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朋友們聊天兒時,你常常會聽到一種極為普遍的話題,就是上有老和下有小的感慨。這不是積怨,也不是一種消極,而是對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的肯定和厚道。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和對儒家忠孝思想的承襲。如果與西方社會的那種對18歲成年子女就不再負有任何經濟和道德上的責任相比,我寧願選擇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因為在你摒棄了責任的同時也放棄了子女對你的效道和義務。而人的一生是不能獨立與社會而存在的,這裡有心理和體力兩方面的因素。人需要互相幫助,而親人之間的互動,無論在荒蠻的遠古時期,還是在文明進步的當下,都是人類社會上的最基本互助行為。
昨天在和國內的同學聊天時,他告訴我他的父母由於年齡的關係引發的一系列疾病,而帶給他生活上的煩惱,他是個厚道的人,也是個大孝子。他的語氣中沒有一絲埋怨情緒,而多是因為父母的苦痛讓他感到的不安。最後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現在他們(父母)有病還有人管,到了我們也這樣的時候,還真不知道怎麼樣呢!"
我知道他想說什麼,他的憂慮代表着許多國人的想法,也說明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已經影響到了國內的90後。當然朋友說的是精神上的層面,因為他不缺錢。
在90後們試圖掙脫父母的管束的同時,是否也想到要在經濟是斷奶,你們也會面對同樣的困惑,也會有老了的一天? 而當你們老了以後社會,福利就一定會是盡善盡美了嗎? 我想人類社會永遠都是一個互相需要,互相依存的共同體。在大講雙贏的今天,父母和子女之間不也存在着同樣的問題嗎?
幾年前,一個黑人朋友經常來我店裡玩,他是個在校的大學生。有一陣子突然不見了蹤影,我很掛念他,就打電話詢問究竟,他說在上學的路上,不小心被汽車撞傷了左腿,正在家裡休息,我問他耽誤的課程怎麼辦,他說只好先修學一年,好了以後他首先要出去掙錢,不然他就無法繼續他的學業了。我好奇的問你父母不能幫助你解決眼前的困難嗎? 他說那時不可能的,18歲以後,他的父母就再也沒有給個他一分錢,他一口氣說完了這些話,自然極了,沒有埋怨,沒有情緒,就仿佛在講述別人的故事一樣。我馬上在心裡問我自己,如果我的孩子發生了同樣的問題,我會怎麼辦,答案是肯定的,我一定會全力而為之。同樣我發生了類似的問題,我的父母也會如此的。你也許會說,這樣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性有好處,這樣的獨立是你追求的嗎? 我不要,我寧可要人類傳統的繼承性。人是群居動物,而群居的好處就是互相幫助,離開了這種互助,群居的意義也就消失殆盡了。
我也注意到許多西方的老人,無助的晚年是多麼的悽苦,他們像一群被社會遺忘的群體,默默地存在,又默默地消失,有誰去真正的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精神上的寂寞和無奈呢?!儘管他們也認同他們的文化取向和道德觀。
回過頭來看看,反到是我們中國人,老有所依(孝子賢孫),幸福一生。
我願意做一個所謂有責任感身的一代人,而且用這種思想影響後來的人們。但願隨着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們不是最後一代身不由己的人。
迷惑的猴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