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初大溫房價不斷飆升以來,部分地產業界人士與專家指出,解決房價可負擔問題的方法之一,便是提高住宅密度,不過溫哥華太陽報專欄作家葉芙(Barbara Yaffe)認為,住宅密度與房價可負擔性之間,並無直接的關聯性。
葉芙表示,目前的銀行低利率與加元匯率走低,對房市造成影響,但政府方面提高住宅密度的措施,並無法克服造成價格上升的市場因素,對房價不僅沒有太大影響,更沒有成功地提供更多可負擔住宅。
葉芙指出,溫市因環境優美,持續地吸引外來人口,市區內許多老舊房子也不斷被翻新,造成各個主要幹道與交通樞紐周邊出現更多的新建案,但這些新開發案不但沒有使房屋更具可負擔性,反而驅使價格持續上揚。
葉芙將箭頭指向溫市政府,她認為在市府現行的管理下,雖有更多的嶄新出租公寓落成,但仍對房屋可負擔性沒有幫助,因為有許多人根本無法負擔越來越高的租金。
葉芙引述市府統計數字,指出今年有1746人無家可歸,僅比去年減少55人,因此她認為,當局必須檢視提高住宅密度與房價可負擔性之間的關係究竟何在。
- See more at: http://www.bcbay.com/life/house/2015/09/21/365477.html#sthash.2ZnIADqr.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