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幫特別腐惡,根源就在馬學---決定論微論
余東海
【歷史眼】或說:“波普爾認為,人類歷史無規律可循。什麼歷史決定論,什麼經濟決定論,都是錯誤的。必然性是不存在的。自然性和偶然性交替作用。而人類文明的演化,以偶然性為主。”東海曰:不然,人類歷史是有規律可循的,偶然性背後有歷史的必然性。孔子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百世可知,就是歷史的規律性。
【歷史眼】或說華盛頓當時沒有稱帝的環境,所以選擇了民主共和制度。其實,環境只是外因,華盛頓本人的思想和德行才是內因,對他的選擇才具有決定性作用。君不見,袁世凱的環境更加沒有稱帝的可能。易地而處,可以相信,華盛頓在民初也不會稱帝,袁世凱在美初也會稱帝。
【文化眼】張映貴律師說:“如果就文化還是制度決定一個國家的現狀,文化決定論無疑是錯誤的。僅就改革開放之前與之後對比,文化沒有變化,官方主流文化還是黨領導國家、人民及社會事務,制度也沒有大的變化,還是社會主義制度,僅僅是政策的變化,就讓中國的的落後現狀得到了較大改善。”東海曰:改革開放之前與之後對比,馬主義作為基本文化沒變,但很多政治觀念變了,之前是原教旨,之後是修正主義。政策的變化和現狀的改善,都是由於觀念變化。因為馬主義依然在憲,所以制度沒有根本性變化,現狀的改善也很有限,很容易倒退。
【東海曰】一個民主群對文化與制度的關係人言人殊不清不楚。什麼制度決定論、信仰決定論、素質決定論、科技決定論、經濟決定論等等,不一而足,令人失笑。這個問題完全可以一言而決:文化決定製度,制度對文化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任何制度都有其文化依據,人本主義哲學和自由主義政治學就是民主制度的文化依據,即意識形態背景。個人主義、人道主義、人文主義是人本主義的三個面向。
【決定論】曾有人於文化決定論、制度決定論外提出道德決定論。東海曰:制度決定論、道德決定論皆不成立。道德比制度更根本,但道德不是憑空而來的,沒有好文化,既沒有好制度,也沒有好道德。主體文化若是邪說,建設起來的道德和制度,必是惡德惡制,惡劣無底線。
【決定論】文化決定論的要義:意識形態決定製度形態,道德形態決定政治形態,文化形態決定文明形態,上層建築決定經濟基礎。理論決定實踐,包括道德實踐和政治實踐;思想決定道路,包括人生道路和社會道路;思想改變世界,包括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決定論】制度決定論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良制良法何來?沒有正善之士,何來正善之制?沒有君子人就沒有禮樂制度,沒有自由人就沒有民主制度。良制良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君子人自由人也不是天生的,需要相應的文化土壤。只有仁本主義才能培養君子人,只有人本主義和自由主義才能培養自由人。制度決定論不成立,只有文化才能決定人和制度。
【決定論】賦詮群友言:“環境改變文化,環境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制度環境,法律環境,道德環境,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地理環境等。”東海曰:文化決定環境,包括人文環境、道德環境、政治環境、制度環境、法律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等,對於自然生態環境也具有重要影響。同時,環境對文化具有反作用。
【決定論】瀟湘廳友言:“文化是由自然環境決定的,基於特定自然環境形成的文化就是人文環境,這些人文環境包括倫理的、道德的、制度的等等的。”東海曰:自然環境決定文化的觀點頗為流行,本質上還是唯物主義。殊不知,自然環境固然重要,非決定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易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觀察化皆有賴於人。面對同樣的天文時變和自然環境,唯中國聖人才能觀察中正並形成中道文化。文化決定論歸根結底是道德決定論,有什麼樣的道德就有什麼樣的人文。可以說中道聖人、中道文化是中國特產,不能說自然環境決定文化。
【決定論】錢穆先生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歸源於地理背景的不同。他說:“大抵人類文化,最先還是由於自然環境之不同,尤要的如氣候物產之差異,而影響及其生活方式。再由其原始的生活方式之不同,影響到此後種種文化精神之大趨向”雲。這個觀點與孟德斯鳩不謀而合。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也強調地理對人文的決定性影響:“土地貧瘠,使人興奮簡樸耐勞勇敢和適宜於戰爭;土地所不給予的東西,他們不得不以人力去獲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寬裕而柔弱怠惰貪生怕死。”這都是典型的環境決定論,都有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地理背景、自然環境當然非常重要,但不具有終極決定性。論及終極,環境決定論宜讓位於道德決定論。道德的支柱是三觀,三觀的核心是性天觀,具有一定的天啟性。論及道德文化,不能沒有天命和天啟意識,不能落入環境決定論的窠臼。
【決定論】賦詮群友言:“為什麼儒家文化沒有像西方那樣建立制約皇權的機制?這不恰恰說明,沒有權力的加持,文化決定不了制度嗎?”東海答:對於制約權力包括皇權,儒家有極為雄厚先進的理論建設及政治構想,只是由於種種歷史條件限制,未能完全付諸實踐,儒家文化導出來的歷代禮制,對皇權的制約確實不如人意,但對官員的制約還是頗有成效的。
【決定論】天地之性人為貴,人為萬物之最貴最靈。論及人與環境、包括地理環境天地環境之關係,人既對環境具有高度依賴性,又不為環境所局限和宰制。人是可以超越環境、改造環境,聖經的財成輔相參天贊化,說的就是人對環境的超越和改造。故論及決定性,需注意兩點:一、切勿忽略環境的重要性和人類對環境的依賴性,撇開環境論文化和道德,以免淪空滯虛,變成玄學幻談;二、人類的偉大非任何環境所能局限,切勿墮入環境決定論。注意,環境即器物,環境決定論即物質決定論。
【決定論】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決定論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決定論也;環境決定文化,環境決定論也。後二論亦屬於唯物主義範疇,可統稱為唯物三論。不少強烈反馬批馬的學者乃至儒者,亦不知不覺地落入了三論窠臼,可見唯物主義迷惑性之強大。關於唯物主義,需要特別說明一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錯誤,倒過來就正確了;但物質決定意識,倒過來同樣錯誤,意識決定論也不成立。物質意識都是現象,太極才是本質。
【決定論】文化決定論認為,必須改變主體文化,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制度形態。在現中國,就必須將馬學批倒批臭,直到將其驅離憲位,才能革去馬家黨主制,另建良制。馬學在上,改革無望。制度決定論認為,只有革去馬制,另建良制,才能改變主體文化。這是兩者最大的現實分歧。你認同哪一方?
【決定論】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政治的支柱是制度,制度的背景是文化,文化的基礎是道德,道德的核心三觀。三觀即世界觀、人性觀和價值觀。不同的文化體系自有不同的三觀。唯有建立在正確的三觀之上的文化體系,才能導出良好的道德和正義的制度。文化決定論成立的依據在此。
【決定論】思想、觀念、信仰、意識形態都屬於文化範疇。思想決定論、觀念決定決定論、信仰決定論、意識形態決定論等等說法,都屬於文化決定論。文化決定論,意謂文化對於制度具有決定性影響,同時制度對文化具有反作用。當然,一種文化,只有為領導集團所信奉,成為政治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才能起決定性作用。
【決定論】有人反對文化決定論而主張權力決定論,說“權力決定製度”雲。殊不知,文化對制度和權力的影響同樣是決定性的,權力的性質亦取決於文化的品質。作為統治階層,馬幫特別腐惡,根源就在馬學。由物本位哲學、黨本位政治學、社會本位經濟學培養出來的人,特別非人化;以螞學為主體文化指導思想的組織和權力,必然深度腐化惡化極權化。
【決定論】問題:是環境決定人,還是人決定環境?東海答:人決定環境,環境對人具有反作用。人決定環境即道德決定環境,道德是決定性因素。道德取決於三觀,三觀取決於文化,故道德決定環境亦屬於文化決定論。這裡的環境包括家庭環境、政治環境、社會環境等等。另復須知,文化道德對於自然生態環境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可以美化之,也可以惡化之。在馬學馬政之下,不僅人文環境、社會環境惡化無止境,連自然生態環境也會越來越壞,越來越不適宜人類居住。
【東海律】政治的基礎是道德,制度的背後是文化。道德與政治、文化與制度的關係,是體用本末關係,也有一定的因果關係。道德為因,政治為果;文化為因,制度為果。個體有個體的因果,集體有集體的因果,民族有民族的因果,社會有社會的因果。道德敗壞的惡社會,最容易結出政治惡果;三觀反常的邪文化,最方便導出制度惡果。這就是社會因果論和文化決定論。
2022-9-28餘東海集於青秀山下獨樂齋
首發於北京之春http://beijingspring.com/bj2/2010/280/12302022644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