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酱缸 |
送交者: 越过 2023年12月01日16:59:07 于 [加国移民] 发送悄悄话 |
海外酱缸 圣比罗小学坐落在一块绿色开阔地的东北角,几幢高高低低的房屋连成一体,从远处往下朝学校这边一望,觉得学校像是大酱缸里一块不规则的疙瘩,幸好有它自身的砖瓦色调,还能被分辨出来。灰色的篮球场,四周散落着几颗不太高的枫叶树,就像酱缸里散落的菜叶,虽然不大,秋天里却格外靓丽,还有一大块绿色的足球草坪,就像是缸体的绿颜色。 学校很有些年头了,在市里排名也不错。建筑风格是老式但厚重,外表平凡,里面却非常实用,功能齐备,包括图书室,体育厅等等一应俱全。学校里外每年都会稍加修缮一下,涂上新的涂料,每个学年学校的面貌都会有一个小小的焕然一新。 从去年早些时候开始,亚洲面孔的小学生多了起来。特别是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随处可见。年龄参差不齐的家长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说笑着,这在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候都能看的到。国人英文有限,见到老师虽然只是简单的那几句客套话,但兴致很高,来往语气中往往流露出一种特别的亲热。老师也笑脸面对,有的还会来两句日常用的中文。一阵说笑过后,引得其他种族的学生家长一愣,随后略有所思。 一种熟悉的味道似曾相识,但又有点难说,老是觉得哪里不对,其实这里面有故事,一切还是从前年的圣诞节说起。 家长们听说这里的圣诞节好比中国的春节,那可要好好操持一下了!礼仪之邦,讲究社交,如何在异国他乡的这里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这个不需要多说,骨子里面自然有谱。国人特别是大妈级别的人,在酱缸里腌咸菜是把好手,这个也绝不含糊。 两个字:送礼!一切为了下一代! 东西不要太贵,但一定要有特色;礼品不能太中国化,但一定要体现那种韵味。几经问询,虚心请教,总有睿智的人会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说得让人连连点头。一来二去,密友之间的私聊就你传我接,到后来就连成了一串串,几吊吊,没啥秘密,几乎就不忌讳了。在这里一没有纪委,没听说有什么纪律处分;二来资本主义社会嘛,讲究自由,这点小东西在国内都拿不出手,在这里算得了什么?别听什么这里公正廉洁,天下谁能拒绝送礼的?资本主义嘛,谁不爱钱?很多的论调,足以让反驳的跪伏在地,顶礼膜拜了。接着大凡节日,大妈们就摆开了阵势,特别是在教师节这样的日子里,家长左手拎着礼品,右手牵着孩子。更有甚者,让孩子小手拿着东西,一路朝前紧赶,自己在后面跟着去学校,这才叫尊师重教,从小抓起。 很快成了一种气候,大有人人都要适应之势。当然也有人我行我素,就像这里天气很冷的时候,有人长衣长裤,有人短裤T恤装,也是常见,但主流还是主流,有时会不由自主。不随大流,被淘汰了咋办? 既然一小张贺卡拿出来显得太轻,那就送东西。只是东西有点多,有点不方便。老师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其他家长,特别是当地白人家庭更有点不知所措;还有其他的民族,小心地通过孩子去探听探听虚实,别自己出手太小器了。 送过东西后会有什么收获呢?家长问起孩子在班上的表现,一律回答是好。与别的同学一比呢,比如学习成绩?回答的不是这里不兴此道,就是说没有统计过。客气地回避,但最后的总结都是很好。这符合了听惯CCTV的心态,形势大好,不是小好,于是欢欣鼓舞,乐上眉梢,结论就是礼品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好。 也许老师并没有变,学习的状态也没有变,但风气变了,枫叶树上的叶子颜色变了,人心也变了? 当地人的学生不久减少了不少,华人学生更多了,到处都是国语的声音,今年的学校外墙也要刷上黄色了,似乎喻示着新潮流、新风尚。 “尝尝我腌的酱咸萝卜干,脆着呢!”一个华人家长手里捧着装着咸菜的小塑料袋,对身边站着等小孩放学的家长说道。 “好咧” 经着鼻子,满脸紧簇成腌菜叶子的模样,咬的声音不大,但感觉真 爽,心中响起的声音也一定不小。 “跟国内的味道一样!”
|
|
|
|
实用资讯 | |
|
|
一周点击热帖 | 更多>> |
|
|
一周回复热帖 |
|
|
历史上的今天:回复热帖 |
2021: | 新西兰留学护照更换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 |
2021: | 吃货逛富士山 (视频/图文) | |
2020: | 申请新西兰读研的优势有哪些 | |
2020: | 黄昏湖畔 | |
2018: | 冰岛一震撼之美(十四)惊见巨鲸 | |