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會說外語,學歷不高,只在華人圈子裡交往,不能融入當地社會。”這是“新僑”對“老僑”的評價;“老僑”也禁不住對“新僑”批評幾句:“喜歡西餐,不愛存錢,異性朋友經常換。”老僑和新僑都是華人,都生活在海外,但他們也會有理念的碰撞。
教育碰撞
《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老僑與新僑是按移民(微博)時間劃分的,1979年及以後,由中國移民海外的人稱為新華僑華人。曾有一位移居美國60多年的老華人對本報記者說:“老華僑是來美國謀生的;新華僑是來美國讀書的。”可見,老僑與新僑最大的差距是教育層次的差距。
學歷差距決定了就業差距。早期移居海外的老僑,漂洋過海,客居異邦,靠“三把刀”——菜刀、剃頭刀、泥水刀謀生,意指華人移民最擅長的餐館、理髮和建築這三種職業。新僑大多在中國接受過高等教育,在海外攻讀了碩士或博士,“三師”——律師、醫師、工程師成為他們追求的新職業。
在唐人街,很多老僑經營自家生意,或是開超市,或是開餐廳,收入可觀。在華爾街,很多新僑躋身跨國公司,也有的因為金融危機,經歷就業失業的輪迴。老僑笑話新僑:“書讀了不少,找到工作的奇累無比,找不到工作的灰頭土臉,還不如從小學做生意。”新僑譏諷老僑:“不讀書,不會說外語,只會在唐人街吆喝,永遠也融入不了主流社會。”這是老僑和新僑在教育上的碰撞。
生活碰撞
很多新僑因為學歷高,在海外主要從事醫療保健、餐飲服務、製造業、科學研究等行業,其中有很多人從事管理、軟件開發、會計等高級“白領”工作。老僑的學歷不高,只能從事廚師、服務員、收銀員、紡織工人等低收入“藍領”工作。
工作不同,決定收入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例如,在硅谷信息技術企業,非美國本土出生的執行官,有15%是出生於中國,工程技術企業非本土出生的執行官有 30%是出生於中國。這些新僑每天拼命學習工作,都是為了能早日實現成為“中產階級”的夢想,如今他們已經實現,有滿意薪水、城中公寓、鄉間別墅、海外度假。
做“藍領”的老僑就不同了,生活拮据,租房蝸居,辛勤工作。他們對事業有成的新僑十分羨慕,但時過境遷,自己無法改變自己的人生,他們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努力讀書,將來能成為律師、醫師、工程師。由美國學者做的調查顯示,美國人將家庭過半收入用於買房、交通;華人將家庭一半以上收入用於子女教育,高出普通美國人家庭17倍。這個結果不足為奇,老僑希望孩子通過學習改變生活狀況。
文化碰撞
喜歡吃快餐,喜歡泡咖啡館,喜歡看好萊塢大片,即使和家人說中文也時不時帶出幾個英文單詞。這是新僑融入西方社會、接受主流文化的結果,是好事,是壞事?新僑和老僑也有碰撞。
多數老僑認為中國文化不能丟,尤其是傳統文化。唐人街春節熱鬧的廟會;除夕夜親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吃團圓飯;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相比老僑,新僑對西方節日更有興致,情人節會情人,感恩節孝敬父母,聖誕節吃大餐。值得一提的是,聖誕節歐洲和美國商場的促銷季,在蜂擁的搶購人群中,有很多華人的身影。這些新僑過起聖誕節甚至比西方人還講究,聖誕樹、巧克力、火雞大餐、送孩子的禮物一個都不能少。很多移居海外的新僑都有過聖誕節狂歡、春節狂加班的經歷。
在唐人街謀生的老僑就不同了,他們最盼望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因為,每到此時,他們的生意就會格外好些。老僑也很開明,他們希望新僑能夠融入主流社會,並被主流社會接受;與此同時,老僑更希望新僑能夠在節假日把子女送到中文學校學習,讓自己和下一代都牢記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