
2009: 申时行: (照) 天朝六旬贞观
2009: 我发现如果发帖的人不回读者的话,以后
2008: 六四与藏独, 顺便说说奥运
2008: 巴陵鬼话08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