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简体 繁体 手机版
分类广告
版主:
万维读者网 > 美国移民 > 帖子
移民美国:为何先进却只有两样东西比中国贵
送交者: 无边雨丝 2012年03月27日00:37:07 于 [美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中国一直在热传美国的物价低于中国,特别是生活必需品方面,甚至换算成同一种货币都低于中国。从整体情况来看,美国人各项消费的支出所占收入的比例要远远低于中国人。有人提出来疑问说,那美国人收入那么高,消费那么低,钱都到哪里去了呢?我过去曾经介绍过,除了供房这种投资行为以外(只有租房是消费行为),大部分钱流向保险费,实际上这更是一个奢侈的消费项目,保险买得多,生活的保障就多,对于穷人来讲,只有政府给予的低保,而富人每年有巨额的保险支出。关键在于美国保险项目的性价比要远远高于中国,因此说,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说,移民美国生存要比在中国舒服得多。

  如果考虑到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同时考虑到性价比,那么据我观察,美国只有两样东西要比中国贵,一个是知识产权,一个是人工。对比两个国家的物价其实意义不大,因为那是别人的国家,没有道理让中国人自由地去居住,就像你们家的床不能让我睡一样。但分析别人为什么价格便宜很重要,这样有利于把自己的价格降下来。我觉得是资源配置问题,市场自由化促使价格能够精确迅速地把资源配置到最优的地方,这样整个社会就大幅减少浪费。我们选出来两项在美国比中国贵的地方来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如何来配置资源。

  首先是知识产权。美国的生产效率为何高?内需为何那么大?国家为何那么富有?完全和这个民族的创造力有关系。这个创造力不但体现在物质生产上面,同时在精神文化,娱乐消遣等所有的方面都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那么这个社会就高效产出,同时又有强大的内需消耗,加上资源配置最优化,这是所有西方国家走向发达的关键。如果到现在为止还有很多人竟然觉得美国的发达是靠掠夺而来,那么你受穷显然是必然的,因为你没抓住关键问题。

  那么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充满创造力?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保护所有创造出来的东西,那就是保护知识产权。这是一个连国家制度都在山寨西方的中国所不能想象和理解的,在美国一张新计算机游戏光碟要卖到四五十美元,《阿凡达》的光盘甚至不能在电影上映期间发售,过去中国盗版市场几乎与美国正版同步,只卖到5 元人民币,现在更简单了,从网上下载是一分钱都不用花。

  五十美元减去五元人民币(制作成本)几乎等于这东西的知识产权,试想你如果是一个研发团队里面的成员,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盗版就等于把你的劳动偷走了,你还干这种创造性工作吗?人家《阿凡达》拍了十年时间呢。这就像你种了一年的地,秋收的时候一夜之间被小偷给偷走了一样,那你还种地吗?关键是没人种地,粮食从何而来?没有人发明创造,人类怎么前进?所以美国人恨死中国的盗版,骂中国人是小偷,中国人还振振有词地反骂美国是强盗。你偷我的东西我该不该抢回来?不是我帮美国人说话,我是以偷东西为耻。

  下面要说到人工费了,这是唯一一项对短期游客不利的地方,因为大部分能带走的有知识产权的东西在中国都有盗版,你不买就没有什么不利的地方,而人工费用高却体现在停留美国的任何时候。那么人工费为什么会高,其中的意义在哪里?这项费用其实主要是针对美国居民的,人工费用高会不会对生活在美国的居民造成生活上的影响。

  其实人工费用高是一个双向的标准,因为你在享受别人的人工时,同时你也可以是一个人工劳力的出卖者,劳动力是一个除残障人士以外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东西。这是一种奖励人们勤奋,促使社会资源最优分配的方法。我们下面举例说明人工费高的结果如何降低社会的浪费。

  假如你在超市买一个简陋的吊灯,价格可能也就是五十美元左右,同样是你自己不会安装的情况下,在中国你只要花20块人民币找个人来安装,而在美国上门安装费至少在30美元。那就会逼着你自己动手安装。在美国的这些上门安装的都是持牌电工,他们主要是应对电路改造,如果上门安装电灯这种事假如不动电路,属于极其简单的劳动,价格低了你就会滥用。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来这件小事促进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简单劳动尽量用最节俭的办法来解决,那就是自己看一下说明书,自己动手安装。还有一个就是中国人也在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行业标准问题。

  为什么美国DIY那么盛行,表面上看是像安灯一样,找个节俭的办法,其实不仅如此,而是因为行业标准非常统一。所有的接口,所有的配件都由于行业标准而能够轻易地拼凑起来,这才是节约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分人的眼光只停留在接口标准上,其实远不仅如此,很多标准在建房的时候就开始考虑了。大部分人家里的天花板上都有预留埋线,不用的时候会用塑料片盖上,接口以外的部分都是标准接线。自己能够安装是因为本来就有线埋在那里,这就牵扯到建筑行业标准问题。

  人工费贵非常有利于穷人,更加促进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变得有本事。比如说扫院子剪草,这个工作简单吧,人工费相对算是最低的,穷人院子自己扫,就没有这项支出。而富人院子特别大,只能让别人来剪。如果你什么都不会,这种门槛低的劳动由于人工费基点高,所以比在家闲着好,那么你就会找时间去干这种工作。干这种事的时候发现如果要是学会修剪树枝,可能会挣得更多一点,如果再深入学习园艺技术,那工资可就快和刚毕业的大学生媲美了。我一个朋友家里的一个院子不大,但是修剪得像苏州园林那样,园丁每周来一次维护,猜猜他要为此支付多少钱?每月一千多美元,你就可想这园丁每月挣多少钱吧。

  因此劳动力市场的价格从简单劳动的高起价,到复杂劳动的价格升级,把一个原本没有什么能耐的人诱引得走入劳动市场。特别美国是一个高福利国家,如果劳力价格太低会导致人们宁愿在家里领救济金。那么有人说那我干脆到美国去当园丁,或是帮人安电灯。这又与市场有关系,由于人工费贵,人们都宁愿自己干,所以市场就变小……就这样,价格给市场一个精确及时的信号,以利于资源迅速配置,这里资源的概念包括了人的劳力资源。在这个劳动力能够卖出好价钱的地方要是还挣不到钱,那可真的就是个人的问题了。

  一个良好的社会鼓励两种人,勤劳的人和富有创造力的人,这就是美国先进的秘诀。

  “物价比美国高”的税负迷思

  有微博在网上疯传:中国,工资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馆子最少10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车最少30000元——夏利;美国,工资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40美元,买条Levis20美元,买辆车最多30000美元——宝马。

  这种现象抽象地说就是“国人挣得比美国少,物价比美国高”,而这种现象在专家看来,已经到了离谱的地步。长期观察中美物价关系的时寒冰对此的解读是,国内商品价格被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藏在商品里由消费者买单的额外交易成本。在他看来,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税负。并且,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06年数据计算,中国商品所含的税比发达国家都高:是美国的4.17倍。

  如此一来,高税负事实就横亘在面前。关于我国税负,各方都有不同的说法。2007年5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全球“税收痛苦指数”,中国的排名虽由2005年的第二位降到了第三位,但仍被列为世界上税负颇高的国家之一。而在现实中,呼吁减税和降低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也此起彼伏。再进一步,我们可以通过数据观察到,我国税收近年来增长迅猛,远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加上社保基金收入所占比重约4%以及税外的费用,真实税负已经仅略低于发达国家。

  事实上,当下每个纳税人都能感受到税负的压力。目前,我国医疗、失业、养老等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未全面覆盖,教育、住房等负担更是愈加严重。在一个高税负的环境下,纳税人在背着沉重税负包袱的同时,却不能得到更完善的社会保障,自然就会越来越感受到税负压力。而“物价比美国高”只不过是通过更为醒目的对比,表达了高税负的本质罢了。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税负是高还是低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收的税高不高;二是看返还公众多少。如果考虑到大量非税负担,我国实际宏观税负水平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正是由于我国税收作为财政返还给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例过低,才让大多数公众感觉到了“痛苦指数”而非 “幸福指数”。

  假如在较高税负下,人们能够享受到较高福利,则这较高税负就可能是合理的。相反,假如税负并不很高,但人们所享受的福利却更低,则这个税负水平也不会被认为是合理的。“物价比美国高”颠覆了“让每一个纳税者都能享受到其纳税后的回报”的基本常识,这是问题的要害所在。“物价比美国高”背离纳税回报常识,惟有厘清税负迷思和福利差距,才能消解之。

  物价超美国是对国富转型民富的考验

  关于中美物价对比的讨论早已有之。一位杭州网友曾与她生活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联手做了一次实地物价调查:在21种商品的价格中,杭州有12种商品贵过了波士顿。(2010年12月22日《广州日报》)

  客观地讲,学者的体验与网友做的实地物价调查并不全面,并不能取代官方CPI数据。但是这条微博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尽管多数人没有实地感受过美国物价,但是网友列出的中美物价对比清单让人感同身受。近来,物价上涨实在是太给力了。以中国的工资应对“高于美国”的物价,让人纠结。特别是一些中国制造的产品在美国的售价比国内要低,引发了民众对中国税负偏高的质疑。

  不仅网友曝让人感同身受,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物价数据也令人担忧。数据显示, 5月份CPI同比上涨5.5%,创年内新高。5月份CPI环比上涨0.1%。 5月份PPI同比上涨6.8%,涨幅与4月份持平。物价调控效果令人堪忧。网友列出的中美物价调查单对比更是为我国物价高企提供了鲜活的一手资料。

  较高的物价涨幅特别是食品、居住支出大幅上涨,恩格尔系数增加,引发了民众的焦虑情绪。物价上涨太快,银行存款变成负利息,造成货币购买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一系列不利影响。希望银行加息,减少负利息的损失,盼望政府平抑物价,就是其中代表性的声音。尽管央行几次加息,但是与高物价比起来,这点加息仍是杯水车薪。民众纷纷晒家庭账本,感叹吃得比以前差,就是高物价时代的民众生活的现实写照。

  对于高收入者来说,物价上涨或许感觉不明显。对于收入微薄的工薪阶层与农民朋友来讲,猪肉、柴米油盐涨价,就是天大的事情。物价上涨意味着他们的收入蛋糕被切去了一块。奢侈消费他们可以不去奢望,但是基本的衣食住行不能省略。从这个角度讲,政府要想办法平抑物价,避免民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有一则“退休月光族”的报道颇能说明问题:在物价飞速上涨,工资不涨的情况下,曾经为了国家奉献出青春,坐等安享晚年的退休职工尴尬地沦为了“月光族”。没有安全感的生活让这群人想方设法再就业。在我看来,老人无奈再就业实际上都是民生镜子。照出了民生之艰。

  物价上涨成了民生关键词。猪肉、蔬菜大幅涨价,自来水、天然气涨价、居民用电阶梯式改革,成品油只涨不跌。涨价风潮此起彼伏,民众的消费信心再次受到打击,民众对物价越来越敏感,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脆弱。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刺激民众脆弱的消费神经。民众对物价问题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焦虑感。对比中美物价,如何化解物价上涨压力,值得思考。

  总之,物价上涨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如何化解好物价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不仅需要百姓开源节流,精打细算;而且考验着政府的执政智慧。政府要在提高居民收入,降低税负与物流成本,平抑居民消费价格、降低民众通胀预期,保证民生产品价格稳定方面下工夫。而且政府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降低公共服务收费,逐步扩大免费服务范围;完善对弱势群体救助政策,把物价上涨给民众带来的压力降到最低。

  笔者注意到,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调控物价,比如,国务院出台“国十六条”调控物价、发改委约谈食用油企业、面粉企业,等等。但是CPI持续走高实际上考验着调控政策的执行力。

  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亮点。而物价上涨,通货预期扩大,就是国富向民富转型的一道民生考题。如何提供居民收入、化解通胀压力,我们拭目以待。

  薛涌:美国人为什么愿意纳税

  如今茶党如火如荼,仿佛是在提醒人们:美国的创生是从反纳税开始。这是个讨厌纳税的国度。当年老布什向选民许诺绝不增税,事后一食言就被选下台。后来其子小布什则以“减税”为号召当选总统。在美国,“减税”是个硬道理,增税则属于政治自杀。

  但这仅仅是个表象。美国人纳税的层次很多。有联邦税、州税,还有缴给自己所在城镇的房地产税。老百姓不愿意支付州税、特别是联邦税,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政府虽然也是民选的,但往往妥协了多种自己并不认同的政治利益,其结果未必直接反映自己的意志和利益。税金一旦缴上去就很难控制其使用,自己的税金会被拿去为别人的利益服务。在城镇一级则另当别论了。特别是几千、几万人的小镇,大家全是邻居街坊,有集体利益要维护,税金大致都花在自己的“窝边草”上。一旦有浪费的现象,往往也马上会被发现纠正。可以说,在这个层面,美国老百姓有时特别喜欢缴税。可惜这一点往往为外人所忽视。

  近期《波士顿环球报》的地方新闻版,报道了着名的列克星顿镇一位反增税的人的徒劳努力。

  对列克星顿,大多中国人很熟悉。这里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可谓“美国之始”。如今,列克星顿也是波士顿周围最富有的小镇之一,人口三万多,中等年家庭收入达14万美元以上,人均收入61000多美元,它以良好的学区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国人前往定居。居民中更是群星灿烂,拿过诺贝尔奖的就有8人之多。最近因为高科技的发展,该镇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小镇之一。因为房价下跌,镇里财政开支入不敷出,房地产税率随即猛涨。2010年的居民房产税率接近房产价值1.4%的水平,比头一年的税率上涨了5.4%。以该镇2010年平均房价69万美元计算,拥有69万住房的人,为此要支付9500多美元的房地产税,比2009年多支付491美元。

  大家的资产总值越跌,房地产税越高。这种状况,使一位叫Alan Seferian的居民挺身而出,呼吁取消房地产税中所包含的“保护税”一项。此项如果取消,那么拥有69万美元平均房价的房主,一年房地产税就能省下 245美元。虽然这远不足以抵消房地产税的上涨,但用他的话来说,即使是在列克星顿,也不是每人都住在120万美元的豪宅中,这点减税对许多陷于经济困顿中的平民百姓实在属于燃眉之急。


中证网

0%(0)
0%(0)
标 题 (必选项):
内 容 (选填项):
实用资讯
回国机票$360起 | 商务舱省$200 | 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出炉:海航获五星
海外华人福利!在线看陈建斌《三叉戟》热血归回 豪情筑梦 高清免费看 无地区限制
一周点击热帖 更多>>
一周回复热帖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2011: 哪些职业最适合美国华裔移民?
2011: how to apply visit v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