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园 第三期 1994年10月9日 |
送交者: 园丁 2009年11月01日09:09:44 于 [美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编者按 ======= 这"聊园"打出旗号那会儿,没跟大伙儿商量,也没敢署名.咱捉摸着,要是没人戴敬呢,悄悄地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就算了.要是有人捧个场呢,咱就一起来聊,说好听点,咱这也是写中文学校的历史是不是?闹好了,让咱这中文学校也领他个风骚若干年儿. 现如今,还真有几个哥们儿说好听的,倒让我骑虎难下了.说真格儿的,咱这个中文学校需要一个"吹鼓班子",哪位要是够意思,别看着我这儿单练(北京人讲话,"卖单儿").您为中文学校,甭管往哪儿了,也插上他一刀.我这儿给您鞠躬了. 终于,好不容易,有个帮着练的了. 说起"半边天",何只一个人,两个人,简直说吧,人人(指男士)都有一肚子的不甜不酸不辣不咸的水往外倒.那天我们几个哥们儿在一起聊天儿.这个说,我太太每年把车钥匙锁在车里一次;那位说,我那位就能一直拉着手闸开好几天的车,还说,这车不知怎么不大好开;另一位说,你们那算什么,我老婆平均一年给我拿回一张传票......听到这儿,在座的就都哑口无言,肃然起敬,自叹不如了(脸上又走了光). 这是笑话了.说真格的,办中文学校要是没有那半边天,不敢说就一定办不起来,可就不知道能办成个什么奶奶样儿了.在这里,代表(也不知道能不能代表)所有男士们,向诸位参与中文学校筹建和运作的女士们表示感谢. 俄州现代中文学校(编外)聊园编辑部 联系人 老王 ============================================================== "半边天万岁" 何剑 1994年10月3日 现代中文学校校刊已出了两期,想大家也都知道了,全是一人主笔.此人即是被中文学校教务长,文学博士候选人,李敏儒戏称为"王聊"的老王,本人的原配.要说老王办"聊园",还真让我吓了两大跳.结婚十好几年,除了见他写信报流水帐外,就是给我改错别字.没见他写过什么文章.这一出"聊园",真还不知道他吃几碗干饭了.这是第一跳.前些天有位庄教长来哥伦布斯传教,说,人自打结婚以后,就由"癫狂"转为"谨守".我有体会.记的有一次,我到朋友家串门儿,留他在外边"站岗".赶上吃螃蟹.边吃边聊,吃好聊好,出来一看,我这位正在操场上练跳高呢,挺冷的天儿,满头的汗.这大概就是"癫狂"吧.打结婚以后,他就"谨守"了.而且"谨守"的厉害.这回不知怎么也像秋后的蚂蚱,蹦的挺欢.本人不擅思考,就简而言之说他是----(老莫的)第二个春天.这又吓我一跳. 按说,为避"一家堂"之嫌,我不该跟的这么紧.可看着老公在那儿咋咋呼呼,也没个人响应,怪可怜的.我就发扬点儿中华文化的传统,来个三从四德,夫唱妇随吧.正所谓:"上阵父子兵,开店夫妻店". 言归正传.说"半边天万岁",一看就知道,是要给"女生"(台湾人称小女孩为小女生,大的不论年龄,都称为女生了.)歌功颂德.对,我就是要为这半边天叫好,要向大家介绍为中文学校默默奉献的女士们. 这第一位要说是沈婕沈老师了.其实沈老师当没当过老师,我也不清楚.只是长了我们十来岁,大家愿意尊称她为沈老师.沈老师为中文学校卖力气的"理由"并不充分.她倒是有儿有女,可都过了入学年龄.沈老师并不"耿耿于怀",照样全心全意为中文学校干活.举两个例子.校长杨明发要在开学典礼上有个讲话(就是让陈彪解释为宣布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的那篇讲话).头天晚上猛然想起参加典礼的还有不少老外.赶紧的半夜三更电传给沈老师.沈老师连夜"革命加拼命"翻成了英文,第二天发给那些听的傻乎乎的老外顾问们,个个儿点头哈腰连声说谢谢.再一件事,开学后第一次正式上课,教务长李敏儒(我们给他个雅号叫李认真,(不是李时珍)),说一定要让孩子们人手一套教材.任务落实到沈老师身上,沈老师又是二话没说,一份份儿印好,装订好,及时送到李认真手里.李认真认认真真把沈老师感谢了一顿. 下一位是我们的"第一夫人"李琼".李琼不同于布什那届的第一夫人,有些像柯林顿这届的第一夫人----本人就是博士,又积极介入"政治"(教务).记得中文学校刚"上马"那阵,咱们的"一把手"杨明发被老板派到田那西州去搞什么研究,剩下李琼一个人,拉扯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大的6岁,小的才6个月),大伙儿看着全替她为难,真不忍心再派什么事儿给她.可李琼这人特自觉,真正是"领导在和领导不在一个样".不但次次开会(会真多)没拉过,还主动加入招生办公室,在OSU的学生中为中文学校招兵买马.自打"一把手"回来以后,中文学校的会址就从王建军家和我们家的地下室转到了杨家的家庭间.每次开会,李琼是一手抱孩子,一手为大家准备吃的,喝的.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劳动妇女那份儿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要论功劳,校长的那一份儿,至少有一半是李琼的. 接下来介绍介绍邵爱萍.小邵是科协上一届会长王建军的夫人.要说起邵爱萍,那可是"钗在匣中待时飞",人们说科协里尽是人才.我说科协里有不少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也真人)."寻常看不见,偶而露峥嵘",还真把人吓一跳.大伙儿在一起开玩笑,说上一届会长要不是王建军,而是夫人邵爱萍,现在的形势就不是"大好",而是"好上加好"了.中文学校筹备阶段,邵爱萍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她家那会儿成了招生大本营.李敏儒太太讲话,"家里电话比餐馆订菜的电话还多".电话常常打到深更半夜.也亏了邵爱萍是受过专业训练又有多年人事经验,应付自如,运筹维握.对所有人全是一视同仁,态度和蔼,百问不厌.那时候,因为时间关系,寄报名表怕来不及,小邵就和招办主任金茂宁等人开车送上门儿."聊园"第一期提到,在她家开会时,大家太投入,把小女儿从楼上摔到地下室,让人想起来真后怕. 付校长潘旭光(第一期已有过素描),因为劳累过度,在李敏儒家开会时晕倒.听到这消息,真让人又感动又心疼.本人在这里郑重向校长建议:校方应对这样劳累过度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补助,比如买点儿西洋参什么的.(不过,一定要区别对待.比如说,校长也是劳累过度.不说别的,就是这每次上课,校长用他们家的VAN拉着五块大黑板,一块块扛上三楼,搬进教室安好,然后再摆桌椅,下了课,再一块块拆下来,搬下楼,装上车,拉回家(人家不让存).辛苦不辛苦?真辛苦.累不累?不累才怪.不过呢,考虑到校长正在节食减体重,就省点儿中文学校的经费吧.) 王琪,大家都认识了.最近发现,大伙儿对王琪不仅看走了一眼,而是两眼.为什么?王琪这位财神奶奶不仅管帐六亲不认,推销起东西来,张张罗罗,连"笑"带"哄",成果非常卓著.本人就见到过一男士因王琪"一笑",二话没说,捐给中文学校钞票若干.不信你去问. 还有一个,许多人不熟:朱国华朱老师.朱老师是名符其实的老师.朱老师和他的先生金小龙有个17岁的女儿,也过了入学的年龄.人家可没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正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顺便提一下,朱老师和我们协会的另一位女生韩家宁为协会筹建了一个"录影带俱乐部".您只要把家里的五盘看过的录影带拿来入会(录影带还归你所有),交$5.00入会费,就可以成为会员.目的是大家互通有无.自己闲的无聊解闷儿也好,娱乐二老双亲也好,实不失为物美价廉的好办法.希望大家赶快与她们联系.朱老师和小韩全是出了名的热心人.办此事即烦琐又无利可图.全靠为大家服务的热心.我代表科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最后散布一条小道消息.听说本城正在酝酿筹建一妇女股票俱乐部,目的以友聚财,学习股票知识.兴趣偏重服装,化装品等公司的股票,以发挥女同胞的优势.有兴趣者,不妨多方打听.千万别走错了门儿,入了一伙自我感觉良好的男士俱乐部,丢了女士们的发言权. ================ 学生写作专栏 ================ 打油诗(三首) 王吉吉 九班1994年10月7日 (一) 夏天不洗澡, 招来蚊子咬. 浑身起大包, 谁也受不了. (二) 夏天多洗澡, 蚊子少来咬. 出进快关门, 蚊子饿死了. (三) 老爸还算好, 牛皮真不少. 忆苦思甜时, 大家真烦恼.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