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成為窮人的概率會有多高? |
送交者: 無邊雨絲 2013年09月04日00:20:46 於 [美國移民] 發送悄悄話 |
在美國,有生之年始終掙扎在失業與貧窮邊緣的人口數高企不下。 就在上個月底,美聯社公布了一份有關美國經濟不安定因素的報告,引發一些政論性網站的關注,並且一再引發相關爭論。這份統計數據開篇第一句話便投下了重磅炸彈,它說: 美國每5個成年人中,有4個人有生之年曾掙扎在失業及貧窮邊緣,或者依靠救濟過活的境況。這被看作是持續衰退的經濟安全及迷茫的美國夢的象徵。 需要說明的是,這個數據指的是一生至少遇到過一次以上境況的美國人的比例,而不是指目前正陷於困境的人口比例。同時,也需要說明,僅這些數據本身不能說明目前經濟安全正在衰退。如果要說明事情是否在往壞的方向發展,你還必須要了解以前的數據是否低於80%,而我們並不確定。 就在美聯社的這份報告引發爭議後不久,《華爾街日報》的詹姆斯?塔蘭多(James Taranto)寫了一些批評文章進行回應,值得關注。塔蘭多稱用“類貧困”(near-poverty,下同)狀態來推導出這個數據(這個數據比官方的貧困線統計出的數據高出1.5倍)而不是以慣用的貧困線(poverty line)概念來統計是非常草率的做法。塔蘭多也不同意該數據所統計的失業人口部分,他認為後者甚至將失業1天的人也算了進來;他同樣懷疑接受政府救濟的人口數據,因為該數據把那些只要接受過政府救濟的人都算了進去。 鑑於塔蘭多的批評,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也應然而生:如果這個數據不包括塔蘭多所反對納入的統計項目,那麼這個數據會變成什麼樣?如果我們使用“貧困線”而不是“類貧困線”,如果我們不把失業和救濟數據納入計算範疇,最終的數據又將會降低多少? 碰巧,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以來所出版的各種論文及書籍中,馬克?蘭克(Mark Rank)和托馬斯?赫斯科(Thomas Hirschl)專門就這個問題公布過數據。 在他們2001年的論文中,蘭克和赫斯科使用了“收入動態研究小組”(PSID)的數據並確認:有51%的人在他們25歲到75歲之間的某個年齡段一度經歷過貧窮(以政府定義的標準)。 在以上這個表格中,你可以看到,在25歲這個年齡段中,大約6%的人曾經歷過貧困(可能就在25歲那一年),自此之後,貧困人口的數據持續增長。而之所以這個數字降不下來,顯然是因為你無法避免貧困。當我們的人民到了75歲的時候,其中有51%的人曾經經歷過至少一整年的貧困生活。 雖說以上都是經濟學數據,花花綠綠的圖表掩蓋了一個事實:某些人口(即婦女和有色人種),他們的境遇更差。 最極端的是,98.3%沒有受過高中教育的黑人女性在她們一生中屢屢生活在貧困中。而即使是那些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黑人女性,這一數據也保持在極高的77.5%。相比之下,只有30.7%受過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白人男性遭遇過貧困。 所以,即使你排除了各種為《華爾街日報》的塔蘭多所批評和反對的拉高數據的因素,現實的圖景依舊非常殘酷。有超過一半的人在他們成年後至少有一年時間陷於貧困,而對那些特殊的被列為“人口統計目標”的群體,幾乎每個人在人生的幾個時間點都得經歷貧困。 可能,最終的數據沒有80%那麼高,但卻足夠令人不安。 作者: 馬特·布魯尼格《美國前景》網站專欄作者 |
|
|
|
實用資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