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炸醬麵 |
送交者: 北京部落 2008年11月04日00:38:48 於 [美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除狗肉和酒外,我沒什麼禁忌,走哪吃哪。在家以吃中餐為主,上班時吃洋餐。論次數,應該吃洋餐更多些。對我們這些出國時已三十來歲的人來說,當地社會可以改造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卻不容易改造我們的胃。我的胃是個老頑固,每到一個地方,老頑固總牽着我尋找從小吃慣的食物。 從父母那論,我是南方人。不過我在北京長大,飲食南北混雜。幼時愛吃北京炸醬麵,現在還是。記得一次開車去美國轉,在俄勒岡州一小鎮上歇腳時,碰巧看到一中餐館。當時是午飯時間,雖沒看上這餐館,可胃不聽話,便走了進去。 前來招呼的是個四十來歲的女人。從氣質看,像個台灣來的阿慶嫂。落座後,環顧餐館。餐館不大,七八張桌子。餐館內除一對男女鬼佬外,就我這個食客了。阿慶嫂滿臉堆笑地送來菜單,用英文說“ Please let me know when you are ready ”,隨後就走開了。 菜單是英漢語的。心想,除了我這村還有幾個漢人?要這漢文有何干?翻開菜單,很自然地只去看漢字。看來這菜單是給能識幾個漢字的人預備着的。看着看着一個熟悉食物名字出現了:北京炸醬麵。得勒,就它了。我知道,端到面前的炸醬麵會讓我失望,但我沒有選擇。隨後,示意阿慶嫂過來。我手指菜單用漢語說:“北京炸醬麵”。阿慶嫂改用台灣國語答:“嘿,先生,講國語呀。”我答:“不好意思。我是北京人,英文沒您講得好,國語比您講得標準些。”阿慶嫂不好意思地笑笑: “ 就要炸醬麵?不要點其他菜? ” 我搖搖頭:“不了,就想填飽肚子。您給我來杯茶吧,什麼茶都行。” 阿慶嫂給我倒了杯烏龍便消失到廚房裡,不一會兒又出來了,走到我的桌前說,飯大概十來分鐘就會做好。我答不急。隨後便和她搭腔,聊這餐館和她的背景。阿慶嫂是台灣外省人,餐館是夫妻店,開張只幾年。平時夫妻倆又當跑堂又當廚師,不過還是男人掌勺的時候多。客人都是當地白人,我倒是餐館的稀客。 北京炸醬麵來了。儘管我做好心理準備,但端來的炸醬麵還是讓我失望地想罵人。一隻大腕里裝了多半碗意大利麵條,麵條上澆上一攤醬。那攤醬是由花生醬加水和鹽調成的,而且還是顆粒粗的那種花生醬。除了那碗面,沒有任何配料。看着眼前那碗炸醬麵,我無語。阿慶嫂看出我的失望,微笑地走開了。 我拿起筷子攪拌麵條,沒了胃口,但還是把那碗面吃完。味道已記不得了,但決不是北京炸醬麵。吃完飯,把阿慶嫂叫來,開始質問:“這是北京炸醬麵嗎?”阿慶嫂笑笑沒說話。我問:“您知道北京炸醬麵的醬是什麼醬嗎?”阿慶嫂想了一下說:“黑醬”。我笑了。於是我開始給阿慶嫂上課: “北京炸醬麵的面最好要手擀麵,醬用黃醬和甜麵醬。炸醬時加肥瘦豬肉丁。肥肉丁先入鍋耗出油,放瘦肉丁、蔥、薑末微火炒出香味,再把黃醬和甜麵醬倒入鍋內。如果不喜歡醬太咸,可多加點甜麵醬。炸醬時,先用大火將醬燒出氣泡兒後再將火調到小火,用鍋鏟在鍋內不停攪動十來分鐘醬就算炸好了。另外,吃北京炸醬麵要搭配各式菜碼,也有稱面碼的。菜碼根據氣節可不斷變化,最常見的是黃瓜、豆芽菜、白菜絲。還有,也是不可少的是,吃北京炸醬麵要就着生蒜吃。” 聽完課,阿慶嫂說你這炸醬麵還蠻講究的。我說我也不是行家,但您這裡的炸醬麵絕對不是北京炸醬麵。阿慶嫂說,你說的炸醬麵鬼佬肯定不愛吃,比如吃生蒜。這一點,我同意阿慶嫂。鬼佬寧可吃意大利麵,也不吃北京炸醬麵。 俄勒岡州北京炸醬麵的故事是二十年前的事。在這之後好多年,我在海外中餐館仍沒有吃到地道的北京炸醬麵。直到幾年前,我發現在大溫哥華地區有一個北京人開的北京麵館。那裡的北京炸醬麵味道很是地道。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