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美国移民 > 帖子
北美新移民群体:美国家庭的中国养女(xt)
送交者: 无边雨丝 2010年01月27日22:19:20 于 [美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孤儿,构成一种新的特殊移民形态,目前人数大约有3万多人,而且以每周100多名、每年 5000多名快速递增。来自中国的被领养儿童增长最快,但历年总数不算多,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美国有中国养女约22880人,远远低于来自韩国儿童。

领养一个中国孤儿,通常要花费15000美元,至少要等待18个月,这是国际领养中时间最长的。不过领养者仍然愿意等待,因为从中国比较容易得到健康的婴幼儿,在中国只生一个孩子的政策与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使不少健康的女婴遭到遗弃。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华裔与亚裔作为模范少数民族,华裔子女会读书的印象可能有一点影响。而种族歧视观念在大多数美国人心中和美国社会中已成为历史。因此,尽管中国人不像俄罗斯人一样是白人,也不像南美一样邻近美国,但领养者仍为数众多。2003年SARS肆虐时,中国政府一度冻结领养,许多领养者陷入煎熬之中。盼望了一两年的孩子,眼看就要团聚,却要继续忍受等待。更受不了的是,SARS也在威胁着孩子。36岁的医生Liz Collins心急如焚,他说,中国政府的决定使我考虑这个国家现在是否安全,但不足以阻止我前往。“如果那里危险,那么我的孩子正身处危险之中,我能够丢下我的孩子不管,只管自己安全吗?”因此,5月23日,她毅然前往中国领回了7个月大的孩子。

被领养的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些被收养的孩子不会觉得孤单的。”研究人员阿特伍德说 。领养父母不辞劳苦,带中国女孩参加各种学习与活动,如周末的汉语班,让她们与同肤色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并希望她们长大后能掌握汉语,并对中国文化感到自豪。一些民间团体也适时推出相关活动。50岁的詹姆斯还经营一个收养中国儿童家庭的网站。


许多社会团体都针对领养儿童组织相关活动。耶鲁大学的土生华人学生协会组织“兄弟姐妹:领养华人儿童耶鲁活动(Chinese Adopted Siblings Program at Yale)”,每年两次。幼儿大多四五岁,他们与大学生都讲纯正的美国英语,有的大学生还能讲点不流利的普通话。项目活动有:校园游戏玩耍,有“夜市”,有奖活动,东方传统娱乐活动,根据菜谱自做中餐等,丰富多样。幼儿欢天喜地,大学生则很有成就感,白人家长在旁愉快地休闲与交流。养女家庭免费参加,2002年4月13日第一届,参加者有60个领养儿童及其家人,80名耶鲁志愿者,共约200人。第二届增加到240人。土生华人与新移民不易融合,但与这些小孩则很快打成一片,因为这些小孩只是出生于中国,一进入美国就生活在主流社会之中,比土生华人还主流化,但同时又从主流走出来学习中国文化。

华盛顿地区举办有“银色春天中国语言和文化夏令营”。此夏令营已举行了三年,吸引了很多领养中国孩子的美国人,他们想要其小孩接受中国文化和语言的熏陶。该夏令营主管王小姐表示,华盛顿地区有大约550个美国家庭领养了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希望孩子参加周末中国学校,尽管年幼的小孩有被迫学习的感觉。 笔者在康涅狄克州的一家华文学校的调研表明,孩子们并不反感周末中文班的学习,但相当一部分并不十分自愿。父母随堂伴读,耳濡目染中国文化,有的还非常热心地充当志愿者,义务承担各项事务。

带着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美国父母也接触、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民主总统候选人克里家族因为收养重庆方方,一家人也跟着学习与了解有关中国的一切。克里的姐姐柯勒说,从吃饺子到中秋节尝月饼,过新年的舞龙、舞狮,随着孩子学习中国文字与文化,他们知道得愈多,就愈觉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决定要让方方同时学习中国及美国文化。小孩学得快,反过来会带动和促进其美国父母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与沟通是消除歧视和偏见的最佳途径。民主党候选人比以往任何一个总统或候选人都更快地认同中国,甚至前所未有地干脆提出赞同一国两制,一定程度上受到他所喜爱的重庆外甥女的影响。SUZAN夫妇在前往成都之前,就请华人朋友打印了一张日常用语词汇,在飞机上就跟笔者学起来,如“不”、“饿不饿”、“要”等。她与丈夫很激动地和我谈起来,“我很激动,等了将近三年”,她拿出照片,端详着,充满慈祥与希望。女孩有点兔唇,但经过手术后已经好多了。夫妇俩憧憬着未来,“我要教女儿说英语,将来送我的女儿去学汉语,学钢琴……”

这些被领养而成为美国人的中国女孩,从中国孤儿院走向温馨的异国家庭,从被救济到被宠爱,生活条件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Mark and Garland Tenholder记述了他们领养南昌女孩Jenny的过程,充满喜悦与快乐,夫妇俩还要领养第二个女儿,为 Jenny找一个妹妹,一家人在兴奋地计划着。 新墨西哥州琳达夫妇的养女,凯莉,因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相配的骨髓,琳达不辞辛劳两次前往亚洲寻找。

这些孤儿既然成为美国家庭的孩子,就享受美国人幼儿补贴、免费义务教育和其他相应福利。美国的孩子不仅属于父母,更属于社会与国家,父母不能打孩子等法律保护儿童的权利。生育和领养孩子,美国人的观念与中国人有所不同。中国家庭一般只有一个孩子,美国家庭要么有几个孩子,要么一个也没有。绝大多数中国夫妇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至少有政策许可范围内的一个孩子。在农村,许多家庭还希望有一个男孩。美国人不一样,许多夫妇年轻时不愿自己生育和抚养孩子,有的希望抚养孩子但不想自己生育,或者愿意养育孩子时已经失去生育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夫妇通过领养孩子来享受天伦之乐,一尽为人父母的责任。另一种情况,妻子为家庭主妇,以抚养孩子为乐,当孩子长大成人,主妇在家孤独难耐,通过领养孩子来继续自己的角色。因此在美国不时可以看到,白人父母慈爱地抱着黑人孩子或黄种人孩子,也可以看到,一个家庭里有白人孩子,又有黄种人孩子和黑人孩子,一个家庭成为一个小地球世界。据美国政府的统计,2000年美国生活有160万18岁以下的被收养儿童,占总共6500万儿童的2.5%。

被领养中国孤儿,虽然人数不多,但作为一种新型的移民,处于美国主流社会之中,容易受到主流的关注,一方面孤儿会迅速美国化,另一方面也会以其中国文化因子影响美国社会。兹建议:

其一,简化手续,促成这种新型移民。美国人的生育形成分工,并且形成全球化下的生育分工与人口流动。领养儿童在美国存在一定的社会需求,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顾虑会给中国丢面子是多余的,相反会成为促进中美交流的一种纽带,尤其是长远来看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再者,中国社会目前还不能为这部分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与成长条件。因此,应该疏通渠道,简化手续。目前在中国领养孩子手续最为繁复,耗时最长,一大摞文件、表格令人望而生畏。建议减少国内的涉外领养部门,减少环节,中国收养中心主动与美国收养服务中心(HOLT ADOPTION SERVICE CENTER)协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手续。但应保存和保持联系。

其二,由有关民间团体,建立信息库,与领养孤儿及其家庭保持联系,逢年过节发送贺卡;邀请全家来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让中国移民与其美国父母一起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应对方要求帮助联系亲生父母;应对成长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态。孩子往往成为一个家庭的太阳,会正面和积极地影响和改变一个家庭,一对美国夫妻又会影响周围的美国人,如此中国文化在美国主流社会中将无声润物。但她们成长的过程中,她们被领养的身份,她们的黑头发黄皮肤,也会给她们独特的人生历程与感悟 。

其三,建议学者展开追踪调研,这一独特的华人移民群体及其美国家人,她们的成长过程及其与美国家庭、社会的互动,呈现出与其他移民群体迥然不同的状态,并与中国社会、中华文化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