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園一五五期 清明時節話清明 劉欣 | ||||||
送交者: 園丁 2013年12月13日07:32:40 於 [美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
清明時節話清明 劉欣
提起“清明節”,大部分中國人都知道,這是個上墳掃墓的日子。 掃墓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這個習俗早自秦朝以前就開始了,那時候並沒有定在清明。秦以後,逐漸固定在清明前後。唐朝起比較盛行。《清通禮》中說到:“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shan1)剪草木之器,周胝(zhi1)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歷代文人墨客們自然不會放過這抒發情感的好時機的了。唐代無名氏留有一首詩:
清明掃墓時節有家不能歸的感覺何等淒涼。 到了宋朝,詞盛行,和清明有連帶的詞有吳文英的一首“風入松”:
相思害到清明,也不怕祖先罵沒出息。 另,晁沖之有詞“感皇恩”:
清明時節多風雨,淒悽苦苦,不勝春寒。躲在家中及時行樂,醉生夢死,估計也不是什麼孝子賢孫。 到了明朝,宰相劉伯溫定北京為京都,從此北京的文化風俗也成了典範所在。明朝《帝京景物略》記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瞌(ke1,盛酒的器皿),轎馬後掛楮(chu3,轂樹)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lei4,酒撒於地以示祭奠)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不論從這記載中還是從以上的詩詞中,都可以看出,清明掃墓形式更重於內容。而且在表面形式下,還增添了後人的新的內容。“掃墓”只不過走過場而已,最後的自吃自喝以至“盡醉”都是不可少的。於是乎“清明”就變成了“節”。逢節必有酒。不管是哪一位詩人都忘不了以酒助興,賞景也好,抒情也好,都要一醉方休。 據書中介紹,實際上北京人掃墓的祭掃儀式不在清明那一天,而在臨近清明的“單日”舉行,即所謂的“寒食”日。在清明當日祭掃墳塋的只有廟裡的僧眾。 據記載,祭掃儀式也不一定要到塋地現場去舉行,只有富豪人家,出得起錢,要攜家帶口,乘車坐轎,一路吹打到塋地去修整墳墓,擺香設案,壓放紙錢。等祭掃完畢,還是忘不了聚餐喝酒娛樂。有的還要放風箏,折柳枝穿供品,編柳帽,怕的是“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因此,清明的祭掃活動逐漸演變成郊遊或是春遊了。 真正的正規的祭奠內容是所謂的“燒包袱”。此處“燒”與“捎”同音,所以“燒”包袱就是“捎”或是“寄”包袱。包袱者,實乃“包裹”也。因此“燒包袱”既是往陰間自家祖先“郵寄”包裹。孝順與否,心誠與否,都看這包袱里的內涵了。據書中介紹,包袱皮是用白紙糊的大口袋,口袋正面有二種形式,一種是木刻版,四周是“往生咒”,中間是蓮座牌位,寫上收包袱亡人的名諱,地址就免了,因為從前墳地沒門牌號,不象如今八寶山里骨灰盒存放都編了號。另一種是所謂“素”包袱皮,沒圖案,中間貼上藍簽,上寫亡人名諱即可。 據“老北京的風俗”(常人春著)一書介紹,包袱里主要是所謂的“冥錢”,種類如下:
1。大燒紙,上面砸上四行每行五枚圓錢(剪紙); 這麼一個包袱,要捎給陰間的亡人,就要“燒”。“燒包袱”要在祠堂或家裡正房擺設供案,包袱放其中,再放上各種供品,點上蠟燭和香,全家從上到下,從老到幼,恭恭敬敬行禮畢,拿到門外燒。燒的時候畫一圈,不封口,缺口沖自家墳地,同時在圈外燒幾張紙,為的是“打發外鬼”,就是那些無家可歸的遊魂野鬼。 一燒完包袱,一年的捎寄工作就完成了,夠一年花的,就全家放心了。 什麼事情一旦變成了文化,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原本該有的內涵以後,就逐漸演變為“紀念”以至於“慶祝”的性質。現在還有誰划龍舟,吃粽子的時候真的想着屈原的悲壯甚至傷感掉眼淚?特別是遠離神州大陸的遊子們,能記住“清明節”是掃墓的時節已經就不錯了。記住清明有個好辦法,只要記住唐代大詩人杜牧的“清明”詩就肯定忘不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 還是要喝酒。 |
|
|
|
實用資訊 | |
|
|
一周點擊熱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復熱帖 |
|
|
歷史上的今天:回復熱帖 |
2012: | 歸化的美國公民被取消公民資格,中國可 | |
2012: | 哪類技術移民最易移民美國 | |
2010: | 美國工作簽證--美國工作須知 | |
2010: | 美國綠卡申請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移民介紹 | |
2008: | 老媽來了,給她買什麼健康保險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