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舟归来(115):《晚舟归来》突然间“沉寂”下来 |
送交者: 王博看美加 2020年06月02日19:33:39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在奶茶店装修期间,江晚舟的心情很好,和邓安安的父母一起出游,还时常在自己的博客《晚舟归来》里写文章,发照片。后来,她一边学英语,一边准备到自己的奶茶店工作,也不忘在博客上写一点英语学习的心得体会,似乎“乐在其中”。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晚舟归来》突然间就“沉寂”下来了。 “等待”了好多天,贝益民终于在一个晚上,看到了江晚舟刚刚在《晚舟归来》上发表的一篇长文,题目叫《移民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了》。 贝益民马上把文章看完。 原来江晚舟的母亲与她的父亲多年前已经离婚,现在父亲又要结婚了。 虽然已经离婚的父母,无论哪一方再重组家庭,似乎都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这个父亲的“喜事”,对于依旧孤单地留守在四川老家的母亲和现在一个人孤单地“困守”在温哥华的江晚舟来说,无疑是一种“噩耗”。 她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父亲行为的反感。 贝益民明白了,江晚舟为什么最近这些日子,在网络上不再活跃,他也明白了,上一次,江晚舟关于小时候的春节,她和妈妈一起在老厨房里炸肉圆子的那段描述,为什么会写得如此投入和动情。 贝益民本想给江晚舟打个电话,想了想,终于还是放弃了。 他知道,“孝”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非常难以用理性和语言说清楚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孝”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行为规范,而是一种绝对化的“概念”、“定律”,多数人不容许你“讨论”它。 他决定先写一篇文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讲“孝”这个问题,看看江晚舟的反应,然后再联络她。 贝益民在电脑边坐下来,开始思考文章从哪里入手。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于是从电脑中打开那些保存的老照片,一张一张地浏览,当他漫无目的地在记忆的长河中行走的时候,思绪一下子飞回到自己的少年时代,儿时的一幕幕往事滚涌上来。 贝益民这样写道: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叫《移民了,我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了》。 这是一篇好文章,尤其是在话题的选择上。 文章讲加拿大的华人移民,在对待年老父母的晚年生活方面的态度,重点是个“孝”字,有很多感人的细节,但是动情之余,我有些话如鲠在喉。 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孝”是不是应该成为我们判断老年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孝”是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不过,忠孝合一,且以忠为大,“孝”有传统美德的一面,但是,如果离开“人的独立性”这个前提,只讲“孝”的话,就是个大问题了。 传统的“孝”讲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且这个“后”专指儿子,不包括女子,如果我们一定要坚守“孝道”的话,是不是也应该先把这一条做好了,再谈别的什么东西呢? 我这样问,相信很多人,很多当代的中国人,会“无言以对”。 为什么会无言以对? 因为“孝”,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时代”的概念,它就是一个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在什么时代,就应该有这个时代“合情合理”的“孝”的内涵,而不是死守着“一成不变” 传统观念,甚至是“封建” 的“孝道”。 古代社会讲“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五六十岁就已经丧失了农业生产的能力,有没有社会保障体系,老年人没有办法“自力更生”,所以一定需要年轻的子女来“赡养”。但是现代社会里,六十岁退休的“老年人”,依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你为什么还要死死地抱住几千年前留下来的那个“孝道”,而且按照那种“道德规范”去要求自己呢? 所以,请你千万不要,以“孝”为借口,绑架父母长辈的生活。 我青少年的时候,曾经也非常崇尚“孝”,觉得能为父母做出牺牲,就是莫大的光荣,包括自己学习有点成绩和进步,也觉得是为父母增光了,考上大学了也觉得是给“家庭”光宗耀祖了。 幸运的是,我父母的婚姻并不是那种所谓的“完美婚姻”。 我母亲是医生,独立性很强,而我的父亲是才子,有明显的大男子主义。他们两人表面上看,郎才女貌,很般配,但是实际上,从我儿时有记忆起,我父母间的矛盾和大吵大闹就几乎没有停止过。 我爱我的妈妈,也爱我的爸爸,尽管我看见我父亲的蛮狠无理的时候,也会恨他,但是我们家和平的时候,似乎还是美好的。正是因为我爱他们,所以我非常害怕他们争吵,更担心他们离婚。我总是小心翼翼的,并且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讨好他们双方,在他们吵闹最凶狠的时候,我曾经跪在他们面前,恳求他们不再争吵,我在想,如果我父母不再爱对方了,那是多么可怕啊,如果没有了这个家,我的生活将会多么可悲啊。 也是因为我父母的家庭其实并不和谐,所以我从小就有独立生活的愿望。上大学的时候,尽管我父母家就在武汉,武汉也有很多很好的大学,但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武汉,到了上海。 大学的独立生活,让我比较早开始独立思考,我基本上明白了一个道理:我的父母是成年人,他们的人生完全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也完全应该由他们自己来选择,我们做子女的,如果想干涉他们的生活,不是因为“年幼无助”,就是因为“自私无耻”。 在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我父母在春节期间又有一次闹到要离婚的大争吵,我刚好就在家,我几乎一句话没有说,也没有劝架,吵到最后,我父母都跑来问我怎么评判,我非常坚定的说,离婚不离婚,完全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们双方都愿意离婚,我非常赞成,你们这样的婚姻也该结束了,你们分开,也许各自都可以在下半生,过一段更平和一点的生活。 想不到的是,我的这一段话,让我父母完全愣住了。他们也许在过去,从来也没有严肃认真的想过,他们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婚姻负责,怎样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怎样对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就在那一刻,我父母双方都很快静了下来,不再争吵了。多年后,我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最后去世,我父母一辈子也没有离。 常言道“子女自有子女的福”,同样的,父母何尝不是自有父母的命呢? 。。。。。。 写完后,贝益民回头给文章起了一个名字叫《请不要用“孝”来绑架父母的生活》,然后就发出去了。 等贝益民洗完澡,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邓安安在床上说:你刚才是在书房写文章吧?你文章刚发出去,江大小姐就给你回短信了,刚才你在洗澡没有听见,她连发了几条,把我都吵醒了。 贝益民一听,赶紧道歉,顺便把江晚舟现在的状况和他刚刚看到的江晚舟的文章,给邓安安讲了一遍。 邓安安说:这就难怪了,晚舟她肯定是看了你的文章,有话一定要跟你说,看她现在这个不知“三更半夜”的反应,应该是心里很难受了,你干脆不要急着睡觉,去书房回复她一下,或者你就在那里睡觉,也免得打扰我,我明天还要上班。 贝益民觉得有道理,就重新回到书房。 他打开手机一看,果然是江晚舟发来了一堆短信,于是他关上书房的门,打通了江晚舟的电话。 江晚舟很快接听了电话。 贝益民笑着说:你可真是心急啊,电话铃还没有响一声,你就接了,你看看现在都几点钟了?你是不是都已经没日没夜了?刚才邓安安就被你吵醒了,婷婷会不会也受到你的干扰? 江晚舟说:对不起,我这些天的心情真的很不好,你看到我的文章也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哪里好意思找别人说去,我甚至都不愿意让婷婷知道,我自己已经憋屈几天了,最后没办法了,就把它写出来,想不到又被你臭骂了一顿。 贝益民说:你有思想上的苦闷,通过写博客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这个办法很好,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其实会不知不觉地自我清理思路,有些问题,自己写着写着也就自动明白了,而且,你把它写出来,提出一个话题,大家可以就此发表不同的看法,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更多的视角,问题可以看得更深远更全面。 江晚舟说:是啊,我就是因为被你批得太惨,心里不舒服,所以才一定要来找你“讨说法”嘛。 贝益民一听哈哈笑起来,说:我现在回想起来,我刚才写文章的时候,情绪比较亢奋一些,可能在用词的时候,比较尖锐了。 江晚舟说:哪里是有点尖锐,是太尖锐了,好不好?我把你的文章看了两遍,你说的道理,我很赞同,对我的确有深刻的教育,但是我就不能忍受你用那种语言来批评我。 贝益民又哈哈笑起来,说:这样吧,我明天就把文章修改一下,让你看得舒服,好不好? 江晚舟也笑了起来,她说:改就不用了,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有些话不往重里说,听的人也许就不见得能听得进去了。 贝益民说:这就对了,也许,明天,当你自己变得更坚强的时候,再去看我的文章的时候,就不感觉那么扎心了。 江晚舟说:我看完了你的文章才知道,原来你和我有一对相似的父母,他们有着相似的婚姻,只是我这一辈子,基本上在父母的身边,小的时候主要跟着妈妈,成年以后主要跟着爸爸,所以你说的那种青年时代的“独立性”,我是缺失的。 贝益民说:我们父母的那种婚姻,其实在他们那个年代还是比较普遍的,基本上属于那个时代的“特产”。 江晚舟一听哈哈笑起来,她说:是啊,你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我们把文章写出来,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有话题参与,大家从中都得到教育,我看你的文章,就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面,已经有近千人阅读,说明你讲的话题大家都感兴趣,而且你的文章很具“刺激性”呢。 贝益民一听也笑起来,他说:你这样说就好,表明你是真把我说的话听进去了,晚舟,你要明白,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父母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就要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观念,也许我们与父母两代人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不应该由任何一方来强制改变,只有我们自己明白这一点,而且让我们的父母也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与他们和平共处,也才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请点击进入“作者”个人空间,查阅我的个人资料,看看我还能为你做什么)
|
|
|
|
实用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