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人可能注意到:為了讓對華貿易戰“師出有名”,美國這幾個月在不停拋出301調查報告,將其作為向中國開槍的佐證。7月10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關於301調查的聲明》,再次污衊中方在中美經貿往來中“實行不公平做法、占了便宜”。這些精挑的數據與政策邏輯鏈條,看上去頗具迷惑性,能蒙住一些不明就裡的人。但是,謊言重複千遍也成不了真相。
12日,中國商務部發表聲明,就美方提出的中美貿易不平衡、“盜竊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中國製造2025”等301調查報告中的核心指控逐一澄清與駁斥,指出美方“歪曲事實、站不住腳”。既然美方喜歡玩數字遊戲,中方也有很多數據,那就讓國際社會“兼看則明”。
先看貿易逆差問題。中國商務部指出,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美國國內儲蓄率過低以及美元發揮着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職能”,以及“美方出於冷戰思維,對自身享有比較優勢的高科技產品出口實施人為限制。”這三點原因,是對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精準點穴。
美國的文化是提前消費、借錢消費,儲蓄率極低,2017年前三季度,美國淨儲蓄率分別為1.9%、1.7%、2.2%,幾乎是全球最低。但是,美國人又想消費,又想增長,怎麼辦?只能從國外進口廉價商品,並通過巨額經常賬戶赤字和多邊貿易赤字來吸引外資。這兩點,剛好中國都能提供,貿易逆差自然就產生了。所以,美國貿易逆差是因為其經濟結構失衡而不是雙邊貿易失衡。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羅奇警告說,美國政府如果不着手解決儲蓄短缺這個根本問題,而把中國當替罪羊的話,只會使自己不得不與其他生產成本更高的國家做生意,這相當於向美國消費者徵收更高的稅。
再看美元地位的問題。目前,全球有超過65%的外匯儲備是美元,有超過80種貨幣的匯率與美元掛鈎或固定,外匯市場近80%的交易以美元結算。這就賦予了美國一種“金融極權”:即只有它可以無節制地印美元、發美債來換取其他國家的商品和資源,這必然導致貿易項下的巨額逆差。換句話說,只有保持比較大的貿易逆差,美國才能維持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
至於對華實施高科技出口限制問題,美國在該領域對華逆差占到其總逆差比重的近40%。如果美國能放開的話,中美貿易逆差問題恐怕一夜之間就大大緩解。但是,始終抱着冷戰思維不放的美國,有這個底氣放開麼?
第二,所謂“盜竊知識產權”問題也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目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已涵蓋著作權、商標、專利、商業秘密、地理標誌、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形成包括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和司法解釋在內的多層次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網。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或知識產權審判機構,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重組,越來越多外企到中國打知識產權官司。去年,中國有三家鞋廠因為侵權美國新百倫(New
Balance)
標識,就被法院判處賠償1000萬元人民幣,這是迄今為止外企獲得的最大一筆商標侵權賠償金。中國對外支付知識產權費與2001年相比,年均增長17%,2017年達到286億美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近宣布,中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途徑提交的專利申請受理量達5.1萬件,僅次於美國,居全球第二位。現在,中國更希望的是,外國政府能加強對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
第三,所謂“強制技術轉讓”問題,本身就是條“假新聞”。中國沒有一條關於外資進入中國被“強制性技術轉讓”的規定。過去40年,中國沒有簽署過一份強制性技術轉讓的協議,也沒有接到一例被強制性轉讓技術的外商投訴,在審批中從未將“技術轉讓”作為外資進入的條件。
市場經濟本質是契約經濟,企業間進行技術轉讓,是在等價交換、契約自願原則上的交易行為,何來“強制”之說?事實是,包括美國企業在內,有相當一些外企為占領中國市場的需要,主動提出將一般性技術本地化,向合作企業收取專利費和技術轉讓費。近日,美國前財長拉里·薩默斯在接受美媒採訪時表示,中國公司在某些技術上的領導地位並不是竊取美國技術的結果,而是來自於“那些從政府對基礎科學的巨額投資中受益的優秀企業家,來自於推崇卓越、注重科學和技術的教育制度。”
最後來看美方對“中國製造2025”等產業政策的指責,有識之士早就看出:美方301調查報告的目的,就是打壓中國高新技術製造業,從根本上阻遏中國發展。美國有“先進製造夥伴計劃”,德國有“工業化4.0”,中國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製造業發展規劃呢?
說到產業補貼政策,美國政府從2015年到2024年,每年為國內每家創新中心提供500萬美元的資助。如果沒有美國聯邦政府給予企業土地補貼、關稅減免、發放貸款、產業設施、研發支持等產業政策,人們很難會看到今天“硅谷”的創新與繁榮。
“中國製造2025”是一個堅持市場主導、開放包容的發展規劃,政府主要起指導性、引領性作用。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中國製造2025”對中外企業一視同仁,歡迎國外企業參與中國製造業的建設發展。目前已有來自美國、德國、英國等許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參與其中。
很顯然,美國採用雙重標準來遏制中國先進製造業的發展。這種霸道的行為,既是因為白宮無力解決美國國內結構性問題而想轉嫁責任,同時也反映出它對中國發展的一種不安,故而用“零和博弈”思維,想把競爭者“扼殺於萌芽之中”。
有意思的是,美方對華301調查報告多採信政府部門或美國公司單方面認定,使用“據報道”“利益相關方認為”等模糊說法,運用的是美國式霸權邏輯的解讀,數據實則不可靠,水分多,會被內行人笑掉大牙的。(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