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版圖中的君子之美
——讀一來的《情斷拉斯維加斯》
艾平
長篇,暢銷書,在書店裡是不會令我駐足流連的。說實話,拿到一來的新書《情斷拉斯維加斯》的時候,我真是感覺到一種來自文字的重壓。我的天,340萬字,520頁,對於我這種習慣於慢生活慢讀書的人來說,讀完它,的確需要一定的自控力。此前,除了《教父》(馬里.奧普佐)《達芬奇密碼》(丹.布朗),《天使的憤怒》(西德尼.希爾頓)之外,我幾乎沒有讀過任何暢銷小說,而國內的那些寫得花里胡哨,全然沒有真善美做支撐的所謂通俗故事,無非金錢美女利慾,我故躲得遠遠。《情斷拉斯維加斯》也是千篇一律的故事之一嗎?朋友告訴我這位作者曾在呼倫貝爾有過一段軍旅生涯,於是,我便在他開篇的鋪陳中沉下心來,依循着他編織的人物命運脈絡經緯,一點點走進拉斯維加斯,走進鄭躍進生命的深遠背景,走進一個真摯、善良、忠厚、悲情的男人的豐富內心。掩卷之後,我覺得,此作超過預期,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亦或一本不俗的暢銷書。
首先是鄭躍進的不俗,作為全書的主人公,他身上並沒有頹廢時代人物的隨波逐流和精神宿命,如果說這個人物身上有着作者經歷的濃重留痕,那麼平民文化人是他永不改變的底色。書中的撫順、拉斯維加斯,58年至文革後期,改革開放伊始直至故事結尾的時空,是中國飽經風雲動盪的歷史時期,也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版圖。鄭躍進出生於1958年,這個純真而無畏的年輕人,甘於兩袖清風的職業操守,忠於春天一般無邪的愛情,知恩圖報,苦苦求索。僅有50元工資,也要拿出20元,送給白媽媽,因為白媽媽,在最困難的時期,曾用命根子一般的糧票救助過他。給我印象最深的有這樣幾段情節,一是他在自己的愛人艷茹遠走美國,杳無音信的近20年裡,他把那原初的愛情之星,深深埋在心底,永不放棄,一直堅持到美國尋找妻兒。二是能夠置輿論和個人的情感不顧,為雪陽挺身而出,扮演柔情的白馬王子,成就一個瀕死花季女孩的愛情之夢;三是到了美國之後,雖然看穿了同居女友南茜的浮躁、虛榮、唯利是圖,得知她已經委身於他人,還是以仁厚知心待人,隱於暗處給那負心的女人以默默的救助。當讀到南茜從皮箱底下和鞋底下找到鄭躍進傾其所有,帶給她救急的兩萬美元時,我想沒有人不被這情節深深感動。如果說,華人旅美是一種新生活,那麼鄭躍進身上呈現的是一種進入了不同文化版圖之後的中華傳統君子之美。
我覺得寫得最為情感酣暢的,是鄭躍進寫給艷茹的99封情書,不難想象作者執筆之時的狀況,該是怎樣地調動着生命中那些不可磨沒的印記啊,就像岩漿一樣噴發着歲月之下的苦難和熱情!
這種古典的情結,高尚得像一首詩,絕塵於當今這個薄情寡義的時代。作為一個50後的讀者,一個敬畏文學的寫作者,我許久未見這種踏實淳樸而又具有理想色彩的性格形象了。現在的文學似乎在攀比着誰能寫得更得淋漓,更入骨,恰恰忽視或放棄了人物自身的美德,而去追逐所謂的複雜和多重性。寫作的焦點往往是人的低矮和侷促,寫作的過程往往是發現或者重複人的糾結和困惑,身不由己以及摧眉折腰。鄭躍進這種類型的人物,已經被很多寫作者忘卻或者拋棄,結果只能是,盡情地展示了人性之卑瑣、醜陋、貪慾。一來對鄭躍進的思想定位,實屬難能可貴,我們且不論鄭躍進這個文學形象是否飽滿,他能夠出來亮一嗓子,本身就具有一種歷久彌新的力量。我們原初的美德在哪里?有個從遼寧撫順來到加斯維加斯的鄭躍進竟然如此陌生,而又十分親切。
我想鄭躍進,在被他的姑媽老太太安置到保險公司工作以後,性格應該有一次升華,而不應僅僅被動地入獄、挨打。這裡有一個文化隔閡的問題,即華人在美國其實一直囿於華人文化圈之內,生存本身就是被動的,華人歷史遺留的文化積澱,決定華人在陌生甚至敵對的文化氛圍中,首先選擇的就是鼴鼠般苟活,你讓鄭躍進這樣一個弱者,如何使得到中流擊水之書生意氣呢?鄭躍進,哪怕他再高尚,也終將無所作為。因此,在全書即將結束的時候,一來和鄭躍進同樣束手無策。兩種文化的衝突和溝通,將是寫作者在美國,永遠會遇到的寫作課題。這裡使我想到陳河的小說《猹》,值得向一來推薦一下,不知道在美國生存的一來是否讀過。我想,在美國生存的寫作者,每時每刻都會體驗到不同形式的文化衝突。
還有南茜,也是寫得有血有肉的人物,她是一個負心的女人,也是一個知恥而後勇的女人,由於賭場和享樂的誘惑,她被邪惡和陰謀玩弄於掌股之間,付出了人生的一切尊嚴。和所有墮落者一樣,當墜入深淵谷底之時,方知悔悟晚矣。她飲下毒酒之前,辦了此生最光彩的一件事,即向躍進和艷茹,說明一切,向鄭躍進懺悔所為,向害己者報仇雪恨。如果說一來在她進入賭場成為賭局中的一顆棋子初始,把這個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那麼,絕地反彈的幾筆,終於讓這個人物變得立體起來,性格豐富起來。這個人物身上的很多細節,讓我看到,作者對如此寄生於賭博中的人物是有研究的,對賭場文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這個人物最後只能遁入空門,必然成為世上迷境男女的警示符號。
在異國的土地上寫華人世界,是一種時刻要用文學打破的格局。不止是在拉斯維加斯抑或美國,中國人在全世界,都有陌生的文化課題。儘管目前華人尚處於一種謀生在異國的狀態,還遠遠沒有融入其文化,但是比照、衝突、反思卻早已開始,這些就是作家耕種的土壤,願看到一來新的文學果實。
* * * * * * * * * * * *
艾平,呼倫貝爾人,作家,現任呼倫貝爾市文聯主席。曾發表散文作品一百餘萬字。獲冰心散文獎,華語最佳散文獎,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內蒙古自治區“五個一工程獎”優秀圖書獎,內蒙古自治區文學創作“索龍嘎”等獎。
注:《情斷拉斯維加斯》於一月八日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文軒書店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